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貓十一的教育日記
-
2 # 大學新看點
四級聽力成績忽高忽低,其實有一部分原因是四級成績的演算法問題。
我們先了解一下四級成績是怎麼計算的。首先四六級要設定一個常模群體。四級考試的常模群體選自全國16所高校的約三萬名非英語專業的考生。四級是把考生的分數彙總,經過系統運算,得到一個分值。然後把考生分數與這個分值進行比對,最後得出考生四六級的最終成績。也就是說,題目難度與考生是否透過的關係並不大。主要是取決於考生的整體英語水平和單個人的英語水平在整體考生中所佔的名次,決定了考生能否透過考試。演算法公示大概如下。
所以四級聽力成績忽高忽低,是一件比較正常的事情,當然也是因為聽力並不紮實,聽力蒙的時準時不準,自然就會出現四級聽力成績忽高忽低。記得曾經有個事情是這麼說的,幾年以前,學生可以四六級同時參考,有個學生四級沒過,反而六級過了。我想,大抵可能也有四六級演算法的原因吧。
首先,我們先要把聽力當成一件學習來做,下圖是一張學習金字塔理論示意圖。
所謂主動學習和被動學習其實可以歸納為輸入與輸出。我們先講怎麼輸入,其實就是聽。可以精聽與泛聽相結合。精聽不求多,貴求靜,準備好一張紙,聽一段聽力材料,聽到什麼就寫下什麼,聽一遍不行就聽第二遍,反反覆覆,在沒有全都聽出來之前一定要認真聽夠五遍。再把自己寫下來的內容拿去與原文作對照。注意!精聽內容一定不能太長,否則很難堅持下來。大概在精聽20段聽力材料,就可以進行精聽與泛聽相結合的訓練了。這20段聽力材料一定要都弄好了才可以!
泛聽不求精但求多,進行泛聽訓練,只求自己大概明白這篇文章講的是什麼內容,什麼意思即可。泛聽可以不拘泥與聽力材料,美劇、歐美歌曲都是不錯的選擇。當然一開始還是選擇聽力材料較好,這樣更有針對性。
那麼如何輸出呢?就是“說”。我曾經在一家英語機構學習,在那期間,我幾乎嘗試各種說英語的方式。可以是學唱英文歌,可以是給英語短片配音,可以是去做英語演講,去找同學或者外華人進行英語對話。這些難易不定,你可以自己進行選擇,當然你也可以在精聽時候,一邊聽,一邊說,一邊寫。堅持幾個月,我相信你一定會看到成效的。
-
3 # 陳宏工程師
四級聽力成績忽高忽低,說明你還是沒聽懂,有的內容肯定存在,囫圇吞棗的時刻,建議,聽完以後,看看內容,對一下,自己聽到的,和看到的,一樣不,逐步練習,就能避免聽力成績忽高忽低。
回覆列表
如果詞彙本身沒問題的前提下,那精聽練習還是不夠,同時練習方法有待提升。
在精聽上要泛聽和精聽相結合,同時要針對同一語言情景和題型進行多次重複的精聽練習。
在此基礎上,錯題總結筆記的整理、錯題總結筆記的整理、錯題總結筆記的整理,重要的事情講三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