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中承明
-
2 # hxw再來一條
人的意識與人的器官沒有同步老去,可能是意識與宇宙的某種聯絡有關;意識不屬於器官範疇。
而器官與宇宙就如一秋草木與宇宙,自生自滅,春而復始。
物質不滅,即意識不滅。
意識是另一種物質。
-
3 # 貓先生內涵科普
題主的想法不對!科學家,特別是現代的科學家,在成就自己一生英明的時候,大部分都是年輕人,不存在越老越聰明。
愛因斯坦和霍金雖然活到76歲高齡,但他們最出色的成就,都是在年輕的時候獲取的。記憶力這個東西,並不是科學創造的第一推動力;科學家一樣遵循人類的規律,老了之後,在創新這件事情上就不太擅長了。
特別是在建立現代科學的兩大支柱——相對論和量子論——這一系列過程中。
男孩物理學1925年,當海森堡做出奠定量子論的三大基礎解釋之一——不確定性原理時,他剛剛24歲。
這個並不是特例,量子論的發展幾乎就是年輕人的天下。玻爾1913年提出他的原子結構的時候,28歲。德布羅意1923年提出相波的時候,31歲。
延續量子論輝煌成就的科學家們,也延續著量子論屬於年輕人的傳統,後來在歷史上同樣留下不可磨滅印記的主要人物在學術上發光發熱的時候,大都和當年的海森堡一樣年輕。這樣的名字有一長串:泡利25歲,狄拉克23歲,烏侖貝克25歲,古德施密特23歲,約爾當23歲。
老爺爺愛因斯坦愛因斯坦在屬於自己的奇蹟年——1905年,提出光量子假說,建立狹義相對論的時候,才26歲,不過他要到10年之後,才真正吃透自己的天才,為世界帶來廣義相對論,與量子論的青年才俊相比,他已經老得像個老爺爺,所以才不能接受量子論的顛覆性,在大統一的道路上,開了歷史的倒車,甚是可惜。
讓物理學頭疼至今的薛定諤,更是36歲才讓學界側目,放出那隻困擾物理學百年的——薛定諤的貓。
更不要提43歲才讓大家記住的波昂了。
但這已經是一個不可逾越的門檻了,物理學大師們,幾乎沒有比這個年齡界限更上一層樓,還能取得基礎理論突破進展的人存在了。
結語當然,科學家們也不是越老越糊塗,但科學屬於顛覆中創新,特別是量子論。
量子論的銳氣和朝氣,在上世紀初那個神話般的年代裡,象徵了科學永遠不知畏懼的前進步伐。
“男孩物理學”這個帶有傳奇色彩的名詞,至今仍在物理史上發出屬於自己永恆的光芒。
我是貓先生,感謝閱讀。
-
4 # 玄鋒夜話
這個問題提得不高明。
科學家獲得世界大獎時雖然大部分都是中老年人,但他們取得相關成就時一般歲數都不大,因為科學是需要驗證的,這個過程可能長達幾十年。牛頓三十多歲前基本上己經完成了自己所有的學術貢獻,他的後半生是在炒股,拜神的荒廢中度過的。愛因斯坦稍好一點,後半生都在搞研究,但其主要成果都是四十歲前提出的。其後半生的研究大部分都是無果而終。
-
5 # 深度科技屋
首先記憶實際上分為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一旦一個人長期從事某一樣工作之後,這些工作中的內容就會變成這個人大腦中的長期記憶,除非是大腦發生了病變,否則這些記憶是不會消失的。
其次這些科學家一輩子都在跟科學打交道,年紀大了這些老本行早就已經深深植入腦中了,你想讓他們忘記他們都忘不了。
最後就好像一些年紀大了的司機,雖然反應不如年輕司機那麼快,但是憑藉多年的經驗,他們也能夠在馬路上開車開得又快又穩。這些頂級科學家們雖然思維活躍程度不如年輕人,但是他們的經驗還在那裡,會從另外一些角度來解決問題。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
6 # 創享中
會不會是他們記憶總量太大了?
比如老科學家總共記了200G的知識量,忘了一半,還剩100G,而一般人只有50G的知識量。另外科學家的分析和邏輯能力很強,有些知識雖然忘了但可以透過這些能力迅速想起來,比如一個公式的某個數值忘了,可以用別的公式快速推匯出來。
這個嚴謹些可以做個記憶試驗,比如把年輕人和老科學家們集合起來,組織一次記憶比賽,就是記數字、撲克牌的那種,短時記憶力會比較容易測出來,但老科學家們會不會理這茬就不好說了。
-
7 # 小離科普
所以,他們是天才,我們最多是人才。
我想這就是天賦愛因斯坦,霍金這些科學家,不僅僅表現在老年還記得那麼多東西,應該說是全方面的聰明才智,能發明,能創造,不僅僅就是記憶力好這麼片面。所以常人老了,可能記憶力下降啦,對他們來說,哪怕老了一點,記憶力下降一點,跟常人比,也是遠遠超過了的。
總之,我們不能以常人的眼光去看待他們。 -
8 # 霜葉9975
像那些科學家的頭腦在茫茫人海中也有不少的,只不過他們多數沒有機遇尤其舊社會,再說那幾個人只是在世間千行百業中的一種行業有名,比如政界大社會人家有人家的社會科學家,別人用放大鏡也看不到你說的那幾個科學家有之,賣花嘆花香,珠峰的頂尖石頭是下面無數大石托起的,飯不是最後一口才是吃飽的。天不是井口那麼大。那幾個科學家最後還要向菩提樹下睡覺那個人咁拜下風。
-
9 # 徒步全球
傳統思維總是認為人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會出現各種疾病,耳朵眼睛都不好使了,徒步君學習賽斯哲學多年,對這個觀點有不同的看法。
賽斯哲學是來自三維世界以外的存在傳給人類的訊息,賽斯是站在物質宇宙之外的視角看待問題,所以都是具有顛覆性的,打破傳統科學認知。賽斯思想認為,眼耳鼻舌是有意識的,它不會隨著年齡的增長退化,如果你找對了方法,它們反而會進步。
賽斯曾說過:“感官想要超越自己,它們會透過經驗學習。”短短一句話,道破天機。使用眼睛和耳朵,讓其處於享受的狀態,它們會“進化”。
看事物的心態一定程度上會改變你的視力,我們常聽到“精氣神”三個字,有沒有發現,當你精氣神很足的時候,你看東西會更清晰。人的年齡大了,都不願動了,使用的次數也少了,許多科學家老年視力,聽力和記憶力依然很好,得益於他們依然孜孜不倦地學習。
你的心態很重要,讓身體處於一種享受的環境,活在喜悅之中,感官是不會隨著年齡退化的。
-
10 # 使用者3879455459767
科學家從聰明一生首先肯定的是遺傳基因優秀!二是工作經常思考,三是國家給的優越關懷好的條件,(醫,食,住,工資)
-
11 # 紅麒麟
大部分老年人反應遲鈍,大腦和其他器官開始老化,思維依舊清晰的只能是極個別,就像窮人的孩子大部分都考不上重點大學一樣,少數幾個考上被曝光,然後咱們才知道
-
12 # 淳簡拉基池德
你說的記憶力好,是在他們的專屬領域。
愛因斯坦好像記不住回家的路。
這是書上看到的故事,真假未知。
-
13 # 航小北的日常科普
我在身邊見過很多九十歲的老教授還是思維活躍、學習能力極強,就更加不用說愛因斯坦那樣的百年一遇的奇才了。而出現這樣的原因,我覺得主要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你說科學家年紀大了怎麼還這麼聰明,那你是沒見過這些科學家年輕的時候是有多厲害。比如說霍金在上大學的時候,老師佈置了十多道題的作業,他的同學花了一個星期絞盡腦汁才能夠做幾道題,霍金用了一節課的時間就做出十道題,一下子就讓周圍的同學感到自慚形穢。
而且你要知道,霍金是在牛津大學,周圍同學已經是百裡挑一的天才級學生了,他還能夠這麼突出,你就是他年輕的時候智商有多高了。
比如說我之前經常跟一個我們學校退休的老教授在一起,這個老教授都已經90歲了,手機用的賊溜(除了眼神不太好,外加耳朵背),教他上淘寶買東西,一會兒就學會了,簡直跟普通年輕人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
所以說,這些頂級科學家年輕的時候智商就是常人無法想像的,即便年紀大了記憶力、智商打個折還是輕鬆超過普通人的。
第二個是跟記憶的特點和經驗有關。記憶實際上分為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一旦一個人長期從事某一樣工作之後,這些工作中的內容就會變成這個人大腦中的長期記憶,除非是大腦發生了病變,否則這些記憶是不會消失的。
所以這些科學家一輩子都在跟科學打交道,年紀大了這些老本行早就已經深深植入腦中了,你想讓他們忘記他們都忘不了。
另外,就好像一些年紀大了的司機,雖然反應不如年輕司機那麼快,但是憑藉多年的經驗,他們也能夠在馬路上開車開得又快又穩。這些頂級科學家們雖然思維活躍程度不如年輕人,但是他們的經驗還在那裡,會從另外一些角度來解決問題。
但是,頂尖的科學發現還是要這些頂尖的科學家在年輕的時候完成。有人統計了20世紀諾貝爾獎得主獲獎成就的完成年齡,統計如下。可以看到,絕大部分的諾貝爾獎級別的成就都是在45歲之前完成的,平均年齡是37歲左右,正是壯年的時候。
所以,年輕的頂尖科學家才是最厲害的,雖然他們即便年紀大了普通人還是比不上。 -
14 # 諸葛半仙兒
科學家的記憶力很好!我怎麼不那麼認為,在我的印象裡所有的科學家,比如說牛頓,愛因斯坦,艾爾米特這些大名鼎鼎的科學家,記憶力都是不怎麼好的,記憶力好的人我認為思維是比較固定的,這些人沒有太多的創新能力,如果什麼事情都要靠記的話那也就無法學到自己的知識了,真正的科學家是靠理解的。
現在中國大部分的家長都想讓孩子學習更多的知識,認為多多益善,這並沒有什麼錯誤,但是要知道人並不是萬能的。在學習這些知識的同時,也放棄了人本該有的理解能力,這也讓這些孩子變成了知識奴隸,只知道一味的去死記硬背,而不去理解,最後成績可能會很高,但是在其它方面就顯得有一些不足了,當然,這只是我的個人觀點。
歷史上那些有名的科學家,都是在創造知識,他們晚年忘不掉的是自己的知識,這些知識已經被他們充分的理解了,這就好比讓你去記全中國所有人的名字,幾乎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單單隻記你家人的名字,確是很簡單的,他們只學習自己的知識,把自己的一門知識做到了精益求精,科學家並不比我們普通人優秀多少,他們只是理解能力和專注力比我們強。
-
15 # fushanE福山e學園
補充一點,腦子需要不斷刺激使用,才不容易老化,美國以前很多老人退休後,沒事整天曬太陽,就很容易得老年痴呆症症。我有個親戚退休了,整天無所事事,也得老年痴呆症,他老婆經常打麻將,記憶力好得很,誰欠她幾毛錢,都記得一清二楚。
回覆列表
人的大腦用則進,不用則退。不一定是科學家聰明,而是科學家用大腦工作,一般是老了還在研究學問。否則,也犯糊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