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煮酒君
-
2 # 穿插游擊隊
在古代,冬天取暖是和每天吃飯同等重要的生活大事,是生存所必需的保障。所以,形容貧窮得無法生存叫“飢寒交迫”。古代沒有暖氣,人們是怎麼取暖的呢?
早在史前文明時代,北方人在建築房屋時就很注意保暖,半坡文明居住的半地穴式房屋,一半挖在地下,就是為了防風保暖。屋內地面中間還挖個坑,周邊用泥土夯實,用來燒火取暖,稱為“火塘”。
秦漢時期又出現了火牆,最早是宮廷裡用的,秦朝的咸陽宮遺址中就有火牆。火牆的內部是中空的,從裡面把牆燒熱,這樣屋子就暖和了。火牆的衍生品是火炕,在東北地區特別流行。《宋文鑑》記載,北方女真族“環屋為土床,熾火其下,而飲食起居其上,謂之炕,以取其暖”。今天北方地區的一些農村還在使用火牆和火炕,尤其是東北,招待客人最溫暖的方式就是招呼你進屋上炕,然後把炕燒得熱乎乎的。王老師生活在東北地區,小時候聽老人講過一個與火炕有關的故事:話說民國時期東北某地徵兵,徵兵負責人把村裡的青年集合起來,圍炕而坐,進行動員宣傳。可青年們不願當兵,所以都沉默不表態。負責人就吩咐他人一個勁地燒炕,炕上熱得燙屁股,有人熱得受不了就站起來了,站起來就算同意參軍了。這個故事的真實性並未得到考證,但內容卻體現了火炕與東北民眾生活的密切關係。東北人對幸福的理解也和炕密切相關,所謂“三十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
以上說的是大型取暖裝置,接下來再說說古人小型的取暖物件。最常見的是火盆,就是在盆裡燒炭火。有條件的富貴人家用精緻點的金屬火盆,沒條件的平民人家就用泥盆。因為火盆裡要燒木炭或柴火取暖,所以薪炭在古代是生活的必需品。那時候官員發俸祿,不光發錢發米,還要發薪炭。今天年薪、月薪中的“薪”,最初就是薪炭柴火的意思。薪炭在古代居家生活中非常重要,這一點在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第一集中就有體現——為了薪炭,家裡人竟要勾心鬥角。
“圍爐而坐”是古代冬日裡常見的居家景象。有的朋友會擔心,古人冬天在屋裡燒火盆取暖,會不會一氧化碳中毒?首先,古代房屋的密封效果沒有今天這麼好,房屋到處漏風,所以一氧化碳堆積濃度不高,達不到中毒的濃度。另外,火盆是開放式的,氧氣與火盆的接觸面積很大,一般不存在燃燒不充分導致一氧化碳堆積的情況。所以古代因冬天取暖而造成一氧化碳中毒的情況不多。但不多不代表沒有,有學者就猜測:曹操的重要謀士荀彧可能就死於一氧化碳中毒。據說古代人冬天燒火盆時,會在屋裡放一盆冷水,如果發現有人迷昏,就用冷水清醒一下。到了清朝,人們已經知道白蘿蔔湯能解一氧化碳的毒。民間就有這樣一個傳說:晚清時,一個宮女疑似一氧化碳中毒,慈禧太后就讓人把她扶到通風處喂她白蘿蔔湯解毒。
火盆形制比較大,不方便移動,所以古人又發明了火盆的迷你版——手爐。顧名思義,就是可以捧在手上的炭爐,裡面裝著尚有餘溫的炭灰,走到哪裡都可以拿著取暖。明清時期是手爐最為風靡的時代,《紅樓夢》裡就經常提到手爐。明清時的手爐工藝也達到了鼎盛,好的手爐本身也是一件精美的工藝品。那時,大戶人家使用手爐時還會在裡面放些香料或藥材,這樣不光能取暖,還能當香薰用。
還有一種行動式的取暖物件在宋代便已出現,名曰“湯婆子”。這種取暖物件,一直到現代,還有地方在使用。湯婆子一般是金屬或陶瓷材質的,形狀類似一個沒有壺嘴的大水壺,裡面加滿熱水,外面再套上布套,睡覺時就能放進被窩取暖。“湯”就是熱水的意思,而“婆子”則是戲指其有陪伴人睡覺的作用。
-
3 # 北京崇文群眾
現代化的今天,取暖已然不是問題。不過在古代,沒有暖氣,沒有空調,沒有小太陽,科學技術不發達的情況下,古代冬天怎麼取暖呢?其實即使是現在,許多取暖方式都是來自古代的。
1、“溫調房”
漢朝出現的“溫調房”,其實是“隔熱牆”的鼻祖。這種房屋的建築材料比較特殊,用花椒和泥做成保溫層塗抹於牆上,《三輔黃圖》曰:“溫室殿,武帝建,冬處之溫暖也。”在有錢人家那兒是“溫調房”,到了皇宮肯定就是高大上的“溫調殿”了。當時的長樂宮、未央宮均設有溫室殿,溫室殿也是皇帝與重臣議事和接待來賓的重要場所,殿內的牆壁掛著華麗壁毯,地上鋪著厚軟的西域毛毯,“翡翠火齊,絡以美玉”,內設火齊屏風,用大雁的羽毛做成幔帳,在這樣的房子裡度過一個溫暖如春的冬天實在是舒服享受,奢華至極,即使現在也會人人爭相入住吧。
2、火炕和火爐
古人的取暖器具主要就是爐子,以火爐取暖應該是最古老最簡單的方式了。秦朝時候有錢人家創造了“壁爐”和“火牆”,用兩塊筒瓦相扣,做成管道(煙道),包於牆內,並與灶臺相通,睡覺的炕內也蓋有孔道和灶臺相通,俗稱“火炕”(現在北方的部分農村還在用這種方法取暖)。同時室內配備有火盆燒炭輔助,大概就像今天的“小太陽”吧。
3、奇葩的“取暖”
在冬天,唐玄宗李隆基的兄弟岐王李範會叫來年輕美貌的女子,把手伸進她們的懷裡貼身取暖,美其名曰“香肌暖手”,申王李衷蚍⒚“妓圍取暖”:“每至冬月有風雪苦寒之際,使宮妓密圍於坐側以禦寒氣。”此類方式,自然與真正意義的取暖毫無關係了。當然這種所謂的“取暖”只是個人癖好,並不具有代表性。
4、取暖補貼
朝廷也會給公職人員發放取暖補貼,稱“柴薪銀”,俗稱烤火費,這是他們工資收入中很重要的組成部分,工資的別稱“薪水”之“薪”字,草字頭(柴火)細究起來,是應與取暖補貼有關的吧。舊時官員給上級送禮分兩季,夏天送的叫“冰敬”,冬天送的叫“炭敬”,有詩證曰:“瑞雪逍遙下九重,行衙吏部掛彩燈。頻叩朱門獻暖爐,玉做火塘熔炭紅”,行賄都打著取暖之名,足以見得取暖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古代冬天怎麼取暖的問題關係十分重大,畢竟那時候科技不發達,解決取暖問題還是要費一些腦子的,至於火炕或者壁爐等取暖方式被不斷改進沿用至今,也說明古代人的的一些有生命力的創造啟發著後人對取暖方式不斷改進。
-
4 # 鄧海春
火炕是中國北方應用很廣泛度一種取暖方法,我小時候也睡過。1980年代,火炕在京郊農村還是每家每戶都會使用的;到了1990年代暖氣片的使用,才使得使用火炕的家庭逐漸減少。十年前,北京二環內最後一面火炕面臨拆遷,有人呼籲把它當作一個歷史的痕跡保留下來。
翻閱史料,發現火炕也是有悠久的歷史,而且不僅僅是普通百姓使用,還有歌詠火炕的詩篇。我來簡單聊聊《三朝北盟會編》記載,女真人的早期居室大體上是依山谷而居,四周用樹木枝幹圍成柵欄,屋高數尺,上面覆蓋木板、樺樹皮或茅草。女真人居處的牆垣、籬笆,大都是用樹木搭建的。同契丹一樣,門多朝東。在室內,牆的四周是一圈火炕,起居其上,並藉以取暖。
女真人這種室外用木聯成柵欄、門戶朝東、屋內建火炕等習俗,可謂源遠流長,彌久不絕。清代東北地區的滿、漢人仍然保留著這種習慣。如清人楊賓《柳邊紀略》卷一載,寧古塔(今黑龍江寧安)一帶,“屋皆東南向,立破木為牆”,門窗多朝東南,土炕高一尺五寸,圍繞南、西、北三面,僅空開門窗的東面,並在南北炕頭兩端置爐灶,用來做飯取暖。屋舍四面有柵欄圍繞。
上圖遼寧新賓努爾哈赤出生地
金代女真及漢人、渤海人等,無論尊卑貴賤,室內活動主要都是在火炕上坐臥,並用它取暖。《金虜節要》載:金初太祖、太宗時,雖有君臣之稱,但無尊卑之別,樂則同享,財則同用。至於屋舍、車馬、衣服、飲食之類,並無多大差別。皇帝所獨享的僅有“乾元殿”。殿外四周栽柳,把殿與外界隔開。殿內,圍繞牆壁置火炕,平時無事,則鎖上或開著;有事則皇帝與臣僚雜坐在火炕上。
上圖努爾哈赤出生地的火炕
宋、金文人寫了很多詠火炕的詩篇,試舉一例。宋人朱弁於建炎二年(金天會六年,1128)使金,被留,在北方居二十年。有《炕暖三十韻》詩云:
風土南北殊,習尚非一躅。
出疆雖仗節,入國暫同俗。
淹留歲再殘,朔雪滿崖谷。
御冬貂裘蔽,一炕且蜷伏。
西山石為薪,黝色驚射目。
方熾絕可邇,將盡還自續。
飛飛湧玄雲,焰焰積紅玉。
詩中大意說:南北地方風土各異,來此就要入鄉隨俗。冬天天寒地凍,大雪飄滿山谷。穿著貂皮裘衣,在炕上蜷作一團。灶裡燒著西山石(煤炭),燃起紅色的火焰。詩中,火炕的燃料是煤,現實中還有樹木、農作物秸稈等燃料。
-
5 # 手診i養生
中華始祖燧人氏發明鑽木取火以後,就引領先民走出洞穴,在山野樹林裡建立幹欄樊桐柵居木刻楞房,或者是半地下平頂夯土的石板房屋。在房屋中央建火塘,火塘內藏火種,火塘上架設陶支架,放置炮烙炊具,炊具上放置食物,獵物。
燧人弇茲氏在火塘前,守候火塘,被後人稱為老火神火母,在火塘後面,族人面相南圍繞火塘而坐,右男左女,老火母創制火繩,懸掛在老火母祖屋內,火塘上方的柱子上,老火母用火繩引火給住在其他房屋裡的族人。火塘內的火種為萬年火,永不熄滅。有了火,人們告別了腥臊惡臭的生食食物,食用炮烙為熟的美食。在火塘內,人們圍著火塘而坐,環火而眠,以火為被,以火為衣。
有了火,人們不畏嚴寒,才能走出山洞,走入平原,河灘,草地。因為那裡食物更多,火的文明,提高了人類生存質量。如今的“火把節”,“星迴節”都是對火的祭祀的遺俗。火的發明,給人類帶來最好的生活變革。
圖為上古時期傳老火神手持火炬。
-
6 # 小羽毛美食
1.以火取暖,古代人發明了磚木取火,不僅可生活做飯,到了冬天燃燒樹枝木材用來取暖。
2.用皮取暖,古人很早就會打獵了,最早的衣服是樹葉來蔽體,後來用狩獵到的動物皮毛來當衣服穿,可以用來禦寒。
3.以人取暖,古代的唐朝李範很好色,到了寒冷的冬天,他常去女人堆裡取暖。
-
7 # 歷史兵說
古人非常有智慧,就連冬天暖和一下身子也不例外!尤其是古代那些詩人騷客們,冬季取暖更是富有詩情色藝!
據說,和杜甫生於同時代的岐王李範,每到冬天,這小子從不去烤火,而是叫來美妾,把手伸進妾的懷裡取暖,作詩曰:“香肌暖手”。另一個詩人李撝,更是詩情大發,他用的是“妓圍取暖”法:就是讓宮妓們把他緊緊圍坐中間,用香氣抵禦寒氣!
不過,這畢竟不是主流,只是偶爾,正規的取暖方法其實是很多的。
1、用火牆和壁爐取暖
比如:秦代的官宦人家的火牆就是用兩塊筒瓦扣成一個管道,砌在牆內,同時,鍋和灶是相通的。壁爐,就是將房屋的牆壁砌成空心,牆下壘出火道,再把添火口的地方搞到房子外邊去,目的是利於增加風勢。
2、用火炕取暖
自魏晉時候開始,在當時的東北便用燒火炕取暖。後來,明清兩朝都使用這種方式。現在在這兩處故宮裡,還能看到當年燒火坑時用的煙囪。
3、用煤炭取暖
這種方式,都是權貴或富豪或者富二代才敢玩的遊戲。《開元天寶遺事》就曾這樣說過:從西涼國進口煤炭,煤炭呈青色而且丫的比鐵還硬,丟在爐子中燒,藍色火苗,熱得人都不敢靠前。
4、用熏籠取暖
這是唐宋時期冬天最流行的玩意兒,不過,首先你得是一個土豪。這個玩意兒,就是在燻爐內放入炭火,再把小巧的熏籠可捧在手裡或置於袖中,然後,再四處裝屁。
5、用燻爐取暖
這東西一般都是用陶土或銅鐵製成的一種貯火器具,專門在室內使用。估計《圍爐夜話》就是這麼來的。
6、用燎爐取暖
這個東西說白了,就是爐子。不過,這東西有大有小。小的一般家裡面用;大的就是祭祀用的,是大火爐。《東京夢華錄》就有:“去壇百餘步,有燎爐高丈許……” 看來,這個傢伙兒個頭夠大!
最後,至於民間的基層民眾,有一種叫做“湯婆子”的金屬圓壺,就是今天的熱水袋,放在被窩裡的。同時,平民來百姓從鍋灶裡扒出一大瓦罐炭火放在屋內取暖勇,古代人管這東西叫 “火盆” 。不過,現在已經很難見到了!
-
8 # 風輕雲淡水清淺
古人禦寒多半用木炭火,大家都讀過《賣炭翁》吧,古時森林遍佈,樹木繁多,有許多窮人就在山中燒炭出售,換取生活所需,自己又有火取暖,而有太陽的時候可以曬太陽。而古人建房舍肯定建在屁避風處,之所以風水學長盛不衰的原因。另外,有相當一部分人練武,練武能夠健身強體,武術都有很多流派,可見相當盛行,體健則陽氣盛,陽氣盛則不怕寒。最普遍的禦寒方法。
-
9 # 老蛇正宗
1,古代有錢人家會建雙層牆,在外牆開口燒火,夾心牆彎彎曲曲,利用煙囪浮升力,火在空心牆中繞來繞去地執行,使房屋變暖,極似中央空調。窮人們只得建火坑床,人睡在上面,柴火在坑下燒;
2,早在南北朝時期就開始製作紙衣禦寒,唐宋時更是大為流行——紙裘。用樹皮,麻纖維製成衣料,逢製成紙裘,穿起來輕巧又保溫,真是科學呀!
3,水袋,用羊皮,牛皮製作熱水袋;
4,用木炭火裝在小火爐內,用於暖手,叫作手爐,用於暖腳,稱為腳火盆;用於暖被窩的是銅製蓋爐;
5,當然最主的是製作木炭用於冬天烤火禦寒。
-
10 # 泥水勞人
主要靠動物的皮毛,以及毛草之類的物質,還有能避風的洞穴。再加上上古人類群居的形式,這就是遠古人類相依取暖的形式。就像幾隻小狗,都在一起擠在哪裡。
-
11 # 文藏
(網路配圖)
湯婆子“千金買腳婆,夜夜睡天明。”宋代黃庭堅的詩《戲詠暖足瓶》,就說到古人晚上用湯婆子取暖。熱水袋就是在塑膠問世後,由湯婆子演變而來。湯婆子有個扁圓的大肚壺,上方是灌水的螺帽小口,蓋子裡還有防滲漏作用的厴(yǎn)子。把湯婆子放在被窩裡,暖手暖腳,美滋滋,甚至《剪燈新話》的作者瞿佑(明代)形容這才是真正的溫柔鄉——“布衾紙帳風雪夜,始信溫柔別有鄉”。
(網路配圖)
小手爐“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古人沒有暖寶寶,但有精緻小巧的暖手爐,這可是小姐、夫人們的必備,就連男子都拒絕不了它的融融暖意。很多古裝劇,尤其是宮鬥劇裡,冬日裡的嬪妃們人手捧著一個小銅爐,更添弱柳扶風不深寒的嬌柔之態。
(網路配圖)
飲熱酒“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下雪天,與好友共飲一杯熱酒,好不愜意。古人說喝酒取暖,注意,這裡特指熱酒。熱酒能消除酒中的一些有害成分,而且不易醉人。喝熱水過於寡淡,喝熱茶又太過文藝,不如喝杯熱酒,一邊看雪,一邊把酒言歡,再悠然不過。但須留神,小酒怡情,大酒傷身,切不可貪杯。此外,古人也利用食物取暖。
(網路配圖)
熱炕頭“熱水溫我手,火炕暖我軀。”王冕《冀州道中》的這半句詩,通俗易懂。北方獨有的火炕,其源頭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古人的這項偉大智慧發明,與現代暖氣的原理異曲同工。炕搭在臥室,灶壘在過堂屋,炕與灶隔牆相通,灶臺的熱氣透過管道擴散到炕的四處,炕就熱起來了,廢煙最終彙集到煙囪口排放到室外。老話說:“三十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冬天一家人其樂融融地在炕頭取暖、聊天,這是古代多少人夢寐以求的幸福生活。
(網路配圖)
椒房火牆“今宵駕幸池頭宿,排比椒房得暖無?”椒房,是用椒和泥塗抹牆壁,使室內溫暖、芳香,並象徵多子。因為椒房殿是西漢未央宮皇后所居的宮殿,因此椒房也成了后妃的代稱。另外,早在秦漢時期也已出現取暖的火牆,火牆與炕類似,也是利用爐灶的熱氣採暖,只不過把通氣管道安置在了牆上。
(網路配圖)
火道地龍“地炕蘊火多,鬱養催瓜菽”,這句詩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宮廷劇裡的地龍。明清時期,皇宮都採用火炕取暖,但是宮廷中又不方便設定大煙囪,因此就在地磚下面鋪設縱橫相通的火道,直通殿外的地爐子,熱氣既能均勻地擴散到地面每個角落,又沒有煙氣汙染,這便是地龍了。現在的地暖,就是源於地龍設計。
(網路配圖)
火爐火盆“背窗雪落爐煙直”,南方的雪在李清照的詞裡也是格外寒。烤火是普通老百姓最便宜最直接的取暖方式了,古代人過冬都會儲備很多柴,富貴人家則燒煤燒。有一年正月大雪,宋太宗感念皇帝可以在暖室避寒,貧苦百姓過冬卻異常艱難,因此派人特地給開封城的窮苦百姓和老年人送去衣服、食物和木炭。這就是“雪中送炭”的由來。
(網路配圖)
-
12 # 柚子愛民謠
空調:空調太乾,極易上火,長時間用很不舒服。小太陽:溫升最快,只是不能對著人,對著人會幹,不對這人會好一點。很亮,影響睡眠,不過小太陽可以調大調小,晚上睡覺的時候調小一些會好很多。還有一種方形的或者卡通型遠紅外取暖器:原理與小太陽差不多。比小太陽溫和,光也弱,溫升也沒有小太陽快,但是比電油汀快。感覺挺適合你家用的,只是晚上睡覺開小檔,不要對著人。電油汀:空氣溫升慢,但是不幹,無噪音,也不會上火,可以在小朋友睡覺前提前一個小時開啟,等溫度升上來再讓他睡覺。感覺挺適合你用。還有一種取暖的,是像是一幅畫一樣的一個板,這種的溫升比電油汀還慢。不推薦。我用過的就這麼多,其實感覺有暖氣是最好的,如果不能用市政,最好自己家裡裝個家用鍋爐什麼的,最好。我家現在燒的是天然氣鍋爐,感覺很好。另外家裡有小孩子,買電暖氣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防燙傷功能,就是防護鐵絲網上要有那種絨絨的保護材料,要不然極易燙傷。
-
13 # 瑾軒以希
在我們如今的生活中,各種取暖裝置層出不窮。小太陽、地暖、暖氣片、電暖氣、電熱毯……都可以讓我們在冷酷的冬天中,舒服的度過一個個寒冬。我們現在有這麼多取暖方式,那麼我們的祖先,怎麼在凜冽的寒風中生活的呢?早在距今1.8萬年的山頂洞人時期,我們的祖先。已經掌握了人工取火的方法。那一縷火苗,讓我們的祖先,熬過了一個個寒冷的夜。寒冷的冬天古代沒有暖氣,採用什麼方法取暖?他們發明了這些神器。
中國古時所謂的布,一般是指麻布,人們用“布衣”一詞形容平民百姓,是因為窮人穿不起絲織品,只能以麻布蔽體。自秦漢迄唐宋一千五百年間,絲麻維繫著數千萬,甚至上億華人的衣著、被褥等生活必需。至元明時,棉花逐漸部份取代絲麻,成為中國重要的天然纖維作物。古代皮衣——裘,王室貴族一般用羔羊皮、狐白裘等高檔動物毛,而庶人則用劣質的羊皮或者狗皮。
有一種說法是“以椒為泥塗室”。《漢宮儀》上稱,“皇后稱椒房,以椒塗室,主溫暖除惡氣也”。可見,當時花椒被視為一種防寒保暖的材料,搗碎和泥,製成牆壁保溫層。椒房殿的牆壁還掛有錦繡壁毯,地上鋪著厚厚的西域進貢毛毯,設火齊屏風,還用大雁羽毛做成幔帳。在這樣的房間裡生活,冬天自然不會感覺寒冷。據《世說新語》載,西晉全國首富石崇便“以椒為泥塗室”。
普通的窮苦老百姓根本不可能有像貴族和富人那樣高階的取暖方式,在古代,像柴炭都是非常珍貴的東西,有錢人家才用得起,大多數的窮苦老百姓只能燒點稻草、秸稈來取暖,更加貧窮的老百姓,連稻草、秸稈都沒有,就只能燒點牛糞取暖。當然,勞動人民的智慧也是無窮的,用泥制的盆裝上燒火做飯的灶灰,後來逐漸演變成了火塘,也就是現在北方農村還保留下來的火炕。
秦朝皇宮裡高一米零二寬一米二的大壁爐,擁有一點一米的縱深與履甕型爐膛,可以確保濃煙迅速排出後,充分迴旋後的熱氣在房間裡擴散,功能早已遠遠超越春秋時的“銅炭簍”。更強的是“火牆”技術:兩塊筒瓦扣成管道包在牆壁上,下面連線灶氣,隆隆的熱氣就可以透過牆壁傳遍整個大殿。但一件漢朝“神房間”,卻堪稱集合了這兩樣取暖技術的精華——溫調房!
除了衣服,這些禦寒神器也體現了古人高超智慧,清朝文人李漁發明了一種禦寒神器——暖椅。這種神器的做法也非常簡單,在椅子下面放上一個抽屜,抽屜裡面放上炭爐,人在椅子上一坐,就感覺非常溫暖。話說李文之前取暖會在房間裡面放很多炭盆,但是這樣不僅浪費煤炭,而且房間灰塵較大,後來他就想到這種方式。
-
14 # 池竹衍彳亍
1、藉助衣物。從殷墟甲骨卜辭中的“裘”字可見,古人最早是穿毛皮衣服來禦寒的。東漢許慎《說文解字》稱:“裘,皮衣也。”古人還稱“裘”為“皮裘”、“裘衣”、“毛裘”、“毳裘”、“卉裘”、“褻裘”、“英裘”、“羔裘”、“狐裘”、“貂裘”、“吉光裘”
2、“溫調房”
漢朝出現的“溫調房”,其實是“隔熱牆”的鼻祖。這種房屋的建築材料比較特殊,用花椒和泥做成保溫層塗抹於牆上,《三輔黃圖》曰:“溫室殿,武帝建,冬處之溫暖也。”在有錢人家那兒是“溫調房”,到了皇宮肯定就是高大上的“溫調殿”了。當時的長樂宮、未央宮均設有溫室殿,溫室殿也是皇帝與重臣議事和接待來賓的重要場所,殿內的牆壁掛著華麗壁毯,地上鋪著厚軟的西域毛毯,“翡翠火齊,絡以美玉”,內設火齊屏風,用大雁的羽毛做成幔帳,在這樣的房子裡度過一個溫暖如春的冬天實在是舒服享受,奢華至極。用花椒塗牆,用花椒搗成的泥塗在四周牆壁保溫,再掛上錦繡壁毯、羽毛幔帳,鋪上豪華西域毛毯,這就是“椒房殿”。
3、火炕和火爐
古人的取暖器具主要就是爐子,以火爐取暖應該是最古老最簡單的方式了。春秋時期,開始使用器具燒炭取暖,用具的名稱叫做燎爐。燎爐一般附有炭箕,用來轉移火種和新增木炭。不過,此時的人們已經聰明瞭許多,禦寒取暖的方式也不僅僅是燒炭取暖這一種。
秦朝時,在貴族以及皇宮內又出現了“壁爐”和“火牆”等用以取暖。考古學家在咸陽宮遺址的洗浴池旁邊發現有三座壁爐,其中兩座供浴室使用,第三層則接近最大的一室,應該是秦皇專用的。壁爐裡主要是用燒炭來禦寒,並且將出煙孔放在室外,避免炭煙中毒。另外在秦興樂宮遺址中還發現了火牆的做法,即用兩塊筒瓦相扣,做成管道包在牆的內側,與灶相連通,已經具備了火炕、暖氣的雛形(現在北方的部分農村還在用這種方法取暖)。同時室內配備有火盆燒炭輔助,大概就像今天的“小太陽”吧。
4、取暖補貼
朝廷會給公職人員發放取暖補貼,稱“柴薪銀”,俗稱烤火費,這是他們工資收入中很重要的組成部分,工資的別稱“薪水”之“薪”字,草字頭(柴火)細究起來,是應與取暖補貼有關的吧。舊時官員給上級送禮分兩季,夏天送的叫“冰敬”,冬天送的叫“炭敬”,有詩證曰:“瑞雪逍遙下九重,行衙吏部掛彩燈。頻叩朱門獻暖爐,玉做火塘熔炭紅”,行賄都打著取暖之名,足以見得取暖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5、手爐、湯婆子
在唐代的時候,人們還發明瞭手爐,橢圓形的銅質爐內放火或者尚有餘溫的灶灰,爐子外加罩。可以捧在手上,也可以籠進袖內。外出走動時,拎著手爐,也相當於帶了一個移動的暖寶寶。夜裡,還有“湯婆子”,比手爐略大,灌滿熱水後放進被窩取暖。
關於取暖,還有一個很奇葩的記載。話說唐玄宗的弟弟岐王李範,十分崇尚人體取暖,於是他將手放在妙齡少女手中,以體溫來取暖。而玄宗的另一個弟弟申王也不甘示弱,一到冬天,他就會讓宮女們團團圍坐在他四周,說是可以抵禦寒氣。
-
15 # 囧天使CASS
小雪節氣已過,寒冷的冬天已經到來,現代人有暖氣、空調、暖寶等取暖裝備,古人又是怎麼禦寒取暖的呢?古人冬季禦寒服飾:裘皮、棉衣首先在服飾上,古人會選擇厚實保暖的衣物,最常見的有裘衣、棉袍等。當然皇親貴族的服飾會更高階,皇帝冬季的龍袍,用黑狐皮製作,用海龍、紫貂滾邊,保暖效果出眾。王室貴族一般用羔羊皮、狐白裘等高檔動物毛製作。古代在沒有發明電的情況下,火就成為了取暖的重要能源。古人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以火為媒介創造出各種取暖神器,甚至有些一直沿用至今。經久不衰的熱源:火坑、火盆雍正行樂圖——圍爐觀書圖“圍爐而坐”是古代非常普遍的冬日景象,有條件的用精緻點的火盆,沒條件的用泥盆,不過是“精裝版”、“簡裝版”的區別罷了。因此,不管是詩詞還是書畫,火盆的出現頻率非常高。古代的暖手寶:手爐、足爐古代手爐到了唐代,人們用銅製成手爐。手爐呈橢圓形,裡邊放火或尚有餘熱的灶灰,爐外加罩,類似於現在的暖寶寶。不過大部分手爐有提樑(提柄),古人寬袍大袖,可將手爐放在袖裡暖手,隨身攜帶,溫暖方便。廣東省博物館藏清銅胎掐絲琺琅手爐腳爐比手爐要大,可放在腳下暖足。此外,還有暖足瓶,俗稱“湯婆子”,裡邊灌上熱水,晚上放在被窩裡。宋代黃庭堅有首詩說,“千錢買腳婆,夜夜睡天明”,指的就是這種暖具。冬日辦公、居家神器:暖爐、暖椅古人真的很講究,室內取暖,就要用上專用的“暖爐”。皇宮裡多用銅質暖爐,做工精緻華美;民間多用陶土或鐵質暖爐,更看重實用功能。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詩句,“暖閣春初入,溫爐興漸闌。晚風猶冷在,夜火且留看”,說的正是這暖爐。古代暖爐無論居家還是辦公,當暖爐滿足不了需求時,更有創意的取暖工具——暖椅就誕生了。清代典籍《閒情偶寄》的作者李漁,是古代文人中少有的“高階技術宅”,他在著作裡專門講訴了自己設計暖椅的經歷。他在椅子下面設計了一個抽屜用來放炭爐,坐在這樣的椅子上,全身都能暖和。主人辦公,倆家奴在一旁伺候穿越時空的“中央空調”:火牆古時帝王們取暖,更享受著“中央空調”般的體驗。從明代開始,皇宮裡為了取暖,設了“惜薪司”,這就是最早的供暖辦了。能工巧匠們將宮殿的牆壁砌成空心夾牆,俗稱“火牆”,通熱入牆即可取暖,比如秦代咸陽宮遺址的火牆結構就非常出名。精神驅寒法:九九歌寒冷的天氣雖然十分難熬,卻熬出了古人過冬的情趣。據傳,遠在公元前的春秋戰國時代,《九九歌》就已經被古人創制並廣泛使用。“一九二九,縮腳縮手;三九四九,凍死豬狗;五九六九,沿河插柳;七九八九,搖腳擺手;九九八十一,老農田中犁。”九九消寒圖當然,人們也不忘苦中作樂。在古時,民間還相繼流行了許多冬日消遣方法。一到入冬,有的畫素梅一枝,花八十一朵,從冬至日起,每日染紅一朵,謂之《九九消寒圖》。還有的畫一幅九行八十一格表,叫《九九消寒表》,日塗一格,上陰下晴,左風右雨雪當中,格子滿則寒消。清代火鍋話說回來,冬季取暖最實用的是什麼?當然是火鍋!直到明清,火鍋才真正興盛起來。清乾隆四十八年正月初十,乾隆皇帝辦了530桌宮廷火鍋,其盛況可謂是當時中國火鍋之最,火鍋簡直是全華人民抗寒利器!
-
16 # 丁捷5
從原始社會時期,人們生起一個簡單的火堆取暖。隨著社會的進步,人類製造工具的能力越來越強,於是利用火取暖的方式也越來越多樣。普通人家利用“燎爐”、“火盆”燒炭取暖;稍微富裕的使用精緻的“手爐”、“腳爐”;皇宮貴族先出現了“壁爐”、“火牆”,後來逐漸在民間普及,至今北方仍然有很多地方在使用“火炕”取暖。
-
17 # 足行探索發現
古代當然沒有暖氣或者空調這類的東西。而且古代的冬天遠遠比現在的冬天要冷得多。那麼古代人們如何在冬天取暖呢?古人有的是方法,其中一種取暖方法最讓人尷尬。
古代人在寒冬取暖的方法可以歸納為三種:第一種:以“皮”取暖。這種方法比較適合於古代有錢人家。因為他們穿的衣服都是動物皮做的衣服,很貴,尤其是貂皮,讓人穿上感覺非常的暖和。有的甚至還穿虎皮,狼皮,羊皮就更加常見了。這些動物天生就有一種抵抗寒冷的能力,而這種能力主要是來源於它們身體的技能以及自己的皮毛。
這些毛皮穿在人的身上也會感覺非常輕鬆。現在這些動物都瀕臨滅絕,成了國家的保護動物,是不允許獵殺的。我們在紅樓夢的時候發現,到了冬天,賈寶玉等人都喜歡穿動物皮做成的衣服。古代的獵戶更是不缺這樣的衣服。對於獵戶來說,動物的皮做的衣服更利於他們在樹林或者山上狩獵。
第二種:以火取暖。用火取暖的方式有很多種。在古代,普通人家都會點上一木爐子炭,我們在看電視劇水滸傳的時候,就會發現裡面的人物都喜歡在屋裡放個木碳爐子。不過房間內必須也得有通風。有錢的人家就人手捧個小火爐。
在清朝的時候,皇帝有專門取暖用的養心殿。這個地方一到冬天裡面就暖和的很,那是因為這房子中有地道,地道里燒的有火。這個原理炕的原理。以火取暖的方法延續至今,只不過,發展到今天,方式不同了。以火取暖的方法在人類發現火時就已經存在了。
第三種:以人取暖。這種方法或者方式主要是出現在古代唐朝時期,而且是帝王或者皇家人取暖的方法。典籍中記載唐朝李範很好色,到了冬天非常寒冷的時候,他就去女人堆裡面取暖。還把這種方式稱之為“暖手”。不得不說這種取暖的方法真是讓人尷尬。
這就是古代人們在寒冷的冬天取暖的方法,看來古人在沒有空調與暖氣的情況下還有的是方法。只是這第三種取暖的方法,真的挺令人尷尬的。
-
18 # 蘭陵笑笑鉎
又到了一年當中最難受的冬天了,天寒地凍,大雪紛飛。作為一個文明社會的北方現代人,我可以在溫暖的室內,看著電視,喝著茶,悠閒的度過寒冬。但是在落後的古代,人們是怎麼度過這難熬的冬天的呢?
古代的冬天,比現在更冷,時間也更長,所以取暖是當時皇宮裡頭等大事。明清時期,大多是燒柴燒炭取暖,在電視劇中也看到過,宮廷中還專門設定“司薪司”、“ 燒炕處”之類的部門,負責供應宮中用炭及取暖事宜。
紫禁城內宮殿設有暖閣,在地面下挖設火道,入口處設添炭火的門,也叫作“灶口”,燒出的煙從專門設定的排煙口排出,且有專人值守。屋內還設有暖炕(類似於東北農村的火炕),炕下有火道,也有專人負責,溫度自然要控制好,不然要挨板子的。
屋裡的設施不僅這些,還有“火盆”(也叫熏籠),形狀一般為圓形的,上面為防止炭火崩出,蓋有罩子。火盆內放置木炭,燃燒取暖。火盆的大小不一,大的有數百斤,一米多高。除了烤火用的火盆,還製作了暖手的“手爐”,也就相當於小號的火盆,外面有專門縫製的套子,防止燙手,確保安全。
古代人穿的比現代人要多的多,那時候畢竟沒有保暖內衣、羽絨服之類的,只能是大棉襖二棉褲的,能穿多少是多少。大家不要被現在的電視劇誤導了,一個個的俊男靚女們穿著合體的衣服,身材好的爆表,在那個年代,棉衣都是又肥又大,非常不貼身的,就是宮裡的皇族,棉衣也都是極為臃腫的,沒辦法,畢竟誰也不想“凍得給孫子似的”。
宋朝的時候,還發明瞭一種取暖用具,叫“湯婆子”,就相當於現代的熱水袋,只不過不是塑膠的,而是用銅或錫製成,形狀大多為橢圓形或者圓形,頂部留有口子,用來加註熱水,睡覺之前用來暖被窩。由於製作成本不高,大部分百姓家裡都用得起,所以一直流傳下來,是百姓家比較實用的取暖器具。
不過,也有奇葩的取暖方法,就是體溫取暖,相傳唐玄宗的弟弟,每當到了寒冬季節,就找來體型豐腴的女子,讓她們把自己團團圍住,用她們的體溫為自己取暖,稱之為“妓圍”。這個取暖方法的確讓人難以理解,一般的平民百姓是消受不起的,也只有他這種達官貴人才能想的出來。
在飲食方面,清代的達官貴族們熱衷於一種美食,也是我們現代人的最愛,那就是火鍋。熱乎乎的鍋子端上來,還沒開吃就能感受到熱意,羊肉、鹿肉、各種食材,加上大補的藥材,絕對讓人吃後暖暖和和。這些也僅限於有錢人家,一般的百姓可享用不起,所以啊,生活在物質豐富的現代社會,我們可比古代人幸福多了。
話不多說,端著熱茶,看著喜愛的電視劇,讓我們享受暖暖的冬天吧。
-
19 # 奕優志
秦朝時,在貴族家裡和皇宮內出現了“壁爐”和“火牆”用以取暖。考古學家在咸陽宮遺址的洗浴池旁邊發現了三座壁爐,其中兩座供浴室使用,第三座則接近最大的一室,應該是秦皇專用的。壁爐主要是燒炭來禦寒,並且將出煙孔放在室外,避免炭煙中毒。另外在秦興樂宮遺址中還發現了火牆的做法,即用兩塊筒瓦相扣,做成管道包在牆的內側,與灶相連通,已經具備了火炕、暖氣的雛形。
回覆列表
古代人冬天是靠什麼取暖的?
“一九二九,縮腳縮手;三九四九,凍死豬狗;五九六九,沿河插柳;七九八九,搖腳擺手;九九八十一,老農田中犁”,這歌流傳廣泛,不同的地方,其詞句略有差別,不過寒冷倒是一視同仁。古人在冬天要如何取暖暱?
在煤炭發現以前,較為得力的保暖手段,生火爐。火爐在城市中,其實已近乎絕跡,而農村之中絕不少見,其構造也不需要再加贅述。值得一提的是,古人用來建造火爐的材質大相徑庭,泥、坯、磚、鐵之流不一而足,富足些的,甚至可以以青銅為原料。
最早提到這玩意兒的是《論衡•變動》,“人物繫於天,天為人物主也。……欲之甚者,至或當風鼓箑,向日燃爐,而天終不為冬夏易所。寒暑有節,不為人變改也”。《集異記》載“時冬寒,室內唯一榻,式則籍地,士龍據榻以憩。士龍夜久不寐。式兼衣擁爐而寢”。使用火爐,魏晉南北朝已經相當普及。
既有了爐,自然要有炭,據《開元天寶遺事》載“西涼國進炭百條,各長尺餘。其炭青色,堅硬如鐵,名之曰瑞炭。燒於爐中,無焰而有光。每條可燒十日,其熱氣逼人不可近也”,而楊國忠這個奸臣,“以炭屑用蜜捏成雙鳳,至冬月,則燃於爐中,及先以白檀木鋪於爐底,餘灰不可參雜也。”明清時,甚至有異薪司、內工部等專管這事兒,甚至於宮內各級人物按地位進行木炭的配比。
當然,燒炭取暖的都是正常人,也有人搞點荒唐的方式。
《開元天寶遺事》載,“岐王少惑女色,每至冬寒手冷,不近於火,惟於妙妓懷中揣其肌膚,稱為‘暖手’,常日如是。……申王每至冬月,有風雪苦寒之苦,使宮妓密圍於座側,以禦寒所,自呼為‘妓圍’”。
不管是正常的取暖手段,還是不正常的頭腦構造,其舉動都非常人所及,而真的窮到“不可救藥”地步的。
如《列子•楊朱》所載:“宋國有田夫,常衣縵縕黂,僅以過冬。暨春東作,自曝於日,不知天下之有廣廈隩室,綿纊狐狢。顧謂妻曰:‘負日之暄,人莫知之,以獻吾君。’”
當然,有外用的,就有“內服”的。以飲食來破除寒冷,是非常有效的,一個人餓得身虛力乏,身上是不會無故發熱的,身體為了避免不必要的散熱,就算尿液都會減少。
說到飲食禦寒,則必然提到酒。古人就算平頭百姓,喝酒也是常事,扯到文人士子頭上,那更是無酒不歡。
自然,“內服”,那也是有不正常的選擇的,即嗑藥:五石散。這玩意兒也叫“寒石散”,本是醫聖張仲景搗鼓出來用以治療傷寒病的藥物,由魏晉玄學家泰斗何晏行“首嗑”。
寒石散配方不一,但大體上便是丹砂、雄黃、白礬、曾青、慈石這些東西,吃下去在體內發熱。此物有毒,但古人多求仙問道,毒死一批又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