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黑白影吧
-
2 # 一個神奇的妖怪
這句話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如果要解釋這段話的含義,首先需要了解孟子說這些話時的歷史背景。
梁惠王,公元前四世紀的一位著名諸侯王,當時的戰國七雄在連年戰亂下,已經完全無視周王朝的存在,禮崩樂壞到了極致,相信讀過中學歷史的人都知道那段歷史,群雄皆有廢天子取而代之之心。而諸侯國內,各公卿大夫也不停的進行權力鬥爭。
如此混亂之下,苦了天下蒼生百姓,在當時落後的生產力條件下,孟子看到的是餓殍千里,百姓流離失所。而這一切,孟子認為是因為統治者少仁寡義造成的。所以才有了這篇孟子見梁惠王的千古對話。
孟子向當時相對強大的魏王建議,對內政治需要施行仁義,藏富於民,讓民眾得以休養生息,則人口逐漸增加,財政收入也會越來越多,對於梁惠王來說,自然就提升了國力。“五十衣帛,七十食肉”,這受限於當時的生活條件,可以理解為,五十歲以後的百姓才可以穿絲綢衣服,七十歲以後的老年人才可以優先吃肉,這體現了孔孟的長幼尊卑思想。從科學角度來說,老年人對營養的需求更加精細,而細糧和肉食是不二之選。
這種習俗一直傳承到上個世紀,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已經沒有這樣的講究了,但對於那些傳承數千年尊老愛幼美德,我們仍然保留了下來。
這,就是中華民族的底蘊所在。
-
3 # 韓其潭5296
孟子曾不嫌辭費,反覆申說其“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的治民主張,因其中既含統治者尊重長者以奪民興國的政治策略,亦有君王使民富足進而導民從善的牧民之道。此即為孟子所提倡的賢君王天下的根本途徑。
《禮記・王制》言“庶人無故不食珍”。則衣帛與食肉不僅為身體康健,更與人的社會身份密切相連,是人所處地位的象徵。而國家對達到衣帛與食肉年齡標準之人的供養,則是養民禮民之心的外在表現。故孟子所謂“五十衣帛”,“七十食肉”之“五十”與“七十”當解為概數,此言意在強調統治者對長者的尊重。
孟子五十衣帛、七十食肉之語在《寡人之於國也》與《齊桓晉文之事》中均有提及,而申說君主王天下之道是兩文的共同主旨,故對於衣帛食肉的解讀可兩文互參。兩文承接此句的論說均為“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此句之前,《寡人之於國也》為民“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齊桓晉文之事》則為“是故明君制民之產。
《孟子・盡心》言:“伯夷闢紂,居北海之濱,聞文王作興,曰:‘盍歸乎來?吾聞西伯善養老者。’太公闢紂,居東海之濱,聞文王作興,曰:‘盍歸乎來?吾聞西伯善養老者。’天下有善養老,則仁人以為己歸矣。五畝之宅,樹牆下以桑,匹婦蠶之,則老者足以衣帛矣。五母雞,二母彘,無失其時,老者足以無失肉矣。百畝之田,匹夫耕之,八口之家足以無飢矣。所謂西伯善養老者,制其田裡,教之樹畜,導其妻子,使養其老。五十非帛不暖,七十非肉不飽。不暖不飽,謂之凍餒。文王之民無凍餒之老者,此之謂也。”孟子強調製民之產需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蓄妻子,此後教導子民樹桑養畜,進而趨民從善。此乃統治者的責任。 《周禮》言大司徒之責為“以保息六養萬民……二曰養老……”表明國家已經設有專門的管理養老事務的官員。
朱熹言“五畝之宅,一夫所受,二畝半在田,二畝半在邑。田中不得育木,恐妨五穀,故於牆下植桑,以供蠶事”。政府教導民眾於牆下植桑以使五穀生長;在家畜蓄養之時勿行兵役與徭役,令家畜興旺。楊伯峻譯此段為“在五畝大的宅園中,種植桑樹,那麼,五十歲以上的人都可以穿上絲棉襖了。雞狗與豬等等家畜家家都有飼料和工夫去飼養,那麼,七十歲以上的人都可以有肉吃了”。政府亦會參與樹桑和養畜,五畝之地或是其開闢的植桑之所,種桑養畜之目的或為照顧年老而無家庭供養之人。政府此種行為即是保民的一種表現,亦是“教”的一個組成部分。 自有虞氏至夏商周三代,國家均對老人有所供養,雖然對於貴族和庶人所養的地點迥異,但在尊老養老上是一致的。“王者之養老,所以教天下之孝也。而必於學者,學,所以明人倫也。人倫莫先於孝悌。人君致孝悌於其親長,下之人無由以見也,故於學校之中行養老之禮,使(庶民)得於聽聞觀感。一禮之行,所費者飲食之微,而所致者治效之大也。” 正義曰“此明黨正飲酒、正齒位之事”。行鄉飲酒之禮時,六十歲以上的人坐,五十歲以下的人站著侍候,聽候差使,這表明對長輩的尊重。六十歲以上的人三盤菜,七十歲的四盤……表明對老者的奉養。百姓觀此而後在家能孝順父母,善事兄長。教化於是成立,國家遂得安定。君子教導人們行孝的方法不必挨家按戶去宣揚,也不是每日召見而加以戒論,只要在鄉射的時候把他們集合起來,教他們鄉飲酒的禮法,亦即建立了孝順悌愛的德行。 《管子・入國》言“入國四旬,五行九惠之教。一曰,老老……所謂老老者,凡國、都皆有掌老,年七十以上,一子無徵,三月有饋肉;八十以上,二子無徵,月有饋肉;九十以上,盡家無徵,日有酒肉。死,上共棺槨。勸子弟:精膳食,問所欲,求所嗜。此之謂老老”。統治者入國四十天即五次督行包括養老在內的九種利民政教,用意亦為使庶民明人倫之義,行孝悌之舉,進而維護統治秩序。
然司馬遷《史記・孟嘗君列傳》言“吾嘗過薛,其俗閭里率多暴桀子弟,與鄒魯殊。問其故,曰:‘孟嘗君招致天下任俠,奸人入薛中蓋六萬餘家矣’”。可見“教”之重要。老者無凍餒,王道得始;民從君為善,國家遂興。此即五十衣帛、七十食肉所彰顯出的孟子“養老”而後“教民”的王天下之道。
回覆列表
原文: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要聯絡上下文看,孟子的意思是隻要有一定的生產資料,休養生息,種桑樹可以五十穿絲綢,養雞鴨啥的,七十可以吃肉,而且從那時候看,如果沒有戰爭等威脅,當時的氣候條件也能夠讓河南山東等地種桑樹,說明那時候氣候溫暖適合人類居住,人的壽命也比較長。但是生產資料缺乏,雖然老人地位高,但是你年輕的時候要奉養七十的長輩,五十的長輩,等你五十七十的時候,生產力向你轉移,晚輩奉養你的時候,你才能衣帛食肉。如果只有五畝宅基地,在房子周圍養雞鴨,中桑樹,五十七十的才能吃肉穿絲綢,但是如果你有很多地,你自然年輕的時候就穿好吃好了。不是老人地位不高,只是規定了五畝之宅,百畝之地之類的前提。當時人口也不老少,畢竟動不動幾十萬軍隊的動員力,而且奴隸啥的還不算人口,所以當時沒我們想的那麼貧困和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