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芸菲媽媽

    這種情況常見於區域性傷口瘢痕攣縮所致的隱痛,避免性生活哦,要多觀察看看。如果很疼的話建議及時到醫院婦科檢查確診,診斷明確後對症治療,積極配合醫生治療,避免摩擦及擠壓。

  • 2 # 小橙子養成記

    這種情況不正常,得去醫院複查。

    出院後2個月基本就康復了,如果還有疼痛,那可能要去醫院找醫生檢查下了,排除情況。

    還有就是,如果發生這種情況,夫妻生活要避免了,以免更嚴重。

  • 3 # 龍鳳胎爸爸聊育兒

    不正常。側切傷口如果不用拆線,通常半個月恢復;如果要拆線,通常一週左右拆線。

    產後三個月沒恢復,通常有了傷口疤痕,可能需要二次縫合,建議儘早看醫生。

    希望以上內容可以幫到您。

  • 4 # Miqimidi麻麻

    作為過來人,我回答一下。生老大的時候因為頭圍比較大,醫生在生的時候跟我說可能要側切。最後到了產床上的時候,醫生徵求了我的意見後做了側切。切的時候打了麻藥沒感覺,只是寶出來後,一針一針穿肉的感覺還是刻骨銘記。

    出院後醫生看了很多消毒的藥清洗傷口,還有一種噴的鎮痛的。出了月子傷口基本上就不疼了,只是摸起來還是有痕跡。如果是三個月還沒好,是不是需要去醫學看看傷口有沒有感染呀~

  • 5 # 淳于優優

    很多準媽媽都選擇自然分娩生下寶寶。在生寶寶的時候,如果遇到胎兒較大,估計順產會出現會陰撕裂傷,接生的醫生會權衡利弊,充分考慮到母嬰兩者都健康的情況下進行會陰側切。

    側切傷口一般會涉及到會陰部的表層面板、皮下組織和淺層肌肉三個部分。一般來說,表層面板一週內即可癒合;皮下組織在坐月子產褥期即產後6-8周內可癒合;而淺層肌肉恢復較慢,一般需要半年左右。

    但是側切傷口的癒合的時間,還與區域性陰道的環境有關,還與傷口的大小也有關。如果產前助產切口比較大,這部分在這個時間內恢復不了。陰道區域性有沒有帶菌狀態,如果本身有陰道炎症,又進行了側切,這個時候傷口的癒合就比非炎症的情況下癒合的慢。根據每個產婦產後具體情況不同,恢復時間會差異。像你三個多月了還有疼痛,可以抽時間回分娩醫院複查,找到疼痛的病因。

  • 6 # 三妹故事廳

    我倆胎都順產,有側切。生大寶時是十二年前了,側切傷口有點大,而且現在肛門還有後遺症。當時早上五點左右,起來上廁所,見紅了,上完廁所感覺有輕微的疼痛,也沒有心情回到床上再睡覺。把老公叫起來,告訴他見紅了,還有一點點疼。老公爬起來就打電話去鎮上醫院(那時自己還沒有車),醫院說要8點上班才能安排車過來。鎮醫院到老公村裡大概有40分鐘的路程,當時馬路也不是很好,坐車上很顛簸加上陣痛已經很明顯了,護士讓我一路吸著氧氣,當時特害怕在車上生出來。到醫院已經快11點了,還好是頭胎,要不然還真在車上生了。

    我記得當天婦產科有9個產婦,其他的產婦都是選擇剖腹產,醫生也建議我剖腹產,我趕緊打了電話給了我姐姐,因為她也是學婦科的。那時還年輕而且是頭胎,自己遠嫁,一個親人也沒有在身邊,陣痛已經是很疼很疼了,是哭著打電話給我姐姐的。她說先順產,能順產就不要剖腹產,還安慰我說不要害怕,堅強點,生出來就好了,所以我就選擇了順產。運氣有點欠佳,給我接生的是一位新醫生,分娩時吸氣、用力非常配合醫生,後面看到寶寶的頭了,用了一次力沒有出來,新醫生就去問一位老醫生,老醫生過來一看,卡住了就要側切。其實當時我還有力氣,再用一兩次力氣是沒有問題的。新醫生聽老醫生這麼說,好吧就一剪刀過來,我輕輕一用力寶寶就出來了,寶寶五斤八兩,三點多出生。

    側切傷口真的有點大,具體縫了多少針我也沒有問,當時還沒有從疼痛中緩過來,新醫生也沒有說,反正是連到肛門了,縫針的時候真***的疼,新醫生還在自言自語的說有幾層縫。好吧就因為你幾層沒縫對,弄的我後面每次上大便肛門都會跟著出來點,那時等我發現有這種情況傷口也已經痊癒了,不可能重新再縫,這應該也算產後後遺症吧。我是在醫院住了三天出院的,在醫院因為在打消炎針傷口也不是很疼。出院醫生也沒有開什麼傷口消毒的藥物,出了院第二天,在家做月子傷口就疼起來了,上廁所都不想去,又沒有親人在身邊,和老公說了也沒有當回事。最後只能打電話求助我姐姐,我能說我真的很脆弱嗎,當時又哭了,我姐就說做月子不要哭,再打三天針就沒事了,後面告訴我老公買什麼藥打針。打了三天針真的沒事了,傷口也就是婆婆煮的艾葉水洗洗,從生到傷口痊癒也就近兩個星期,後面都沒有疼痛。

    生我家二寶時,是在市婦幼保健院,大醫院確實好些,沒有特殊情況醫院醫生都會要求產婦順產,而且分娩的時候有需要側切醫生會先和產婦說清楚,傷口大概有多大,都會提前告訴產婦。生我家二寶側切傷口小,只縫了一針,住院兩天就出院了。出院時傷口消毒,外陰清洗的藥物醫生都有配好,一個星期不到側切傷口就好了,後面沒有疼痛。

    說說我側切傷口的護理:

    1、要保證傷口區域性的衛生乾爽。上大便後一定要用溫開水清洗,然後傷口及周圍消毒,出院時醫院都配有傷口消毒的藥,如果沒有可以去藥店買碘伏消毒;

    2、由於產後惡露較多,一定要勤換衛生巾,即使後期量少的時候也要勤換,減少細菌的滋生。衛生巾選用棉質的;

    3、上大便時不可以太用力,以勉側切口再次裂開。出現便秘可以藉助肥皂水,我那會便秘就是肥皂水用小注射器(針頭拔掉)打進肛門,幾秒鐘就解決了,而且這個沒有副作用;

    4、躺著儘量右側躺,可以減少傷口受壓,有利於傷口恢復;

    5、不管有沒有上廁所,早晚都清洗外陰,傷口消毒;

    6、飲食要保證營養跟上,睡眠保證充足,都有利於傷口恢復的;

    7、如果側切傷口出現紅腫、流膿、裂開的情形就立即去醫院。

    樓主您如果三個多月傷口還疼,真的不正常了。出院時醫生都會有交待產後42天就要去醫院恢復檢查的,在產後42天檢查的時候,醫生會檢查側切傷口癒合的情況。我們這邊產後滿一個月社群保健院都會打電話來問產後恢復情況,有任何不適都會要求去醫院的。樓主還是儘快去醫院找醫生看看,醫生會診斷出適合您的恢復建議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燕郊和固安哪個發展潛力大?哪個區域更適合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