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蘇三爺的心理催眠治療

    “我天性不宜交際。在多數場合,我不是覺得對方乏味,就是害怕對方覺得我乏味。可是我既不願忍受對方的乏味,也不願費勁使自己顯得有趣,那都太累了。我獨處時最輕鬆,因為我不覺得自己乏味,即使乏味,也自己承受,不累及他人,無需感到不安。” —— 周國平《風中的紙屑》

    社恐這個詞我最早是看一篇講日本的文章裡的,裡面介紹了一個叫平成廢宅的群體。每天宅在家,不想上班不想戀愛不想出門,只要在家裡待著就好了。社交恐懼更是平成廢宅的標籤之一,他們基本不出門,不社交,最大限度的過一個人的生活。

    某種程度上這是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導致的必然結果罷了,貧富分化和階級固化越來越嚴重,年輕人只有最大程度的壓縮自己生存空間和生存要素。向上的通道已經封閉,社會階級固化。

    當一個人發現我誰都比不上,階級的差異會讓骨子裡的自卑一步步放大,和任何人交流溝通都讓他們無比的恐懼。

    凱文凱利的觀點裡:人之所以能成為萬物之靈,成為食物鏈頂端那個,是因為人會講故事,故事會讓人進行交流和協作。

    所以,某種角度上來看,大面積人群的社恐是因為大家不在一個食物鏈階層了!

    希望在我們的社會里這只是單個的個例吧!

  • 2 # 霍體清

    對於當今的所謂社交恐懼症你怎麼看?又如何克服呢?

    當今社會,社交軟體非常發達且實用,很多人都是透過軟體交流,減少了人與人之間直接的面對面的交流,很多會議,課程也透過電話,網路的形式,雖然便捷,但也讓很多人出現交往障礙。但如果不嚴重,經過短時間的練習可以恢復,一些嚴重的需要專業的輔導,才能走出困境。

    社交恐懼症,如果不懂的人就認為,不就是不敢說話嗎,不去就得了,實際上最主要的問題是焦慮,並且焦慮往往很高。有社交恐懼症的人,性格一般都是非常自卑的。

    社交恐懼症,顧名思義是不敢到一些人際交往的場合,怕的物件是人,有的人怕熟人,有的怕生人,有的怕半生不熟的,有的怕男人,有的怕女人,有的怕強壯的,有的怕某特定長相、打扮的人,具體怕誰,和他的經歷有關。

    以一個怕半生不熟的社交恐懼症為例,說明形成過程和調整方法。某女性,30歲,已婚,在公司怕半生不熟的人,看見這些人就很焦慮,迴避。原因,小時候在家裡很乖,周圍鄰居都誇孩子懂事,但當時家裡經濟不太好,孩子自律差,偷吃家裡的東西,她媽媽非常生氣,和鄰居說孩子嘴饞,偷吃東西,孩子很怕,但她知道,瞭解她的鄰居,不會相信她媽媽的話,而她媽媽不認識的人,她媽媽也不會說,只有認識又不瞭解她的人才可能相信,所以她就怕半生不熟的人知道她偷東西,總怕,總想,就成了自動化思維,即條件反射。

    等大了,遠離農村,到城市工作,這種條件反射也依然在,遷移到怕不熟悉的同事。解決的時候,解釋條件反射的原理,解釋無論生人,熟人,還是半生不熟,都不可能知道你童年的事情,就是知道,小孩子吃點東西,根本不算什麼。在此基礎上,反覆暗示練習,正確的自動化思維在大腦穩固下來,問題就解決了。

    但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性格敏感,缺少安全感,要結合工作,不斷的提升自信,感覺自己的能力,慢慢的安全感就好了。

  • 3 # 暮雨星辰

    拋棄自卑感是一個人成長道路上最大的絆腳石。如果沒有自信,一見到陌生人就臉紅心跳,無語倫次。一般來說,產生這種心理的原因,可能是由於某些方面不如他人而引發的自卑感,如學歷不高,經驗不足,相貌有欠缺等。

    生活中我們經常要跟別人打交道。步入社會以後,你可能要和重要的人物交談,在公共場所發表你的觀點,參加各種聚會的。但是你卻不由自主的退縮,讓機會白白的溜走,你會後悔、自責,希望自己能做好,但心裡又害怕。當下一個機會來到的時候,你又膽怯猶豫,慢慢的你的自信再一次是囧態中就會消耗殆盡。

    這就是社交恐懼症,我們步入社會,跟親戚朋友打交道,融入他人的圈子,是一種心理上的挑戰。通常我們往往不知道該怎麼辦?有一種手足無措的感覺,不知道該怎樣做才能和大家打成一片。

    我的一個朋友,小王在公司上班,自己工作還好,但要和別人交往總有些膽怯,看到別的同事在業餘時間有說有笑,自己只能在角落裡看著他們玩,沒有人給他說話,他真的很羨慕那些自來熟的人,但自己卻不知道怎麼辦?

    生活中我們也經常會遇到這些人,他們不愛言辭,不愛表達,總是覺得自己不如別人害怕被別人看不起。他們往往會選擇逃避,極力的躲開公共場合,就是這樣形成了一個惡迴圈,讓別人無法真正的瞭解他也就沒有朋友願意和他說話。

    現在的社會,人人都是平等的。千萬不要在心裡低估了自己的才能,一定要拋棄自卑感,坦率地融入他人的圈子,只有這樣在人際交往中才能更好地展現自己的才華讓他人更好地認識自己。

    人的交際能力不是生來就有的,是靠後天逐漸培養的,我們可以採取一下幾種積極的辦法:

    1.不可過分自責,人都有想要達到完美的願望,但犯錯誤是常事,只有犯了錯誤才能找到自己的問題。犯了錯誤,不能擺脫自責和不肯悔改,是對自己的虐待。

    2.不要一昧的否定自己,要借錢積極的自我暗示,相信自己是最棒的,最好的。

    3.不要回憶不快樂的事,過去的就讓過去心裡不要有太多的牽掛,沒有什麼比現在更重要,做好當下的事,努力提升自己。

    4.要主動交往友善的對待他人幫助他人,不僅讓對方感到快樂,也能讓自己感到快樂,同時也能證明自己的存在價值。

    5.有什麼事不要憋在心裡,一定要說出來,可以找一個可以信賴的人,說出自己的煩惱。讓他幫助你解決問題,如果不能,至少可以讓你發洩一下。

    6.每天不斷思考不斷總結自己有哪方面的不足,自己哪方面不如別人就要努力的改進,不斷總結,才能夠不斷面對新的問題和新的挑戰。

    7.不要把自己一個人鎖在家裡,多到人多的地方去,保持微笑能增進你的親切感,讓他人能夠感覺到你的友善,更願意與你交往。

    要想別人喜歡你被別人家的一定要多付出努力。幸福不是別人來施捨給你的,而是你要自己去贏得別人對自己的需求和喜愛。無論我們走到哪裡?一定要培養出與人們密切的友誼關係,它就像一個小火苗,火焰雖小,卻能發出光亮和溫暖來,讓你的心靈得到慰籍,才能更好的生活。

  • 4 # 心理諮詢師郭俊林

    所有的恐懼現象都來自你內心的恐懼情緒,恐懼情緒跟交際反應,即社交恐懼,建議找精神分析或者催眠派系的諮詢師,給你做心理輔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哪些手遊玩著可以感受到真正的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