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韓魏玲

    我非常尊敬李蘭娟院士,但對她的提議有不同的看法。李蘭娟院士生活在浙江,自古就有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說法,故浙江人民的生活相比之下一定高於中國其他省市。其實我們家也屬江浙,我先生23年出生回憶小時候,父親在外開了小店回家買了一套三合院的舊房,樓上樓下,天井上面覆蓋著花式的玻璃,因此下雨不愁造樣在下面玩。父親的南北貨小店有電燈有電話,可是第二大戰爆發,經濟大蕭條,錢莊商家買家三角債一片倒,再加乾旱一家失火連了一大片,結果一下子就變成了無產階級。可以這麼說:每一個人的命運與國家不可分割,能躲過經濟大蕭條的企業幾乎少之又少,無一人可以置身事外。前一段時間聽一些地區的領導到江浙來考察好像又有了半個世紀的感覺,我想:要讓一個國家富強還是整體要強大,能為社會作出的貢獻是一件幸福的事,因為每一個人只有一張嘴,且已吃得夠好了,高薪可有可無,科學工作者需要真正的尊重,社會需要平等公正法治,這就是讀書人家對社會的渴望。謝謝!

  • 2 # 大連真山水盆景

    其實這個問題,嗯應該從這個傳播學上來解釋明星為什麼能夠獲得高收入,因為關注他的人多,那麼我們以後再對待這些科研人員,能不能利用這個培養網紅的方式讓他們在網上火起來,你比如說江蘇衛視的最強大腦也捧紅了很多有才華的科研人員。當這些優秀的科研人員有了自己的粉絲,那麼他們去推動一件事情或者去研發專案,沒有資金的時候,可以利用眾籌的方式來推動自己的研究。收入自然就上來了。

    我不反對科研人員會有高收入,但我其實反對的是什麼呢,是沒有合理的途徑讓他們獲得高收入。怎麼能夠創造合理的途徑,讓這些科研人員能夠學有所用,學以致用,最後能夠獲得高回報,這個是我們整個社會需要思考的,你比如有的科研人員他們脫離了體制,自己去創辦公司,利用自己的研究成果來實現產業化,迅速積累財富,這樣的人是非常多的。

    那麼繼續留在體制的科研人員呢,怎麼才能獲得高收入啊?在首先你科研成果必須能夠迅速轉化為產品,服務於老百姓,老百姓願意去付費消費你的產品成果,那麼你才能獲得高的回報,我們不能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僅僅停留在論文和文字上,一定要付諸實踐,國家一定在這方面鼓勵科研人員去創造發明,這才是科學的本質。

    當然如果基礎科學沒法實現高回報的利潤回報。那麼國家一定要在政策上扶持,讓這幫人能夠潛心去研究基礎科學。因為沒有基礎科學作為基礎,那麼整個科研成果的高樓大廈將不會穩固。

  • 3 # 橢圓圓讀書

    首先,一種公平合理的分配機制應該是傑出人士獲得高薪,科研員也好,其他行業的工作者也是如此。

    當然提高科研人員的待遇,我也是贊同的,這有利於推動一個國家的創新精神,鼓勵更多優秀的人才進入這個行業。

    但是,我們需要的是一個科學的分配製度,而不是片面地提高所有人的工資待遇。

    2018年中國在科研經費方面支出佔GDP的2.25%,佔全球第二,而排名第一的美國,佔GDP的比例是2.84%。 從這個資料來看,中國在研發方面的投入並不低。

    那麼科研人員工資低是什麼問題。

    首先是不是該看看整個行業從業人員的配置。如果跟某些機構一樣,屬於臃腫配置,要提高所有科研人員的收入並不容易,成本太高。

    然後,看科研投入資金都是如何在分配,科研人員的工資待遇決定機制什麼。

    只有詳細分析其中原因之後,才能制定一個科學的收入分配製度,改善科研人員的收入。

  • 4 # 小興興他爸

    這種精神我覺的值得大力讚揚,在國家危難的時候,挺身而出,在作出一定成績後,你不是居功自傲,而是想到將這些成績分給大多數同樣奮鬥在一些的科研人員,這種無私的精神,就應該大力提倡。包括李蘭娟院士在內的所有的科研人員,他們配的上“英雄”的稱號。

    可能,大家覺得我在唱高調。可是,當你有這些想法的時候,不知道你有沒有拍著你的胸脯想想,這次疫情出現正好趕上春節,春節在華人心中是多麼重要,我想不言而喻,大家都在家歡度春節的時候,是這些科研人員奮鬥在一些,為我們生命安全保駕護航,沒有他們,也不可能那麼快研製出“瑞德西韋”這種藥,也不能那麼快的應用於臨床實驗。雖然目前只是臨床試驗,但是,我相信,經過這些科研人員的努力,我相信研製出針對這種疾病的特效藥不會太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懷孕五六個月還能抱二三十斤的大寶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