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何運超

    恰恰蒙古元朝對宋代中原文化並沒有什麼破壞,蒙古征服時雖然到處打仗,但進行治理方面基本全面繼承中原基礎制度,比如州府縣還是一樣,甚至元朝也延續了宋朝冗官繁雜的弊端。

    在文化層面,儘管沒有定期實行科考取士,但說實話,宋代的科考本身也是相當混亂的,基本年年考試,實際從唐代到五代,原則上是兩三年才舉行一次,選拔還是比較嚴格的,人才相對比較突出。恰恰宋代從太宗趙光義登位,為了掩飾奪的皇位的爭議,以及後來北伐連連失敗,所以刻意轉向大把取士來收買天下文人,然後造成後來幾乎連年考試,且選拔人才比之前多了幾乎十倍,這也才造成宋代官員系統臃腫,甚至還有很多讀書人考了以後也沒太多出路,因為所謂科考人才太多了。元朝在這種基礎上基本放棄了科考,還不能完全說是一次倒退,因為他們用人的方式進行了變化,並不一定就是故意埋沒人才,只不過是埋沒一些有才華的文人罷了,這中間實際是有區別的。

    但是元朝整體上文藝是繁榮的,就是民間北方雜劇,南方傳奇都很發達,還有散曲,詩詞,統統沒有埋沒,只是相對成就不如唐宋罷了,但從另一角度,元代文藝大量有其他民族加入,契丹、女真、高麗、回回、党項等等全有優秀的文人,不過反而真正出身蒙古族的文人貌似確實幾乎少見,倒是一個奇怪的現象。但也說明蒙古對文藝繁榮根本不進行控制,是放任他們發展的。

    更不用說元朝除了中間開始對白蓮教進行控制,民間信仰各種方面都非常自由,元朝是一個相當寬鬆的時代,根本不是過去印象裡的什麼民眾在水生火熱中,當然底層百姓要說過的多滋潤並不現實,但即便如唐宋,老百姓也大體一樣,沒有誰比誰好多少。但泛泛說來,元朝是繼承宋代的狀態的,文化並沒有任何破壞和倒退。

    還有一點就連經濟上民間徵稅,蒙古採取塞外方式,對中原百姓都相對寬鬆,雖然戶籍稅、商稅等名目上還是存在,但蒙古元朝取消了宋代後期加派的多達十餘種加派的稅收,而且一直保持十稅一,像戶籍稅只收秋稅,長期不徵收夏稅,夏稅好像是後來成宗末年武宗初年才開始徵收,對中原百姓那是相當寬容的了。

    要知道實際元朝末年爆發的混亂,一個很重要的關鍵是元朝財政問題,但問題的根源就是沒有什麼財富了,需要變通方式斂財。那麼可以反證的就是,元朝確實在徵收賦稅方面,對民間根本缺少盤剝的性質,至少從史書表面記載,或者古人總結原因透過現象看,這是很重要一個原因,我們今天對元朝的認識還是相對膚淺和陌生的,有很多地方值得重新認識。

  • 2 # 立鶴書苑

    你如果說文化,元曲,現代大部分地方戲都是元開始,包括後來話本小說我們現在三國西遊水滸的話本都是主要在元流行,加上元基本推倒了一圈國家,徭役和賦稅比其他時代輕,文化其實繁榮了,要知道,宋天天在想著保命呢

  • 3 # 跨界探索者

    元朝有兩件事物對於後世文化有重要貢獻,一是元曲,二是元青花。二者皆為大成者,光耀世界,影響源遠流長!

    元曲,是始於宋代、鼎盛於元代的一種文藝形式,凝匯了文人們的智慧精髓,包括雜劇和散曲,有時專指雜劇。 雜劇,傳承於宋代,主要是以滑稽搞笑為特點的一種民間表演形式,元代發展成正式的戲曲。元曲像宋詞一樣,有嚴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數、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雖有定律,但並不呆板,允許加襯字,部分曲牌還可增句,押韻上允許平仄通押,與律詩絕句和宋詞相比,有較大的靈活性。元曲是音律加唱詞,比宋詞豔麗高雅不同,往往針砭時弊、嬉笑怒罵,語句順達婉轉、通俗易懂,極接地氣,所以無論朝堂還是民間市井都廣為流行,是繼唐詩、宋詞之後,實為一文學之盛景,因此有著它獨特的魅力。關漢卿、鄭光祖、白樸、馬致遠是為元曲四大家,代表作品分別是《竇娥冤》、《倩女離魂》、《梧桐雨》、《漢宮秋》,到今日依然各種戲劇形式在舞臺演出,

    元雜劇在以往的諸宮調的基礎上融合各種表演藝術形式而成的一種完整的戲劇形式。並在唐宋以來話本、詞曲、講唱文學的基礎上將原本是民間的“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調”創造為成熟的文學劇本。這比之以滑稽取笑為主的參軍戲或宋雜劇可說已起了質的變化。作為一種成熟的戲劇,元雜劇在內容上不僅豐富了久已在民間傳唱的故事,而且廣泛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成為上至達官貴人下至普通百姓喜聞樂見的文藝形式之一。

    (附)馬致遠的元曲《天淨沙·秋思》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元青花即元青花瓷,即元代生產的青花瓷器。青花瓷生產於唐代,興盛於元代。由於此時景德鎮出現了許多著名瓷器大家,因此元代的青花最為成熟。紋飾構圖豐滿,層次多而不亂,富麗雄渾、畫風豪放,色彩雖然只有清白二色,卻光豔照人,是素瓷向彩瓷轉化的里程碑時期。

    雖然青花瓷最早出現於唐,但由於缺乏後來景德鎮採用瓷石加高嶺土的“二元配方”,所以胎質疏鬆,只能稱得上是藍釉陶器。

    元青花瓷與前代,特別是與宋代幾大名窯所出瓷器收斂含蓄的風格不同,以明快的視覺效果,給人以簡約的快感。蒙古人是馬上民族,征戰四方,豪氣干雲的無畏氣質與藝術原創精神相結合,青花瓷畫片的藝術表現此時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令後人驚歎和推崇備至。加之元曲的繁榮昌盛,豪放的蒙古人對漢人歷史故事非常著迷,戲劇中人物故事情節的跌宕起伏,深深打動蒙古人愛憎分明的樸實情懷。所以青花瓷的畫面都是以以前的歷代傳統經典故事為藍本繪製,這些中國故事將隨著青花瓷的貿易通路走遍世界,將中國文化傳播開來,對於文藝復興前的歐洲也產生了巨大影響。

    青花瓷之所以採用青白兩色,據說是受阿拉伯人的影響,因為當時貿易發達,青花瓷作為一種外銷瓷主要銷往阿拉伯地區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穆斯林喜歡傳統的青色;另外,有一種說法是蒙古人自認為自己的民族圖騰是蒼狼白鹿,所以青白兩色是“國色”。元青花瓷器總體分兩種色調,一種呈灰藍色,較淺淡,是中國本地料;另一種是深藍色,較豔麗,來自進口料(進口鈷料,即蘇麻離青),獲取自中東地區。

    在國際市場上,隨著近年來對於青花瓷器的追捧,收藏熱度不斷攀升。尤其是2005年7月12日倫敦佳士得舉行的拍賣會上,“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圖罐”加佣金後以1568.8萬英鎊的天價拍出,摺合人民幣約2.3億,創下了當時中國藝術品在世界上的最高拍賣紀錄。之後,人們對於元青花的關注越來越高,收藏此類瓷器已然成為風尚。

    所以說,元代雖然破壞了宋代的很多先進文化,但仍給世界帶來了兩件無價文化瑰寶~元曲和元青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西甲英超意甲誰會成為世界第一聯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