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自然更美
-
2 # 田隆泰
我在學校裡工作過幾十年也在校外輔導班工作過,從一個曾經的教師的眼光看待這個問題,不客氣的說 一個班級或者一個年級真正優秀的有一點天賦的加上家庭教育比較良好的孩子不會超過10%,這個數字從初中高中一直保持到大學畢業都是一樣。這10%左右的人在家裡基本上不需要家長操心,他沒有強大的自制力和自律精神,相當於一個人剋制自己的食慾保持身體健康並且主動積極參加體育活動。而參加補習班補課的孩子說明身體有病虛弱不健康所以需要去吃藥打針維持基本的日常生活。跑長跑也是一樣,跑在最前頭的人往往最輕鬆,跟在後邊的人累得半死不活,無論觀眾怎麼加油他們就是追不上去。就像一個常年吃補藥的身體衰弱的傢伙怎麼能比得過天生健康強壯的孩子?補習班補習的內容有一半是教科書的內容還有一半就是這些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動機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這些習慣如果沒有在家庭養成在學校他們又被老師忽視看不上眼,就只好讓父母出血花錢出去到醫院裡打針吃藥。
那些藥呢基本上是維生素治不了病有沒有毒。吃久了以後就會上癮形成依賴症,這些人最後勉強考上大學還是在靠後面的89十%裡邊,累死累活永遠也追不上前面的10%。
中學階段和高中階段追不上的話基本上一輩子也追不上。當然可能有人陰差陽錯的冒險成功也說不定。我只是從學校這個範圍內從教師這個立場上來說明這件事情。
對於培訓機構來說老師一眼就看的出來什麼樣的家長帶來的孩子必須要補習,而且要不斷的補習,一個孩子能給補習班帶來多少錢的利潤都很清楚,只要來了就不會放他走,會採用一切方法讓他上癮,除非補習班主動趕走他。
-
3 # 草包831
因為課外輔導班是為應試教育服務的。而學校是按教學大綱教課的。輔導班是專研了數十年的考試卷後教育學生的,其成功機率比學校的高,所以經驗告訴人必須去試一下。但我的孫子從初中到高中一次都沒有參加,今年高考成績優秀被某名校提前批次錄取。從這裡看人的心裡素質還是非常重要的。其實很多人可以不參加課外輔導的也是能進重點學校的。何況重點學校的招生名額都公配到各學校(小升初不是)。
-
4 # 老詹家
錯,越是上名校,越是不用補課!
首先,名校所配備的師資力量強,加上教育方式方法先進,所以基本上不用補課。
我家是雙胞胎,一男一女,上初中是考進我們縣最好的初中(婺源一中),我們是走讀生,因為是全縣最好的,一兒一女平時做完老師佈置的作業,基本也沒有時間去補課,中考時以優秀的成績考入二中尖子班,也是全縣最好的,大概全國排名150左右,也沒有補課,今年兒子考入北京師範大學,女兒考入東北師範大學,從沒補過課。
所以好的學校很重要!
-
5 # 嬿147680799
讓學生補課的學校,都不是好學校!補課,那是因為覺得學校老師教的沒有補習班好、全!該教的學校都教了就沒必要補課了!現在的那些教授學生時有幾個補課的,不是成為了現在的教授?我認為,學生補課對老師是一個很沒面子的事!要不要補課,完全是學校、是老師的因素!
-
6 # 自在人生wub
為什麼上重點名校的初高中生多數參加課外輔導班?
能夠“上重點名校的初高中生多數參加課外輔導班”?筆者實在不知道這個結論究竟是如何得出來的,反正從筆者從教20多年的經驗來看,覺得這個結論肯定是極其荒謬的,根本不符合現實情況。下面,筆者就個人觀察和體悟,來談一談自己的一些基本看法:
首先、通常來說,那些需要參加課外輔導班的學生,學習成績特別優秀的孩子極少,即便有個別人,也是為了參加某些競賽而提升的,一般輔導班還真教不了。學習成績相對比較優秀的孩子,如果沒有特殊需要(例如那些報名參加奧數、或奧物、或奧化、或奧生等競賽的優等學生),通常都不會參與課外輔導班,原因其實非常簡單,那就是根本不需要;這些孩子學習能力超強、學習習慣超好、各科學習成績也特別優秀,課外輔導班又能夠輔導他們什麼呢?所以,在筆者看來,那些經常參加課外輔導班補習的孩子,差不多都是學習成績不甚優秀,或者是存在“瘸腿科”,也就是“短板”,需要補差;或者學習習慣不好,上課不認真,課後家庭掏錢再補習,需要透過補習予以糾正!
其次、一般而言,課外輔導班最主要的功能就是為了幫助學生“補差”,把某些學生在學習上存在的“短板”給補齊,從而使那些被別人落下的知識和能力,能夠迎頭趕上。經常參加課外輔導班補習的學生,學優生很少,學差生也很少,而中等生應該是最多的;這些中等生孩子們之所以要參加課外輔導班補習,最主要的原因有:①有一定上進心,家庭能夠較好地予以支援,希望透過補習可以讓孩子順利實現學習成績上的“彎道超車”,追趕學優生;②學習成績中等的原因,並不是所有學科成績都差,而是存在一門或幾門弱科,即學習上的“短板”,家長希望透過補習,可以有效快速彌補這個“短板”問題,使孩子學習成績迎頭趕上;③還有就是孩子學習基礎不太差、自覺性還不錯,有造就的潛力!
再者、課外輔導班的終極目的就是為了賺取學生的補課費,有些比較不規範的課外輔導班經營者,為了賺取更多利潤,進行虛假宣傳,搞得好像學優生都是它們培養出來的一樣。社會上之所以“課外輔導”搞得甚囂塵上,好像不參加課外輔導班,孩子學習成績就不會好、就沒有了前途一樣;其實這是一種假象,是某些不規範社會補習機構所做的虛假宣傳,故意誇大和突出課外輔導的重要性,故意誤導學生與家庭。這些社會補習機構為何要這麼做呢?說到底還是為了錢,因為社會補習機構存在發展的根本動機與目的,就是為了賺取更多金錢;只有家長和學生更加認可課外輔導,它們才會更有市場,家長才會心甘情願地給它們送錢,生源越充足,它們才會更容易達到盈利的目的!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關於“為什麼上重點名校的初高中生多數參加課外輔導班”的問題,實際上是一個偽命題,根本不符合客觀事實;真實情況恰恰相反,那些學霸們除了偶爾參與興趣班課外輔導(例如樂器、舞蹈、圍棋、書法等特別愛好),幾乎很少有人會參加文化課輔導班補習,因為根本就沒有那個必要!
回覆列表
既然你管不了課外課,你就大方點,規劃好,幹納稅的納稅,該怎麼做就怎麼做,不要“猶抱琵琶半遮面”,什麼都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