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荔枝核2
-
2 # 心理相先生
心理學上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論,個體現在的反應是小時候成長過程中的結果(特別是創傷性經歷、人際關係、父母感情、家庭關係等),可反觀自己看是否有類似經歷!
-
3 # 心理師肖雪萍
這句話聽起來自信又霸氣,其實是一種對受挫的自我進行心理調適的方法。心理學上把這種自我調適的方法,叫做反向形成。
所謂反向形成,即把無意識之中不能被接受的慾望和衝動轉化為意識中的相反行為。用大白話來解釋一下就是,當一個人感受到一些自己不能接受的體驗、慾望、想法或衝動,就會在行動上做出相反的表達。比如小孩子特別想吃糖,但是又知道糖吃多了牙齒會壞掉,所以他就自言自語說:糖其實一點都不好吃,是苦的!
這種聲稱“我就是喜歡你不喜歡我”,其實和想吃糖的小孩子說“糖是苦的”,有異曲同工之處。因為沒有人會喜歡讓別人不喜歡自己,哪怕那個“別人”跟自己沒有多少關係,只是個陌生人,我們也希望被喜歡,因為大部分人都是透過別人對自己的喜歡,而確認自己的存在和價值。這也是為什麼網路暴力會傷人的原因——雖然你不認識那個在網路上惡言相向的人,但是你依然感到被他的言語傷害到了,因為他的惡言相向影響了你的自我認同和自我價值感。
也許這句“我就是喜歡你不喜歡我”,可以快意恩仇,回擊了那個不喜歡自己的人,也能讓當事者得到一些心理的安慰和力量。也就是說,反向形成的心理機制確實對人們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幫助,但如果考慮到長久的心理健康,人們可以試著把自己的沒有被喜歡合理化,即對自己說:他不喜歡我,那太正常了。首先我不可能讓所有人都喜歡我,其次是他不見得是不喜歡我這個人,他可能只是不喜歡我的職業所代表的群體,或者是不喜歡他心目中想象的我——當對方不認識、不瞭解你的情況下。
-
4 # 鵝媽媽講閱讀
不是心理學專業人士。嘗試從社會學角度來分析。
這個現象有三個表現形式:
1清楚自己的本性,不是啥好鳥,或沒什麼能耐,但是能清楚看透本性人不多,出來一個看清我的本質的人,說明此人聰穎,我就是喜歡聰明的人。比如白瑞德就是喜歡郝思嘉那個不喜歡他而又離不開的倔樣。
2喜歡我可以,但是能保證一直喜歡下去嗎?如果不能。那就不要喜歡我了。但我仍舊喜歡你。大概劉若英對陳昇的感情就是如此。
3我喜歡你,跟你喜不喜歡我無關。即使你不喜歡我,我還是喜歡你。所有暗戀都屬於這一類。
因此,有這種心理的人,在日常生活一般表現的比較拽,比較高冷。
-
5 # 警寶寶
內心自卑或者內心過度自信吧!認為對方不喜歡自己這樣會相對比較安全,只要自己喜歡對方就夠了,或者是獵奇心理!想要對方最後真正愛上自己,這樣的感情比較牢靠,細水長流!因為一開始害怕男生對自己太好了!只是錯覺而已,不想最後自己受傷,所以主動出擊。
-
6 #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152
說來也奇怪,我就是喜歡你不喜歡我。有個朋友喜歡我,但讓我很不自在,很不舒服。從眼睛裡,細微處表現出來的關心總能讓我感覺到那份不自在,然後我就躲,有多遠躲多遠。有一天他換了個微訊號問我為啥不喜歡他,我對他說,對我太好了,心裡眼裡嘴裡說的全是我,難道我需要的朋友是我自己嗎?這感覺讓我一點都不自在。然後拉黑了,又放出來,一相處還是反感,又拉黑。挺折磨他的,可我心裡不由自主的反感又讓我非常難受。又有個朋友大家相處得非常好,他性格很獨立,網名拿破崙,還真有拿破崙的特點,很有思想,我就欣賞這種人,可我感覺他並不在意我,我卻非常喜歡他。仔細一想,他不用刻意討好我,他不在乎我,心裡就不是全裝的是我,那我能看到他的人格,他的平常生活的睿智,看到他讓我欣賞的個性,而這恰好是我喜歡和需要的。所以我念念不忘,用情至深,有一天我說,每次他在群裡說話,我的淚水就止不住的流,他說他不知道啊。其實我就喜歡他不喜歡我,因為不在意中能看到真實的人品和個性。而我需要的是那份強大的內心給我帶來的力量。
-
7 # 情解123
第一是溺愛的結果,被溺愛的人有窒息感,需要有自己的空間與人保持距離,享用獨立自我的k舒適,第二是被被親人虐待的結果,對親密關係保持警惕。不敢與人親密變得越來越親密,第三種就是有的人喜歡去征服不喜歡自己的人。
-
8 # 暖心理
“家暴者的女婿還是家暴者”。
這是愛情心理學家黃維仁博士的一個論斷,意思就是說,生長在家庭暴力環境中的女孩子,深深的瞭解到家庭暴力帶給家庭的傷害,所以她決定以後一定要嫁給一個不會對女人動手的人。但是,往往最後她還是會嫁給一個家暴者,這是怎麼回事呢?可能是她表現得太討厭家暴了,所以跟她交往的男孩子就只好偽裝自己沒有攻擊性,娶了她之後才敢露出自己的廬山真面;可能是她的老公本來是不家暴的,但是被她培養成了家暴者,比如爭吵中她無意識的喊出“有本事你打我呀!打啊,誰不打誰孫子!”這種話去激怒對方對她施暴。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有暴力的家庭,才會讓她感覺到有熟悉的家的味道,家的氣息。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就是喜歡你不喜歡”是因為“我就在一個別人不喜歡我的環境當中成長起來的,我熟悉不被喜歡的感覺,被喜歡的感覺反而會嚇到我,讓我不知所措”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這是陳奕迅的經典歌曲《紅玫瑰》裡的一句歌詞,意思就是說得不到的,總是最好的,總是在心裡難以割捨的。“我就是喜歡你不喜歡我”,也就等同於,“我就是喜歡我得不到的東西,因為得不到的東西,才讓我感覺是最好的東西。那些觸手可及的,甚至白白送上來的東西,我覺得那都是沒有價值的”。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人一般會下意識地認為得不到,就是自己不夠好,不夠有能力去得到,那對方一定是比自己好的。送上門來,就是對方不夠好。而且,得不到,就有距離,有距離就能夠隔離現實中的不完美,就能產生幻想產生理想化。喜歡了喜歡自己的人,就是要去拉近距離,打破幻想,直面不完美的現實,這對很多人來說,也是不能接受的。
回覆列表
我的感覺是,有這樣心裡有的人,潛意識裡害怕被別人喜歡,因為怕對方背叛自己;自己不想背叛別人,但是,自己潛意識裡又有背叛的成分。如果可以確定,對方不喜歡自己,那麼,就沒有背叛的負罪感。
不管別人背叛,還是自己背叛,對於這類人來說,都是痛苦的。所以採取這種模式保護自己不受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