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Ranlaoshi123
-
2 # 憨媽想說
你是一個自信Sunny的人。疫情期間還能每天起床都元氣滿滿,並且堅持鍛練,還那麼自律。這不是一般人做得到的,你的幸福指數也蠻高的。因為兩個月來都是在和家人一起。家的溫暖和諧以及對未來生活的期待,是你所謂的“元氣”的根。
因為不是面對面交流,我只能分析。最近幾天卻感覺內心特別空虛,是還沒上班嗎?國內疫情控制好訊息一個接一個,許多公司企業陸續復工,這時候精神壓力來了,想的事情也多起來了要開始腳踏實地一步步去實踐2020的計劃和目標了。這時候內心莫名的煩躁不安,就是所謂的“空虛感”來了。就好比你要上臺演講,準備了很久並且爛熟於心,可上臺的一剎那,腦袋一片空白。有人問我,老師這是為什麼?我告訴他,這是內心的恐懼造成的,也叫“怯場”。之前兩個多月就一個心思,疫情快點過去我利用這段時間好好照顧自己,為“復出”作準備”。可真的復工或即將復工,計劃太多,想法太多,心理學上會把不利於心理的念頭都稱之為“雜念”,摻雜在一起反而不知所措,腦子裡一片空虛。
其實這是正常的生理反應,不必驚慌。把之前的目標和計劃重新捋一捋,先從最容易完成的開始,別去想下一個計劃,逐一進行,各個擊破。讓“元氣”依然滿滿地,鍛鍊不停,自律照常,你會收穫一個不一樣的2020。
-
3 # 鮮花美麗亦傳情
有張有馳,有松有緊,才是正常的情緒,正常的人生。試想一根橡皮筋一直撐著,肯定會很快斷的。學著體會並接受自己的情緒,然後調節。
-
4 # 詹靜1003
這是每個人都會出現的情況 不用疑惑
第一 你應該問問自己 你自律的原因是什麼 是為了自己 還是為了 在他人面前顯擺?
如果為了自己 請你 堅持下去 人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 盡然你選擇為自己而活 開始了就堅持
如果你的自律是因為他人 那我覺得這樣雖然表面上看 Sunny又積極 但你的靈魂是空虛的
這樣的努力都是為了別人而活
好好想想 靜下心來想想 你自律是為了什麼?
如果你現在放棄以後會不會後悔?
當你看到別人那麼優秀的站在你旁邊,你會不會自卑?
最後建議讀一本書:《少有人走的路》
人生苦難重重。
M·斯科特·派克告訴我們:人生是一場艱辛之旅,心智成熟的旅程相當漫長。
作者提出的是堅守自律的三大原則:
1、推遲滿足感
2、承擔責任
3、忠於事實。
最終統一為:保持平衡的終極原則。
要全面自律不要片面自律,
要長期自律不要短期自律,
要主動自律不要被動自律。
-
5 # 小天箏
疲倦期
不論做什麼事,到特定時期,都會產生一段厭煩的時候,很正常。就像減肥減到一定時期,開始自我懷疑,這麼做能不能瘦下去,瘦下去有什麼意義,那還是我嗎?
如果你成功渡過這段時期,你的心裡上,你會上升一個臺階。距離下一個疲倦期時間更長,再次面對疲倦期的時候心裡能更積極做出迴應,儘快度過。
建議:
維持原有的自律,多看看書,心靜一靜,不要懈怠!過了這個時期,你會成為更好地自己。
-
6 # 顏文字鋪
不知道你是不是學生,我是一名大學生和你的情況一樣。
因為疫情學校推遲開學,應該是上學期間最長的一次寒假了。在家裡面,忙完學業的任務後,我會選擇自己愛看的書籍和電影來支配空閒的時間。其間有一段時間迷上了短影片APP,每一個短影片看完會不自覺的期待下一個,雖然會有驚喜和獵奇,但是會有莫名的空虛感。(我把它解除安裝了)。另外一個,我愛跑步,無特殊事的話,晚上會跑5公里(希望開學後能讓老師同學吃驚吧~減肥)。
離開學還有一段時間,完成學校老師的學習任務後,好好看幾本書和自己喜歡的電影,跑步減肥,開學後,會有一個不一樣的自己。
-
7 # 社科宋
空虛是組成人生的多數成分
內心空虛,因為沒有實物
不妨定個目標,為之努力
鍛鍊、自律、元氣滿滿,都只是鬆散不成體系的積極,這種積極,可以讓人擺脫萎靡不振,卻無法令一個人提升能力和氣質
-
8 # 黃桷樹芽
要麼是生理的要麼是心裡的,想想自己究竟怎麼了,如果確實沒啥事,那就都給自己安排點事做,忙起來了就不空虛了。
回覆列表
如果你一直是每天都早晨起床,元氣滿滿的去鍛鍊和自律,只是從最近這幾天內心特別空虛的。那麼我要問問你:這種內心空虛的感覺具體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有的?當時發生了什麼?或者在這之前某個時間曾經發生了什麼?是什麼時候什麼人或事情讓你有了這樣的感覺?你近期的身體、工作以及家庭和環境中是否有一些特殊的事件發生?在你家庭的成員以及你的家族成員中是否也曾發生過有類似的情境?
任何事情的產生,發展與變化都不會無緣無故,凡事必有因。情緒和感受是我們對內在或外在事件發生引起情感反應。有的可能是來自於我們個人的經歷和感受,也有的可能來自我們周邊人或事件以及我們家庭和環境變故的影響。
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因人而異的因勢利導去解決。如果這種情況沒有影響到你正常的生活、工作和學習,只是感覺"內心特別空虛",那麼請你靜下心來,找一個不打擾的環境好好的和自己呆一會兒。可以用內觀的方法去感受一下自己的身體。身體是我們靈魂的載體,我們的身心靈是一體的。平時,我們習慣了用大腦去思考問題,去在理性層面推理和判斷,去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當你用大腦無法解決你的問題時,那你也可以透過你的身體,去問一問自己,你的內心發生了什麼?是什麼觸發了你這樣的感到內心特別空虛的感覺?
首先,放空你的頭腦,放鬆你的身體,去做幾次深呼吸……然後,去感覺一下身體:有哪些地方是舒服的、哪些地方是不舒服的?如果有感覺不舒服的或者特別僵硬緊張的地方,就請把注意力完全的放在那裡。去體會一下你的身體要告訴你些什麼?以前曾經有過類似的感覺嗎?它讓你想到了什麼?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最好你能用筆將這種感覺畫出來……
如果這種狀態已經嚴重地影響到了你的生活、工作和學習,那麼我建議你最好能找一個你自己信任的心理諮詢師去求得專業的支援與幫助。
祝你早日恢復往日"元氣滿滿"的健康生活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