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諾諾Luna

    信仰是超脫於現實,透過人的情緒,大腦所激發的無限的渴望,是人們的信仰所發展的一種國家文化、宗教文化,“信仰”一詞最早出現於佛教典籍唐譯《華嚴經》:“一切仙人殊勝行,人天等類同信仰,如是難行苦行法,菩薩隨應悉能作。”據考證,《魏書》:“亡父既見赤虎之信,仰感聖朝遠遣妻子,又知天命有歸,擁眾一萬”中,並無“信仰”一詞。“信仰”又作仰信,謂“對佛、法、僧三寶不疑而欽仰之”;也就是對佛、法、僧三寶之崇信欽仰

    在原始意義上,也可指天地信仰與祖先信仰。據現代人類學、考古學的研究成果,人類最原始的兩種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天地與祖先是人類、萬物之根本。天地信仰和祖先信仰的產生是源於人類初期對自然界以及祖先的崇拜。

    信仰,亦指對某種思想或宗教及對某人某物的信奉敬仰。

    ❤️如果問我心中的信仰……

    有的人選擇信仰科學,有的人信仰宗教,有的人選擇信仰理性。

    我崇尚科學,我是一個選擇信仰科學的人。

    科學是來不得半點含糊的。

    科學家們反覆實踐得出:把自己信仰的內容視為統整人生各個方面的最高原則的話,所有的活動都以遵循這個原則為指向。

    楊肅明老先生經過反覆推敲,得出了人一輩子要解決三個順序,且順序不能亂!

    一.人和物之間的關係;

    二.人和人之間的關係;

    三.一定要解決人和內心的關係。

  • 2 # 每日分享勵志語錄

    我總結一下他們的話,就是

    問題一:信仰是什麼?

    答:一種類似三觀大禮包的東西,對世界、對自身、對幸福及對金錢等等的一套綜合認知模式

    問題二:人活著需要信仰嗎?

    答:不是需不需要,而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信仰。這裡的信仰有一點三觀的意思,是你怎麼理解這個世界、看待自己的一種偏主觀的認知模式,而宗教是其中的一種。

    怎麼理解?舉個例子,柔弱的小明問村裡惡霸小強討工錢,結果被小強一拳糊臉,現在躺在醫院裡,小強逃得不知蹤影,這時候來看望的小紅安慰小明說:小強總有天要遭報應的。

    請問怎麼看小紅這句話,小強總有天要遭報應的?

    1、覺得有道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信抬頭看,蒼天饒過誰。

    2、覺得扯淡,這麼現實的社會,憋掰了,找警察抓到小強再說。

    3、覺得蒼天有眼這事這不是不可能,但是說這話的人更多時候是安慰小明罷了。

    我給出的答案是:不論你做出了什麼選擇,你都是一個有信仰的人。3種答案3種角度,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套對人、對世界的理解方式。小強遭不遭報應,沒人能知道,因為這是未來的事情。對於未來的事情,誰能有10成的把握呢?正因為很多事物沒有確定解,所以人需要一個能說服自己的答案。心裡有答案,遇到事才不會慌。宗教信仰則是提供了一套現成的理解方式,佛教我沒了解過暫時不說,就基督教而言,是偏向於做出答案①中的選擇,對於從小到大受的是系統的科學教育的人,通常會做出答案③中的選擇。

    (我們覺得自己沒有信仰,只是我們的信仰沒有成規模、沒有系統命名給它取名字罷了)

    你完全可以自己建立一個信仰,然後給它取名為:章魚丸子很好吃、不吃丸子餓得慌教派

    (PS:參考閱讀,飛天拉麵神教)

    信仰好不好?當然吼啊!小孩子沒有具體的三觀,他們經歷少,顯得幼稚。缺乏信仰,可以理解為缺乏對自我的認知、對世界的認識、對他人的理解,通俗來說就是不成熟。缺乏信仰的表現很明顯,就是容易意氣用事、不考慮後果,渴望外界的認同感,缺乏歸屬感等等等問題,就像小孩子一樣。很多女孩子你們指著你們男朋友生氣,說男人怎麼可以這麼不成熟的時候,你們有沒有想過,我的男朋友為什麼表現如此?到底怎麼定義成熟?這是什麼導致的呢?我們真的瞭解自己嗎?

    古人云,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也就是說:三觀估計需要很長的時間和經驗積累才會成型,在此之前都可能隨著事情的發生而改變。我見過一個老先生,以前是基督教家庭出身,後來因為痴迷科學到了20歲左右放棄基督教變為無神論,最後家庭遭遇重大變故,他在50歲信了佛教。他說,這才是對世界理解的方式,以前太年輕。

    這是個例嗎?不,這樣的事情太多了。佛改無神,無神改基督,後轉摩門教,我都有見過。

    所以說穩定信仰是有前提的:就是這個信仰必須經得起時間的磨礪、經得起世俗的考驗。我從來不信20歲的人能有什麼固定的信仰,你說你信基督?你真的信嗎?為什麼?你不會好奇嗎?世界上為什麼有那麼多不同的教派?聖經裡沒寫恐龍的,你不好奇嗎?聖經裡沒說進化論,沒說量子理論、沒說飛機制造技術、沒說網際網路、就連電力都沒講?你不好奇嗎?只要你是好奇的,那麼你的信仰就仍在發展中。

    如果有東西說服不了你,那麼你就需要尋找能說服自己的解釋。信仰這東西,本來就是一個人不停尋找答案的過程。

    題外話:

    每個宗教都有自己的優勢,當然也有缺陷,如果各位對宗教信仰有興趣,不推薦看原著,推薦去各地方的教會,去理解他們的三觀和做事風格,時間久了,你就能瞭解這個教派的信仰可能是什麼樣的。

  • 3 # 廣東陽明設計有限公司

    王陽明(1472--1528),生於餘姚瑞雲樓。原名雲,更名守仁,字伯安,號陽明,學者稱陽明先生。明代著名哲學家、教育家、軍事家、文學家和書法家,著有《陽明全書》。他創立“心學”,提出了“致良知”學說,在世界哲學史佔有重要地位。他的著作由門人輯成《王文成公全書》38卷。史稱其為“明第一流人物,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絕頂”。

    王守仁(心學集大成者)與孔子(儒學創始人)、孟子(儒學集大成者)、朱熹(理學集大成者)並稱為孔、孟、朱、王。其學術思想傳至中國、日本、北韓半島以及東南亞,立德、立言於一身,成就冠絕有明一代。弟子極眾,世稱姚江學派。其文章博大昌達,行墨間有俊爽之氣。

    在書法上,王陽明也有極高造詣。他曾對弟子說:“我開始學習寫字,對照臨摹古人的字帖,只是得到字的形狀。後來拿起筆來不輕易落在紙上,專注思索,靜心思考,在心裡構造它的形狀,時間久了才開始懂得它的法則。

    王陽明的草書筆意清新,瘦勁堅挺,隨意為之而無飄浮之嫌。特別在龍場貶謫期間所書《何陋軒記》、《象祠記》行筆疾如風雨,矯若龍蛇,縱橫跌宕,變化萬端,是神韻超逸、氣勢豪邁的佳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開始備考2020年一級建造師還來得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