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資治通見

    無論在天涯海角,華人總是憑藉共同的文化記憶和生活習慣緊密聯絡在一起。在中國大洋彼岸的拉美,也有一群華人生根發芽,今天已經成為了中國拉美戰略的重要資源。

    最初的足跡

    大航海時代,世界在歐洲探險家的手中逐漸變為一體,中國也和遙遠的拉美有了商貿互動。在葡萄牙人推動下,中國與美洲貿易最早的航線以澳門為樞紐。從澳門運往葡國的主要商品有生絲、絲織品和瓷器,而運回澳門的主要是來自美洲的白銀。

    從中國至西班牙、葡萄牙

    澳門—果阿—里斯本

    月港-馬尼拉-阿卡普爾科-塞維利亞

    除此之外西班牙人也經營著著一條月港(福建)-馬尼拉-阿卡普爾科航線—塞維利亞航線。在航線上行駛的大帆船是西班牙人僱傭中國的工匠在馬尼拉建造的,又由於馬尼拉大帆船的貨物主要來源於中國,因此新西班牙地區的人直接把馬尼拉大帆船叫做"中國船"。

    大帆船載著亞洲的商品到墨西哥去,再從阿卡普爾科把這些亞洲特產運往其他地方。部分貨物甚至能深入南美腹地,運到瓜地馬拉、厄瓜多、秘魯、智利和阿根廷。因此阿卡普爾科城運送到墨西哥城的山路還被稱為“中國之路”。

    “中國熱”就這樣傳遍了南美。當地殖民者以穿著中國絲綢為榮,還紛紛從中國定製瓷器。華人在南美的故事就要從這裡說起。

    16世紀末,西班牙王室允許中國工匠進入殖民地,從此華人開始了大規模的遷入。之後半個世紀,遷入拉丁美洲的華人大概有五六千之多。

    這個時代進入拉美的華人也有成名成家的。在17世紀初時有一位華人女性被拐賣到墨西哥大商人家,她所設計的衣服被人們所追捧,引得當地婦女模仿她設計的款式。這種大紅大綠很有中國農家樂風情的衣服現在被稱為China Poblana,已經成為了墨西哥的民族服裝。

    這位中國姑娘的西班牙語名字叫做Catalina de san juan,,她的雕像至今矗立在普埃布拉市的廣場上。她應該是在拉丁美洲地區最早為人所熟知的華人。

    替代黑奴

    19世紀拉丁美洲國家先後獨立,馬尼拉大帆船的貿易也被終止了。隨之而來的是一波反奴隸浪潮:1807年,廢除黑奴的議案在英國國會透過;1848年,法國下令在“法屬殖民地和領地廢除奴隸制”。

    黑人自由了,但拉丁美洲地區的種植園和礦場依然需要大量的廉價勞動力。為了滿足工農業生產的需求,拉美國家紛紛出臺鼓勵移民的政策。

    正好此時中國的人口過於膨脹,公元1700年的1.5億人暴增到1850年4.3億,勞動力嚴重過剩。

    於是在生活的壓迫和商人的哄騙下,1806年第一批147名華工在英屬特立尼達登陸。1847年,又有兩批華工到達古巴哈瓦那,正式開啟了長達30年的“中拉勞力輸出”。

    遠在拉丁美洲的僱主直接付錢給代理商,代理商又在中國尋找被稱為“豬仔頭”的蛇頭。很多“豬仔頭”綁架或哄騙“豬仔”簽約,然後“豬仔”們基本上就失去了人身自由淪為“契約奴隸”。

    不知道你是否還記得歷史書上對販奴船上環境的描述,這悲慘的遭遇這下落到了華人身上。

    華工被鎖在販奴船的艙底,在船艙裡通風不良、缺水、缺藥、人員擁擠,華工經常患上中暑、霍亂等疾病。再加上洋人為了防範暴動,把華工一上船就鎖在船艙底部,一旦發生火災時等待華工的只有絕望。

    據1873年清政府派出官員陳蘭彬組織古巴調查團查明:從中國去古巴的華工船,死亡率超過10%,而前往秘魯的運輸船曾在三年內保持30.4%的高死亡率。

    華工的工作條件也讓人聞之揪心。

    以秘魯欽查島上的華工遭受的非人待遇為例:1953 年的一份報告指出,欽查島上的華工每天要搬運四噸的鳥糞。勞作所得中的2/3會被老闆收走,作為伙食費。這份罪受得全無來由,今天也鮮為人所知。

    在殘酷的壓迫下,大批華工自殺或者被種植園主槍決。只有極少數苦力於合約期滿後得以返國。後來清政府在秘魯的調查報告使李鴻章觸目驚心,中堂大人禁止秘魯商人在華招工,這樣才迫使秘魯改善了對華工的待遇。

    保守估計在19世紀中葉到達拉美地區的華工高達30萬,主要集中在古巴、秘魯和英屬蓋亞那。在古巴大約有8萬華工在種植園和製糖廠工作;秘魯輸入的十萬華工則多數從事種植園和礦場(硝石礦和鳥糞)。

    如此多的中國面孔在勞作,以至於一位法國旅行家登陸時還以為自己是到達了亞洲。

    儘管華人在南美軍政舞臺上有出色表現,但過於神化的視角仍然不可取。我局要著重闢謠的是南美太平洋戰爭中所謂的太平天國軍人。

    1866年,智利和秘魯、玻利維亞因為鳥糞分贓不均爆發了戰爭。國內網上盛傳在1867年3月,伊基克的華工發動起義。起義者以太平軍原有的編制進行了整編,幫助智利對付秘魯和玻利維亞軍隊。

    起義軍頭戴黃色和紅色頭巾,身穿褐色服裝,使用太平軍武器和戰法進行作戰。

    鳥糞戰爭中的伊基克

    太平軍異地登入??

    不過當時有不少被解救華工積極參加智利軍隊的輔助部隊。這些人主要從事運輸、救護和後勤保障,並有部分從事工兵工作。在這場戰爭中犧牲的華工士兵多是由於排雷導致的。

    華人崛起

    1912年,中華民國臨時政府頒佈禁止販運“豬仔”與保護華僑的法令,苦力貿易終結。獲得自由的華工紛紛從鄉鎮流向城鎮,開始從事商業和手工業社會地位逐漸提高,並逐漸聚整合為唐人街。

    1919年,墨西哥的墨西卡利市本地人僅700多,華人人數卻達到9000人。以至於當地被稱為“小廣州”。

    唐人街的形成大大加快了中華文化的傳播。在唐人街裡,華人開始創辦中文報刊、華人學校、慶祝中國傳統節日。極大增強了拉美華人的凝聚力,並演變成了巨大的政治力量。再加上華人比較重視教育,拉美便逐漸產生了很多華裔政治家。

    祖籍廣東大埔縣的客家人鍾亞瑟在蓋亞那共和國獨立後,被推選為首任總統(1970年3月17日至1980年10月6日在任)。他是首位亞洲以外國家的華裔總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愚蠢而又讓我沉思的問題,對你們來說時間是什麼?長大或陰陽兩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