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張老師聊學習
-
2 # 至尚學邦
最近的天氣真是好到爆,咱們國家的疫情也得到了明顯控制。大人們復工已經有一段時間,孩子們還在家等待通知。
於是家長們不淡定了,在家這麼待下去可不行啊,回到學校分分鐘落後的節奏啊!怎麼辦呢?除了上學校的網課,各種線上補習班學起來,課外班上起來,唯恐自己家的娃輸在起跑線。
但是長時間這麼讓孩子學下去,他們也會吃不消的,而且學習效果不一定好。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我們正好可以利用延期開學的這段時間,多陪伴孩子,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孩子的學習能力。
因為對於年齡較小的孩子來說,這個階段最重要的不是學習更多的知識,而是養成良好的習慣,為今後的學習打下紮實的基礎。
英國唯物主義哲學家、現代實驗科學的始祖、科學歸納法的奠基人培根,他在談到習慣時深有感觸地說:
“習慣真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從幼起就應該透過教育培養一種良好的習慣。”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過:
“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養成習慣。”
好的習慣一旦養成,不但可以提高學習效率,而且可以受益終身。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曾經說過:“播下一個行動,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
簡單點說,就是習慣決定命運。孩子以後的學習能力、生活層次、工作能力,都與個人習慣直接相關。
那麼,孩子在學習上需要養成哪些習慣呢?
自主學習的習慣這個假期有點長,在家輔導孩子學習的家長快要被逼瘋,經常懷疑孩子到底是不是自己親生的?
家長不看著,作業就一個字都寫不動,家長不給在群裡打卡,孩子就任由群裡老師呼喚,自己慢悠悠從床上爬起來。
讓孩子主動學習簡直太難了!
孩子不願主動學習時,家長一定要分析其背後的原因:是學習上有困難?是這門功課不感興趣?還是沒有遠大的理想和目標?然後,有針對性地引導與解決。
學習上有困難,就要適當進行補課,讓孩子打好基礎;對學科不感興趣,可以採取合適的方法培養孩子對學習的興趣,當孩子有進步以後,給予適當的物質與精神獎勵。
要想孩子擁有自主的學習習慣,最核心的問題,是需要孩子有目標有動力。
一旦他認識到自己現在所做的努力,都是朝著自己想要的方向去發展,能夠實現自己的夢想,他就不再認為學習是枯燥的無趣的,不再認為學習是為父母學習,或完成任務式的學習,而是為自己的未來學習。
專注學習的習慣作為父母,我們常常能聽到這樣的抱怨:
“為什麼我兒子上課總是注意力不集中?”
“我家孩子寫作業永遠拖拖拉拉,2小時起步!”
“做事總是3分鐘熱度,一點長性都沒有...”
“一看書就頭疼,玩起遊戲,看起動畫片倒精神百倍!”
這些行為歸根結底都是缺乏專注力。孩子為什麼專注力不夠強,家長有時候也得反思。
有的家長是急性子,孩子寫作業寫得好好的,家長嫌孩子慢,上去就是一陣嘮叨;有的孩子學習正起勁,家長怕孩子辛苦,趕緊去端茶送水;還有的家長自己比較忙,就放任孩子邊學習邊看電視或手機,這樣的環境下,孩子是不可能專心學習的。
孩子在家學習的時候,家長要做到三點:
提供安靜的學習環境:孩子年齡比較小的時候,自控力沒有那麼強,一旦窗外有風吹草動,孩子就會放棄手中的活兒“聞聲而動”。所以,當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家長要儘可能為孩子提供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
減少嘮叨:一些家長,特別是媽媽們在孩子學習的時候經常喜歡嘮嘮叨叨。這種嘮叨的行為雖然可以釋放家長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些壓力,也是為了孩子好,但對孩子的學習來說無異於一種“雜音”。
電子產品放一邊:做孩子的榜樣,這句話我們說過很多遍。孩子在學習,家長卻在看電視看手機,孩子看到心裡當然不願意。所以,當孩子學習的時候,家長暫時把手機放一邊,自己也可以看看書,提升自己,還可以給孩子做個好榜樣。
良好的閱讀習慣良好的閱讀習慣是開啟孩子學習習慣的重要環節,可以使孩子終身受益。良好閱讀習慣的培養,最簡單最直接的就是多多強化孩子的閱讀行為。
例如,可以在每晚睡覺前,給孩子一起閱讀一個睡前故事,也可以趁休息的時候帶孩子去書店或圖書館看書等。
大人看大人的書,孩子看自己的繪本,剛開始孩子坐不下來,後來看著媽媽每天都很專注,自己也學會了模仿,看起繪本來有模有樣。
這個媽媽說,這是一天當中她最享受的時光,既陪伴了孩子,也收穫了豐富的閱讀體驗。
有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就好比在求學的路上擁有了一件“強大的武器”,孩子在今後的學習道路上,自身優勢也會越來越明顯。當良好的學習習慣成為孩子生活中的一部分時,想學不好都難。
回覆列表
我個人覺得不報才是真的有負擔。
報輔導學校的有幾類家長,一類是孩子成績很好,拔尖的,基本報那些培優課程,這些孩子報了其實學習任務也不重,因為他們的效率很高,完成作業很快,學習任務方面沒有太大壓力,更多的壓力是來源於怕掉下來,考不進理想的學校。倘若真的不報,一旦有下滑,心理負擔很大,那時才是真的加重負擔。
一類是中等生,提高學生成績的,這類學生佔比最大,有的是願意學但學不好,有的是聰明態度不認真,不努力,有的是偏科等等。看到這幾類情況,如果是家長,哪一個不希望給孩子一些幫助,願意學,很努力,始終學不好,家長看得也心疼,是不是要找個老師幫幫他?聰明有潛力,看他不願學,覺得可惜,是不是要找個老師盯著他,逼著他,讓他有更好的發展?
最後就是成績偏弱的學生了。只要想到要考個好一點的學校,不能天天成績墊底,而父母、孩子自身很難透過自己突破時,最好的辦法就是尋找外面的老師來進行幫助了。
我個人覺得,一個孩子自己在那反覆琢磨,卻始終琢磨不出來,始終學習沒進步,才是真正的負擔,上課的過程並沒有負擔,現在輔導學校都要求老師上課幽默風趣,考慮孩子感受,課堂體驗還是比較好的,可能負擔來源於對於考試成績的壓力以及要完成更多的學習任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