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UFO愛好者
-
2 # 楓華雪嶽趙光珠
存在於自然界中的礦物,其硬度共分十級。由大到小,我將其詩話為:
礦物硬度分十級,鑽石、鋼玉依次低; 黃玉、石英、長、磷灰, 螢、方解、膏到滑石。
長:長石; 磷灰:磷灰石; 螢:螢石; 方解:方解石; 膏:石膏。 趙光築
-
3 # 張三鳴
哎,看了第一個回答,真心操蛋,忍不住來回答一下。
那個回答是說了密度最大的物質是什麼,他說的是中子星,這點沒錯,但是密度大硬度就大嗎,這點沒有測過。
有些人不明白為啥中子星為啥密度那麼大,其實很好理解,地球上的物質都是原子或離子組成的,而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組成,原子核又是質子和中子構成。質子和電子正負電荷抵消,所以原子不顯電性。原子核集中了原子絕大部分的質量,而原子核體積只有原子的幾千億分之一。現在原子結構破壞,只留下中子形成中子星,密度之大可想而之。
中子星理論上存在高硬度的可能性,但也只是理論上,畢竟以現在的科技手段,還沒有辦法接近中子星。
但是後面的依金是什麼玩意呢。銥的密度是比較大,但是還沒有鋨大,銥硬度也比較高,跟某些特種鋼相當,但是和鉻比差遠了。金屬裡面密度鋨是老大,硬度鉻是老大。他那種密度大硬度就大的理論不知道怎麼來的,像金、鉑密度都很大但是很軟。估計那作者不知在哪抄來的玩意。
現在自然界中硬度最高的是金剛石,遠超其他物質。並且不同金剛石密度會有差異,比如黑色金剛石硬度就要小於白色透明的鑽石。
-
4 # 長眉
看了幾條答案,各有千秋。不過從物質與空間的構造來看,任何物質個體,都應該有內部空間,如果物質的硬度大小,與構成物質內部的空間大小有關,那應該是內部空間小的物質個體硬一些。但從地球上分子結構的物質個體看,金鋼石是最硬的,然而,金鋼石卻不是地球上物質密度最大的物質。因此看來,只用一個標準,並不能確定某個物質是宇宙裡最硬的物質,更何況人類對物質與空間的認識還很膚淺。
-
5 # 冬士
說的是硬度,不是密度。密度大硬度不一定大。硬度跟原子結構有直接關係。同樣是由碳原子組成,石墨和金剛石硬度差多了。(初中物理上學的)。物理上規定硬度分十級:金剛石為10。金剛砂(碳化矽),寶石等達到9。翡翠7到7.5;和田玉,水晶,南陽玉6一6.5;瑪瑙6.5一7;東北岫玉4一5。玻璃及一般的鋼硬度為5一5.5;合金鋼刀頭硬度7一8等不一而足。
-
6 # lgp3651
雖然硬度和密度只有相關性不成比例關係,但是硬度和物質的結構是有關係的,中子星物質最硬是對的,不因為密度最高,而是因為結構,強相互作用力是目前可知最大的力,遠超電磁力引力和弱力,粒子間以強力連線,自然硬度最大。
-
7 # 我乃天空
自然界已知的最硬的物質是人類生命百折不撓、堅不可摧的硬骨頭精神!在宇宙自然中,再堅硬的金剛石,都會被最柔軟的石墨所消磨。卻沒有任何物質,可磨滅人類堅不可摧的精神!(偏執的唯物主義者,別說精神不是物質)
-
8 # BioReport
人類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鑽石硬度的記錄早在2005年就已經被聚合鑽石奈米棒(又稱超鑽石)打破,目前來說,聚合鑽石奈米棒雖然不是自然形成,但是已經取代天然鑽石,成為我們已知的最硬的物質。
目前世界上通用的硬度級別是莫氏硬度,該標準是德國礦物學家腓特烈·摩斯(德語:Friedrich Mohs)於1812年提出的。
我們指甲的莫氏硬度為2-3,與銅和鋁差不多。佩戴的白玉為3-3.5。水果刀,切菜刀大概為5,翡翠,瑪瑙大概為7,而鑽石為10。
多少年來,教科書告訴我們,世界上最硬的物質是金剛石,也就是鑽石。
可在2005年,來自德國的材料學家,透過壓縮石墨製造了聚合鑽石奈米棒,並將相關成果發表在世界著名的《自然》雜誌上。
一舉打破了鑽石保持了數千年的最硬物質記錄
在實驗室測到純鑽石的硬度有167Gpa,而聚合鑽石奈米棒高達310Gpa,是純鑽石的兩倍。
至於高票回答裡面提到的中子星什麼的,麻煩搞清楚密度與硬度的區別好麼。
就算比密度,中子星的密度也不是最高的,宇宙裡密度最高的東西叫“黑洞”,其密度還是中子星的100倍,高到連光都逃不出來。
其次,地球上密度最高的也不是銥,銥的密度為22.42g/cm3,稍微低於金屬鋨22.57g/cm3。
從答題上來說,高票回答答非所問,而且就算答非所問還答錯了,不管是宇宙裡,還是地球上最重的金屬都不對。
我們的科技發展很快,對自然的瞭解也很侷限,完全有可能被新的事物重新整理認知,可能現在最硬,最重的物質,在不久的將來都會被新的東西取代,希望大家與時俱進,不要被教科書所侷限。
更多最新科學知識,關注不太正經的劉博士
回覆列表
這個自然界有狹義的和廣義的
廣義自然界包括宇宙,宇宙中最硬的是中子星
中子星。是恆星演化到末期,經由重力崩潰發生超新星爆炸之後,可能成為的少數終點之一。簡而言之,即質量沒有達到可以形成黑洞的恆星在壽命終結時塌縮形成的一種介於恆星和黑洞的星體,其密度比地球上任何物質密度大相當多倍。
中子星的密度為10的11次方千克/立方厘米, 也就是每立方厘米的質量為一億噸!是水的密度的一百萬億倍。
這個可以直觀的感受。你無法再次壓縮密度極大的物體。也就是說,無法再改變它的形狀
狹義上自然界是地球內的物質
銥金:
銥金:是稀有貴重金屬,是鉑和銥的合金,稀有程度在鉑金之上。
銥是地球地殼中最稀有的元素之一,平均質量比例只有百萬分之0.001。金的丰度是它的40倍,鉑是它的10倍,而銀和汞都是它的80倍。相比之下,銥在隕石裡的含量則高很多,一般在百萬分之0.5以上。科學家相信,銥在整個地球的含量比在地殼中的含量高很多,但由於它密度高,而且具親鐵性,所以在地球仍處於熔融狀態時,就已沉到地球的核心了。
鑽石,和它相比,可是差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