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粵西讀史
-
2 # 歷史吃瓜客
非常榮幸回答您的問題。
首先,中國有著悠久的文化歷史,百家爭鳴,道有很多,以身殉道的人不止一個。
王國維是清朝遺老,是儒學大事,歷經清朝滅亡,張勳復辟。是他覺得“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經此世變,義無再辱”,他選擇了沉湖自盡。
屈原原為楚國重臣,頗有功績,但是性格秉直,先後被楚懷王和楚襄王兩次驅逐。楚襄王昏庸無道,眼看就要葬送江山,屈原無力迴天,選擇投河自盡,以身殉道。
人生在世各有其道,但是趨吉避凶是人之本能。所以,人往往在環境發生變化時選擇變道甚至後退或者迂迴。而有的人,寧折不彎,選擇信仰而不是自己的吉凶,甚至以身殉道。
-
3 # 文化長河中的歷史
我覺得清末海軍名將鄧世昌,民族英雄。
在鄧世昌追落海中,其隨從以救生圈相救,被他拒絕了,並說:“我立志殺敵報國,今死於海,義也,何求生為!”,他養的愛犬“太陽”遊至旁邊,口銜其臂就他,鄧世昌誓于軍艦共存亡,將愛犬按入水中,自己也沉于波濤之中,與250名官兵一同壯烈犧牲。
-
4 # 昨天即歷史
縱觀歷史,正義之士,恆河沙數,要說哪個歷史人物做到了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無道,以身殉道。我覺得屈原肯定算一位。
首先,瞭解下這十六字的含義。“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無道,以身殉道"出自《孟子》,意思是"天下有道的話,自己被重用,道也隨己得以推行。天下無道的話,自己不被重用,則以身守道。"在漫長的專制集權的歷史歲月裡,“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後人所謂的天下多指最高統治階層了,天下有道不如說是邦有道或者王有道。天下無道,則代表統治階層的王亦無道。道本虛無,多落實到正義之德上。理解到這一層,再結合史實就能明白屈原的一生很契合這句話了。
屈原,出身於楚國貴族,生於楚國由強轉衰的年代。早年頗受楚懷王信任,官至左徒,算國王近臣,經常能和楚懷王商議國事,參與政令的起草和外交工作,主張舉賢任能,改革內政,聯齊抗秦。在屈原努力之下,楚國國力有所增強。這一段時期,在楚懷王的信任與支援下,屈原的政治理想得到一定的施展,他的政見隨他的權力也得以推行。正所謂“天下有道,以道殉身"。
但由於自身性格耿直,不容奸佞也不被奸佞所容,屈原在上官大夫靳尚和懷王寵妃鄭袖的讒言排擠下,逐漸被楚王疏遠。後被逐出國都,流落漢北。以前聯齊抗秦的主張也被楚王拋棄。懷王死,楚頃襄王繼位,屈原繼續被放逐,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攻入郢都。是年五月初五,屈原在對楚國前途深感絕望和對自身的理想無以施展的悲憤之下,懷抱大石跳入汩羅江。天下無道,屈子選擇了最激烈的以身殉道。
結合以上分析,我覺得屈原做到了“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無道,以身殉道。"當然,做到這十六個字的歷史人物還有很多,天下有道,出而仕,天下無道,歸而隱,這也算是殉道的一種吧。
-
5 # 經典守望者
比干、諸葛亮、岳飛、文天祥都是忠義兩全的英雄豪傑,生不逢時,一生都在為救亡圖存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但是他們大多都沒能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於將傾。可是歷史上還有一位大臣經歷了人生的大起大落,最終真正做到了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無道,以身殉道。他就是伍子胥。
伍子胥原本是楚國貴族,他的父兄被楚王殺害,他隻身逃到弱小的吳國,輔助當時還很虛弱的吳國國君吳王闔廬。將經過了幾年的發展,吳國國力大增,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協同孫武帶兵攻入楚都,幾乎滅亡了楚國。後來吳國北敗徐、魯、齊,成為諸侯一霸。這是伍子胥一生的巔峰時期,舉國上下都在奉行的他的政策,君明臣賢,君臣相知,是一派天下有道的景象。伍子胥也做到了以道殉身,光芒萬丈。
但是好景不長,吳王闔閭在擊敗了楚國,越國後,就好像變了一個人。不僅是對越王勾踐手下留情,更是在國內縱情聲色,寵信奸臣太宰伯嚭。夫差後來聽信伯嚭讒言,稱伍子胥陰謀倚托齊國反吳,派人送一把寶劍給伍子胥,令其自殺。伍子胥自殺前對門客說:“請將我的眼睛挖出置於東門之上,我要看著吳國滅亡。”伍子胥死後九年,吳國為越國所滅。可以說伍子胥在天下無道時期,只有以身殉道,成全自己的理想。
-
6 # 聶安東
我覺得明朝著名的哲學家和軍事家王陽明,真正做到了“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無道,以身詢道。”
王陽明,字伯安,1472年生於浙江餘姚一個官宦家庭。少年時代的他,興趣廣泛,詩文出眾,喜歡騎射。15歲時在父親帶領下在國內遊歷,瞭解風土民情,熟悉邊塞形勢。青年時代,就立志成為聖賢。1499年,27歲考中進士,正式步入仕途。
王陽明進入仕途,正是昏庸無能的正德皇帝時期。他因為反對專權宦官劉瑾謀害忠良,被貶到貴州龍場。赴任途中,用巧計躲過追殺,輾轉來到貴州。這裡是一個偏僻貧困的地方,王陽明作為一個意志堅定的學者,不畏艱難困苦,潛心鑽研心學。在長期的思考探索過程中,終於在一個夜晚頓悟“聖人之道,吾性自足”的道理。王陽明學說的重點在於“知行合一”和“致良知”,從改變自己的內心開始,影響他人,從而改變世界。從明朝中葉以後,對當時和後代的人們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1519年,大宦官劉瑾倒臺後,王陽明受同僚推薦,再次出山。他創立心學後,自己身體力行,在生活中實踐自己的哲學學說。
最能表現王陽明作為一個軍事家指揮才能的,是他在1519年,以贛南巡撫身份,率軍平定寧王朱宸濠10萬大軍的叛亂。他運用圍魏救趙和心戰謀略,只用短短30多天時間,談笑間就平定了這次震驚朝野的叛亂。
立下大功的王陽明,不但未受到朝廷的封賞,反而因為獻媚昏君的官員的讒言,幾乎性命不保。王陽明憂憤難平,只有離開腐敗的官場,這讓王陽明再次走上以身循道的道路。他以養病為名,辭官回到故里,興辦書院,收徒授課,完善和傳播他的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的哲學思想。這樣的生活,他過了七年。由此可見。一個人想要成功,只要設定正確的目標,下定必勝的決心,全神貫注的去做,最後一定能夠成功。1527年,王陽明再次臨危受命,帥軍鎮壓兩廣起義。
1529年1月,病逝於江西南安。臨終前說,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回覆列表
司馬遷。這句話的意思是當世間有道德和正義,就用它來約束自身,當天下沒有道德和正義,當身體力行去追求它。古來遵循道義的不少,捨生取義的也不少。既遵循道義又能在無道之時力證道義的,司馬遷可為第一人。司馬遷著《史記》,遵循著史家的道,當這種道受到了抨擊之時,他仍能堅守道義,實在難能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