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娛樂君師
-
2 # 大聖的毫毛
特技攝影最早是盧米埃爾兄弟無意中發現的。有一回,他們放映一部“拆牆”的影片。因為膠片沒有倒好,結果,銀幕上剎那間出現了意想不到的場面,只見在灰濛濛的塵埃中,那一塊塊散落在地面的磚頭,神奇地飛騰起來,重新壘好了一堵完整的牆。一部“拆牆”的電影變成了“壘牆”的電影,畫面是那麼滑稽可笑!觀眾興味盎然地觀看著。待到重新按正確方法再放映這部影片時,觀眾反倒覺得沒有意思了。這個偶然的失誤竟成了以後的攝影師廣泛運用的“倒拍”技術(實際上是倒放技術)。後來有人拍攝了一部跳水的影片,竟使那個跳水員神奇地從水池中鑽出來,騰飛到跳臺上,令觀眾大飽眼福。
-
3 # 絕望De生魚片
視覺特效(Visual effects, 簡稱VFX)是一種透過創造影象和處理真人拍攝範圍以外鏡頭的各種處理。特效往往涉及真人鏡頭和計算機生成影象(CGI)的合成以創造虛擬的真實場景,但這是有風險的,代價高昂而且無法捕捉在膠片上的。它們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大預算電影中,也被利用動畫和合成軟體的業餘電影攝製者所使用。
第一階段:1902-1935視覺特效第二階段:1953-1969第三階段:1977-1989第四階段:1990-2006同生共長的電影&特效上個世紀六十年代,隨著計算機或者說是數字技術的成熟以及對“第七藝術”的大舉入侵,導致了電影作為視聽門類的藝術形式有了翻天覆地的改變。說是一次轟轟烈烈的革命也不為過。越來越多的計算機制作的影象被運用到了電影作品的製作中。其視覺效果的魅力有時已經大大超過了電影故事的本身。“電影的另一特性便是作為一種視覺傳媒而存在的。”可以說,在電影誕生之初,便已經有了電影特效的萌生。電影特效亦像是電影同根同長的兄弟一般,在百年餘的歲月裡一同見證了電影這門特殊藝術的茁壯成長。並迎來了新世紀更加嶄新的一頁。早年間,在最初由部分的使用特效的電影作品向全部由計算機制作的特效電影轉變的過程中,人們已經看到了其在視覺上的衝擊與震撼。似乎,在現代,我們已經很難發現在一部電影中沒有任何的特效成分。可見,眾多電影人與廣大的影迷們也相繼踏上了對電影特效孜孜以求的不歸路。至此,筆者將以自己的管見,以幾十部歷史上頗為代表的電影作品中的特效場景向廣大熱愛和崇尚電影特效的同仁們簡要懷念一下電影特效的歷史以及在電影發展史中的作用。魯格/文詳情請自行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E8%A7%86%E8%A7%89%E7%89%B9%E6%95%88/4570546?fr=aladdin
-
4 # 龍帝說娛樂圈
世界電影特效是由法華人喬治·梅里愛首創的,首部14分鐘特效短片《月球歷險記》在1902年就誕生了,之後特效經過電影人的改進和科技的發展,1933年好萊塢推出了大片(在當時是絕對的大片)《金剛》……
歷史上最早的特效鏡頭是相機產生的,最早的照相機結構十分簡單,僅包括暗箱、鏡頭和感光材料。現代照相機比較複雜,具有鏡頭、光圈、快門、測距、取景、測光、輸片、計數、自拍等系統,是一種結合光學、精密機械、電子技術和化學等技術的複雜產品。
在公元前400年前 ,墨子所著《墨經》中已有針孔成像的記載;13世紀,在歐洲出現了利用針孔成像原理製成的映像暗箱,人走進暗箱觀賞映像或描畫景物;1550年,義大利的卡爾達諾將雙凸透鏡置於原來的針孔位置上,映像的效果比暗箱更為明亮清晰 ;1558年,義大利的巴爾巴羅又在卡爾達諾的裝置上加上光圈,使成像清晰度大為提高;1665年,德國僧侶約翰章設計製作了一種小型的可攜帶的單鏡頭反光映像暗箱,因為當時沒有感光材料,這種暗箱只能用於繪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