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好夢獻給你

    陣地阻擊戰,最大限度的拖住敵人進攻速度是為常理。常理來說與其讓美軍爬上來打,到真不如把繩網割斷讓美軍重新鋪設更能獲取到更多的時間。但為什麼沒有把繩網割斷呢?首先可以這麼說,日軍太想割斷了。奈何被美軍打的露不了頭,實在沒辦法割斷。設想一下,倘若派幾個人前來割斷,勢必會遭到美軍狙擊手狙殺。倘若日軍成建制的去割斷,估計傻子都知道以美軍作戰風格,必然會飛機大炮輪番上。在這種情況下,時任日軍指揮官利用美軍上崖後進行地道戰,作戰指揮舉措得當。

    那麼問題來了,在二戰如果給你數萬部隊,面對美軍這樣勁敵的強勢進攻怎樣利用有利地形進行阻擊呢?我想你肯定會回答,利用山川河流構建碉堡工事,肯定不會在平原構建工事與勁敵兵車一會。但如何構建工事也是一門藝術,你構造的工事能否抵擋住勁敵進攻?換句話說,如何構建防禦工事能夠最大限度的阻滯敵方進攻而為主力部隊爭取時間進行轉移呢?

    看過《集結號》的肯定也會像穀子地一樣利用兩山之間的豁口進行阻擊。真實的戰場絕不會這樣打,先不說迂迴戰術能不能繞的過去,你敢在豁口布置重兵,別人也不會在看到一輪衝擊下死傷過半會立刻進行二輪攻擊。這麼說吧,再次攻擊時,肯定會集部隊所有重型武器集射一遍。倘若二次衝擊依然“艱難”,指揮官再不更改進攻策略,貿然三次進攻恐怕要上軍事法庭了。可以這麼說,合格的指揮官指揮的第二輪衝擊,就要把穀子地的防禦工事,包括地堡暗道都給暴露出來。既然暴露了,用大炮或者重武器定點清除就是了。利用豁口打阻擊的話,別說阻擊不了三天,一個上午都很難。

    那構築類似“上甘嶺”的工事呢?答對了。利用半山腰挖地道,挖掩體,並把兩山之間的豁口堵上,在後方補給跟的上的情況下。對耗起來,進攻方要麼像美軍一樣進行和談。要麼進行強力的迂迴戰術切斷補給。

    現在回過頭來,再來看看鋼鋸嶺。時任日軍指揮官牛島滿已經對美軍的進攻做足了準備。只能說鋼鋸嶺的防禦工事構築更為巧妙,巧妙的利用地形優勢。美軍炮彈打高了,就會落到山背去。炮彈打低了,就讓你削去山頭兩三米又何妨。是不是和上甘嶺異常相似?平心而論鋼鋸嶺比上甘嶺更巧妙些,就是有了斷崖結構。這個斷崖若是天然的,就要敬佩指戰員才能。這個斷崖若是人工構築的,就要敬佩指戰員智慧。

    斷崖結構,日軍第一次可以利用俯射優勢。俯射優勢丟失後既美軍飛機大炮強勢奪得斷崖,日軍又可以利用山頭上對斷崖上的平坦地帶第二次進行俯射。這一次任美軍多少人爬上斷崖,日軍都可以利用工事挨個“點名”。當敵我混在一起時,炮火支援豈是說來就來。

    美軍從4月25日攻擊開始,4月30日夜借用海軍繩網構築攀爬通道。至此,日軍利用斷崖地形優勢,進行了為期6天的阻擊。美軍5月4日形成包圍,到5月6日戰鬥完全結束,前後歷時12天。如果這12天是掩護大部隊戰略後撤,可謂相當的成功。鋼鋸嶺最終的失守很大一部分因素是兵員物資的補給被美軍完全切斷。再看上甘嶺,中國志願軍阻擊了43天依然補給不斷,最終迫使聯合國軍終止了後續的大規模作戰計劃。無論是上甘嶺,還是鋼鋸嶺在戰爭史上都應該記為經典。

    ——結束——

  • 2 # 冷火兩重天

    那搭上去的鋼網,可是美軍精心選擇的地點,肯定是美軍火力重點保護物件,日軍就是有心去破壞,可那時已經技不如人了!最多就是看住美軍上不來!

  • 3 # xiayuan-wang

    一是傷亡會很大, 因為懸崖肯定在美軍的火力嚴密控制中, 二是硫磺島日軍守軍的戰術思想是將美軍放入島內殲滅, 而不是阻止美軍登陸, 所以在電影中不會表達日軍會派人去剪斷繩索, 這與整個戰鬥的程序是相符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梨泰院Class》男二開始黑化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