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635123734932

    公元234年,武鄉侯、漢丞相諸葛亮在病逝在五丈原軍中。諸葛亮去世之時,蜀軍秘不發喪,緩緩撤回漢中。從此以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之內,魏蜀之間再也沒有爆發過大規模的戰爭。

    在天下十三州之中,魏國獨佔九州半,吳國佔據兩州半,蜀國僅佔一州,而魏之人口也數倍於蜀。無論從哪方面來說,魏之國力也遠勝西蜀。可諸葛亮去世之後,強大的魏國並沒有主動進攻,而是與蜀國繼續保持相持的態勢。直到十餘年後蜀漢大將軍費?遇刺身亡,姜維獨攬大權,才開始重操舊業,繼續北伐。可以說,蜀國一直都是魏國的心腹大患。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得魏國在如此長的時間內不動干戈,直到諸葛亮去世三十年後才派軍隊討伐蜀國呢?筆者以為魏國之所以不伐西蜀,其因有三。

    其一,魏國對待蜀國的基本方針是守。從魏軍在西北的防禦體系中就可以看出,魏國在長安以西的雍涼之地屯有重兵,他們各自把守邊關要塞,憑藉天險抵抗蜀軍。在魏明帝時期曹?痺?山??掄崖噬倭勘?Π咽爻虜值攬凇J窬?黴ゲ幌攏??媳?#??壕???吹劍?窆?緩貿繁?K?裕?汗?恢鞫?ゴ蚴窆??饈怯善涑ぞ靡嶽吹淖髡椒秸腖?齠ǖ摹?/p>

    其二,魏國內部明爭暗鬥,權利鬥爭激烈。公元249年,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誅殺大將軍曹爽,魏國軍政大權落於司馬氏之手。而此時魏國尚有不少忠義之士,他們不甘心讓司馬氏謀朝篡位,便相繼起兵討伐司馬氏。王凌、??鵂蟆⒅罡鸕?嗉唐鴇???槍唇嵛夤??諢茨系厙?破鷥篩輳?運韭硎系耐持蔚匚輝斐閃司藪蟮某寤鰨?煩啤被茨先?叛”。對於司馬師、司馬昭而言,這些叛亂者身處腹地,他們的勢力一旦發展壯大,忠於魏氏的門生故吏便會蜂擁而起,對他們的威脅顯然更大。而蜀軍只能在邊塞的崇山峻嶺中逡巡,充其量只能算是外患,是以魏國的統治者並不十分重視。

    其三,魏吳兩國頻繁交兵。在諸葛亮去世之後,魏國把戰略重心放在了東線。公元252年,孫權病故,魏國趁此機會入侵吳國,吳將丁奉在東興大敗魏軍。次年,吳太傅諸葛恪久攻新城不下,被司馬師抓住機會,大敗而回。之後在孫峻孫琳掌權期間,魏吳之間也多次爆發戰爭,魏國實在沒有多餘的精力去找蜀國的麻煩。

    蜀國連年征戰,窮兵黷武的政策終於釀成惡果。公元263年,鍾會、鄧艾、諸葛緒三路伐蜀。鍾會步步為營,攻佔漢中;鄧艾神兵天降,襲取成都,蜀國滅亡。兩年後,司馬炎終於按捺不住,取而代之,魏亦亡。魏蜀兩國長達數十年的相愛相殺,終究只是為他人作嫁衣裳,三國之中,沒有哪一方是真正的勝利者。滾滾長江東逝水,在歷史的長河之中,究竟誰才能算是真正的笑到最後呢?

  • 2 # 首席水軍大都督

    蜀弱魏強,為何蜀漢屢屢伐魏,而曹魏很少伐蜀?首先,曹魏是有伐蜀的,如夏侯尚收復上庸三郡,曹真伐蜀,曹爽伐蜀等。那麼為何次數較少呢?不妨看下這些時候曹魏在幹什麼。

    曹丕時期:

    曹丕在位只有短短七年,但做的事還是不少的。第一,實行新政。第二,消除青徐割據。第三,復通西域。第四,抵禦鮮卑。第五,三次伐吳。

    根據以上不難看出,曹丕在位之時,主要致力於國家內部的鞏固,其次就是死磕東吳了。除了接應策反孟達,其餘對蜀漢幾乎沒用過兵。而蜀漢由於劉備夷陵戰敗,元氣大傷,也無暇北伐,這段時間雙方相安無事。

    曹睿時期:

    曹睿前期同樣致力於政權的穩固,朝廷內部平衡士族與宗室之間的實力,加強皇權的掌控等。軍事上平定孟達叛亂,鮮卑入侵等。中期曹魏疲於應對蜀吳的頻頻北伐,曾組織過一次伐吳大敗而歸,一次伐蜀勞而無功。在西線與蜀漢的對戰中,多數處於劣勢,防守尚且不足,更何況進攻。

  • 3 # 人者仁義也

    歷史上曹魏發動過三次大規模攻打蜀漢的戰爭,此時很多人沒有注意而已。第一次戰爭發生在太和四年(公元230年)由曹真倡導的。

    當時的曹真上書奏請魏明帝征伐蜀漢,理由是蜀漢在諸葛亮的帶領下數次北伐,請求出兵,主力部隊從斜谷道出兵攻打蜀漢,而其他將領從其他地方出發,各出大兵一舉擊垮蜀漢。最後曹魏研究出了一個方案。那就是第一路由鎮守荊州的司馬懿沿著漢水進兵,從西城進入漢中,第二路由曹真從斜谷道進發進入關中,曹真和司馬懿在漢中回師。其他各個將領一部分從子午道出發,而另外一部分從武威出發。各道一起出發。但是曹魏的司空陳群反對這次行動,他認為漢中的秦嶺山脈中的棧道難以運糧。但是計劃最終實行。蜀漢得知曹魏大軍來襲,於是整兵待戰,而且諸葛亮還徵集駐守江州的李嚴前來援助自己。但是碰巧的是大家在準備大戰的時候,下起了大雨,這場大雨下了三十多天,棧道都被大雨破壞。這樣曹魏軍隊進退不得,最終選擇了退軍。這次南征蜀漢無功而返。

    第二次征討蜀漢是正始五年(244)年曹爽發生的戰爭

    曹爽是曹真之子,魏明帝去世之後,曹爽和司馬懿擔任輔政大臣,曹爽採用計策明升暗降架空了司馬懿。但是曹爽的威望沒有司馬懿這麼高,於是曹爽的同黨李勝和鄧颺就為曹爽出計策,想要藉助討伐蜀漢建立大功以此提高曹爽的威望。

    這一年三月,曹爽進兵到關中,徵發士卒十多萬人,與徵西將軍夏侯一起從駱穀道進入漢中,當時蜀漢駐紮在漢中的軍隊不滿三萬人,各個要塞的將領都是十分驚恐。都想著守城不出以等待涪城的軍隊來源。最後蜀漢大將王平上策:護軍劉敏佔據興勢,王平為在後方。劉敏讓蜀漢軍隊四處插上旗幟,綿延一百餘里。這個時候蜀漢的大將軍費禕率領主力部隊前往漢中救援。

    曹爽的軍隊在興勢被劉敏擋住不能夠進軍,而關中一代氐人,羌人,漢人轉運糧食不足,不能夠支撐曹爽的軍隊消耗,史料上說,當時牛,馬,騾,驢都被累死,民眾都在路上哭泣,最終曹爽選擇退兵,在五月曹爽引兵退還,被費禕進據三嶺截斷退路,曹爽力戰才得以退軍,這一戰曹魏損失嚴重。

    公元263年曹魏的最後一次伐蜀是滅亡蜀漢的戰爭,當時的曹魏軍隊

    這就是最後一次滅亡蜀漢的戰爭,當時的曹魏正值司馬昭執政,司馬昭此前弒殺魏帝曹髦,導致司馬昭的地位十分尷尬,司馬昭迫切需要一場勝利為自己證名。於是征伐蜀漢擺在了案頭上。

    這一年二月,曹魏軍隊分三路討伐蜀漢,第一路是鄧艾都督三萬餘人從狄道走甘松、沓中,用來鉗制姜維在沓中的屯田的北伐大軍;雍州刺史諸葛緒帶領三萬多人從祁山出發到達武街橋頭,包圍姜維的後路;鍾會統領曹魏主力部隊十多萬眾分分別從斜谷道、駱穀道、子午道進入漢中。三路大軍一起出發,一舉滅亡蜀漢。

    蜀漢以廖化帶兵增援姜維前往沓中,張翼、董厥等人帶領前往陽安關口,增援漢中的各個要塞。張翼在到達陰平後收到諸葛緒攻向建威,於是就在陰平駐兵不動,此時鐘會大軍進入漢中,而陽平關關口又出現叛徒蔣舒,最後被攻破。姜維回軍時迷惑諸葛緒,導致諸葛緒出現判斷失誤,使得姜維從容退兵。最後姜維,張翼,廖化等人退守劍閣關。

    曹魏停止在劍閣不動,在這個時候,鄧艾出計走陰平小道直撲成都,如此開啟局面。最終鄧艾帶領一萬餘人越過陰平道到達四川盆地,諸葛瞻率領軍隊抵禦鄧艾失敗,鄧艾直撲成都,劉禪投降。蜀漢滅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同等條件下,釣魚的漂,動作大釣大魚,動作小釣小魚。說法正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