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如題
12
回覆列表
  • 1 # 綿媽育兒

    我不知道別人家的情況,只能聊聊我家的情況。如果是我給寶寶講繪本,我就會用不同的聲音把繪本原原本本地讀完,讓孩子很快地帶入。

    如果是爸爸講繪本就很搞笑,他講一段就會停下來解釋,有時候還會自己編一些別的故事。讓我感覺爸爸是可以讓寶寶發散思維,瞬間出戲的。

  • 2 # 我和她的故事

    給孩子講繪本,孩子一般會選我。有時我在忙,讓她找爸爸讀繪本,她不喜歡去。

    但是一般我不在家時,她還是喜歡找爸爸讀繪本的。

    有一天我下班回來,正趕上爸爸給孩子讀繪本,講的也很有意思。可能爸爸骨子裡的陽剛,缺少了媽媽的溫柔吧。

    我經孩子講繪本,講的很細,有的詞語,覺得孩子沒聽過,會問她知不知道,如果不知道,我會給她解釋,我 會模仿繪本里的人物情節,或者動物的聲音,讓孩子切實體會到故事裡有意思的事情。

  • 3 # 繪本如何說

    以我們家為例,我是寶媽,我帶孩子看繪本比較多,我的講法主要還是按照繪本故事的發展給孩子聲情並茂的講述;寶爸講繪本一搬不按照常理出牌,他經常會對繪本里面的內容提出質疑,比如繪本里面的畫面是“小朋友生氣後嘴巴里面噴出了火”,他會對孩子說:“嘴巴里面怎麼可能噴出火來呢,這不可能”,有時我想阻止他的這種講法,但是後來我想了想每個人對繪本有不同的演繹和理解,我又何必都強求別人按照我的看法去閱讀呢,而且對於孩子來說可以從多個角度來反思繪本內容,也是未嘗不可的。所以,我的看法是,建議家中可以很多人來給孩子講繪本,這樣孩子可以接觸到各種不同風格的講法和理解。

  • 4 # 小王子愛上狐狸

    爸爸和媽媽陪孩子讀繪本,當然會採用不一樣的方法。我比較側重於引導和啟發,跟孩子多一些互動和交流,對於孩子和我來說,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孩子的爸爸就完全不一樣了,他是喜歡先將整個故事梳理一遍,讓孩子講完以後,他再講一次。對於孩子來說,這樣比較享受,因為他們喜歡比賽誰講得更動聽,時不時伴隨著一些動作和誇張的表情。

  • 5 # 工科生媽媽大不同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不同的見解、觀念、閱歷和知識庫,爸爸媽媽在讀繪本的時候,都是帶著這些自身的特質在讀,在傳達給孩子繪本字面以外更多的資訊。父母可以交替讀讀,給孩子不同的養分。

    每個家庭的爸爸媽媽都是不同的,並沒有爸爸一定是這樣讀,而媽媽一定是那樣讀的統一的模式。我甚至覺得,我給孩子讀同一本繪本,每次讀得也都不一樣。

    而孩子的狀態和反饋每次也不一樣,問的問題也不一樣,也會帶著我們對繪本不一樣的閱讀和對問題的展開和探討。

  • 6 # 清圓

    我娃男,四歲半,七個月開始聽繪本。三歲前喜歡故事類的,像不一樣的卡梅拉都能背,之後越來越愛數學繪本和科普書籍。我是文科生,娃爹是工科男,講故事區別很大。

    我讀繪本聲情並茂,而且不同角色會用不同的語音語調,讀完後有時會問一兩個問題。不擅長科普,自然的歷史的還行,科技的不能勝任。

    娃他爹讀故事一個調子,而且真的會讀睡著。。。但是,他擅長科普繪本,一邊讀一邊講解,有時候還會做實驗,拆家用電器,從蒸汽火車到磁場,到航空母艦,到電子等等,深得我兒心。

  • 7 # 飛快寫手工作室

    繪本館中,較少的爸爸給孩子講故事,但他們各有特色:

    1,一位爸爸是作酒店管理服務,每次帶女兒來都很耐心,儘量讓女兒選書,跟女兒一起挑戰沒讀過的難度大的書。

    2,一位爸爸是監獄警察,每週借10本書,與女兒溝通良好,孩子顯然與父親在家交流較多,在外會悄聲說話。這個爸爸選書很仔細,來前作了功課。

    3,女孩子的爸爸大多對閱讀更認同些,會協調學校指定閱讀書目。男孩子的爸爸稍微隨性些,更願意孩子多運動多玩耍。

    4,媽媽們會花大量時間研究繪本,爸爸們思維 大多在本職工作上,不太參與繪本共讀。

    5,爸爸們更愛買繪本,媽媽們可能傾向於借書。

  • 8 # 茵你而淳在

    爸爸媽媽講繪本是完全不同的兩種風格。首先,選的繪本題材會不一樣。媽媽可能會選一些比較溫馨的、感人的,故事比較細膩的。爸爸講的繪本可能會挑一些比較勵志的,或者冒險的故事居多。第二,媽媽講繪本會比較技巧性的,文字和圖畫細讀;爸爸講繪本相對可能會比較生動,特別是冒險故事,會講得如入其境,而且不會完全照著書中的內容講,更能引起孩子的注意力和好奇心。第三,媽媽講完故事會和孩子就故事的內容進行延伸,或是手工,或是故事想象。爸爸講完就講完了,沒有後續,留待孩子自己去想象。

  • 9 # 陪寶寶寫日記

    爸爸媽媽講繪本的區別是很大的,這根據男人和女人性格不同決定的,我覺得在我家一般有以下幾個方面的不同“

    1、對於繪本挑選方面

    媽媽更側重於挑選溫情、感人的繪本,故事情節相對感情濃重,讀完之後會引導和啟發孩子去感受故事情節,引發孩子思考。

    爸爸挑繪本會更側重於冒險故事,故事情節比較起伏。

    2、閱讀語速

    媽媽閱讀更側重於傾入感情,語速較慢,一般的媽媽讀繪本感情帶入的比較深,更容易讓孩子深入進去。

    爸爸閱讀語速會較快,相對媽媽可能耐心不是很足。

    3、閱讀態度

    媽媽帶孩子閱讀更多的是想讓孩子透過繪本閱讀,加入自己思考,後續還會專門帶孩子把故事的情節寫進日記裡。

    爸爸一般就是讀完就算了,更多的是完成任務的心理。

    總之在我家爸爸就覺得陪孩子讀繪本就是媽媽的事。

  • 10 # 搬書回巢

    由於生活經歷的不同,性格的差異,性別的不同,爸爸和媽媽在看同一冊繪本時,理解和感悟也不同。所以即使是同一本書,由爸爸和媽媽來講,側重點也完全不同。

    另外,對於孩子來說,爸爸講繪本跟媽媽講繪本那肯定是不一樣的。如果家庭裡平時都是媽媽來講,忽然有天爸爸說要陪孩子來讀繪本,孩子肯定是非常興奮的。

    所以爸爸還是媽媽講繪本,無所謂優劣或者愛心多少,但最好是兩人都有機會和孩子一起讀書,孩子會更加高興。

  • 11 # 靜待書香花開

    繪本故事是進行情感交流、培養親密關係的機會,最好全家人都參與,讓孩子感受到全方位的愛。此外,成人講故事的方式反映了成人的性格特點和成人與孩子相處的方式。

    媽媽的故事通常會講的比較具體、詳細,注重渲染氛圍;爸爸的故事充滿了許多搞怪元素,比較搞笑和天馬行空。不同的講讀風格是不同的感情傳達,多元的體驗可以豐富孩子的感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該怎樣陪伴一個男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