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漢水長流

    天啟帝沒有子嗣,彌留之際詔令其五弟(信王)朱由檢承繼大統。在天啟帝死後第三天,年輕的朱由檢南面為帝,年號崇禎。

    當時的崇禎內心是既興奮又焦灼,興奮的是君臨天下能夠一展抱負,焦灼的是他的敵人就在眼皮子底下,稍有差池隨時都有可能被暗害。這個敵人不是別人,而是權傾天下號稱"九千歲"的閹宦魏忠賢。

    魏忠賢21歲自行閹割而走進皇宮,天性狡詐多謀,且能說會道,由於揣摩聖意,刻意逢迎,得到天啟帝信用。借皇權網羅羽翼,後期勢力相當駭人。上到六部,下至地方州縣;軍隊內外全有他的黨羽。他不但號稱“九千歲”,而且一家老小都在朝中當大官,連還在襁褓之中的侄兒良棟,也被封為東安侯。另一個侄兒良卿甚至代替皇帝,前往供祭南北郊社,祭祀太廟。可以說,後期的天啟帝已經完全成為傀儡,大明王朝實際上成為了魏忠賢的天下。

    面對強敵,在經過起初的焦灼後。崇禎的內心也開始變得冷靜,以弱示人,韜光養晦。每天衣冠不整,不見任何人,不說話,也不樂,其目的是消除魏忠賢的疑心。

    因為此前皇嫂張氏有過交待,凡事倍加謹慎,小心在意,尤其是宮中的食物,不要吃,所以崇禎自帶著一塊麥餅藏在身上,餓了偷偷吃一口。崇禎入宮的第一天晚上,整宿沒睡,手中握著一把劍枯坐。為了拉攏收買身邊的太監和錦衣衛,他命人取來了酒肉給予賜賞。這些人深受感動,一個勁地山呼萬歲。之後崇禎把宮裡的宮女丶太監換成了自己從信王府帶去的人,以確保自己的安全。

    而當時的魏忠賢更是整宿整宿的睡不著覺,因為他號不準崇禎的脈。他現在最想要的是維持住自己的地位,至於弒君而自立,借他個膽他不也敢,少了關主件的人,還是有他的底線,與其說死忠於大明,不如說活在了刀尖上。所以崇禎的當時表現是極其聰明的,魏忠賢當然不希望自己面前站立的是一個英明強勢之君。只要不動自己,哪怕讓自己提前告老,能保住榮華富貴,他是斷想不會下死手的。

    但現實的環境使魏忠賢糾結不己,崇禎雖然待己如初,內心咋想,不得而知,更為讓他食不下咽的是為禍官場數年,樹敵過多,尤其是在和東林黨的鬥爭中,得罪了當時不少有影響的朝臣,所以他用美色誘惑崇禎,妄想他成為第二個天啟,結果崇禎早有所防,未能得逞。

    其實宦官一開始只是作為替皇帝分擔政務的親信而存在。土木堡之變後,文官集團開始坐大,宦官被皇帝抬高地位藉此打壓文臣集團,保證皇權的穩固。天啟年間,東林黨一黨獨大,嚴重威脅了皇權統治,天啟帝表面上昏庸重用魏忠賢,背後深層次的原因是想透過閹黨奪回權利,所以造成魏忠賢的權勢滔天。歸根結底,宦官只能是依附於皇權之下,再張狂也不過是皇帝手裡的一張王牌而已。

    因此,對自己的位置,魏忠賢再清楚不過。為了更深入試探崇禎,魏忠賢決定以退為進。他主動提出要辭去東廠總督太監的職位。崇禎非但沒有詔準,而且對他還褒獎一番。然而隨後,對客氏的請求卻正中崇禎的下懷。客氏是天啟帝的乳母,生情放蕩,與魏忠賢狠狽為奸,天啟帝絕嗣與她有直接關係。客氏請求出宮的理是天啟皇帝已死,我留在宮中也沒有意義,再者也不方便。於是崇禎馬上恩准了。其目的是,將魏忠賢和客氏徹底分開。

    為了解除魏忠賢的孤疑之心,崇禎一面給魏忠賢加官進爵,一面打壓上奏摺彈劾魏黨的楊所修。崇禎的不正常之舉瞞不過睿智大臣的慧眼,他們時刻盯著皇上的動向,揣摩聖意。崇禎正是抓住了大臣們的心理。當御史楊維桓上疏彈劾魏忠賢的親信崔呈秀時,局勢對崇禎己經相當有利了,表明魏黨黔驢技窮,"丟車保帥"是崇禎預料之中的,於是立即免除了崔呈秀兵部尚書一職。崇禎此舉,無疑釋放了一個政治訊號,那些曾被閹黨打壓的朝臣們早就等著這一刻的到來,於是,彈劾魏忠賢的奏摺就像雪片一樣飛來。

    最後給魏忠賢致命一刀的是海鹽縣貢生錢嘉徵的奏疏,名為《奏為請清宮府之禁以肅中興之治以培三百年士氣事》,其中揭發了魏忠賢十大罪狀:並帝、蔑後、弄兵、無二祖列宗、克削藩封、無聖、濫爵、掩邊功、朘民通同關節。

    令人叫好的是崇禎還把這個奏疏拿給魏忠賢看了,而且以保護他為由,送回鳳陽安置。當時,魏忠賢的心理徹底崩潰,不久上吊而死。

    其實"人不作死不會死。"魏忠賢的一生就是這句話的經典釋義。一個奴才,在崇禎眼裡,終究翻不起大波,因為天意決定他這一生註定改變不了既定的身份。

  • 2 # 山西強子

    天啟七年八月(1627),大明王朝的第十五位皇帝——天啟皇帝因病去世,終年二十三歲。由於天啟帝自己沒有兒子,他在臨終前留下遺命:讓自己的五弟朱由檢繼承皇位。於是朱由檢登基為帝,就是歷史上的崇禎帝。

    一上臺的朱由檢雄心勃勃,想幹一番大事,大權在握,禍亂朝政的魏忠賢就成了崇禎帝的阻礙!這時的魏忠賢牢牢地把握著錦衣衛和兵部的權力!朱由檢的養母莊妃就是被魏忠賢害死的, 當時魏忠賢與朱由校的乳母客氏仗著天啟皇帝的寵信,聯手把持朝政,大肆排除異己,殘害忠良,宮內的風氣一度烏煙瘴氣。好多妃嬪為了苟且偷生,只好屈膝獻媚,向魏忠賢和客氏屈服,以圖平安。從朱由檢的幾個哥哥弟弟的夭折就可以知道,魏忠賢在朝廷的權勢滔天。

    全國各地的官員都在為魏忠賢建生祠,稱呼他為九千歲,朝廷之中都是他的爪牙!

    一、由於剛登基的朱由檢實力弱,並且隱忍不發。對魏忠賢故佈疑陣,把重要的事情還是交給魏忠賢辦。魏忠賢也摸不著朱由檢的底,以為皇帝相信他,哪知朱由檢在麻痺他。沒過多久,朱由檢隨便找了個藉口,把天啟皇帝的奶孃客氏趕出了皇宮。理由是天啟皇帝去世了,她沒道理留在皇宮!客氏和魏忠賢是對食夫妻。這樣魏忠賢又少了一個幫手!

    二、 當時魏忠賢最重要的手下就是兵部尚書崔呈秀,這個人手握重兵,是主宰大局的重要人物。所以朱由檢安排人彈劾崔呈秀,崔呈秀被朱由檢果斷被拿下。這時候魏忠賢才明白,大勢已去了。

    三、崔呈秀的倒臺,是皇帝傳遞的一個訊號,魏忠賢開始倒黴了。逐漸有大臣冒出來開始彈劾魏忠賢,越來越多的罪狀被抖出來交給朱由檢。朱由檢讓魏忠賢聽一聽這些罪狀,看他什麼態度。魏忠賢立刻表示年老體弱,打算辭掉官職回家休養。本來想試探朱由檢,沒想到皇帝批准了。被朱由檢皇帝發配到鳳陽守皇陵,因沿途魏忠賢居然還豢養了大量殺手。所以朱由檢讓錦衣衛逮捕魏忠賢回來,魏忠賢得知後當晚就自盡了。

    四、魏忠賢的閹黨集團一直以來就和東林黨人互相傾軋。魏忠賢掌權的時候,逼死迫害了大量的東林黨人。魏忠賢死後,在崇禎皇帝的支援下,東林黨人重新掌權,閹黨被徹底清洗。

    在年少有為的崇禎皇帝朱由檢的巧密佈局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剷除了以魏忠賢為首的閹黨集團,進而收回了權利。

  • 3 # 歷史小跟班

    崇禎(也就是朱由檢)上臺的時候才16歲,在朝中也沒啥根基卻出人意料的扳倒了禍國殃民多年的九千歲魏忠賢,那麼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魏忠賢並無反意

    崇禎能除掉魏忠賢,最大的原因還是魏忠賢並無反意。他雖然權傾朝野,禍國殃民,但崇禎想要除掉他的時候並沒有反叛,反而主動退讓,主動辭職告老還鄉。可惜他不明白,他不死皇帝和東林黨都不會心安的。

    策略運用得當

    崇禎剛上臺的時候,沒有意氣用事,打草驚蛇,他不斷安撫魏忠賢,而魏忠賢也深知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最後只是想告老還鄉享受富貴罷了。而崇禎溫水煮青蛙,先是出掉了兵部尚書崔呈秀,然後才驟然發難,利用大臣彈劾,迫使魏忠賢辭職,最後在魏忠賢回家的路上派遣錦衣衛搞死了魏忠賢。

    閹黨內部矛盾重重

    魏忠賢當權的時候,巴結他的人很多,但這些人都不是鐵板一塊,相互之間也是有很多矛盾的。崇禎即位以後,這些本來就投靠閹黨的人都是不要臉的,害怕新皇帝清算,豈會和魏忠賢綁在一塊。改換門庭的改換門庭,反水的反水。他們成了一盤散沙,為了保命,相互彈劾、檢舉,最後被新皇帝各個擊破。

    東林黨的反攻

    要說此時朝中最恨閹黨的當屬東林黨了。天啟在位時,魏忠賢有保護傘,扳不倒他。此時崇禎繼位,就紛紛站出來了,彈劾的奏摺如同雪花般,要致其餘死地。

  • 4 # 歲七夸父

    我是七哥

    魏忠賢的倒臺,可以說充分體現了崇禎皇帝的精明政治才幹,讓人感嘆他不是亡國之君啊。崇禎剷除魏忠賢,主要有五個步驟。

    第一個步驟,崇禎皇帝順利即位,完成權力的過度。(崇禎帝劇照)

    1627年8月明熹宗病危,朱由校自知時日不多,開始安排後事。看到皇帝病危,魏忠賢和客氏感到一絲惶恐,一旦明熹宗去世,新皇繼位,他們即將面臨生死考驗。

    於是客氏安排懷孕的十名宮女進宮,假稱這些宮女都是明熹宗的兒子,想要行呂不韋之舉。明熹宗得知之後,便與張皇后商量,想要立宮女的兒子為皇帝。

    張皇后瞭解魏忠賢,客氏的為人,料定宮女的子嗣有詐,便力勸朱喜宗立自己的親弟弟朱由檢為皇帝。最終,在夫妻之情的感化系下,朱由校有了登上皇位的機會。

    而朱由檢,對朝局的敗壞,早有耳聞,不願意接替皇位,最後張皇后親自出馬,力勸朱由校,為了大局考慮,登上帝位。最終,朱由檢勉強答應了,但對皇位仍然心有餘悸,恐怕自己會被魏忠賢的黨羽迫害,命不久矣啊。(懿安皇后 劇照)

    對此,張皇后也給出了自己的建議,叮囑了些事情,才讓崇禎皇帝吃了顆定心丸。

    1627年8月24日,崇禎皇帝繼位。

    入宮當夜,為了避免魏忠賢指使宮女太監陷害自己,崇禎皇帝拿著宮女的佩劍,一夜未眠夜;日常吃飯,餓了也只吃自己私藏的食物,以防魏忠賢的黨羽下毒;最後,為了徹底保障自己的安全,崇禎從自己的信王府中,將親信的宮女、太監帶入宮中。

    崇禎帝一面不斷加強自己的人身安全,另一方面,依然恩寵魏忠賢一派,就像明熹宗一樣。

    魏忠賢看新皇繼位,已成事實,自己無法下手謀害,只得侍奉新皇。就此,崇禎皇帝順利繼位。

    第二步驟,積蓄反魏力量。

    新皇繼位,朝中勢力、宦官開始試探新皇的態度。作為權勢最大的魏忠賢,是最為迫切的,因為他知道,新皇帝的態度將決定了自己的命運。

    按照以往帝王的愛好,魏忠賢先是進獻了幾名宮女,看看崇禎的態度。崇禎不愛女色,但礙於魏忠賢的權勢,不想讓他起疑,於是收下了這幾名宮女。出於安全考慮,崇禎帝對宮女搜身,最後發現了催情藥。因此,崇禎對魏忠賢更加防備。

    魏忠賢看崇禎遲遲沒有行動,又生一計,安排一個小太監,拿著揮發的催情藥,站在宮門外,以便崇禎就範。崇禎很快就識破了魏忠賢的伎倆,更加痛惡魏忠賢,感嘆先皇就是這樣被魏害了!

    魏忠賢看崇禎帝竟然不愛女色,自己的計謀被識破,隱隱中有一些不安。為了進一步明確崇禎的態度,魏忠賢想看看崇禎對待群臣的態度。

    只見,崇禎看見一些諂媚魏忠賢的奏章,沒有太大的異常,反而有些高興的樣子;看見一些彈劾反對魏忠賢的奏摺,崇禎也不做過多回復,神情也沒有太大變化。

    魏忠賢只感覺事有蹊蹺,對自己的命運有些擔心。為了進一步明確崇禎的態度,魏忠賢決定以退為進,上書請求各地停止供奉自己的祠堂。崇禎知道魏忠賢是在刺探自己的態度,但也想借此機會,開始剷除閹黨,於是順水推舟,同意了他的要求。這樣,崇禎皇帝既表面自己反魏的態度,又不會太過於激怒魏忠賢,畢竟祠堂也只有賢明有德的聖人,才有資格供奉,魏忠賢哪裡是呢?對此,魏忠賢也是心知肚明。

    旨意下來,魏忠賢知道自己的好日子要到頭了,新皇帝對自己心存戒備。而群臣,也知道了新皇帝的態度,準備大舉反攻閹黨,反魏勢力開始醞釀壯大。

    隨後,崇禎帝料定魏忠賢會心生不滿,可能會借用自己朝中的勢力,來個魚死網破什麼的,於是繼續褒獎魏忠賢一黨,暫時穩住了魏黨。

    第三步,開始行動,尋找導火索。

    雖然有了一定的反魏力量,崇禎還是不太敢輕舉妄動,畢竟魏忠賢的黨羽太多,遍佈朝野,朝中關鍵的職位依然是魏的人。(楊維垣 劇照)

    正在崇禎尋找導火索的時候,沒想到魏忠賢一派的人,反而送來了機會。御史楊維垣作為魏黨一派,上書彈劾魏忠賢的心腹崔呈秀。楊維垣的本意,是想將魏忠賢過去所做的罪責,全部嫁禍給崔呈秀,然後以一人犧牲,來保全魏黨。

    這的確是個好計策,楊維垣想兩邊都不得罪,自己既脫離了魏黨的名聲,可以跟著皇帝一起走;倘若魏黨繼續得勢,自己也只得罪了崔呈秀,而保全了九千歲,那九千歲也不會太難為自己。

    崇禎一看,心中大喜,立即將魏忠賢黨羽的五虎之首,崔呈秀直接革職。(魏忠賢最核心黨羽 五虎 劇照)

    倒魏的導火索就此被點燃!

    第四步,剷除魏忠賢。

    群臣一看魏忠賢的心腹倒臺了,心中大快,反魏勢力頓時大漲,許多彈劾魏忠賢的奏摺一一呈上。當然,這些奏摺中,不乏一些急功近利、投機的人, 自然他們所寫的奏疏,可信度不高,憑著一些莫須有的罪名,去罷黜魏黨,只會逼反魏黨。

    最後,看過無數奏章之後,崇禎看到了一封滿意的奏章,來自海鹽縣的貢生錢嘉徵,直接列舉了魏黨的十大罪行,而且這些罪行,基本可以坐實。

    崇禎感覺時機差不多了,當著魏忠賢的面,宣讀了這封奏疏。聽完奏疏,魏忠賢知道自己在劫難逃了,而崇禎之所以不敢動自己,不過是因為自己還有朝中的勢力罷了。(魏忠賢與徐應元商量 劇照)

    惶恐之餘,魏忠賢決定動用自己的力量,為自己某一條生路。於是,找崇禎的貼身太監徐應元,商量計策之後,再次決定以退為進,請求上書辭去爵位,只求保住富貴。

    崇禎看魏忠賢如此行動,心中很是滿意,直接恩允。沒過幾天,又聽說,魏忠賢辭去爵位,是徐應元的主意,心中不快。崇禎帝與以往的明朝皇帝不同,堅持反對太監干政,於是,先嚴厲斥責徐應元,然後藉機牽連到魏忠賢,直接將他貶到鳳陽去守陵。

    這一切舉措,行雲流水,近乎沒有破綻,讓魏黨幾乎找不到太多反擊的措施。就這樣,崇禎繼位幾個月的時間,就將這位權傾朝野的九千歲,趕出了京城。

    面對崇禎的步步緊逼,魏忠賢不得已離開了京師。平日過慣了作威作福的生活,臨走的時候,也不能落下威風,魏忠賢照例帶著自己的1000親兵,四十多輛車馬,浩浩湯湯地離開了京師。

    看到這一場景,崇禎感覺自己的帝王權威受到了巨大挑戰,魏忠賢被貶出京,竟然還如此作威作福,實在可惡,於是,當場下令錦衣衛逮捕魏忠賢,押回京師受審。

    魏黨的太監李元貞聽聞,知道這次魏忠賢在劫難逃,連忙派人給九千歲通風報信,讓他早做打算。聽聞訊息,魏忠賢感覺在劫難逃,這一次被抓入京師,恐怕也是九死一生。於是,解散了自己豢養的這些亡命之徒,自己與死黨李朝欽,跑到客氏旅店飲酒,只等錦衣衛來抓人。

    這時,恰好有一位昔日被魏忠賢打壓的秀才,聽聞魏忠賢淪落到了這個地方,心中大快,想趁機奚落下這個傢伙,於是唱起了自己編纂的《桂枝兒》。

    聽聞《桂枝兒》的曲目,再加上天色已晚,月光皎皎,一種淒涼的心緒迎上心頭,魏忠賢最終自殺。

    第五步,剷除魏黨。(魏黨)

    崇禎逼死了魏忠賢,得知訊息的五虎之首崔呈秀,也自知在劫難逃,便自殺謝罪。失去黨首、領導人物的魏黨,各方勢力開始躁動,一方倒戈東林黨,一方誓死抗爭,再也沒有抵抗崇禎的勢力。於是,在崇禎藉助東林黨勢力打擊之後,魏黨幾乎剷除殆盡。

  • 5 # 身在情長在²⁰¹⁹

    前面幾位老師的回答,很詳盡了。

    崇禎帝的皇位是他哥天啟傳給的,對於天啟而言,崇禎是個聽話的好弟弟!而對於崇禎來說,天啟是個傻哥哥,能把江山交給一個太監來玩弄。

    其實,崇禎皇帝雖是“亡國之君”,但他本人是挺有能耐和手段的,天啟時期,魏忠賢當道,朱由檢一副不問世事、夾著尾巴做人的樣子,見到魏忠賢都要很有禮貌的問候“廠公好”,使魏太監放鬆了對他的警惕!

    天啟去世前,曾有遺言,說魏忠賢是功臣,要崇禎重用魏忠賢,崇禎即位初,也確實這麼做的,包括給魏忠賢封賞,給魏忠賢那些子子孫孫“加官進爵”,面對這些,魏忠賢還是沒有完全放心,他親自多次上表要求退休,但崇禎都拒絕了,說老魏是大明功臣,又是先帝指派輔佐的,不能就這麼走了,要發揮“餘熱”!事實上,除了客氏,崇禎即位之初基本沒有趕走閹黨成員,藉此迷惑閹黨,溫水煮青蛙!

    後來魏忠賢指使手下,彈劾自己,想借此摸清崇禎的真實意圖,但崇禎識破了他的詭計;包括閹黨成員之間的互相彈劾,崇禎都不動聲色的識破了這些雕蟲小技,他這樣做就是為了將閹黨一網打盡!據說魏忠賢身邊的王體乾就是崇禎的臥底!

    以上就是崇禎能扳倒魏忠賢的自身原因。

    另外,天啟的張皇后(幫助朱由檢即位,當初天啟說“吾弟當為堯舜”時,朱由檢還以為是魏忠賢的詭計,是張皇后明確告訴他應當繼承帝位,張皇后和魏忠賢的仇恨,是因為魏忠賢和客氏打掉了張皇后肚裡的孩子),還有與閹黨有深仇的東林黨,以及民心!

    其實,閹黨內部,也不是“緊密不可分”的,所謂的“一朝天子一朝臣”,大夥兒都是明白人,只要不是天啟那種極品皇帝,其他人都很難“控制”的,他們沒想到的是,崇禎對他們不是恨,而是非常非常的恨!所以後來“矯枉過正”了!

  • 6 # 有得觀史

    朱由檢扳倒權傾朝野的魏忠賢其實就用了一招——欲擒故縱術。在自己沒有坐穩皇位時縱他,在自己坐穩皇位後擒他。

    新上任的皇帝想除掉權臣基本都用這一招。雍正幹掉八賢王胤禩,嘉慶幹掉和珅,都是很好的例證。

    天啟皇帝駕崩,崇禎以信王身份入主皇宮,可皇宮是魏忠賢的天下,太監宮女大都是魏忠賢的人,為了自保,他不敢吃宮裡的飯,只吃自己帶的飯,睡覺的時候,抱著從太監手裡借來的劍。等他順利繼位,把信王府的下人調到自己身邊才解決自身安全問題。

    新皇帝上位,魏忠賢首先要投石問路,看新皇帝對自己怎樣。為了不引起疑心,魏忠賢送來的美女崇禎照單全收,意思咱倆關係不錯;有人彈劾魏忠賢,崇禎一概不於理睬,魏忠賢提出辭去東廠職務,崇禎也不同意,意思還要重用魏忠賢,還需要魏忠賢的鼎力支援和幫助;對魏忠賢的爪牙王體乾、李永貞繼續重用,意思是不但對魏忠賢好,對他的手下也不錯。魏忠賢完全被麻痺了,從崇禎對他的態度中,他感覺到崇禎對他的需要和寵信。於是魏忠賢徹底放鬆了警惕。

    魏忠賢放鬆了警惕,面對大臣們的彈劾,他首先想到的是辯解,不是狗急跳牆,這樣在魏忠賢的心裡始終存一絲幻想,崇禎不會把他逼上絕路。這樣崇禎做起來就比較從容。

    崇禎坐穩皇位後,先是開缺了魏忠賢的爪牙崔成秀。崔成秀握有軍權,拿下崔成秀,也就去掉了魏忠賢的兵權。

    沒了兵權,魏忠賢解決起來就容易多了。崇禎這時把大臣們的彈劾全部拿出來,定了魏忠賢死罪。念及魏忠賢侍奉先帝有功,免死,發配鳳陽守皇陵。就在這時魏忠賢仍存希望,他不相信崇禎會對他做絕,直到途中崇禎派人殺他,他才如夢方醒,知道自己必死,知道崇禎對他實施的只是欲擒故縱。這時他想對崇禎不利,已經無能為力了。

    崇禎扳倒魏忠賢展示的智慧和耐心,崇禎坐穩皇位後,再也沒有幹出這麼精彩的事。這使我想到嘉慶扳倒和珅,事辦得也是乾淨利落,之後嘉慶平平庸庸,終其一生再也沒有幹出這麼出色的事兒。為什麼會這樣?深度不夠。

    在生命受到威脅時,急中生智,一般人也能做出精彩事。一旦危機解除,進入正常狀態,體現出來的就是正常智力,崇禎和嘉慶一樣深度不夠。崇禎扳倒魏忠賢的智慧和他後來一系列昏招對比值得後人深思。

    互關互動,互利共贏!

  • 7 # 唯有淡然安若素

    謝謝邀請,前面很多都在評論崇禎如何如何,又如何英明神武東東,中國崇尚皇權的敬上思維一直是導致中華民族獨立個性解放缺失的前置,也導致歷史上如類似文革動亂群體自我迷失現象發生的導引,中華民族精神振興的確任重道遠,在此不多述,就史說史實際是崇禎皇帝他本身就是一個二貨,無治國謀略,心殘手狠,還自我感覺良好,由於他的弱智,導致漢民族步入滿清黑暗的深淵,也喪失與歐美國家同步崛起的大好時機!皇權至上個人說了算是可悲也可怕的,當他智商低下,當他激動浪漫、當他發狂仼性,都會釀成民族的大悲劇,缺失民主制衡的決策機制終會會導致國體走向不歸路!還原歷史就是崇禎虐殺魏忠賢是很隨意的,完全憑意氣、也憑感覺並無什麼謀劃,與他殺袁崇煥一樣,個性很二,殺死精英,害死自己,更導致漢族塗炭,他真是漢民族的罪人!他當時應該做的一是啟用魏忠賢,讓他制衡官僚;二是強軍建設快速機動步兵,尤其是對軍隊的將領進行絕對的安撫;三是減免北方的稅收,加徵南方的稅收,但給予賜名賜位等好處;四是對北方的遊民進行合縱連橫,在一些部落建立親明的勢力;五是對北方的農民叛亂進行安撫,對首領進行招安;六是發展商業經濟增加國庫銀兩;七是走出國門學習外國的先進科技以及治國理念等等,這樣話崇禎先生就可以盡情在後花園與美人把酒言歡,如果他實現君主立憲,實現民主制衡,搞不定現在他娃的後代還在享受皇帝的俸祿。

  • 8 # 夕陽下的晚楓

    宦官是一個非常特殊的群體,他們本為殘缺之人,身份也很卑賤,但由於遊走盤桓於權貴之間,故而又不容小覷。民間素有“宰相門人七品官”的說法,更何況是終日陪在帝王身邊的太監呢?

    通常來講,如果明君當政,能夠善於約束近侍,那麼太監也很難做大。不過,終究不是每位皇帝都是英明神武之君。所以,歷史上並不乏手眼通天的大太監。明熹宗時期的魏忠賢便是如此。

    在許多影視劇中,魏忠賢都是一個炙手可熱的人物,甚至連皇帝都怕他。只是,文藝作品中的魏忠賢,終究還是被放大了。明朝寵幸宦官的皇帝不少,得勢的太監可謂層出不窮,但真正能威脅到皇權的,倒也沒有幾個。

    如果找一些詞彙來形容魏忠賢,或許可以用狐假虎威、狗仗人勢之類的辭藻。因為在天啟朝時,魏忠賢之所以能夠做大,主要是因為明熹宗的寵幸縱容,而他之一所能夠把持權柄,也主要是靠著“矯詔”。

    所謂矯詔,即假託皇帝的名義來發號施令,從而暗中將自己的意志夾雜於聖旨上諭之中。可氣的是,明熹宗終日沉迷於做木匠活,對朝政好不理會,尤為寵幸魏忠賢。如此以來,魏忠賢便假借天啟皇帝的名義,來黨同伐異,攫取利益了。

    魏忠賢得勢,是依附於皇權;魏忠賢倒臺,則是因為失寵於新君。崇禎雖然是天啟皇帝的異母兄弟,可他的性格卻與那個木匠哥哥迥異。朱由檢是個勵精圖治的皇帝,也是個近乎苛刻的君主。在其登基後,便已經決定要除掉魏忠賢,而剩下的,不過是順水推舟罷了。

    早在崇禎登基前,魏忠賢的倒行逆施已經引發了朝臣的反對,只是因天啟昏庸而未能取得成效。而到崇禎繼位後,錢家徵便上疏彈劾魏忠賢,列舉了閹黨的種種惡行。就這樣,崇禎便開始著手命人調查魏忠賢,而等待魏忠賢的,也只有死路一條。

    不少人將這場鬥爭描寫的驚心動魄,但實則問題本身並不複雜。當時魏忠賢見大勢已去,很快就畏罪自殺了。而崇禎則命人徹查,將相關人員的罪行一概審清。要知道,此時崇禎雖然登基,但還未改元,魏忠賢死後依舊被割下來腦袋,予以示眾。

    如此來看,崇禎除掉魏忠賢,倒也談不上用“扳倒”一詞,因為,兩者之間原本就勢力懸殊,皇帝要想讓一個太監死,還真不困難。

  • 9 # 江湖小曉生

    魏忠賢在天啟年間的權力達到了巔峰,可是到了崇禎做皇帝以後,僅僅一年之內,魏忠賢居和他的黨羽然都被崇禎給清理乾淨。那麼崇禎到底是怎麼做的呢?

    魏忠賢權勢通天,甚至導致後宮多位妃子流產。

    魏忠賢之所以能夠上臺,主要原因就是跟天啟皇帝的奶媽客氏關係好,甚至是名義上的夫妻關係。所以天啟皇帝愛屋及烏,對魏忠賢也十分信任。

    為了掌握朝中大全,魏忠賢儘可能想各種辦法誤導天啟皇帝做一些迷失心智的事情,淫亂後宮也好,木匠活也罷,反正就是不讓天啟皇帝管朝中的事情。這麼一來朝中大全都落在了魏忠賢手裡。

    天啟朝要想在朝中做官做穩當了,就必須要給魏忠賢面子。當年孫承宗何等人物?那是重量級的封疆大吏,可是因為不買魏忠賢的賬,結果被撤職回家。袁崇煥袁督師,是響徹遼東的大人物,為了能夠在朝中生存下去,居然也為魏忠賢建立生祠。

    可見魏忠賢的地位多高,但是他的地位有一個保障,那就是天啟皇帝要一直做皇帝才行。這件事比較困難,皇帝會有兒子,早晚會讓他兒子接班。為此客氏和魏忠賢將後宮但凡懷孕的妃子,都給搞流產了,所以天啟皇帝這輩子都沒有兒子。

    崇禎帝戰戰兢兢上臺,故佈疑陣讓魏忠賢不知所措。

    讓魏忠賢想不到的是,年紀輕輕的天啟皇帝,因為木匠活做多了,又不斷被魏忠賢下春藥的原因,身體急轉直下,年僅23歲就去世了。

    魏忠賢一黨感到十分恐懼,因為他們不知道該如何應對這件事,甚至找來了十幾個懷孕的女人,以此來冒充是天啟皇帝的種,想要讓她們生下皇子後繼任皇位。在天啟的張皇后強烈堅持下,天啟將皇位傳給了自己的弟弟朱由檢,也就是崇禎皇帝。

    崇禎皇帝藩王做得還是挺開心的,他知道朝局混亂,本不打算摻和進去。可是張皇后這個嫂子一再堅持,崇禎無奈之下,只好答應了這件事。

    崇禎上臺以後,對魏忠賢的態度,十分有意思。他不準魏忠賢告老還鄉,這說明崇禎還是想要任用魏忠賢的。但是他卻將客氏趕出了宮門,天啟皇帝都死了,這個奶媽還留在宮裡幹什麼呢?早就應該出去了。

    魏忠賢就犯迷糊了,這崇禎皇帝到底是啥意思呢?這個時候有些態度比較堅決大臣上書彈劾魏忠賢,可是崇禎皇帝並沒有對魏忠賢下手。這個時候魏忠賢為了試探崇禎皇帝,主動要求崇禎皇帝下詔,撤銷魏忠賢在民間的生祠,沒想到這件事崇禎卻批准了。

    魏忠賢完全摸不清崇禎的路數,這就說明崇禎的目的已經達到了。

    崇禎在穩定自己的大位以後,向魏忠賢黨羽發起了進攻。

    崇禎為什麼要對魏忠賢態度曖昧呢?主要是因為他剛剛登基,那個時候地位還不夠穩,需要時間來培養屬於自己的勢力,而且需要時間熟悉皇帝這份工作。魏忠賢是官場老手,很多東西都可以從他那兒學到,崇禎自然是不著急動魏忠賢。

    但是崇禎的態度是堅決的,魏忠賢這種奸臣,必須要除掉。當年自己做王爺的時候,就曾經遭受過魏忠賢的迫害,差點就出不了京城,事事都要求著魏忠賢。現在這口鳥氣總算是要出了,所以在曖昧的態度下,崇禎也在試探魏忠賢的底線,比如拿掉客氏,比如撤銷魏忠賢的生祠。

    魏忠賢黨羽眾多,但是最重要的一個人,其實就是掌管兵部的崔呈秀,因為他手裡掌握著軍權,隨時都可能引起兵變。如果這個人不倒臺的話,魏忠賢壓根就倒不下去。

    崇禎一直在想辦法弄掉崔呈秀,沒想到閹黨自己人將這個好機會送了過來。當時的閹黨分子御史楊維垣彈劾崔呈秀,並且將所有罪責都推到了崔呈秀身上,想以此向皇上邀寵,又能夠保全閹黨。

    崇禎皇帝大喜之下,立刻拿掉了崔呈秀。這件事對扳倒魏忠賢實在是太重要了,可以說魏忠賢就是被自己的豬隊友給害了。

    崇禎帝借力打力,逼魏忠賢自殺,將閹黨一網打盡。

    崇禎皇帝從始至終,並沒有直接跟魏忠賢對抗,這就是他的聰明之處。他知道閹黨不好惹,在朝中盤踞了這麼多年,力量可想而知。

    如果強行跟他們鬧掰的話,極有可能造成閹黨造反的局面,那是崇禎不想看到的。所以崇禎皇帝必須要藉助他人的力量來打擊閹黨,這個他人的力量就是那些不屈服於閹黨的東林黨人。

    在崇禎表態撤了崔呈秀以後,大家都明白了新皇帝的意思,那就是要辦魏忠賢了。所以上書彈劾魏忠賢的奏章越來越多,幾乎每天都有。魏忠賢在巨大壓力之下,只好找到了崇禎皇帝,表明自己認錯的態度,並且主動要求撤銷所有爵位官位,只想回家做個富家翁。

    這個要求並不過分,崇禎立刻就答應了魏忠賢的請求。魏忠賢認為自己安全了,帶著一干人馬匆匆離開京城。可是他的聲勢浩大,完全沒有下臺的感覺,這讓崇禎皇帝非常不舒服,如果魏忠賢不死的話,那麼閹黨壓根就沒辦法被剷除。

    所以崇禎吩咐錦衣衛前去捉拿魏忠賢歸案,結果逼迫魏忠賢自殺而死。魏忠賢死後,前兵部尚書崔呈秀也自殺了,閹黨失去了首腦核心人物,自然是潰不成軍,被崇禎一網打盡。

    總結:魏忠賢有造反的實力,卻沒有造反的基礎條件,否則哪有崇禎什麼事情呢。

    說到底魏忠賢是沒有兒子的太監,自古以來哪有太監造反有好下場的呢?一個都沒有。因為魏忠賢沒有兒子,沒人會為他收拾殘局。天啟皇帝死的時候,魏忠賢的確可以造反,可是即使他造反成功了,誰來做皇帝呢?

    他本人肯定是不可能做皇帝的,即使做了皇帝,那也沒有接班人。一個太監做皇帝也會遭到天下的人辱罵。所以魏忠賢只能找老朱家的傀儡做皇帝,可是等他老了以後,一定會遭到瘋狂的清算,自古都是這樣。

    權臣如果不走上皇位的話,早晚都是要被清算的,霍光是這樣,張居正是這樣,就連後來的多爾袞也是這樣。

  • 10 # 關河南望

    朱由檢在十七歲時,毫無根基,他是如何扳倒權傾天下的魏忠賢的?

    第一點,朱由檢識破或者說是明白了魏忠賢想在他身邊安插眼線的陰謀。為了掌握朱由檢的情況,進而控制他,魏忠賢採用了一個比較常用的手段—透過向朱由檢進獻美女的方式,美人乃是英雄冢,美女不但可以麻痺朱由檢,讓他縱情聲色,而且還可以藉此在朱由檢身邊安插眼線,枕邊是極佳的打探處。但朱由檢似乎有所警覺,對這些美女一點也不碰。如此,魏忠賢一時半會也難以找到應對辦法。

    第二點,朱由檢對於閹黨模稜兩可的態度,讓閹黨捉摸不定,進而壓垮閹黨。魏忠賢在朝野基本可以說是無人能敵,黨羽遍天下。同時,由於魏忠賢對待不從者種種的殘酷手段,使得他的政敵們都被打壓得不敢輕易開口。對於大臣們開口壓制魏忠賢,朱由檢肯定是十分希望的,確實也有大臣,像陸澄原、錢元愨、史躬盛等彈劾過魏忠賢。但是朱由檢在那個時候並沒有表態。他知道,表態並不能徹底除掉魏忠賢,而一表態就意味著打草驚蛇,引起魏忠賢的警覺,不利於查詢證據,甚至會讓他鋌而走險,貿然行動。

    因此,朱由檢非但什麼沒有表露一絲懷疑,反而軟語寬慰魏忠賢,以此來讓魏忠賢放鬆警惕。但是這時候發生了一件令人捉摸不透的事,就是朱由檢接受了有的人對魏忠賢的彈劾,他這樣的一個態度,也許就是想告訴魏忠賢讓他自己警惕起來。

    三,朱由檢動作非常乾淨,就個人來看,甚至有幾分心理戰的意味在裡頭,他雷厲風行的作風,並沒有給魏忠賢留下什麼可以想出措施的時間。本來朱由檢所使用的方式就是淡定,就算是大臣多次上書,朱由檢也很能沉得住氣。而在一個合適的機會的時候,朱由檢便開始了自己的行動。一個普通嘉興貢生攻擊魏忠賢的奏摺,朱由檢拿出來給魏忠賢看。並以說出了是為了保護魏忠賢的原因,把魏忠賢送去安置了。

    朱由檢這樣做,魏忠賢對此是沒有辦法的,即使這相當於一下解除了他的各種權利。與此同時,大臣們開始猛烈的彈劾起來魏忠賢,這讓魏忠賢意識到大勢已去,自己的心理徹底的崩塌,最後選擇上吊自盡。

  • 11 # 西府趙王爺

    崇禎滅閹黨其實並不難,因為在明朝的中央集權制度下,不管閹黨權勢如何,只要皇帝不支援,他們就沒了脾氣!

    當然了,具體操作上還是得謀劃一下的!

    第一步,欲擒故縱,麻痺敵人

    在上任君主去世以後,閹黨自知大難將至,包括魏忠賢在內的很多高官都想退出官場來保自己安全,他們每個人都預料崇禎上位以後會進行“大清洗”活動。不過事情的發展卻不是他們想的這樣,崇禎掌權後對每位舊臣的態度都出奇的好,不但沒有清算他們的舊賬,反而事事給他們開“綠燈”。這樣的做法有著兩個方面的好處。

    首先一點,這些人雖然是奸邪之輩,但是國家權利還在他們的手中握著,如果一下子把它們全部清楚,國家的局勢一定會動亂不安,單單憑崇禎一個人是不可能控制局面的,所以他們仍然可以利用一段時間。

    其次,內臣已經做好的退出或者反撲的準備,如果在對方有準備的情況下展開攻勢,就算最後成功奪權也會有很大的損失,所以這樣的做法可以讓魏忠賢以及其黨羽“寬心”,為自己下一步的強硬行動降低難度。

    第二步,內部策反,連根拔除

    本次的剷除行動分為兩個方面,即策反閹黨內部成員以及拉攏東林官員的支援。

    在“清洗”活動真正開始以後,整個朝廷範圍內人人自危,很多人都要想盡辦法的保自己性命,所以“盟友”的安危自己已經顧不上了。

    在這個過程中,眾多的閹黨成員爭相檢舉(反正沒有乾淨的),龐大的勢力集團被從內部攪的“稀巴爛”。另一方面,新政權的“上線”也需要新人才的輔佐,東林勢力在這個時候找準了機會,他們選擇站在君主身後剿滅閹黨。

    整個剿滅過程異常順利,魏忠賢幾乎沒有反抗的餘地,這種現象的產生並不是因為內臣實力太弱,而是明朝固有的君權制度讓臣子的權利“不堪一擊”。

    在太祖和成祖兩朝,君主集權被“開發”到極致,國家制定的很多政法都是與維護皇權相伴相生,幾乎任何一個朝代都沒有出現過明時那樣穩固皇權。在各項規定之中,歷代君主都會恪守不讓內臣干政的“底線”,所以閹黨勢力也一直沒有崛起的機會。

    可是到了天啟一朝,由於其君主的“個性”和“愛好”比較奇葩,所以一不小心就讓閹黨勢力崛起,但是這種崛起卻存在著“根基薄弱”的現象,他們唯一的依靠就是當代君主,所有的權利行使都是在君主活著的基礎之上的。

    在本朝君主突然駕崩以後,再得權的宦官也會回到最“原始”的狀態,即不可干政的狀態,一個君主對待一個普通的內臣有什麼太大的難度嗎?崇禎行動以後的結果也告訴了我們答案,閹黨根本沒有還手之力。

    綜上所述,崇禎先穩定局勢,再以快速強硬的手段根除閹黨,這兩步“棋”走的異常堅決,但是在他成功的背後,卻是有著歷代最穩固的集權制度作為基礎。

  • 12 # 陸棄

    崇禎皇帝朱由檢上位之初借自己的態度不明朗,讓魏忠賢捉摸不透,從而使他掉以輕心,以此麻痺魏忠賢。

    我們知道朱由檢剛登基時年齡才十六七歲,而魏忠賢在朝野的權利非常大,如果崇禎皇帝貿然整治魏忠賢肯定不現實,註定會以失敗告終,而且還會打草驚蛇,因此崇禎皇帝採取隱忍的態度,其實是給自己等待合適的機會。

    第二、利用魏忠賢對立的人與之抗衡。魏忠賢一黨是屬於閹黨,而東林黨主要是代表大地主集團利益的官員,他們之所以與魏忠賢一黨形成對立是因為東林黨當政後開始整頓朝綱,將很多腐敗官員罷免,而這些人就投靠了魏忠賢一黨,因此兩黨對抗,朱由檢由於自己剛執政,自己個人的力量無法與之抗衡,所以藉助東林黨的力量幫助自己。

    第三、把握最佳的時機將魏忠賢一網打盡。由於東林黨的介入,消弱了魏忠賢的一些勢力,大臣們也看到了朱由檢的態度是要剷除魏忠賢,因此紛紛站在朱由檢這一邊,魏忠賢自知自己大勢已去,被天下人所憎恨,難以自保,便自縊而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乘坐順風車車主堅持順路停車下客而不送達目的地合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