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風清月朗聽荷聲
-
2 # 課外輔導李老師
自律不足,習慣於被自律。
放假在家,沒有人監管,思想就自由散漫了,因為沒有懲罰,沒有約束。
而上學在學校,有校規的約束,有老師的管教,自然不敢怠慢。
說白了,還是一個自律的問題。真正的自律,是聽從內心的聲音。什麼事情該做,什麼事情不該做,內心有一杆秤。放假定要向學校一樣那麼規律,但是,該做的事情不要拖拉,不要偷懶躲避。張弛有度,收放自如才是高手!
-
3 # 公正永生
謝邀。你知放假在家作息永遠不規律,在學校馬上就正常,這個問題你知為什麼嗎?就因為學校有學校的規章制度,回在家裡它沒有條款規定也就沒有約束了。從古到今流傳這樣一句話:‘不受規矩不成方圓’就是說明這一點。這就是告訴大家無論做什麼都要有一個規定、有個計劃才能把工作做好。
-
4 # 求索數學
其實絕大多數學生都是這樣,假期作息不規律,回學校立馬就正常了,我覺得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有外界干擾力度、環境、時段。
1、外界干擾力度:在校的時候,很少有東西能干擾自己的作息,但是回家就不同了,外界干擾太多了,影視劇、小影片、小說、漫客、雜誌,甚至可能還有麻將,誘惑多了,很容易沉迷,就會熬夜,熬夜就會導致不能早起,作息就是這麼亂的。
2、環境的不同:學校是班級式教學,有嚴格的時間作息安排,還有學習壓力,在這種環境下,大家會互相監督,共同學習,就比較容易自律起來;在家就會覺得非常放鬆,在這種舒適的環境下,是很容易就墮落的。
3、時段不同:在校的時段是學習的主要時段,這時段的目標就是認真學習,取得進步,所以學習動力足,而且在學校學習氛圍好,就會變得比較自律;在家的時間主要是假期,在學生看來假期就是用來休息、調整的,所以一放假就開始各種high,作息也就自然不規律了。
學生黨假期適當放鬆下是可以的,畢竟經歷了四個月的高強度學習,放鬆後就要開始認真寫假期作業了,最好把上學期的知識點複習一遍,時間允許的話,把下學期的知識點也先預習一點,有備無患。最後,切忌隨意打亂自己的生物鐘,玩歸玩鬧歸鬧,學習還是要跟上!
-
5 # 英語萬能王
對於你提出關於為什麼放假在家作息永遠不規律,一上學就馬上正常的問題,給予你一些分析建議供你參考。
對於所有的學生來說,家就是一個放鬆安逸的地方。但現在由於疫情的影響,所有學生的開學日期都被遠遠地推遲了,他們不能去學校上課,不得不只能呆在家裡學習。
其實,這種情況是所有家長和學生都不想要的,但是由於疫情的影響,他們也都無法選擇,在家裡呆的時間長了以後,學生很容易就養成一種生活作息不規律的現象。
筆者分析原因如下:
1.學生呆在家裡學習,目前主要是透過網課的形式來學習各種課程,必不可少用到的學習工具就是手機、Ipad、電腦和電視,學的時間長了以後,孩子就會有厭倦的感覺。之後在家長不注意的情況之下,孩子就可能用手機或電腦玩遊戲或是看電影了。
這種情況的出現,並不是每一個家長都可以注意到的,時間長了以後,孩子就會不間斷地用手機或電腦娛樂和放鬆了,同時也就會嚴重地影響到學習。一旦孩子入迷了後,就會花費大量的時間來玩,最終養成晚睡晚起的習慣。
2.由於家長們平時都忙於工作,在假期裡通常都是孩子的爺爺或奶奶看著孩子,他們往往都比父母還溺愛孩子,基本上孩子的要求都會得到爺爺奶奶的同意,這樣一來,孩子就會更放鬆了。在沒有父母的嚴格監督下,孩子往往學習上都不太踏實,更多的時間想的是玩,這樣的話是很不利於孩子學習的,慢慢地學習生活作息就不規律了。
3.相反,在學校上課就不一樣了。學校裡有統一的管理制度和學習時間,所有的學生都要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其次,學校的老師都會管理和教導每一個學生,學生在學校裡的任務就是好好學習,按照學校規定的課表來上每一門課,每一門課老師都會督促和監督學生的學習,這樣一來,學生也就沒有了惰性了,生活作息也就規律。
-
6 # 黎明前夕
因為家是休息的地方,也是讓人最放鬆,最自在,最無拘無束的地方。
一、家是放鬆的地方
在家的日子是我們放飛自我的時刻,我們脫去偽裝,做最真實的自己。在家往往受家庭成員的影響,容易受干擾,不能聚精會神地學習。沒有老師的有效監督及督促,我們對學習放鬆了警惕,有種得過且過的感覺吧。我們在家很難分清學習跟生活,往往吃飯的地方也是學習的地方。一會兒渴了,一會兒餓了,一會兒想上廁所,一會兒想出去玩會兒,總是靜不下心來。而且現在的誘惑越來越多,守著電子產品,難免不會分心,不會對電視或者遊戲無動於衷。在家不知不覺,摸摸這,蹭蹭那,時間就過去了。
二、學校的緊張生活
在學校裡有老師的監管,同學之間的相互監督,我們會自覺主動的學習。而且學校的生活與學習有明確的界限,教室是學習的地方,寢室是休息的地方,餐廳是就餐的地方,不容易搞混了。學校環境比較安靜,能使學生好好靜下心來,鑽研學業,有難題可以跟同學討論,又可以及時找老師答疑解惑,及時給老師反饋學習狀況。在學校我們能夠系統化的學習,按照學校規定,正常作息。學校有學習的氛圍,在濃厚的學習氛圍下,我們只會爭先恐後地學習。
放假綜合症很害人,我們一定要時刻提醒自己,要保持活力,不要目無章法,沒有節制。休息是必須的,但是不要一味的休息,不顧及學習。要做到勞逸結合,用腦適度。
回覆列表
謝問題的提出者
人,之所以被稱為社會人,完全是因為社會環境給予我們的影響和約束。
家庭環境與學校環境有著截然不同的場域、氛圍。家庭環境,是為我們生活可以提供各種相對放鬆、愜意、溫馨的居所。回到家裡,我們可以完全不受外界環境干擾,安靜的休息。為調劑生活可以做些好吃的,或娛樂、或賴床…做一切自己想做的事。
而學校環境是一個相對嚴肅,學習氛圍滿滿的公眾場合。在這裡,教師對學生的管理,教室的課桌、書本,以及每一位在場的學生,又營造出了另外一種氛圍。學校的作息時間,老師課堂的提示,上下課鈴聲的規律性節奏,都會自然而然的讓人形成一種習慣。
這樣,在家與學校二者之間,就潛在的有了它的功能性。也必然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形成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行為習慣。
就是你為什麼放假在家永遠不規律,一上學就馬上正常的根本原因。
不知這樣的回答,你是否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