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玉芷江帆

    超越了所有的大片,誰都沒有想到,竟然是網劇,讓中國電影(電視劇)首次展露出大片的感覺,其實這也難怪,雖然網劇良莠不齊,但是畢竟是全民思維,打破了那些壟斷中國電影多年的大牌導演,真正的讓全民思想得到了一次空前絕後的大解放。

    慶餘年的熱播讓人們看到中國網路文學和數字傳媒的潛在力量,《白夜追兇》,更是重新整理了豆瓣的評分,當之無愧的 “中國首部硬漢派懸疑推理劇”。在尚未播完的情況下總播放量已超過20億,這顯然不只是奇蹟,更是中國數字傳媒全民力量的爆發。

    網劇的集中性爆發就像某種宣言,無論是從大眾接受度還是自身品質評價,都受到了認可。尤其在製作水準上,部分橋段“神一樣”的處理甚至讓觀眾進一步對整個中國產劇都有了新的期待。如果從本質看,網劇和電視劇這種說法不過是以不同的播放渠道來定義連續劇集,而核心還是在於內容本身的品質。不管《神識大陸》是否會播,我都充滿期待。

    中國的影視劇市場化發展經歷了三十年的時間,型別卻始終逃脫不了歷史、武俠、言情、農村、都市、倫理、懸疑和神話,雖然中間湧現出了一大部分優秀的作品,但是創作風格重複,內容故事趨於程式化,讓越來越多的觀眾不滿足於現在影視化市場的現狀。

    網劇的發展,是一個新的機會,更多創作型別的出現,像是威嚴的德國建築中出現了一點法國建築的浪漫,瞬間勾引了人們追新求異的需求。網劇在製作成本上已經與同類型電視劇旗鼓相當,只是由於沒有頂級明星加入而在播放量上略有遜色,但是這點並不影響網劇的發展,從最近的《慶餘年》大家也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大牌,也走進了網劇中來。

    對於影片網站來說,製作一部網劇的商業回報已經實現多元化,前貼片廣告、中插廣告、冠名、植入,當然還有最有想象力的會員收入——優酷、愛奇藝和騰訊的會員數量早已超過3000萬,騰訊影片的會員數量甚至達到4300萬。楊偉東沒有透露付費看劇會員所佔的具體份額,但他承認自制劇集已經是拉動優酷會員付費“最大頭的內容”。

    由於內容行業在中國正在起步,創業大行其道,“大牌製作人都去開公司了,”王曉暉說,“他們覺得過來當職業經理人還不如自己當老闆。”事實上,很多製片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就是創始人自己,他們平常都是要看劇本的,他們對電影,是專業的。

    所以,最終還是回到了人的問題上,這也許就是網劇下一步的競爭核心,好的製品人、好的劇本,這才是制勝的關鍵。讓我們一起期待《神識大陸》在網路上的見面,相信用不了多長時間,網劇就會在人們的生活中全面開花。電視劇不再是看製作、看導演,而是迴歸到了本質,好的劇本,劇本里面傳遞出來的精神,才是網劇最重要的核心靈魂。

  • 2 # 影視觀察家

    去年憑藉網劇大火的小鮮肉有很多,胡一天、張新成、李現、邢昭林、侯明昊……

    2017年4月,Vlinkage釋出了一組資料:僅在去年第一季度,便有34位明星因參演網劇躋身藝人新媒體指數TOP100。時間倒回2014年,當時網劇剛剛興起,全年只有6位網劇明星躋身TOP100。三年多的時間,由網劇推出的明星正以幾何數字增加,不少網劇藝人一躍成為超級明星。

    一直以來,傳統影視明星得製造路徑,通常遵循“影視作品—傳統媒體關注—話題營銷”這樣的基本步驟,而網劇打破或者縮短了這一路徑:先利用網劇精準集聚目標使用者,形成相當體量的粉絲群體後,粉絲成為網路中再次傳播的中介,最後反向引爆大眾關注。

    不管是電視劇還是網劇,“劇紅帶動人紅”一直以來都是影視行業的一大“造星法則”,網劇的“精品化”正是造星的基礎。雖然影片網站的資金越來越雄厚,但相比很多頂級大劇動輒幾億的投資,網劇短期還難以匹敵,因此就整體預算來說,多數網劇依然請不起一線明星,啟用新人就成了他們的客觀選擇。

    沒有大牌明星和流量咖吸睛的網劇作品,更多隻能依靠故事和題材去吸引使用者,在幾家平臺越來越激烈的“精品化”競爭中,網劇對作品成色的打磨更加小心翼翼,新人節約了大量片酬,讓更多投資向製作層面傾斜,客觀上有利於精品網劇的鑄造,這些都構成了新人被成功推出的基礎。(Q4)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什麼適合睡前讀的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