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嘟嘟點點
-
2 # 談笑閣
我們歷史書上所說的封建社會來自於西方的社會史觀,是歐洲社會發展的產物。
中世紀的歐洲是分封制的社會,所以叫做封建,類似於中國周朝。
一個國家國王領有很多貴族,貴族在自己的土地上就是諸侯,掌握有稅收、人口、軍隊。國家有難,貴族必須出兵與國王一起作戰。貴族統治的合法性來自於國王的分封,這才是封建。
中國自秦漢以來,一直都是郡縣制,偶爾摻雜一些分封。比如西漢早期、明早期,各諸侯在封地內有軍隊的,但是這種制度因為兩次叛亂而結束,比如西漢的七國之亂和明朝的靖難之役,分別是兩種結果,造反失敗和造反成功。在此之後,再也沒有分封了。
個人認為,所以奴隸社會到封建社會這種區分社會發展的方法不是很準確。
比如,按照這種分法,在西方發現新大陸,處在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過渡的時期,卻依然存在著大量的黑奴交易。另外,即使是現代戰爭,比如二戰,一些被日俄俘虜的戰俘,本質上還是奴隸。
我比較贊成按照生產工具來分類比較合理。比如石器時代、青銅時代、鐵器時代、蒸汽時代、電氣化時代、資訊時代,這種分法基本不會混亂,這是隨著科技線的發展而發展的。
從奴隸社會過渡到現代社會比較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國,還有很多在二戰後紛紛獨立的殖民地國家,比如南非。雖然黑人在管理上確實腦子不太好用,但是要客觀說,黑化之前的黑人在這個國家,基本上跟奴隸沒有太大區別,開礦、在植物園工作。
-
3 # 國際時刻
縱觀歷史上所有制度的條件和本質,過渡性毫無疑問的是一個長時間內階段性迴圈發展的過程.這種學說和流派有著不同的認識和見解
但簡單來說:
1.社會意識的形態取決於社會物質發展的基礎條件。
所謂的制度如何確定?
制度的形成是透過從思想的文化到理論的發展,以及到足夠他成長的社會環境的支撐。
所以社會的過渡並不是一個簡單的階段性過程,在無外力推動的情況下,必定經歷一個可能迴圈往復的上升過程.
如果是直推過渡性可能?
答:會有的
1.社會並不是孤立的整體,可能會受到其他社會和平行社會的因素影響和制約。
2.在如果是技術爆炸理論的條件下,所謂的制度階段皆是人劃分的產物,如果是技術科技在同一層面大力運用和發展,都有可能促進社會的猛烈變革,而隨著社會生產力的進步,分配方式,資源配置…都會發生劇烈的變動
3.還有一種理論就是類似於西藏廢除農奴制,進行了成功的民主改革,這種類似於第1種 ,是在有足夠的社會條件支撐下,進行高投入、定點精準改造。毫無疑問還是離不開大的環境
-
4 # 真正鱷魚不哭
原始社會都可以過渡到現代社會,何況奴隸社會。
新中國成立時,國內還存在大量原始部族,比如西南的景頗、傈僳、獨龍、怒、佤、布朗、基諾、德昂等8個民族。還有部分拉祜、苗、瑤、布依、納西、阿昌、哈尼、彝、傣、白、藏等民族還處在奴隸社會階段。
這些少數民族直接從原始社會和奴隸社會直接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他們被簡稱"直過民族",他們所居區域被劃定為"民族直過區",對他們採取了不同於其他地區的特殊政策,使他們跨越若干社會發展階段。另外,西藏建國前行的是農奴制,其實與奴隸制也相差無幾。這些民族的社會結構都進行了現代化改造,現在已經沒有當初的舊痕跡了。
當然,這是外部改造的結果,並非他們自己內部社會演變。順便說一下,歷史教科書所說的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的變化,主要是以西歐社會為模板的。有史料記載以來,中國大部分地區沒有進行過典型的奴隸生產,稱夏商周為奴隸社會並不合適。周朝天子-諸侯-大夫-士的“封建”制度反而與西方中世紀封建頗為相似,但二者生產力發展又不盡相同。
所以這種社會階段劃分,是不是適合中國,是有疑問的。
回覆列表
從歷史發展規律來看,這樣的情形是比較少的。社會形態的變化應該是生產力發展水平決定的,在新的生產力小平會產生新的社會分工,這些不同分工的人形成不同的階級,這些階級的人必然在一定時候對社會秩序提出調整的要求,這就是所說的階段鬥爭和革命。從奴隸社會的形態看,奴隸對奴隸主的人身依附嚴重,決定了他們的思想認識上的侷限性,沒有足夠多的自由民,很難形成改變社會的力量,除非有外部力量的有力干涉,才會發生從奴隸社會直接向現代社會轉變的情況。新中國對西藏和平解放就是一個典型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