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art張小玉

    收藏藝術品就是要當藝術家?

    藝術收藏可以是愛好,

    更可以是門生意!

    作為藝術從業者,

    小玉和您一塊聊聊權志龍這門“風雅的藝術生意”。

    權志龍藝術展

    1.明星收藏藝術,早就不是什麼新鮮事。

    劉嘉玲豪宅中佈置周春芽先生的桃花系列作品

    劉嘉玲和畫家周春芽合影

    華誼董事長王中軍,以6176.5萬美元拍下了備受矚目的梵高油畫《雛菊與罌粟花》。這是中國藏家海外競拍西方藝術品中的最高拍價。

    各種明星、商人對藝術品收藏的熱情日益高漲,藝術品投資已成為與股票、房地產並列的第三大投資類別。

    因此,正如蔡康永所說:“藝術收藏是進入上流社會的通行證。”

    對於上流社會來說,買藝術品的高門檻,就是樂趣的來源之一。為什麼他們會願意繳會費去參加某些俱樂部?因為俱樂部規定只有會員可以進來,這個門檻使他們不必跟其他人擠在同一家餐廳吃飯、同一個球場打Golf球。而藝術收藏則是進入上流社會的既快速又便捷的通行證。

    另外,藝術品的增值空間也非常大。

    華誼董事長王中軍說:“當代藝術的作品肯定是要漲的。”王中軍一語中的,他以2萬元、4萬元、6萬元買進楊飛雲的畫,沒過五六年價格就漲了100多倍。在雕塑價格偏低的時候,他一口氣買下了向京的二三十件作品,平均價格不過1萬元左右,結果沒過幾年,要想入手向京的作品沒有幾十萬是不可能的了。

    2.明星的藝術收藏,可以更便捷的使其個人藝術創作增值。

    權志龍在首爾立美術館舉辦的現代美術展《PEACEMINUSONE: Beyond the Stage》,展出200餘件展品,包括G-DRAGON和各位作家交流藝術見解所創造出來的裝置藝術、雕塑、照片和圖畫,以及G-DRAGON的個人收藏品等。

    明星本身就具備粉絲經濟,想想之前權志龍自己開的咖啡館就曾大量粉絲蜂擁捧場。而舉辦藝術展,其中包含自己的藝術創作,也能夠吸引更多的粉絲捧場。

    王中軍《白色大茶花系列之二》,演員捧場個展。

    透過藝術收藏,和藝術家建立關係,這既可以提高自身的風雅程度,也和藝術家產生了合作的可能。

    馬雲和當代畫家曾梵志合作《桃花源》,拍出3600萬港幣。

    3.以偶像的影響力,帶動更多人關注藝術。

    權志龍藝術展

    說回權志龍吧。

    按他自己的說法:“我很喜歡看美的東西,包括美的幻想、衣服、女人和音樂。”

    對於舉辦美術展一事,G-DRAGON表示:“和大眾相比,我接觸藝術的機會確實多一些。”

    “我辦展覽的原因很簡單。和各位作家合作時一直很開心,希望大家來看展覽也能開心而歸。很多人聽說我辦展覽時都很驚訝。我既是做音樂的人,也是從事大眾文化事業的人。希望透過這次機會能全面地一覽現代藝術。我想做一個將大眾文化和現代藝術結合在一起的展覽。”

    “透過我,希望讓更多優秀作家能為人所知,也讓大家不要覺得美術很高深,與美術親近起來。”

  • 2 # 周橘子

    所以不能說是GD要走藝術家的路,他是個歌手,是個舞者,這些,都是藝術裡的一部分,不能單方面說他要走藝術家的路,當然我們說,GD還是個藝術家,這句話就比較得當了。

  • 3 # 透明流動虛無

    權志龍到底藝術素養如何?

    這是我理解的問題的另一種問法,因為收藏和成為藝術家而言並沒有直接關係,但也因為好奇去看了GD首爾美術館名為“PEACEMINUSONE”在展覽的紀錄片: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3204930/,截了點圖,簡要分析一下:

    展覽的主題跟烏托邦,想象的、尚未存在的世界有關係,當然,內容上圍繞GD展開,該藝術家的作品是將常見的孩童塗鴉作為創作媒介,放大後安排具有象徵意義的元素,在這個作品中,他構建了一個幻想出來的GD。

    照片雕塑,用搜集來的關於GD影象分解再拼貼後製作的雕塑,雕塑姿態取自古典藝術,上下兩個角色均是權志龍自己,雕塑被擺在一個四周是鏡子的空間裡。

    將聲音視覺化的作品,但不知道依照的什麼規則呈現的影像,能看到是GD的形象。

    用東洋畫的形式將一些再嘻哈音樂上影響過GD的音樂人呈現出來,結合構圖上抽象化的字母。

    視覺、插畫化的單詞,選用的都是與GD相關的詞語。

    這是個人相對比較喜歡的一個作品,利用3D掃描技術在影棚中記錄GD“扮演”的一些動作,被記錄的動作被連續安排用以敘事,GD的這些形象再用3D打印製作成小模型,被安放在一個虛構出來的場景當中。

    攝影。

    還有一件多媒體互動作品。關於這個展覽,以及其中一些作品的製作,紀錄片中都有較為清晰的敘述,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前去觀看。

    從影片中可以看出來,GD都親力親為地參與了每一件作品的製作,集中在前期概念部分,在作品的真正實現階段,感覺藝術家的自由度還是相對比較高的。憑藉GD自身的影響力,這個展覽前前後後是必定會有許多專業人士參與的,GD雖然都有出現或在影片中也有GD表達自己想法的鏡頭,但最終制作的環節,個人感覺他的參與程度不高。

    作品的製作應用了多種媒介,其中視覺相關的作品佔了絕大多數,不得不說,諸如網路資料收集、虛構敘事、拼貼、經典形象挪用等創作手法還是比較當代的,能看出來GD在藝術方面的素養還不錯。另一個方面,我大抵又搜了一下他的藏品,他收藏的當代藝術家諸如:凱斯·哈林(Keith Haring)、理查德·普林斯(Richard Prince)、格哈德·裡希特(Gerhard Richter)、翠西·艾敏(Tracey Emin)等,雖然品味看上去不錯,但也都算是在當代藝術收藏界比較熱門的作品。

    綜上,GD的藝術素養是有的,對當代藝術也有一定的瞭解,這個展覽之於GD而言是成功的——所有作品基本都圍繞GD的身份展開,更像是明星利用各種藝術手段做的個人秀,目的還是自我形象宣傳,提出來的“新世界”的概念也不過老生常談——因此也算不上什麼有學術價值的當代藝術展覽。

    至於成為藝術家,個人覺得他不會想也沒必要,他在自己的角色裡剛剛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司機把8歲孩子撞飛,詢問後逃離現場稱“看他沒受傷”,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