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妙玉說:古人自漢晉五代唐宋以來皆無好詩,只有兩句好,說道:“縱有千年鐵門檻,終須一個土饅頭。”
48
回覆列表
  • 1 # 伴讀紅樓夢

    “縱有千年鐵門檻,終須一個土饅頭”,此詩句出自宋朝詩人范成大的詩《重九日行營壽藏之地》。重九日就是重陽節,重陽節要登高,范成大爬山去了,他看見了壽藏之地,就是活人為自己將來修的墓穴,就有了那首詩。作者在引用的時候改了一個字,把門限改成了門檻。這一改對應了《紅樓夢》中的鐵檻寺和饅頭庵。

    一、從書中故事看作者的用意 《紅樓夢》中賈府有家廟鐵檻寺,附近有個饅頭庵。賈家人死了,都寄存鐵檻寺,所以鐵檻寺也是墳墓。土饅頭是墳墓,說饅頭庵是因蒸得好饅頭得名,其實也有土饅頭之意。 鐵門檻作為封建社會富貴家族的象徵,門檻越高,越結實,體現的家族地位越高。富豪之家的門檻再高,哪有永世不倒的繁華?又有誰抵得過生命無常,到頭來還不是都須一死。

    1、賈府家廟鐵檻寺:檻內檻外的故事 鐵門檻用來顯示門庭高貴,長盛不衰。有錢有勢的人,他們的門檻要用鐵包上,希望這鐵門檻代表一種氣派。而且可以千年不壞,希望鐵門檻能夠一直存在,也是希望家族能夠一直延續輝煌。子子孫孫享受無窮的榮華富貴。賈家寧榮二公創業初期,深有憂患意識,建立家廟鐵檻寺既是對家族的餘澤,也有對後世子孫的警醒。 然而,具有諷刺意義的是,作者講了這樣兩個故事。 第十五回,秦可卿的靈柩要送至鐵檻寺中寄放。鐵檻寺裡有陰宅,算是臨時墳地。縱有千年鐵門檻,終須一個土饅頭,鐵門檻裡是富貴繁華世界,土饅頭裡是永恆的沉寂。這裡卻反過來,鐵門檻裡面停著棺材,繁華褪去,時光停止。 第六十三回,賈寶玉過生日,收到妙玉派人送來的粉紅色賀帖,上面寫著“檻外人妙玉恭肅遙叩芳辰。”妙玉自稱檻外人,這倒是沒反,可是檻外人正在做著的卻是檻內事。邢岫煙解釋妙玉自稱檻外人,寶玉如醍醐灌頂,怪道我們家廟是鐵檻寺。妙哉作者,把這檻內檻外的故事講得出神入化,一個鐵門檻竟做出這等大文章。

    2、鐵檻寺附近的饅頭庵:發生在那裡的故事 賈府為秦可卿安靈要在鐵檻寺做三日道場。王熙鳳嫌不便,帶寶玉秦鍾到水月庵又叫饅頭庵去住,說這裡蒸得好饅頭,讀了故事才發現,原來是做人肉餡的饅頭。庵中淨虛老尼不淨不虛,滿心滿腦子盡是汙濁和慾望。她求王熙鳳幫助擺平一件婚姻糾葛案。害死一對有情青年,王熙鳳索得三千兩銀子。王熙鳳不住鐵檻寺而去饅頭庵,就是走向死亡。她玩弄權術、見錢眼開、滅絕人性。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王熙鳳何曾參透人生玄機。 秦鍾多情更濫情,在賈府家塾,他就和小生香憐偷情,看到村姑二丫頭,他也心懷不軌,在乃姐安靈之時、之地得趣於智慧。巧姐兒出痘子,賈璉夫妻都不同房。秦鍾貪戀肌膚之親,走向自己的宿命,為作者所不齒,讓他夭亡。慾望太過催人命。 土饅頭指墳墓,是生命終結的標誌,一個饅頭似的墳頭,就是生命終結時所有人最終的歸宿。

    二、妙玉為什麼欣賞、推崇這句詩

    要知妙玉為什麼推崇“縱有千年鐵門檻,終須一個土饅頭”這句詩,就要弄清楚妙玉其人。妙玉是官宦人家出身。因為自小多病,不得不出家,帶髮修行。她出家後不久,父母竟都亡故了。師父還跟她說:“衣食起居不宜回鄉。” 妙玉才華極高,卻又性情古怪。第六十三回,寶玉說妙玉:“他為人孤癖,不合時宜,萬人不入他目。”在給寶玉的拜帖中自稱檻外人。搞得寶玉不知所措。 妙玉推崇那兩句古詩和她的身份有著很大的關係,她是帶發出家在櫳翠庵裡修行,她應該看淡繁華富貴權勢,本該一心不聞窗外事,她也自稱檻外人。這兩句詩也道出佛道修行的領悟。妙玉推崇這句話,可以顯得她把世間一切繁華豔麗都看作未來的土饅頭。 然而欲潔何曾潔,雲空未必空。妙玉說“侯門公府,必以貴勢壓人,我再不去的。”必得王夫人要人寫了帖子請她才肯來。如果說她連生死都看得明白,怎麼原來竟差那一張請帖;她自稱檻外人,卻給檻內人祝壽,而且要用粉紅色的賀帖;她自稱檻外人,卻知道賈母不吃六安茶,知道寶玉生日;她知道對於土饅頭而言,人與人是沒有區別的,可是她的分別心格外重。這一切都說明她這個檻外人一直在窺探著檻內。說明她身在佛門,心繫紅塵。至少是個不甘心的檻外人。她推崇那句詩是裝點出家人門面的。起碼唬到了賈寶玉。

    三、小說給我們的啟示 這句話只是在感嘆榮華富貴也逃不開生死離別。作者在寫妙玉時用了這句詩,是要警醒世人,人生百年終有一死。但這不過是感嘆而已,並不適用於人的行為指南。僅僅從死亡這個最終結果就來推斷榮華富貴沒有意義,實在是謬之大極。 這是虛無主義的人生觀。其實只有經歷過,才能真正理解,只有擁有過,才有資格說放下。不以現實為支撐的高調就是無病呻吟。既然是檻外人,就應該身在紅塵,心在世外。自然也就應該把俗世的這些富貴榮辱放下,看淡。只可惜妙玉雲空未必空,一個喝水的杯子也要分出眾生的三六九等,世俗的寶玉也讓她塵緣未了、凡心暗動。 實際上,古往今來,真正看透人生的能有幾人?妙玉自稱檻外人,甚至連男女感情這件事都還沒有看透:她用自己的茶杯給寶玉倒茶;她給寶玉送慶壽函,被岫煙笑她:“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心繫紅塵的她卻不得不以冷豔的外表掩蓋自己。她的那份高雅,孤傲,使她成為了一塊可望而不可及的妙玉。誰曾想“可憐金玉質,終陷淖泥中”。

    妙玉一方面看穿了人世間的富貴繁華,一方面卻又擺脫不了世俗的誘惑。“欲潔何曾潔,雲空未必空”,她刻意與世人避嫌、孤僻怪誕,仍是入了俗局。面對櫳翠庵里人生的寂寞與荒涼,只能用‘縱有千年鐵門檻,終須一個土饅頭”來安慰自己那孤獨寂寞的心,稱自己為檻外人來壓抑自己那份躁動的情。《紅樓夢》透過妙玉這位美麗高潔的少女的悲慘遭遇,要揭露的這個骯髒邪惡吃人的社會。 命運無常、生命有期,人生還有哪些東西不能失去?是鐵門檻?還是鐵帽子?在無常的人生面前,沒有什麼東西是牢固的,沒有什麼東西可以是不朽的,它們最終都將化為黃土、荒草,化為融入歷史深處的一縷煙塵。 生與死,慾望與看破,這本就是個非常複雜的問題,卻在一句詩中體現出來,值得人去咀嚼。 “縱有千年鐵門檻 終須一個土饅頭”,與《紅樓夢》中好了歌和好了歌注講的是同一個道理:繁花似錦、烈火烹油的生活最後終將歸於寂寞和虛無。縱然現在是風光無限,誰又能阻擋最終一場荒涼的悲劇呢?作者將這種人生的幻滅感寫得淋漓盡致。 人生切莫過於執迷,人世無常,浮生若夢,轉眼就是百年,縱有糧田萬傾,房屋百間,也躲不過人死燈滅的命運。但是人生也不可太過看透。太過看透、太過消極,社會就沒有前進的熱情和動力。

  • 2 # 洛夏37

    土饅頭是墳墓,紅樓夢的饅頭庵也是此意,饅頭庵先說在鐵檻寺附近,後面王熙鳳又說鐵檻寺就是饅頭庵,賈家人死了,都寄存鐵檻寺,所以鐵檻寺也是墳墓,賈家是朱家,是徐家,所以鐵檻寺饅頭庵是朱徐家的墳地,秦氏在王熙鳳夢裡即強調日後多多置辦墳地,並設“私塾”在此,紅樓夢是死亡之書,是死書,是四書,是四叔,是朱家閻王,是燕王朱棣,大觀園是陰間地府,建築格局按陰間建造,迎接的人是閻王老婆元春,元春是朱棣皇后徐氏,紅樓夢處處悲,時時淚,北京十三陵長陵附近的山就叫饅頭山,甄士隱和賈寶玉夢裡到的大石牌坊是陰間,是朱家徐家在陰間的空間,甄士隱被霹靂驚醒,實際是死亡,霹靂是駕崩意,甄士隱是朱元璋,一僧一道是朱元璋和徐達,紅樓夢作者是徐家小女妙錦和徐家孫子允炆,主題是靖難後朱徐家族敗落之人的苦難,但卻是用的真事隱秘籍方法,所以讀懂紅樓夢需要破解真事隱,還原真事。

  • 3 # 雨樹果

    感謝邀請。妙玉自詡清高,厭惡塵世的鮮明個性,讓人不齒。他她自以為看破紅塵,參透人生,其實就是在宣揚其消極沒落人性。以文人自居,卻不思進取,弄些孤僻文句以自封,以期人敬仰,實為妄自菲薄的可憐蟲!她推崇的縱有千年鐵門坎,縱須一個土饅頭,註定將其一生葬送。

  • 4 # 此箋

    妙玉最推崇的這句詩,“縱有千年鐵門檻,終須一個土饅頭”,與曹雪芹小說裡揭示的人生無常這一主題相照應。“鐵門檻”作為封建社會富貴家族的象徵,門檻越高,材質越好,所體現的家族地位就越高。但這一切,都抵不過死亡的到來。

    人走燈滅,在現世所有的富貴榮華,沒有一個能夠帶走。最終,還不是一抔黃土掩盡風流。而那個土饅頭似的墳頭,就是生命終結時所有人唯一的歸宿,最終的歸途。妙玉喜歡這句詩,也是符合她自稱“檻外人”形象性格的設定。

    既然是“檻外人”,就應該身在紅塵,心在世外。妙玉自然也就應該把俗世的這些富貴榮辱,放下,看淡。只可惜,妙玉“雲空未必空”,一個喝水的杯子也要分出眾生的三六九等,一個世俗的寶玉也能讓她塵緣未了、凡心暗動。

    “縱有千年鐵門檻,終須一個土饅頭” ,《紅樓夢》裡沒有人能真正做到。我們尋常之人,自然也做不到。但是這部小說的意義,並不是讓我們完全放棄對於富貴榮華和情愛慾唸的追求,而是告訴我們切莫過於執著。《好了歌》在講富貴功名,妻子兒女,忘不了,也靠不住。甄士隱關於《好了歌》的解注,也是“甚荒唐,到頭來未他人作嫁衣裳”。警幻仙子演繹的紅樓夢,更在高唱,“好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這些都是與“縱有千年鐵門檻,終須一個土饅頭”這句詩,遙相呼應。人世無常,浮生若夢,切莫不知“夢裡身是客,一晌貪歡”。倘如只有片刻的貪歡,也沒什麼過錯,最怕這一晌過後,再回頭已百年身。還沒認真活過,就只能回到土饅頭裡。《紅樓夢》裡的“色”與“空”,是一場幻滅後曹公自己的醒悟,是分享,是一種悲憫而冷靜的關照。“縱有千年鐵門檻,終須一個土饅頭”,只是告訴我們富貴榮辱,不過人生的幻像,切莫過於執迷,而忘了自己來人世這一遭最珍重的應該是什麼。

    很多人臨別之言,對於現世的留戀與牽掛,多是情感的羈絆,而非富貴的惦念。

  • 5 # 紅樓夢人物專評

    這句話本身就很好,范成大能一句點破人生哲理。但是到了妙玉嘴裡就有點可笑,只知道這首詩句的好,卻無法身體力行。

  • 6 # 祁門小謝

    這句古詩出自宋范成大《重九日行營壽藏之地》:

    家山隨處可行楸,荷鍤攜壺似醉劉。

    縱有千年鐵門檻,終須一個土饅頭。

    三輪世界猶灰劫,四大形骸強首丘。

    螻蟻烏鳶何厚薄,臨風拊掌菊花秋。

    妙玉很推崇“縱有千年鐵門檻,終須一個土饅頭”這一句,她自己又稱自己是檻內人,想必她對這首詩很有感觸。

    她原是仕宦人家的小姐,自小在玄墓蟠香寺出家為尼,代發修行。

    為什麼出家呢?據說是自幼多病,不得已才入了空門。

    這一句和林黛玉可以對著看。賴頭和尚當日就說黛玉,想要她的病好,要麼出家,要麼不見外姓。

    多病的妙玉走了和黛玉截然相反的道路:出家、不回鄉

    不知道曹公在此是否大有深意。

    十七歲妙玉隨師父進京,但師父在京中圓寂,又囑咐她不可回鄉,在京中等待結果。所以她滯留京中,恰好大觀園建成,王夫人下帖請她住進櫳翠庵。

    這種奇特的生活經歷,對妙玉有很大影響。

    妙玉本身又是極聰慧的女子,她對這世間只怕看得很透徹,只可惜看明白了卻無法擺脫,到底是“雲空未必空”。

    回到詩句本身來說,充滿了萬物皆空的感慨。

    千年萬年,終究不過一抔黃土。

    黛玉詩作中也有這種句子,《葬花吟》:一抔淨土掩風流。

    這個土饅頭,是每一個人永恆的歸宿。

    這裡面有出家人的了悟,有王侯將相的無奈,也有平頭百姓的感懷。

    出家人已看透生死,所以才言萬物皆空,在死亡終結一切之後,化為黃土,又散成灰燼,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千年萬年存在。

    王侯將相有慾望,有所求,有求不得,也有捨不得,所以自古位高權重者求仙問道,希望長生不老,擺脫死亡,跳出輪迴,秦皇漢武皆是如此,但沒有人能逃離死亡的利劍,他們最終都要埋進墳裡。

    平頭百姓不如出家人看得透徹,也不如王侯將相割捨不得,卻還是順其自然化為泥土。

    寶釵愛《山門》裡那一句:赤條條來去無牽掛。

    人生也不過如此,不管經歷了什麼,不管貧窮富貴,不管時空如何變化,人終有一死。

    生與死,慾望與看破,這本就是個非常複雜的問題,卻在一句詩中體現出來,值得人去咀嚼,怎麼能說不是好句呢?

    有人說沒有人能夠做到,我想,這句詩並不是要求誰做到什麼,只是在某一瞬間,忽然心有所感,發出對人生對生命的感慨、頓悟,就像甄士隱為好了歌作得註解中所說的那樣:正嘆他人命不長,哪知自己歸來喪。

    我們看得清別人,卻看不清自己。

    妙玉也是一樣。

    ----------丸----------

  • 7 # 清心一棧

    縱有千年鐵門檻,終須一個土饅頭。

    這句古詩出自宋范成大的《重九日行營壽藏之地》。

    《紅樓夢》裡,妙玉很推崇這句話。她原是仕宦人家的小姐,自幼多病,不得已才入了空門。自小在玄墓蟠香寺出家為尼,帶髮修行。

    妙玉隨師進京,她師傅圓寂後,恰巧大觀園落成,王夫人聽說妙玉後下帖子請她到櫳翠庵修行。

    妙玉自稱“檻外人”。意思是她已看透世事,身心在檻外。出家人不在意生死,五蘊皆空。

    然而,說是容易做起來難,她是雲空未必空。

    “縱有千年鐵門檻,終須一個土饅頭。”

    人生在世,無論過程如何,或貧困潦倒、或富貴榮華……終逃不過一死。

    無論是死得其所還是死不瞑目,到頭來也是黃土一捧,土饅頭一個。

    《紅樓夢》中甄士隱唱的【好了歌】雲——

    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

  • 8 # 松楠莊主

    “縱有千年鐵門檻 終須一個土饅頭”是南宋詩人范成大的一句詩,但因為《紅樓夢》中妙玉的引用而更具有名聲。在妙玉看來,范成大的這句詩是古人自漢晉五代唐宋以來最好的,並在給寶玉的頌壽信中自稱為“檻外人”。

    人生一世,莫不處於出世和入世之間。不同的人,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年齡,對於何時出世、何時入世,都有不同的選擇。華人關於出世入世最智慧的選擇,或許就是“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人生不可能一輩子都能順風順水,處於積極入世的狀態;也不可能一生都窮困潦倒,處於消極出世的狀態。

    “縱有千年鐵門檻 終須一個土饅頭”說得自然不錯,與《紅樓夢》中“好了歌”講述的都是同一個道理:所謂繁花似錦、烈火烹油的生活最後都終將歸於寂寞和虛無。這種認知對化解人類自身的焦慮,減少人世的靡費,其實是有其積極意義的,告訴人生不要做無畏的抗爭和奮鬥。

    但人生一世,也不可太過看透。太過看透、太過消極,社會就沒有前進的熱情和動力。實際上,古往今來,能夠看透人生的能有幾人?即使是出家人妙玉,都自稱是檻外人了,甚至於男女感情這件事還是沒有看透:她用自己的茶杯給寶玉沏茶,給寶玉折紅梅;她給寶玉寄送慶壽函,直接被岫煙們笑道:“她這脾氣竟不能改,竟是生成這等放誕詭僻了。從來沒見拜帖上下別號的,這可是俗語說的"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了。

    即使是大智慧如曹雪芹者,寫下《紅樓夢》這部奇書,宣稱所謂“好就是了,了就是好”,他自己何曾從心底裡忘卻曹氏家族任江寧織造時期,四次接待康熙南巡那種鮮花著錦的輝煌時代,不然的話,他不會在第十八回“元春省親”那一節,表現出那種極度鋪陳和極度炫耀的情緒來。

  • 9 # 梅月竹風

    【讀紅漫談】(第9期)

    [題記]對寶玉而言,妙玉的重要性僅次於黛玉,遠勝於寶釵。

    ㈠ 誰解其中味?

    《紅樓夢》第一回,有一首詩: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

    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

    作者的一雙慈憫的眼光,似乎穿透了幾百年的時空,望向了我們這些俗世紅塵的人。

    我們一些人對於妙玉的看法,和那位寡嫂李紈出奇地一致。我想,這是曹雪芹始料不及的事!

    李紈,在書中一露面,就是一個清淨守節的人,是一個被封建禮教葬送了青春的節婦。槁木死灰。

    妙玉和黛玉、寶釵以及湘雲,對於寶玉有同等的重要意義。

    也許有人不同意我的看法。

    但是,我要說,妙玉和寶玉,心靈相通,脾性相投。這一點,連寶釵也做不到。

    曹雪芹將妙列入金陵十二釵正冊,不是隨意這麼做的。可見對妙玉是多麼看重。我在前面的《讀紅漫談》中已經寫到過,在此不贅。

    ㈡ 關於這兩句詩

    范成大的詩的原句是“鐵門限”,鐵門限是有典故的,所以沒錯。曹雪芹改為“鐵門檻”也不錯。一般老百姓習慣叫門檻(kǎn門檻,門下面高出地面的橫木)。不習慣叫門限。鐵檻寺也由此而來。

    在“壽怡紅群芳開夜宴”一回書裡,引出了這兩句詩。

    這天,寶玉起床梳洗,吃茶。忽然瞥見硯臺底下壓著一張紙,就問怎麼回事。

    晴雯從硯臺下面拿出來遞給寶玉。原來是一張粉箋,寫著:

    檻外人妙玉恭肅遙叩芳辰。

    寶玉看完,跳了起來。急問:是誰接的帖子?

    原來是妙玉特為寶玉生日派人送來的祝壽帖子。寶玉急想寫個回帖,但被“檻外人”給難住了。

    他首先想到的是去請教林妹妹。但在半路上碰到了邢岫煙。於是倆人有一段精彩的值得玩味的對話。篇幅太長,我概述一下。

    原來岫煙要到妙玉那裡去。妙玉在蘇州蟠香寺修煉時,邢岫煙和她做過十年的鄰居。受過她的親炙和薰陶,妙玉算是她的半個老師。

    寶玉於是拿出拜帖請教。

    邢岫煙說,聞名不如見面,怪不得妙玉下帖子給你,上年還給你那麼多梅花。意即妙玉非常看重寶玉。於是給他講解,並引用了那兩句改了一個字的詩:

    縱有千年鐵門檻,終須一個土饅頭。

    告訴寶玉,既然她稱檻外人,你就自稱檻內人,這樣就合了她的心了。

    ㈢ 如何理解這兩句詩,如何理解這兩個人

    從字面理解,就是一個人活得再長,最後也免不了一死。這是看破紅塵。妙玉是個與世俗不合,率性而為,與自然之理相通的人。所以她自稱檻外人。

    她雖說出身仕宦之家,但是經過多年修煉,對賈府之類的富貴庸俗十分鄙視。

    寶玉對讀八股文,走科舉路也很反感。

    妙玉厭惡權貴。

    寶玉痛恨國賊祿蠹。

    二人可謂同心相應,同氣相求。思想上很有一致的地方。

    妙玉覺得寶玉很有悟性。

    寶玉覺得妙玉不僅人漂亮,而且很有才學,很有見識。

    兩個人互相理解,互相欣賞。這種心靈相通,在寶玉和寶釵之間是沒有的。

    在寶玉的心中,除了黛玉是他的最為知心的愛戀物件而外,可說這位美女道姑,也是他的知心人。

    可惜,我們無緣看到《紅樓夢》的全璧。妙玉和寶玉在八十回以後,會有哪些交集?他們的命運,會是如何?悲劇是如何收場?美麗的生命將會受到如何的摧殘...

    這是《紅樓夢》給我們留下的遺憾。

    人生本來就有遺憾,何況是《紅樓夢》呢?

  • 10 # 文嘟嘟

    這句話出自宋•范成大《重九 日行營壽藏之地》詩:“家山隨處可松楸, 荷鍤攜壺似醉劉。縱有千年鐵門檻,終須一個土饅頭。

    單獨來看詩中出現的鐵門檻在古代是富貴家族的象徵,他們的門檻通常用鐵皮包起來,代表著一種氣派。而千年則是希望鐵門檻在漫長的歲月中能夠一直存在,也是希望家族能夠一直延續這種輝煌的氣派門面。然後有誰能夠活上千歲,當生命走到了盡頭,只是一個小小的墳墓便成為了最終的歸宿。

    因此無論生前有多麼崇高的地位和氣派,都擋不住死亡的來臨,最終塵歸塵,土歸土。

    而妙玉之所以推崇著兩句古詩和她的身份有著很大的關係,她是帶發出家在櫳翠庵裡修行,時常誦經唸佛早已將富貴生死看淡,在她看來那些繁華似錦,富貴權勢終抵不過時間的侵蝕最終歸於寂靜和虛無。這兩句詩也代表著妙玉在修行上頗有心得,有著自己獨特的領悟。

    她所說的又何嘗不是隱喻賈府的未來,當富貴的賈府這座大廈歷經了幾代人之後,早已是強弩之末,千瘡百孔。族內大多數子弟都是安於享受,驕奢淫逸的閒人,缺少維持家業的擔當者,照這樣下去賈府的沒落是必然的,妙玉也恰恰是看透了這一點。

  • 11 # 青山紅豆心

    《紅樓夢》第十五回,“王鳳姐弄權鐵檻寺”,鐵檻寺原是寧榮二公當日修造,“現今還是有香火地畝佈施,以備京中老了人口,在此便宜寄放”。饅頭庵就是水月庵,因他廟裡做的饅頭好,就起了這個渾號,離鐵檻寺不遠。“鐵檻”與“饅頭”源自一首宋詩,那就是范成大《重九日行營壽之地》一詩。

    一、對人生的感悟

    妙玉到賈府櫳翠庵時十八歲,在蟠香寺修行十年,在牟尼院至多不到兩年。妙玉雖然出身官宦之家, “侯門公府,必以貴勢壓人,我再不去的。”她小小年紀,即已看破人生。想想妙玉內心該是何等的淒涼,何等的冷峻!

    妙玉喜歡的詩是“縱有千年鐵門檻,終須一個土饅頭。”鐵門檻是富豪之家的門檻,俗話說“後門深如海”,可是縱然富貴千年,又有誰抵得過生命無常呢?到頭來還不是終須一死。《紅樓夢》中的賈敬是有封爵的,卻一直在修煉不死金丹,就是想著那“千年鐵門檻”不倒。最後不也一命嗚呼?天底下哪有永世不倒的繁華?

    她常說:‘古人中自漢晉五代唐宋以來皆無好詩,只有兩句好,說道:“縱有千年鐵門檻,終須一個土饅頭”。“土饅頭”意味著生命終結,不管是誰最終也要死掉,徒然留下一個墳頭而已。哪怕是帝王的“土饅頭”成為一座丘陵,“土饅頭”再大,人不在了,“落了片茫茫打的真乾淨”也終究不會有什麼樂趣。所以妙玉自稱檻外人,又常贊文是莊子的好,故又或稱為‘畸人’。

    二、對世俗的無奈

    本也是官宦人家的小姐妙玉,造化弄人,讓她不得不遠離世俗紅塵。妙玉也有正常女孩子所有的小心思,冥冥之中讓她遇見了英俊又懂女孩子心的寶玉,無奈她是佛家弟子。心繫紅塵的她卻不得以冷豔的外表掩蓋自己,用全部的心思去誦經唸佛,青春年華常伴青燈古佛旁。

    她的那份高雅,孤傲,使她成為了一塊可望而不可及的“妙玉”。本以為這塊晶瑩剔透,色澤圓潤的美玉,誰承想一失足成千古恨“可憐金玉質,終陷淖泥中”。

    妙玉雖看穿了人世間的富貴繁華,卻又逃離不了世俗的。“欲潔何曾潔,雲空未必空”, 人生太多的寂寞與荒涼,“痛而不說,愛而不得”最能形容她的內心深處不為人知的情感。只得用‘縱有千年鐵門檻,終須一個土饅頭”,對寶玉稱自己為“檻外人”來警世自己。

    慧能五祖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是真超脫,但妙玉卻帶髮修行,又給寶玉下壽貼,被岫煙評為“僧不僧,俗不俗”。 她刻意與世人避嫌、孤僻怪誕,仍是入了局。

    《紅樓夢》透過妙玉這位美麗高潔的少女的悲慘遭遇,要揭露的這個骯髒邪惡吃人的社會。妙玉的結局是令人惋惜,更是值得人們去深思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心中的5大男神分別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