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不坑爹的小蘿莉
-
2 # 拾休一念
一道審判的光,在愛與不愛間劃出了銀河。所有的附加都需要載體,唯有愛,無視距離,秒殺時間,穿越生死。見或者不見,就在那裡。不得不直面的時候,留下的只有茫然。
如同微距和廣角看到的不同世界,置身熙熙人潮中,再難逆流而行。當行動充斥了每一分鐘,生命也失去了思考的時間。
最值得珍惜的,常常視而不見。不知者不罪,悔的永遠是當初。趕路的時候不曾想,風景不只在終點,明天也未必會有更好的遇見。
若愛是信仰,結緣當有慧根。
-
3 # 豆丁剪輯
電影對中學教師武文學和被出軌的女職員李楠的兩個故事的描寫尤為亮眼,武文學是宜江市的一箇中學語文老師,他已經有豐富的教學經驗,目前最大的職業發展瓶頸是還沒能評上高階職稱。所以影片一開始,我們看到一對中年夫妻在床上親密的同時也在商量著如何討好上級、獲得職稱的好笑一幕。這一幕同時也代表著中年夫妻典型的感情模式,親密成為流程,現實才是生活的全部重心。在這樣的關係中,“愛情”是中年夫妻幾乎無暇顧及也不會提及的話題。但是,那道白光的出現,撕破了他們的遮羞布。人們議論紛紛,有愛的夫妻都消失了,無愛的才會被留下。
黃渤和譚卓將這對中年夫妻的尷尬處境拿捏地很到位。一邊相互猜忌誰不愛了,一邊又要試圖掩飾和逃避不愛的問題,甚至為了面子用荒唐的方式向外人證明夫妻的感情。片中有幾處演繹中年夫妻感情危機的戲份特別生動寫實。一處是在同學聚會喧囂的餐桌上,武文學極力把話頭引到自己身上,向大家解釋光照來的那一天妻子並不在宜江市,以此證明兩人並沒有被愛拋棄,還存在感情。黃渤將這個過程中,武文學強行引出話題的尷尬和虛偽,拿出假照片和車票的心虛,努力辯解的逞強演繹地極為生動。另一處是當武文學得知自己可能被“綠”之後決定報復妻子,險些出軌暗戀自己多年的女同事小韓(焦俊豔飾)。在出軌邊緣一番掙扎之後,武文學還是沒有跨出那一步。回到家裡,面對妻子,他說出來那句在夫妻生活中極少出現的“我愛你”,飾演妻子的譚卓如釋重負般在武文學肩頭從抽泣到痛哭。儘管這一幕導演刻意只給我們展示了夫妻依偎的背影,但黃渤和譚卓的表演還是將夫妻之間真情告白後的釋然演繹得自然和感人。
影片另一個亮點是由王珞丹飾演的被出軌的女性李楠和小三何曉芬的故事。那道光來的當天,李楠正等著丈夫胡建平到民政局辦理離婚手續。但是她沒有等來丈夫,卻在幾天之後等來了小三何曉芬(黃璐飾),諷刺的是,小三何曉芬沒有和愛人消失,她也找不到胡建平了。於是這個“尋找胡建平”的故事讓第一場對手戲就火力十足的兩人成為了某種意義上的“盟友”。兩個被愛拋棄的女人,踏上了尋找愛人的道路。她們都想知道,愛人到底為什麼消失?他最愛的人到底是誰?這道檢驗真愛的光諷刺著小三的自作多情,更刺痛著原配李楠的心。王珞丹很適合李楠這個角色,她獨立,倔強,堅強又脆弱,小三何曉芬哭著說自己失去了愛情,李楠對愛隻字不提,卻在用每個隱忍的表情和絕望的眼神訴說著愛與恨。影片最後,劇情巧妙反轉,知道真相的李楠茫然地望著江水,這道光帶來的愛的難題直到最後也沒有為她揭曉答案。影片餘下的兩條線索,街頭混混筷子(白客飾)、年輕女孩劉佳一(李嘉琪飾)的故事代表著另外兩種愛的答案。關於邊緣愛情的隱秘和偉大,關於年輕愛情的脆弱和不確定性。儘管影片對這兩段故事著墨偏少,但卻留給了觀眾更多思考和想像的空間。
總體來看,作為董潤年編劇轉導演的處女作,本片的完成度還是很高的。影片採取多線敘事,幾條線索交叉進行,結構並不鬆散,故事之間也有著合理的呼應。在奇異光照的設定下,四個主人公遭遇的愛情和人性考驗是相似的,他們都是被愛拋棄的人,共同面對著“未消失的愛人”這一問題,思考愛之於自己的意義。更難得的是,之前的華語電影中很少看到這樣的愛情電影型別,聚焦我們如此真實的現實生活,這很可貴。影片對於故事之間的串聯設計構思巧妙。用“看”與“被看”的方式引出四個故事的主角,例如光照出現前後,白客看著王珞丹計程車的車禍,王珞丹看著李嘉琪一家在民政局的爭吵。看與被看的審視關係與片中焦俊豔提到的臺詞“他人即是地獄”形成互文,主人公們不知道此時自己也正陷入生活的漩渦中。另外,片中還有一幕設計別出心裁。在黃渤知道妻子不愛自己,王珞丹苦苦找不到丈夫之後,兩個故事的主人公藉著雨夜抽菸的情節有了短暫交集,一組緩慢的長鏡頭表現出兩個失愛之人的惆悵。
影片對主題的挖掘也有一定深度。例如武文學在出軌邊緣的掙扎,李楠面對同樣失愛的小三的寬容等等。在光照下,不愛的謊言被揭穿,證明愛的方式卻各不相同:有中年之愛的虛偽與深沉,背叛之愛的不甘與隱忍,青春之愛的莽撞和迷茫,禁忌之愛的隱晦和殘酷。片中實力派演員們能夠抓住各自角色的身份、性格特點,將這些形形色色的愛用不同形式用心詮釋,讓影片頗具感染力。可以看出,導演想要儘量多展示不同面向愛情觀和人生觀的野心,這種努力貼近現代人生活,描繪普通人情感世界的嘗試是值得鼓勵的。
片中李誕有一段客串採訪,他說:“真愛不是我們自己能定的標準,夜深人靜,捫心自問,我們到底是可憐人還是騙子?”可憐人是不被愛的人,騙子則是假裝還愛的人,在片中,他們都是被光留下的那群人,現實生活中,多少都市現代人也面臨著這樣的拷問。從這個角度看,《被光抓走的人》就是一部關於現代人愛情觀的寓言,“光”代表著人們越來越多對“再也不相信愛”的感嘆,對付出愛的吝嗇和不被愛的恐懼。影片在開頭和結尾的隨機訪問,或許也是導演想要傳達給觀眾的問題:你是否相信愛情?對你來說,什麼才是愛?
-
4 # 侗家楊兄
導演董潤年有過這樣一個腦洞:
“如果有一道神秘的光把一部分人抓走,社會的平靜與法則被打破,我們該怎麼辦?”
以此為創作靈感,董潤年最終完成了《被光抓走的人》這部電影。
影片片名叫做“被光抓走的人”,其實拍的是“被光剩下的人”的故事。
在導演的設定裡,一道神秘的光束掠過城市,許多人消失不見,而這些消失的人,基本都是一對兒一對兒的。
專家指出:
被光抓走的人,都是有愛情的人。
“被光剩下的人們”陷入了不安之中。
單身的倒還好,沒有愛也沒有恨,頂多覺得有些孤獨,戀愛的情侶和結婚的夫妻就太難受了。
被光剩下了,是說明他們之間沒有愛嗎?
那是誰不愛誰呢?
是誰在扯謊?又是誰對愛情已經失去了信任?
還有一些人更難受。
一對情侶或夫妻,一個人消失了,另一個留下了。
留下的那個接受不了現實:原來我愛對方對方卻不愛我?
焦慮、不安、猜忌、悔恨、不服、遺憾……種種情緒都被這道光帶了出來,一個又一個的人,一段又一段的愛情,在這道光面前不得不接受拷問。
這就是《被光抓走的人》,一部腦洞大開的電影,更是一部拍出了愛情真相的電影。
在我看來,董潤年導演的這個腦洞,著實讓人細思極恐。
我大膽猜測,如果真有這麼一道光出現,消失的人一定要比剩下的人少。
因為愛情太難定義了。
這哪是一道光能輕易定義的事情?
影片中黃渤所飾演的語文老師武文學,和妻子張燕成了被光剩下的人,他不願意接受自己妻子之間已經沒有了愛情,因為在他看來,兩人之間並沒有什麼大的問題。
但這道光的存在,還是加深了兩人的裂痕,婚姻生活幾十年,怎會沒有各種各樣的小問題呢?夫妻日久,說的話越來越少了,親密度也沒那麼高了,遇到考驗,就會接近崩盤。
面對這道光所帶來的真實困境,武文學和張燕該如何去解決問題呢?是結束婚姻還是委曲求全,是相信光還是相信自己?我不劇透了,這些在影片中都會給到觀眾答案。
王珞丹所飾演的李楠,遭遇的是不同的困境。
李楠人如其名,很難。已經決定答應和出軌丈夫離婚的她,發現丈夫胡建平也被光帶走了。
她不驚訝丈夫沒有和自己一起被光帶走,但她發現,黃璐飾演的小三,也成了被光剩下的人。
李楠好奇,什麼人是丈夫的真愛?
她不愛了,但她還是不服,她想知道是誰奪走了自己丈夫。
在這道光面前,她知道自己會被剩下,但終究是有些不甘。
她能得到自己想得到的答案嗎?我也不多做劇透了。
像武文學、李楠這樣被光剩下的人,影片中還有好幾個。
他們的故事或悲傷或荒誕,或疼痛或無奈,但有一點是相同的——這些故事都足夠真實。
《被光抓走的人》這個故事,雖然建立在一個巨大的腦洞之上,但聚焦的都是我們生活中真真切切的愛情問題,拷問的也都是人們在愛情中真實的所想所感。
婚姻裡的不理解、戀愛中的不信任、親密關係中的患得患失、曾經滄海後的一別兩難歡……這些我們都或多或少經歷過,《被光抓走的人》就是用一道光,將這些都放大,赤裸裸地擺在了觀眾面前。
如果說導演對腦洞的設計和處理讓這個故事變得流暢而好看,導演對於愛情真相的探討也讓這個故事變得經得起琢磨,贏得到觀眾的共鳴。
共鳴,是一部愛情片成功的關鍵。
愛情片是永遠都不會過時的電影型別,但如何拍出新意,一直是難題,我想,《被光抓走的人》給出了一種答案。
它用一個寓言,揭開了現實。
又用現實,觸動了人心。
值得一提的,還有本片中演員們的表演。
我太喜歡黃渤了。他演戲有呼吸感,舉手投足之間,都是生活,影片中的幾場重頭戲,他都完成得非常出色,把情感拿捏得極好,不動聲色,卻力道十足。
王珞丹也貢獻了足夠出色的表演。她的表演也是靜水流深的,不張揚不外露,卻把一個女人對愛情的絕望和不服都演了出來,她身上帶著一種勁兒,有力,動人。
白客也很驚豔。觀影時我希望大家留意白客的表演,他是鬆弛的,是自然的,卻也是極有爆發力的,影片中他有場哭戲,頗為震撼人心。
譚卓、文淇、焦俊豔、黃覺等演員也都貢獻了非常不錯的演繹,用年度中國產電影最佳群像表演形容本片,一點都不為過。
不得不說,我個人非常喜歡這部《被光抓走的人》。
我喜歡它技法的成熟,更喜歡它用心的真誠。
總之,值得一看。
-
5 # 影視橋段錄
在沒看片之前,其實還是挺喜歡這個故事的設定的。
咻的一道光,帶走了所有堅定的、相愛著的人,留下了所有被背叛的、被欺騙的、被忽視的、被誘惑的人。
而留下來的人,在不斷加深的欺騙、猜忌和埋怨中,愈發失落、恐慌和沮喪,但還要繼續“愛”下去。
可真是夠殘酷的。
心灰意冷的原配,歇斯底里的小三,虛偽脆弱的中年人,痴傻瘋癲的年輕人……離開的人不知道去了哪裡,剩下的人也不知道該往哪去。
愛是難得的好東西,但它又是無序的,混亂的,複雜的。而人呢?人太脆弱了,太自私了,太虛偽了,太貪心了,有時候甚至配不太上相愛這件事情。
被光抓走是僥倖,被留下可能才是常態。
說回片子,還是可以的,兩星給概念,兩星給白客。雖然最後,好幾對戀人的走向和三觀都有點崩,但被光帶走的情節設定我還是挺喜歡的。
看完片,其實整個人都很喪。
雖然很難,但希望我們都被光抓走,一個都不要留下來。
-
6 # 頭億號
黃渤是我們喜歡的喜劇明星,他是一個智商特別高的山東男人,最近,他和王珞丹等主演了科幻電影《被光抓走的人》,這是一部被定為現實主義的輕科幻電影,在新片釋出會上主創們一一現身,而且他們的造型都很特別,一度引起了觀眾強烈的好奇。黃渤主演的片子都是比較嚴謹的,我相信這是一部非常好玩,非常懸念十足的電影。
《被光抓走的人》,突出一個懸念,一道白光嗖的一下就出現了,然後有一些人就消失了,消失的這些人去了哪裡?無不給留下的人們很多懸念,甚至恐慌……就如它的預告片中說的那句話“光到底抓走了什麼人?”失蹤的人好多都是一對一對的,有些是男女朋友,有些是夫妻,那麼剩下的人就被定義成了沒有愛情的人,原來這道光是對愛情的最後的宣判。於是,在剩下的這些人裡面,大家開始猜忌,開始懷疑等等各種情緒滋生而來,為什麼消失的是他們?他們就擁有真正的愛情,而我們不能夠呢?
這部片子既然定位為科幻的電影,就是有一定的懸念和神奇在裡面,有懸疑的東西特別符合當下青年人的口味。現實主義又符合當下的主旋律,關於愛情,關於婚姻,幾乎每一個人傾其一生都在思考這個問題,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剩男剩女存在?難道不是因為大家都懼怕婚姻都懼怕愛情嗎?在現實和愛情之間到底存在著什麼樣的矛盾?圍城裡的人想拼命的出來,圍城外面的人想要進去,卻又不敢進去,這是何等的一種痛苦,這部影片就是透過這樣現實又科幻的手法,把這一焦點的問題向大家展示出來。
黃渤作為一個影帝,他不斷地在戲路上突破自己以往的風格,能看到他的幽默,他的高智商,對於愛情對於婚姻,他在電影中飾演一個老師,他將給我們一個什麼樣的答案呢?就讓我們拭目以待,期待黃渤主演的這部《被光抓走的人》。
-
7 # 小叔說影視
畢竟是輕科幻的片子,要說能有多火也未必。黃渤出演倒是可以期待,他接的片子還是有些看點的。就劇情而言比較簡單,來自導演的一個腦洞,一道神秘的光出現,所有相愛的人消失了,那剩下的就是不相愛的了?於是引起相愛的人彼此懷疑,討論的是當下人性的情感。有些無厘頭,讓人啞然失笑。人性是微妙而複雜的,感情的積累也不是一天兩天,相愛的人心意相通,能經歷生死,豈能因一道光就的出現就懷疑彼此的。以這種方式討論情感,是不是把愛情看得太不堪一擊了。相愛的人付之一笑,未相愛的人看熱鬧。
-
8 # 囧鴿
這部由黃渤、王珞丹、譚卓、白客等聯袂主演的現實主義科幻電影,講述了某一天全世界被神秘的光籠罩,而這光一旦照到人人就會消失,更奇怪的是消失的大多都是情侶,而且只有真心相愛的才會消失。這部電影由金牌編劇董潤年自編自導,將於12月13號全國上映,值得一提的是,一旦提到“黃渤”,那這部作品的人氣和口碑都必然是高居不下。作為首部現實主義科幻型別的電影,在型別上就吸引了觀眾的好奇,故事背景也十分吸引人眼球,是中國科幻電影的又一新作。為什麼人會被光抓走,留下的人要怎麼辦?不論故事外殼多具有想象力,最終還是要回到現實中,這是華語電影新型別的開拓,也是電影人一次全新嘗試。那些被光抓走的人能不能再回到愛人身邊,這個問題只有看過電影才會揭曉答案,我們拭目以待!
-
9 # 幽默電影人
電影畫面非常寫實,而講述的題材十分科幻。光產生的情節真實而又充滿了黑色幽默,最後卻情真意切、發人深省。
很難給《被光抓走的人》下一個特別提切的定義,我相信看完電影后,會有人評價電影鏡頭語言略顯稚嫩,剪輯節奏略顯拖沓,或者對這個全世界把愛情看的那麼重的烏托邦提出質疑。
但這是我近期來看的最有感觸的電影了。希望大家會喜歡。
-
10 # 雲剪影
以為這是一部類似“科幻愛情”影片,看了之後,卻發現充滿著赤裸裸的現實。人物走向是寫實的,可以說描繪的每個人的一筆一畫都如此深刻。
現在這樣一個快節奏社會里,連情感都是快馬加鞭的產物。閃婚、閃離都不是稀奇的事了。
值得引人深思
-
11 # 東邪笑了
看過了。本人就是電影裡的宜昌市人,電影裡叫宜江市。最開始除了衝著黃渤,更多是想看看自己家鄉在電影裡呈現出的樣子,當然了,電影取景全是人流量比較大的黃金地段,所以看的格外親切。
說真的,編劇的想法不錯,透過奇特的自然現象使人無故消失這個事,衍生出了很多家庭夫妻之間,朋友之間微妙而複雜的關係,幾個主要人物之間沒有太多的交集,更多的是講述每個人自己的事,以及發生奇怪自然現象以後,自己的生活產生的一些變化。
片中人物的性格塑造的氣質,我覺得比較符合宜昌人的特點,直率謹慎同時不愛講太多廢話。片子中的人物說的可不是宜昌話,更多的像是四川話和其他地方的混合版。
影片到最後也沒有解釋這個奇怪的自然現象是怎麼出現的,那些消失的人去了哪兒?還有他們那些沒有消失的家人朋友,以後的生活該如何繼續?所以給人感覺這更像是一部揭露人性的片子。既然是這樣,表現的手法可以有很多,不一定非要透過所謂的愛情來考驗出人性,而且在每個點上表現的又不太深入,有點兒淺嘗輒止的感覺,這是我覺得不足的地方。不太好說這個片子到底是屬於科幻,愛情啊,還是懸疑。
回覆列表
這是一部披著科幻薄紗的愛情片,故事的三條主線不相關,但在同一時空下偶爾交匯,故事的主角們都在光柱掃過城市帶走一部分人後,面臨愛情的考驗,他們掙扎、面對、克服或是毀滅,完成各自在愛情裡的自我救贖。整個觀影過程,讓我思考更多的不是被光帶走的究竟是不是真的相愛的人,而是什麼樣才算是真正的愛情,愛情最後的終點都是親情嗎。映後的交流會,黃渤說真正的愛情真正的情感來自於我們內心的感受。其實,愛不愛一個人,心總是最清楚的,只是我們有時候會被大腦矇蔽了,沒去聽過它的聲音。影片最後,黃渤和譚卓飾演的夫婦在廚房裡和解,袒露心聲,繼而一起忙活著做飯,剛經受失戀的小女兒坐在飯桌前抹掉眼淚吃上爸媽做的熱氣騰騰的飯菜的場景,真的深深感動了我。最後回到這道神奇的光,導演說,它不僅存在在電影裡,也在我們的生活中,回望過去,來時的路上,我們都遇到過關係很親密很在乎很愛的人,曾經以為會一直在一起,最後都慢慢消失在自己的生命裡了,他們不就像是電影裡被光抓走的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