回覆列表
  • 1 # 松竹散人

    孩子的自制能力都很差,要希望孩子主動學習,只有一個辦法,就是讓他對所學的內容產生興趣。

    作為家長就要設法培養孩子的興趣,孩子一旦對所學內容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家長就成功了一多半。有興趣的孩子,從家長督促要他學,變為自己學,主動學習的興趣由此產生。

    培養孩子學習興趣的辦法是家長要重點研究的,很多家長,恨鐵不成鋼,習慣威脅、壓力、利益誘惑等,這些都解決不了根本問題,只是暫時的興趣轉移。

    培養孩子的興趣。重點在於家長本身要懂一些心理學常識,對孩子不能施壓,要多鼓勵,學習中發現孩子的優點多鼓勵,反覆鼓勵。俗話說,好孩子是誇出來的。此話從某個角度看是對的。

    還要注意孩子的長處和愛好,針對孩子的愛好因材施教。比如和孩子一起討論書中名的內容,把書中的內容和故事、典故結合起來講,相互猜謎,互相提問等。數學也可以變為遊戲形式,培養孩子的興趣。比如培養孩子讀書的習慣,發現他的興趣,針對性的購書,一次不要購很多,一本一本買。購來書不直接交給她,可以放在沙發上或他容易發現的地方,並不告訴他,讓他自己去發現去看,自己看容易進入,如果你命令他看沒有了神秘感也許他就不看了。

    如何培養孩子的興趣,家長要花費一些時間和精力,多和孩子溝通和書中內容有關的知識典故和遊戲,談話內容意在言外,表面上談話玩看起來和學習無關,但都是有部分關聯,但不明說。

    培養孩子,實際上要求家長首先合格,懂教育方法,懂課本內容,如果孩子不懂的問題請教你,你也不懂,幾次下來他就沒有興趣了再問你了,家長在他心目中也就不過如此。

    不但懂內容,還要懂孩子的心理,讀小學時,和進入青春期心理特點不同,要根據孩子的生理特點和不同年齡段的心理特點溝通,注意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和羞恥之心,一定不能打擊羞辱孩子,這樣會毀了孩子一生。

  • 2 # 滔說育兒

    怎樣讓孩子養成主動學習的好習慣

    學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只有孩子自己想學,願意主動付出努力,才有可能得到最好的結果。主動學習的習慣是需要不斷培養的,尤其需要得到父母的幫助和引導。

    家教法寶:

    1.家庭所有的成員都努力培養主動學習的習慣

    想讓孩子更主動地學習,父母首先要做出榜樣,可以學外語,可以學有關的專業知識,也可以學其他的謀生技能。當家裡有了學習的氣氛,孩子也會受到不知不覺的影響,大大增強學習的主動性。

    2.讓孩子主動處理自己的生活

    孩子的生活可以交給他自己去處理,父母在旁邊觀察,並進行適當的引導。這有助於培養孩子的自立能力,遇到問題自己解決。父母的引導能幫助孩子改掉自己的壞習慣,這對於主動學習也是非常重要的。

    3.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孩子

    4.當孩子遇到挫折和障礙,幫孩子一起克服

    孩子遇到挫折,第一個反應就是“我笨”、“我不行”,必須改變這種看法。要讓孩子懂得,主動學習首先就是主動克服困難,要充分發揮自己的潛力。父母不能完全代勞,而應該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注意發揮孩子的主動性,讓他覺得是憑自己力量做到的。

    5.每天為孩子的主動學習時間計劃

    6.讓孩子定期彙報主動學習的收穫

    每週未,可以讓孩子講述在主動學習的過程中,有什麼收穫。這樣,可以用取得的收穫來加強孩子的自信心,強化主動學習的習慣。

  • 3 # 百合媽媽讀心理

    讓孩子覺得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情,他就會愛上學習。

    說實話,挺難的,孩子的作業寫不好,沒有父母不崩潰的!

    大多數的孩子都有寫作業時痛苦的經歷。不僅要面對難題,還要面對父母的臭臉,怎麼可能開心呢?

    其實,孩子怕的不是作業多、作業難,而是父母發脾氣的那張臉,又怕又恨又沒辦法,對於孩子來說也是很痛苦的。

    所以作為父母,儘量和顏悅色,給孩子一張好臉,讓他在寫作業的時候得到愉快的體驗,應該就會愛上學習了吧!

    我知道這很難!但也要朝這方面努力,我正在努力,你呢?

  • 4 # 逯曉風

    能幫助孩子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是許多家長夢寐以求的事情。但是,現實情況確實很多孩子做作業的時候拖拖拉拉,一會兒上廁所,一會兒擺弄文具,就是定不下心好好學習。

    這一邊家長因為糟糕的成績著急上火,那一邊的孩子好像在給家長學習一樣,一點不上心。

    怎樣能讓孩子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呢?1、增加孩子的“選擇感”。人們喜歡有選擇的餘地,即使是二選一,也對自己的選擇更有認同感,即使是和所做事情毫無關係的選項也會增加人們的自主性。國外的心理學家曾做過一個實驗:讓兩組小學生玩一個學習的遊戲軟體,在遊戲中他們需要駕駛飛船去回答各種問題。A組的學生可以選擇自己飛船的顏色和樣式,而B組的學生則是沒有這個選擇權。結果A組的學生回答的問題,要比B組多三分之一。即使是跟學習毫無關係的選擇,也可以調動孩子的積極性。

    家長可以讓孩子感受到有選擇的自主性,比如問:你願意多做十道數學題,還是多看一篇英語閱讀?你願意現在做,還是吃完飯之後再做?你的書桌喜歡什麼顏色的?

    2、讓孩子參與決定的過程。如果直接給孩子下命令:做完作業再做兩篇英語閱讀。孩子肯定會有很大的牴觸情緒,拖拖拉拉,不願意去做。如果讓孩子參與決定的過程,可以讓他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這樣做會給他帶來什麼樣的好處。人只有在看到一件事的價值之後,心理才會產生動力。

    比起單純的下命令,可以讓孩子參與決定的過程:

    你看你上次考試的英語沒有考好,你覺得有什麼方法可以在下次考試中提高呢?額外多做一些習題,多背一遍單詞,還是多做一些閱讀可以讓你提高成績?

    3、引導孩子更關注進步學習的道路不會是一帆風順,肯定會遇到大大小小的挫折。尤其是在考試的時候,儘量不要拿孩子的成績和其他人的成績比較,很容易會因為一次沒考好,讓孩子感到很大的挫敗感,甚至喪失了學習的動力。

    應該引導孩子更注重自己的進步,比如跟孩子說“這次語文的作文比上次更進步了,數學因為粗心的錯誤少了一些,英語的拼寫錯誤沒有了”孩子則會更關注自己的能力提高,即使遇到一兩次沒考好的情況,也不會一蹶不振,喪失學習的動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住院沒錢交費怎麼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