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月嫂阿花

    我們一直教孩子真誠、善良,並且信奉這樣做能讓自己離幸福更近一點,所以自己也一直儘量做到這兩點。直到我在網上看到一個國外故事,把我拉回現實。

    故事

    一天,帶四歲孩子上超市買年貨。因為超市不大,孩子自己會走,於是商定好,我去買家用東西,他自己去玩具去選自己想要的玩具,我買完了東西到玩具區來找他。

    我買完東西過來找他,看到一個五十歲左右的中年婦女在和孩子說些什麼,孩子看到我過來,走到我身邊說,買完了?我們可以回去了嗎?

    那個中年婦女也走過來說,這是你兒子嗎?

    我說,是。

    中年婦女說,你兒子和我孫子差不多大,我不知道孫子喜歡什麼玩具,就問問你兒子,小孩子喜歡什麼型別的玩具,我給孫子買一個。然後你兒子說,‘我不認識你,你不要和我說話’。

    我不知道說什麼好。

    她又說,你把兒子教的很好,小孩子就該對陌生人有警惕心。警惕一萬次,即使只有一次發揮了保護自己的作用,那也是值得的。

    的確,時不時的各種負面新聞報道,現在這個社會不是所有人都是帶有善意的,我們的父母和學校一直教育孩子的都是“與人為善”,一方面顯示自己禮貌,另一方面說明自己有教養,是文明人,同時不排除一部分是以“為了面子”做目的的,不管如何,“伸手不打笑臉人”,與人為善總不是什麼壞事。

    但是,這些“禮貌”“教養”“懂事”一旦和“安全”這個最重要的專案比起來,完全是小巫見大巫,在沒有安全的前提下,這些都是無用功。

    那作為父母,我們到底該教孩子“與人為善”還是“心存戒備”呢?

    我認為

    這個社會是什麼樣的,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怎麼看。“你怎麼看”,更多的取決於你自己周圍經常接觸的環境是什麼樣的。

    若帶著善意看這個世界,就教孩子“與人為善”。

    若帶著惡意看這個世界,就教孩子“心存戒備”吧!

    心存戒備,可能得罪很多人,如果其中正好拒絕了“不懷好意之徒”,那麼究竟值不值呢?

    與人為善,也許能收穫很多友誼、友情等等人際關係,但是不能保證自己沒有“與狼共舞”,值得嗎?

  • 2 # 李瓊140304238

    這的確是一個非常糾結的問題,我也常常遇到。但我想,這個問題如果與孩子的年齡掛上鉤,可能會稍微容易平衡一點。

    遇到這個問題,孩子一般都在1歲之後。因為這時候孩子逐漸可以獨立行走,與他人交往的慾望也逐漸強烈。我個人認為,在3歲之前,以教孩子與人為善,友好交往為主。因為,這個時候,孩子基本上沒有單獨和外人在一起的時候,只要大人在場,孩子的安全問題應該不大,所以更應該考慮孩子與人交往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這個時候,是孩子探索世界,對世界有一個初步認識的時候,他對孩子今後的世界觀、人生觀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如果這時給孩子灌輸世界是美好的思想,那麼他們就會更傾向於用善意的眼光來看待世界,今後更容易用樂觀的心態來面對生活。但如果這時候就教他們隨時提防陌生人,他們更傾向於用懷疑的眼光看待世界,今後容易用悲觀的心態面對生活。

    3歲以後,孩子逐漸離開家人的照顧,開始有機會獨自面對陌生人,那麼,這個時候就要開始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安全教育不一定是要教孩子時刻提防陌生人,而應該把重點放在在某些特定公眾環境下,孩子應該注意什麼安全問題,安全的行為有哪些,遇到問題後可以找什麼人或者可以採用什麼方式來幫助自己。我往往是這樣告訴孩子的:“這裡人很多,東西也很多,你要緊緊跟在媽媽身邊,如果走丟了,就不容易找到媽媽了。而且,這麼多人,有可能會有壞人,但我們不知道誰是壞人,所以你一定不能離媽媽太遠了,不然就給了壞人做壞事的機會。”雖然是這麼告訴孩子的,但我還是覺得我的話有問題,但當孩子行動非常敏捷迅速的時候,安全問題也確實很讓媽媽們擔憂。但願有別的媽媽有更好的辦法可以給大家分享。

  • 3 # 億東佳

    提醒孩子提防壞人,看上去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仔細分析卻是非常深刻的現象。

    為什麼現在壞人這麼多?為什麼小孩這麼容易被壞人相害?

    大家都清楚,小孩的思維決定著小孩日後成長的方向,決定著父母心血換來的結果,決定著國家和民族的未來。

    我不知道其它城市的小學是怎麼樣的上學時間,在南京,小學下午兩點半就放學了。

    我在想,兩點半放學後學生面對的是什麼?老師去做什麼了?家長該如何辦?

    小學時代可以說是孩子宇宙觀,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初步形成的階段,這段時間小孩腦袋裡裝進去的是什麼,決定著小孩一輩子。

    目前的情況是,小孩自由時間多了,絕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遊戲裡面,遊戲玩膩了,就去消費,去看成人電視,早戀的孩子多了,沒錢消費就想辦法搞錢,犯罪的小孩多了。

    我們提醒小孩提防壞人可是小孩卻慢慢變成了壞人。

    誰都知道,小孩是不知道世間最難的事情是什麼,只要你讓小孩去做,小孩就會去做。

    世間最難的事情就是讀書。誰見過成年人讀書有多少成就的?

    小孩把大部分世間花在了非讀書的事情上,況且讀書期間腦袋裡不斷湧現與讀書無關的記憶裡,又能學會多少知識呢?到了高中階段,只有拼書本,只要能考上大學就好了,當然高的升學率已經讓現有學生壓力小了很多。到了大學階段,學的一技之長能養家餬口就已經滿足了。

    世間兩件事,為人,處事。現在的教育只是教會孩子做掙錢養家餬口的事,卻沒有教會孩子為人處世,為人處事。

    我在想,如果小學能在五點或者五點半放學,那多好,利用這個兩三小時給孩子多讀一些聖賢書,這樣的孩子一定是社會的棟樑。

    人生最大的意義是成為聖賢,不是有多少財富能比較的。

    要自由首先是要自強。少年強,家庭才會強,家族才會強,社群才會強,國家才會強。

    要自主,就必須要自知,小孩要知道自己是男孩還是女孩,要知道,原來社會上的人還有很多,不都是像自己的爸媽,同時有很多聖賢,他們說的雖然不很懂,但是多多讀他們的書就可以了。自己知道了自己,別人,再不斷提升自己去了解自己。

    打遊戲,做事都只是一術一技而已,很難傳承給後人。為人處世之道才是硬道理。

    要自由,先自強

    要自強,先自主

    要自主,先自知

    要自知,先熟讀聖賢書。

    要讀書,從小孩時代抓起。

    要抓起來,從教育安排做好。

    把小學放學時間推遲到五點半,對小孩,對打工年輕的家長,對社會都是好事。

    願祖國的花朵都能成為聖賢!

  • 4 # 馨馨136875136

    確實是個兩難的問題,我家寶貝就喜歡親近別人,,我偶爾提起壞人呀,拐騙的故事教育孩子,她聽完總是一臉躊躇,顯得害怕的樣子。我又擔心她做噩夢,可第二天人家該什麼樣還什麼樣子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代眼光來看,如何解析《情深深雨濛濛》中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