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剛子聊歷史

    “靖難之戰”一役,建文帝是生是死,他的結局到底怎樣?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成為明史第一謎案。因為建文帝在太祖(朱元璋)嚴苛統治之後,力行寬政,所以他的遭遇引起了無數人的同情,他的下落就格外引人好奇,在各種野史、戲劇裡可以看到人們無盡的猜測和演繹。下臺後的建文帝下落,卻又成了千古疑案,眾說紛壇。

    一、《明史》中說:“先未至,傳言建文蹈海去,帝分遣內臣鄭和數輩浮海下西洋,至是疑始釋。”就是說,朱棣得不到確切訊息,故另派鄭和下西洋“欲尋蹤跡”。

    一直到永樂二十一年(1423年)的一個晚上,胡濙匆忙趕回北京,恰巧成祖北征駐軍宣府。胡濙趕到宣府時成祖已經睡下了,但聽說胡濙回來了,急忙穿上衣服,在臥室單獨召見。二人一直談到四更。看來胡濙是打聽到了建文帝的確切訊息,似乎事隔多年建文帝已經沒有重奪帝位的想法了,成祖朱棣由此放心,不再究問建文帝蹤跡。

    二、漂洋出海,不知所終。有傳言建文帝泛舟出海,去了南洋,並在某個小島上過著自食其力的恬然隱居生活。當時中國去往南洋的人很多,據說張士誠失敗後,他的一些部下就逃往南洋,拓荒移民。近人有人考證建文帝避難泉州開元寺,並在開元寺揚帆出海,最終隱居印尼蘇門答臘島東海岸,然而沒有更多的證據,僅僅是猜測而已。

    明成祖朱棣擔心建文帝糾集當地的華人,或者是以宗主的身份號召南洋諸國興兵,因此很不放心,特意派遣鄭和數次下西洋,一為宣揚國威,一為尋找建文帝蹤跡。據《明史》載:“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蹤跡之,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永樂三年六月,命和及其儕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將士卒二萬七千八百餘人,多齎金幣。”在鄭和的船隊裡,還有一部分是錦衣衛,專門負責偵緝,至於是否探知建文帝蹤跡,就不得而知了。

    三、北京西山說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和鄭曉《吾學篇》中,記載有正統七年,建文帝因年紀已老,就到廣西思恩州官府,自稱是建文帝。當地官員急忙上報朝廷,將其送至京師。朝廷派老宦官吳亮前去辨認。建文帝一見到他就叫出了他的名字,吳亮否認。建文帝又說當年他進膳時,扔一片鵝肉到地上,吳亮像狗一樣趴下去吃掉。吳亮聽後伏地大哭,回去後就上吊死了。建文帝被迎入西內,老死於宮中,葬於西山,不封不樹。

    其實這是謠言,不過還是有一定根據的。《英宗實錄》載正統五年(1440年)十一月,有個僧人從雲南到廣西,自稱是建文帝,年90餘歲。當地官員將其遣送到京師,大臣們懷疑他是假冒的。經過究問,他承認本名叫楊行祥,河南人,洪武17年為僧,受到別人的蠱惑才假冒建文帝的。於是英宗將其押入大牢,過了4個月就死在獄中了,同謀的12名僧人被髮配到遼東守邊。

    四、江蘇吳縣說《文匯報》的記者徐作生透過查閱文獻和親自到江蘇吳縣去考察,發現了建文帝出亡時遺留下的一些遺蹟、遺物,並結合文獻資料,認為建文帝當年離開紫禁宮後,削髮為僧,既沒有去神樂觀,也沒有去西南、東南周遊避難,而是被僧司溥洽所救,一直藏於江蘇吳縣普濟寺內,此後一心為僧,無復國之意。不多久姚廣孝歸隱禪寺,在姚廣孝的監護下,建文帝隱藏於穹窿山皇駕庵,直到永樂二十一年(1423年)病殞於此,終年47歲,葬於庵後山坡上。這也自成一說。

    五、四川望京寺說有人則認為建文帝在四川平昌佛羅寺躲藏過,並病逝於此,葬於寺後山坡上。建文帝之所以選擇佛羅寺,是喜歡這裡偏僻難尋,不容易被發現。因他常常面向京城的方向暗自哭泣,後人就把佛羅寺改稱望京寺。

    六、還有一種說法,據《江油縣誌》記載:明朝建文帝(朱允炆)兵敗歸隱山林,具體地址不詳。

    七、近幾年有人自稱建文帝后人,獻出《讓氏家譜》,稱建文帝透過地道逃離南京,假扮僧道,雲遊各地,後隱居於武昌,死後就葬在武昌洪山。當然,這一說法還有待於進一步的證實。

    八、湖南一說:位於永州市新田縣西南的武當山(現稱南國武當山),有碑文曰:“明時有西粵僧名明賢者登是峰,愛其層巒聳翠,上出重霄,有寄跡掛錫之意焉”。這位叫明賢的明代西粵僧人到底是誰?如何又選中了這個有玄武殿的武當山掛錫呢?新田縣文物所收藏有一件從武當山下石古寨村徵集上來的象牙朝笏,據說,是祖輩得自一位武當山老僧之手。上朝用笏板,自明朝而止,且所用材料很有規矩,皇帝用的是玉板,太子親王一級才用象牙板,其他大臣用檀木板或竹板,這件象牙笏板怎麼就落到了這偏遠的武當山的老僧之手呢?谷應泰撰寫的《明史紀事本末》說他為逃脫追捕,“西遊重慶,東到天台,轉入祥符,僑居西粵,中間結庵於白龍,題詩於羅永,兩入荊楚之鄉,三幸史彬之第”。這位叫明賢的老僧會否就是去過西粵的建文帝?

    對建文帝出亡謎案的解釋、傳說、附會絕不是上面列出的幾種,有許多悽美的故事在許多書籍、口頭上流傳開來,而且也必將流傳下去。也有人指出,建文帝自焚身亡,朱棣為了不留下“殺侄奪位”之臭名,故意苦心尋找建文帝下落,留下了歷史疑案,這可能是朱棣的用心之機。

    所以關於朱允炆的下落至今都是個謎,恐怕也沒法解開了

  • 2 # 夜溶月

    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是一個謎。

    燕王大軍進南京城時,皇宮中突然起火。

    《明史》中記載,“宮中火起,帝不知所終。”

    朱棣只能從火場中找出幾具燒焦的屍體,對外宣稱建文帝自焚而死。

    古今多傳說朱允炆出逃了。

    筆者也認為出逃的可能性最大,宮中放火正是障眼法,目的是掩護皇帝出逃。

    其實,在奇書《推背圖》中已經給出了朱允炆的去向。

    推背圖第二十八象 辛卯

    讖曰

    草頭火腳 宮闕灰飛

    家中有鳥 郊外有尼

    頌曰

    羽滿高飛日 爭妍有李花

    真龍游四海 方外是吾家

    清朝名士金聖嘆註解:

    此象主燕王起兵,李景隆迎燕兵入都,宮中大火,建文祝髮出亡。

    “草頭火腳”是燕王的“燕”字,“宮闕灰飛”指宮中起火,“家中有鳥”也是指燕王入主,“郊外有尼”……

    依據這則預言,除了能肯定朱允炆出逃,還能得出一個驚人的結論——時年25歲還未留鬍鬚的朱允炆男扮女裝成一名尼姑出逃了!

    朱棣派人四處尋找朱允炆的下落,甚至重新登記全國寺院的僧人,卻沒料到朱允炆化妝成尼姑成了漏網之魚。

    “真龍游四海 方外是吾家”,成了尼姑的朱允炆從此隱姓埋名,遠離塵事。

    以上是筆者的推測。

    希望將來能夠發現更多的資料,解開這個歷史之謎。

    建文帝畫像

  • 3 # 王小榮2018

    有許多傳說版本,一是說當年被燒死了,二是化妝為和尚逃了出來。但人們相信的是第二個版本。並且第二版本流更廣,許多地方都流傳著與建文帝有關的故事。

  • 4 # 奉木

    這個問題有意思!

    李景隆開城門迎朱棣入城!

    朱允炆自焚於宮中,下落不明!

    傳言,朱允炆生死一直是朱棣心頭的一根刺,所以派鄭和下西洋尋找他!

    然後民間經常各種傳言,朱允炆經常出現在各個地方,謠言四起,是引得朱棣心頭難安,夜不能寐!

    史書都說不清朱允炆是死是6,我就更不知道了!

    話說不是朱允炆到哪裡去了,是他是死是活,都未可知!

    個人覺得,十有八九是死了!

    自焚了!

    若是不死逃出去,完全可以重頭再來嘛,朱允炆才是天下承認的正統,是太祖欽定的繼承人!民心所向!朱棣為亂臣賊子,得位不正,天下不服他的很多的,所以朱棣前期都是殺殺殺,殺到你服的那種!

    若是朱允炆還活著,再把王旗舉起來,天下響應的人還是很多的!

    然而朱允炆並沒有,只是各種傳言未死!沒有死,又什麼都不做,天天東躲西藏,那這日子未免太心酸了!

  • 5 # 金兔歷史

    朱允炆是個命運多舛的皇帝,按理說他應該繼承不了皇位,因為在他前面的有其父朱標、其兄朱雄英,奈何這二人身體不好,英年早逝,這才輪到朱允炆當皇帝。

    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建文帝(朱允炆)一年內廢了五個舉足輕重的“藩封”,而接下來第六個削的便是“燕王”朱棣。

    朱棣是個野心極大之人,自然不會坐以待斃,1399年8月,朱棣誓師抗命,下喻將士,打著“清君側”的口號起兵“靖難”,史稱“靖難之役”。

    朱棣的領導能力可不是朱允炆所能比的,建文四年六月,燕軍渡江直逼南京城下,谷王朱橞和曹文公李景隆開金川門迎降,京師遂破。

    在燕軍進入南京城後,皇宮內部發生了一場大火,隨後有人從中發現了幾具遺骸,據當時宮中的太監所說,這是皇帝朱允炆和皇后以及其長子朱文奎的遺骸。

    明朝官方也認可了朱允炆死於火災,因為這樣朱棣就可以名正言順繼承皇位,但朱允炆是否死於火災還不好說。

    後世同情朱允炆遭遇的歷史學家,提出了這樣一種觀點:火災是為了保護朱允炆出逃,當時朱允炆化身和尚逃出南京。

    至於朱允炆具體去了哪裡,結局如何,由於缺少相關史料的記載,還不好評定。

  • 6 # 學之味

    靖難之變前,建文帝派鄭熙將軍保護陳貴妃,將陳貴妃送回原籍。陳貴妃化為尼姑,躲到庵中。靖難之變後,建文帝的安全成了陳貴妃的心病,她無計可施,只能寄希望於神靈的保佑,於是,她每到一處必在佛前為建文帝立一塊長生牌,祈求“當今皇帝萬萬歲”。其避禍過的地方共發現了5塊這樣的長生牌。其中三塊長生牌所在地,有了新發現。

    【漈山寺長生牌】

    隋唐時期,隨著道教、佛教在蕉城的深入傳播,風光秀麗的霍童溪沿岸至周寧官道兩側寺廟林立,香火旺盛,有寺院宮觀不下三十座。“一龜二鳳(鳳山寺在周寧)三支提四漈山五安仁”號稱“寧川五大禪林”。發現“當今皇帝萬萬歲”長生牌的是其中的蕉城八都漈山寺,又稱香積寺,創建於唐乾符元年(874)。

    飲馬槽

    據傳,漈山寺在建文帝時期規模達到最高峰,有以武僧為主的僧人近千名。現尚存足夠200多匹戰馬飲用的大大小小13個飲馬槽,和大量散落田間的石鼓、石柱。這些軍事物件的存在,顯然與寺廟的身份極不相符,說明了這座寺廟曾作為軍事基地使用。那這些物件會不會是建文帝復國力量的重要基地呢?

    【福勝禪寺長生牌】

    周寧縣七步鎮象運村“福勝禪寺”原名“福聖禪寺”,因該寺名帶“聖”字,觸犯皇帝的忌諱,後才改名“福勝禪寺”。這座寺廟同樣供奉著一塊長生牌,上書“祝上皇帝萬歲萬萬歲”。與之前發現的建文帝長生牌所不同的是,這塊長生牌上的字鑲嵌的是金片,而不是金粉。

    象運村這個地方地理位置很特別:四周群山連綿,境內三溪交匯,極為隱蔽。寺廟上方建有尼姑庵,還有一處山寨。據傳,明永樂年間,七步鎮來了一群持江北口音的村民,在當地紮寨、建尼姑庵和寺廟。(是否是鄭熙將軍與陳貴妃的人馬?)此外,象運村有一處名叫“皇殿”的山場,原有一座金碧輝煌的古建築。殿前還有一處地名叫“練武場”。上世紀60年代,因建閩東水電站,遺址已被破壞。皇殿的附近還有三個村落,名為黃縣村、黃堂村、黃竹林村,均以“黃”字為名,也隱隱透出皇家的秘密。

    【小登廣村尼姑庵長生牌】

    最後這一塊長生牌發現在小登廣村尼姑庵,該庵是陳貴妃的藏身地之一,地處寧德縣(舊時為縣)腹地,這裡群山綿綿,山重水複,地形複雜。村前有大澤溪橫斷,村後有彭溪、小溪相隔,處於寧德金涵、石後、九都、七都等鄉鎮邊境地區,是一個隱身藏覓的絕好去處。尼姑庵所在村名為“小登廣”。據說,這個村名的來歷源於建文帝的一個傳說。

    傳說:永樂二年十二月,建文帝攜帶玉璽輾轉來到了寧德,在從亡大臣的擁戴下,以復國為名,建文帝在村前的一塊平地上舉行了小登基儀式,又任命了一批從亡大臣。任命程濟為護國軍師、鄭熙為鎮海衛指揮使、鄭洽為留守衛都尉指揮使、廖平為副指揮使等一批官員,建立了一個小朝廷。國號、年號不變。後人把建文帝小登基這塊平地叫“小登基廣場”,把這個小村叫“小登基廣場村”,簡稱“小登廣”。

    而在小登廣村北面還有一個村子叫“逃難村”,一條小溪叫“逃難溪”,一塊平地叫“逃難坪”,是當地村民為了紀念落難皇帝――建文帝逃難至此而沿襲相傳下來的傳統叫法。

    以上種種,印證了建文帝逃到寧德的可能性。

  • 7 # 自家講譚

    明建文四年( 公元1402年)6月13日,燕王朱棣兵臨應天城下,守將李景隆、谷王朱橞背叛建文帝,開啟金川門降迎燕軍。穩操勝券的朱棣並沒有馬上入城,控制了金川門的他決定留給自己和侄子一點時間,這大概也是作為朱允炆曾經嚴令三軍“無論何時,不可傷及燕王性命”的回報。

    建文皇帝朱允炆得知燕軍已即將打進應天城,發自內心感覺大勢已去,決心以死殉國,拔劍就要自刎,眾大臣見狀急上前拉住,少監王鉞上前奏道:"太祖皇帝臨終時,曾交給臣一個大鐵箱子,命藏於奉先殿密室內,囑咐說,‘此物為誠意伯劉基所留下,子孫如果有急難,就可以開啟這個鐵箱子’,請皇上取出鐵箱開啟,定有錦囊妙計"。

    再說朱允炆命一眾大臣把那鐵箱從奉先殿找了出來,這鐵箱是木製的,表皮全用鐵皮包裹,用兩把鐵鎖鎖著,再看鐵鎖,鎖眼裡也灌滿了鐵汁,無法開啟。

    朱允炆連忙叫人用斧錘砸開,只見裡面裝著一隻玉璋、四幅卷軸、三張度牒(和尚工作證),分別寫著應文、應能、應賢三個名字,另外還有僧衣,僧帽,僧鞋各三套,剃刀一把。

    眾人七手八腳打開卷軸,原來是四幅橫幅畫,畫工差強人意,但畫得非常細緻。

    每卷右首都寫有六個行書大字,左端也寫著密密麻麻的小字。

    那些字遒勁有力,率真流暢,字型深沉,章法不囿陳規,全然不似大書法家劉基的結字嚴謹、點畫清朗、清秀優雅,筋骨內含。

    朱允炆這下算是明白了——這那裡是什麼誠意伯卷軸,這分明是爺爺留給他的救命稻草。

    他連忙看那第一幅,橫幅右首豎書六字:自僧而興第一。畫的是一位少年行腳僧人,託缽化緣的情形。僧人面長,大口而環目,下巴前突,卻正是朱元璋的自畫像。又接著看後面的小字:朕起自寒微,少時曾牧牛于田野,曾行乞於鬧市,曾獵食于山林。深知民間之疾苦,後應天命,

    率眾南北征討一十五載,年四十而登至尊之位,自知千秋萬世,乃痴人說夢,漢唐盛世,終有盡時。順天者,天必恤之,愛民者,民必愛之,切記切記。

    剛看完,監察御史葉希賢馬上遞上第二幅,這一幅六字是:自僧而治第二。畫的是一位僧人的背影,僧人後腦有小塊凹陷,消瘦的背上負了一個包袱,手拄一支竹杖,攀行在山間石階上,捲起的褲管下,露出右小腿肚上一點鮮紅……

    朱允炆知道這畫的就是他自己——他頭型不好曾被祖父嫌棄,他的右小腿上自幼就有一顆紅色痦子。

    再看左邊的註釋:朕之嫡孫允炆,寬厚有餘而威嚴不足,內難服眾王,外難懾強番,必遺禍子孫也,朕四子棣,威毅果斷,聰敏超群,足堪君臨天下,然眾臣諸王,亦皆不服,朕唯有令叔侄一戰 ,勝者則天下莫敢不服耶。

    應天城破時,允炆不須慌亂,當與楊應能、葉希賢就地剃度,化名應文、應能、應賢,趁火起時率二人從鬼門出,然後從水關御溝而行,薄暮會於城西,再一路向西南,抵滇後,當可獲故人庇佑,餘生無憂也。

    箱中有御製玉璋一隻,留予應文為念,望一心向佛、悠遊天下,亦自在哉!

    天哪,原來這三四年的戰爭,只是未卜先知的爺爺,為了替叔叔朱棣樹立天威而刻意安排的,自己只是連線兩個時代的一座橋。他又取過那隻玉璋,痴痴看著上面的“奉天承運”四個字,心中不由百感交集,轉頭看時,楊應能、葉希賢早已義無反顧的在剃度了,也就不再猶豫,褪下冠冕,解開頭髮,讓翰林院編修程濟給自己也剃度了。

    片刻之後,君臣三人已經成了三位世外之人,應文也不再去看那其他兩幅卷軸,只留下玉璋和自己那一幅, 其餘三幅收入鐵箱,依舊取鎖鎖了,令太監送與城外的朱棣。

    這時忽有人入報,宮外起火,應文雙手合十,默唸法號數聲,吩咐眾人四散逃命去罷,自己則只帶了 應能、應賢二人及少量金銀也逃出宮去了。

    馬皇后及幾位嬪妃不願意走,竟投火自盡了。

    火勢越來越大,應文、應能、應賢三人出了鬼門(所謂鬼門,在太平門內,是內城的一道矮門,只能容一人出入,外通水道。),見門外剛好有一艘小船,船上有一位道士,對眾人道:“昨晚夢見高皇帝,命我至此等候。”,於是三人乘船而去。

    這道士自然是朱元璋生前便安排好的,那送情報給朱棣以及在宮裡放火的人,說不定也是他。

    應文等三人本是君臣,現如今以師兄弟相稱,出了京城,一路向西,邊遊邊走,倒也沒有遇到大的阻礙。

    次年八月,三人到達雲南——此地當時由與應文自幼友善的黔國公沐晟鎮守。沐晟把他們安置在風景秀麗,人煙稀少的武定獅子山,並在山上建了一座寺廟,取名“正覺寺”,供他們居住。清朝時改名為正續寺。

    再說那朱棣, 命令自己的大軍退守龍江驛, 本人則猶猶豫豫的在金川門外紮下營寨。如今已是勝券在握,如何安置那書呆子氣的皇帝侄兒卻成了大問題——要公然奪位,畢竟還是有些不妥。正在朱棣內心天人交戰間,卻忽然有人來報,宮中起火!朱棣不由大驚失色,馬上命人入城救火。

    這時剛好太監送鐵箱到,朱棣也來不及看了,先救火才是。火救滅後,雖然找到數具屍體,但都已經燒的面目全非,不可辨認了。

    朱棣只得令人開啟鐵箱,馬上看到了剩下的那三幅卷軸,見缺了一幅,自然心中懷疑,遂親自審問那些來不及逃跑的官員,終於有一個扛不住鞭子的官員招了,說出了朱允炆剃度出走之事。

    朱棣這才明白,侄兒已將皇位讓給了自己,但儘管如此,朱棣還是不能徹底放心,因為就目前的客觀情況來看,建文帝只要不死,對自己始終是個威脅,長江以南許多地方依然效忠建文帝,中都鳳陽有忠於建文帝的孫嶽鎮守;背後的山東還在鐵鉉掌握中;淮安有託孤大臣梅殷“擁兵淮上”;雲貴地區的黔國公沐英之子沐晟也未臣服。

    朱棣對外宣佈,將 朱允炆以帝王之禮葬之 ,並追諡為孝愍皇帝,廟號神宗,壬午以後此諡不行。至南明弘光元年(公元1645年),改廟號惠宗,諡號為“嗣天章道誠懿淵功觀文揚武克仁篤孝讓皇帝”——一個“讓”字,也可以算是大明王朝對朱允炆的一種最終肯定。

    在朱棣登基後,又派出胡濴,鄭和等人多次在國內外尋找朱允炆,最終未果。

    在出逃的三十八年,應文往來於滇蜀黔桂粵之間,足跡遍佈獅子山、白雲山、高峰山、飛虹山……,朱棣也終其一生都沒有找到他。

    直到明正統五年(公元1440年)為了救被騙子楊行祥牽連充軍的幾十個和尚,應文才不得已透露了自己建文帝的真實身份。

    欽差大臣不敢怠慢,馬上向正統皇帝彙報,正統皇帝於是將應文秘密迎入大內,讓曾經伺候過他的老太監驗明正身後,供養在宮裡,宮裡人都尊稱為他為“老佛”。進宮後的第二年——明正統五年(公元1440年)年底,“老佛”就圓寂了,享年六十四歲。

    正統皇帝命將其葬於北京西山,不封不樹,碑文只刻“天下大法師之墓”,那玉璋也就從此下落不明瞭。

    今天我們在獅子山看到的這些對聯,就是寫這件事情的。

    1、滄桑變太奇,可憐一璋一缽一袈裟,匆匆把君王老了,直到那華髮盈頭,面目俱非,聽夜靜鐘聲,皇覺始歸正覺;

    黃粱夢已醒,回憶走東走西走南北,處處都荊棘叢生,何如這曇雲滿地,莊嚴自在,看潭澄月影,帝心默印禪心。

    2、僧為帝,帝亦為僧,數十載衣缽相傳,正覺依然皇覺舊;

    叔負侄,侄不負叔,八千里芒鞋徒步,獅山更比燕山高。

  • 8 # 觀汗青

    關於朱允炆在南京攻破後下落現在主流的有三個觀點:在皇宮自焚而死,第二從皇宮地道逃出,在南方佛寺秘密出家。第三個觀點是透過海路逃到東南亞國家流亡異域了。為此後來透過秘密搜尋和大航海進行了尋找。包括現在一些考古資料,在佛教寺廟找到蛛絲馬跡。出家說:《明史紀事本末》中記載,燕軍破城而入的時候,建文帝朱允炆絕望之際,原本想要輕生自盡的,被身邊的太監給阻止了。那個太監提醒朱允炆,說明太祖朱元璋臨死之前,曾經留下過一個箱子,說後代的子孫如果遇到什麼大難的時候,開啟這個箱子就能尋求到解決的辦法。有說貴州高峰寺出家,有說武昌雲遊。不過不管怎麼樣都是影響中國的大事,影響一直至今。

  • 9 # 古史文化

    沒有明確的證據表明朱允炆的結局到底如何?有人說他被燒死了,有人說他做了和尚,還有人說他逃到了海外。不過我們可以從當時的環境來作具體分析。

    建文四年六月,燕軍渡江直逼南京城下,谷王朱橞與曹國公李景隆開金川門迎降,京師遂破。燕兵進京,在燕王軍隊抵達後的一場混戰中,南京城內的皇宮大院起了火。當火勢撲滅後在灰燼中發現了幾具燒焦了的殘骸,已經不能辨認,據太監說它們是皇帝、皇后和他的長子朱文奎的屍體。

    性格是朱允炆最大的軟肋,性子柔弱而又缺乏主見,李景隆這樣的敗軍之將不僅沒有受到懲處反而授予受南京城的重任,在同燕軍作戰的三年裡數次向燕軍乞和,堂堂一國之君都有畏敵之心,下面只怕更是人心不穩。

    朱允炆怕是那種連逃跑方向都找不到的人。燕軍突入南京城,皇宮已是大亂,宮女、太監、禁衛軍官跑的跑,逃的逃,這個時候的朱允炆肯定不知所措,最信賴的大臣齊泰黃子澄又恰好不在身邊,朱允炆自己根本拿不定注意怎麼逃,該往哪個方向跑,更別說重新組織力量討伐燕王。

    絕望之下,他能想到的辦法也只有殺身成仁,一把火燒了自己的身體,免遭叛軍羞辱。

    朱允炆確實稱得上是一位仁愛之君,體恤百姓下屬,寬愛治民,可惜碰上了朱棣這樣的野心家!

  • 10 # 財神爺鄙視五毛漢奸

    鄭和下西洋,其中一個目的就是奉了朱棣密令尋找他,他是跑到海外某個島國去了,其實找也是白找,他在海外孤家寡人,舉目無親,結果只能是翻盤無望,鬱鬱而終。

  • 11 # 歷史帶鹽人

    明初,燕王朱棣以“清君側”之名發起“靖難之役”。雙方爭鬥持續四年後,朱棣最終攻破侄子的都城南京,奪取了大明最高權位。城破後,朱棣命人在城內找朱允炆,三天三夜,仍不得朱允炆下落。自此,朱允炆的去向成為一個困擾文史界幾百年的謎團。現在,普遍的說法主要有三種:

    1、出家為僧。

    有傳,朱元璋在世之時,傳給朱允炆一個箱子,並囑咐最緊要關頭才可以開啟。話說經過四年的纏鬥,在朱棣兵臨城下之時,朱允炆眼看鬥不過自己的老狐狸叔叔,於是下令焚燒皇宮,並準備殉國。正準備以死報國,捍衛最後尊嚴之時,朱允炆身邊的太監想起先皇的箱子。開啟箱子時,他們發現裡面原來是剃度工具,一件袈裟,一些銀兩。朱允炆頓然領悟,原來朱元璋早有預感。於是,朱允炆匆匆裝扮成出家人模樣逃出都城,從此落髮出家為僧,隱居四川,不問世事。

    2、 遠渡重洋。

    後世都知道永樂大帝時期,鄭和下西洋的故事。傳聞,鄭和下西洋真正的並不是與臨海國家的互惠通商,更重要的是找尋朱允炆下落。朱棣仍然相信自己的侄子還在人世,且已經遠渡重洋。據說,鄭和每到一處,都要尋找與朱允炆相像的人。

    3、被燒身亡。

    這是很多史學家堅持這一觀點。南京都城城破,朱允炆並未逃出,而是被當時的大火焚燒身亡。大火焚燒皇宮三天三夜後,兵士找到三具屍體,其中可以辨認出朱允炆妻子馬皇后與朱文奎,另外一個,實在無法辨認。無奈之下,朱棣也只認為是侄子朱允炆。

    作為一代帝王,在位時的朱允炆,還是比較有作為的。但他生長於皇宮之內,深受禮義仁孝的儒家教育,終究是鬥不過成長於亂世的朱棣,以至於城破後不知所向,留下一個百年謎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個人的魅力是天生的嗎?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