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地外天使講科學

    【原創.青雲自薦】對於太陽死亡後會發生爆炸嗎之話題,我作為“恆星與生命起源之迴圈論”的理論創始人,對該話題可有首席的發言權,我認為,一方面,太陽是不會死亡的,是無限週期迴圈誕生的自然現象;二方面,新週期太陽的誕生,是大爆炸現象發生後形成的情況。為什麼會這樣說呢?因為:

    主宰太陽系本週期物質迴圈運動的主體是太陽,太陽客觀擁有一個不可視見的巨大的磁場存在,太陽磁場涉足的太空間範圍,就是太陽系佔領宇宙的太空間範,即是我們太陽系的太空間範圍。有太陽磁場的客觀存在,就必定會有磁力線圈區間性表現的存在。太陽的自轉運動過程,會連帶性地牽引著其巨大的磁場和磁力線圈進行圓周迴圈運動現象,而處在太陽磁場之中的磁力線圈就自然會形成太陽系太空間區間性的大行星執行軌道。目前,太陽磁場之中擁有八個穩定性的磁力線圈存在,因而,太陽系太空間就會形成八條大行星執行軌道現象。

    隨著時間之箭的推移,一方面,太陽因持續核聚變燃燒過程,會源源不斷地釋放出光和熱以及龐大數量的塵粒流物質,因而,太陽的質量與體積會顯得越來越少,而太陽系太空間的物質會顯得越來越多,是一種成反比的關係。太陽質量和體積越來越少,會導致太陽磁場的磁性強度會越來越弱,引發太陽系太空間逐漸收縮的自然現象。

    二方面,太陽系太空間的各類衛體物質會顯得越來越多,大行星的體積與質量將會變得越來越大。隨著太陽磁場磁性的逐漸減弱,太陽系的太空間會持續收縮,越來越窄,會形成太陽系軌道逐一遞減合併的自然現象,而地球上的執行軌道,正是太陽系收縮過程的交會處軌道,也就是說,不管太陽系太空間今後如何收窄,其他大行星上的物質都會逐一地走進到地球的軌道上而執行。當太陽系本週期物質迴圈運動將要結束之時,太陽系的太空間就只會剩下太陽殘骸和巨大的地球兩個星球存在。

    三方面,地球的軌道是太陽系本週期永久的宜居帶軌道,都一直會有穩定海洋(液態水體)環境的自然形成,都會有階段性生物圈的持續誕生與進化生存自然現象,都能將太陽系太空間逐漸走進到地表上的所有無機物質,透過地球生命的手段,逐一轉化成為可燃的有機能量物質,而被逐漸儲藏在地核和地幔的圈層之中並形成為燃燒能力特強的核能物質。太陽系太空間逐步收窄的表現過程,會使太陽系太空間大行星軌道最終逐一遞減到地球軌道的唯一的一條,哪時的地球質量與體積將是現階段太陽系太空間物質的總和(加上太陽後續時間所釋放的物質),當太陽系本週期物質迴圈運動接近終結時刻,太陽系的太空間就只剩下太陽殘骸和巨大地球的兩個星球存在,巨大地球地核和地幔圈層裡所儲存的核能物質,實質上就是太陽能週期再生的核能物質體現。

    四方面,隨著太陽殘骸溫度的持續下降,終有一天會走到了太陽抗磁性的臨介點,太陽殘骸將會露出磁性的本源面目,會透過磁性之異性相吸的自然手段,將擁有巨大核能物質的地球無情地吸引了過去,從而實現大爆炸現象的發生,實現太陽系本週期物質迴圈運動的總還原,實現太陽殘骸與巨大地球合二為一。與此同時,終結了上一週期物質的迴圈運動,將地球用接近90多億年透過生命持續誕生與進化生存的手段,所累積在地核和地幔圈層之中巨大的核能物質,加進到太陽的殘骸之中,共同組建成為下一個週期的新的太陽,一個太陽系的新週期就會從此開始,新太陽也會形成一個巨大的磁場和磁力線圈軌道,也會持續產生核聚變燃燒自然現象,也會持續釋放出光和熱以及龐大數量的塵粒流物質,孕育著新週期太陽系萬物的誕生與壯大,使太陽系又來一個週期的物質迴圈。

    由此可見,一是太陽是不會死亡的,是無限週期迴圈誕生的自然現象;二是新週期太陽的誕生,是大爆炸現象發生後而形成的情況。

    不知這樣的回答是否準確?!如讀者閱後覺得我說的對或有道理,希給個點贊並點選關注我,可閱讀到我相關科學領域前沿上二千道的原創答題,定能閱覽到你感興趣的前沿科學知識。歡迎大家加入相關討論和發表意見。宇明於東莞市。(注:原創作品,版權所有,抄襲必究。歡迎轉發並註明出處。)

  • 2 # 昊田2

    太陽死後不會很快發生爆炸,但,這並不代表構成太陽這團物質不會再次發生爆炸!太陽死亡之後只要這一團物質還在一起聚積,太陽系這團物質早晚還會再次爆炸,並形成新的星系。這種往復迴圈是一種鐵律,所以,在無始無終的宇宙時間長河中,太陽及太陽系的生生死死也是無始無終永無休止的,這就是,有物質存在就必定有物質存在的形態、就必定有物質運動規律所構成的必然結果!

  • 3 # 巖松巖松

    太陽生命即將結束時,氫原子大部分都會因核聚變反應變成更重的原子,並不斷向內坍縮,溫度越來越高,當坍縮到臨界點,由於原子被壓縮到極限。原子間斥力大於向內的引力作用,太陽會產生劇烈的爆炸,並將太陽系大部分行星吞沒,太陽也會變成一顆巨大而黯然的多的紅巨星,這即是我們的結局,也是太陽系的歸宿。

  • 4 # Whynot

    要知道太陽死後會不會爆炸首先先了解太陽的構成,太陽大部分的構成元素是氦,然後透過核反應發射熱量,太陽怎麼死亡也就是說他已經把自己生命能量用完了走到了盡頭,既然擬人句吧他比做人,排除詐屍的可能性是不會爆炸的,不然就不會說他死亡了,而會說快跑,他要爆炸了!!!

  • 5 # 科學探秘頻道

    太陽質量太小,達不到超新星爆炸的質量下限(太陽質量的1.44倍)。故而太陽最終的結局是變成一顆白矮星。

    不過,雖然太陽不會發生爆炸,但是並不意味著地球就安全了。太陽壽命也就100億年左右,目前太陽已經過了約50億年,再有約50-60億年太陽就會壽終正寢。太陽死亡的時候也是其最危險的時候,那個時候太陽首先會燃盡星核內的氫,導致無法聚變產熱以抵消巨大的引力。因此,太陽首先會急劇收縮,導致星核壓力增大,溫度升高,從而點燃太陽星核內的氦聚變為碳,這個過程屬於不可控核聚變(氦閃),短時間就會釋放巨大能量,太陽亮度瞬間增大幾萬億億倍,巨大的衝擊波和光線,會把地球撕裂的同時燒灼地球上一切可以燃燒的東西。

    之後,太陽外層氣體會發生巨大膨脹,甚至直接膨脹到地球軌道把地球給吞食掉。至此,太陽變成一顆紅巨星,帶紅巨星星核冷卻之後,巨大的引力就會“壓碎”太陽星核內部的碳原子的電子軌道,使其就會變成一顆白矮星。

    所以說,太陽即便不發生爆炸,地球也難逃一死。況且,研究還表明現在太陽每10億年光度會增加10%,這意味著太Sunny線在未來會越來越強,地球溫度會越來越高,地球終有一天會被太陽“烤”幹。

  • 6 # 蛋科夫斯基

    emmm,怎麼叫爆炸呢?超新星爆發,氦閃這些算不算恆星死亡?

    太陽倒是不會變超新星,因為太陽的質量比較小。超新星是恆星聚變材料耗盡,聚變開始停止,外面的物質沒有了聚變釋放能量的支撐,迅速把勢能還回去。庫嚓這麼一擠就爆炸了,可能會剩下箇中子星或者黑洞。

    所以太陽的氫聚變的差不多,新生成的氦就會下沉到核心。這時的太陽核心收縮,外面的氫向外擴張,就變紅巨星了。

    嚴格意義講,太陽一直在爆炸,是氫聚變把它撐起來的。紅巨星階段還會發生氦閃。氦閃就是剛才說的氦核心壓力過大,氦也開始聚變,庫嚓,就炸一下,太陽又膨脹,然後再收縮。

    最後太陽會變成白矮星,這時候沒聚變也沒爆炸了。保持很久很久的高溫,直到熱量散盡,時間的盡頭。

  • 7 # 艾伯史密斯

    答:按照恆星形成與演化理論,我們的太陽未來不會爆炸形成I型超新星,只會形成白矮星。

    我們的太陽屬於中等質量恆星,在恆星演化末期,只有大質量的恆星才會以超新星爆炸的形式結束生命,大質量恆星的下限大約是8倍太陽質量,所以我們的太陽是達不到標準的。

    對於8倍(~10倍)質量以上恆星,在歷經紅巨星時期後,內部溫度升高到數十億度,核聚變反應開始生成鐵-56,預示著恆星即將死亡,因為鐵元素是恆星聚變的“終點站”。

    隨後,恆星的核聚變反應減弱,引力在瞬間向內塌縮,再反彈爆炸,形成I型超新星;並留下一個緻密的核心,根據核心質量,可能形成中子星、夸克星或者黑洞。

    我們太陽質量太小,在55億年後的紅巨星時期,將會耗盡它的氫元素,核聚變反應到碳元素就基本中止了,因為無法產生更高的溫度來維持更重元素的融合。

    我們的太陽在紅巨星時期,內部溫度逐漸升高到一億度,體積膨脹1000萬倍,幾乎可以把地球吞沒掉。

    此時太陽的引力難以束縛住外層大氣,於是外層大氣逐漸被太陽風吹散,形成一個數光年範圍的行星狀星雲。

    而此時,在紅巨星內部將形成一個緻密的核心,主要由碳、氧原子組成,伴隨著氦聚變導致的“氦閃”,核心繼續塌縮,最終成為一顆白矮星。

    白矮星密度高達每立方厘米數噸重,白矮星會經歷數百億年的冷卻後成為黑矮星,黑矮星基本就是恆星的墳墓。

    如果形成的白矮星足夠幸運,能夠捕捉另外一顆恆星,並與此形成白矮星-恆星的密近雙星系統,那麼白矮星就可以不斷吸收恆星的物質,當白矮星質量大於1.44倍太陽質量時,白矮星就會成為一顆II型超新星。

  • 8 # 太空科學站

    太陽作為小質量恆星,在生命的最後是沒有資格發生爆炸的

    我們的太陽是一顆黃矮星,黃矮星的壽命一般都在100億年左右,太陽目前已經燃燒了50億年,也就是說再有50億年太陽就完蛋了,50億年後太陽會變成一個紅巨星而不是發生一次大爆炸。

    我們平常所說的恆星爆炸其實就是超新星爆發,超新星爆發是因為大質量恆星在生命末期核聚變反應形成的鐵56積攢的太多了,最後整個恆星變成一場大爆炸,爆炸時恆星釋放出的能量非常大所以在天空中看起來就好像突然出現了一顆新的恆星。

    超新星爆發後會原來恆星的氣體會擴散成一個行星狀星雲,核心是超新星爆發後原來恆星的核心坍縮而成的白矮星或者中子星甚至是黑洞(具體變成哪個主要是看原來恆星的質量夠不夠大)

    一個恆星想要超新星爆發的話,它的質量至少要達到9倍以上太陽質量才行

    我們的太陽因為質量太小所以不會發生超新星爆發,太陽在50億年後會變成紅巨星,而紅巨星燃燒殆盡後會變成白矮星,太陽最後的結局就是變成白矮星。

    其實我們不用擔心太陽幾十億年後會對人類造成威脅,因為人類肯定是要飛出太陽系的,指不定50億年後的人類都不知道自己的祖先是太陽系地球上進化而來的。

  • 9 # 量子科學論

    “人生來就愛哭,生下來就愛抱怨,死時會悲傷。”——塞繆爾·約翰遜

    與人類不同的是,恆星一出生就自帶光環,在一個星團中恆星有數百個兄弟姐妹,它們的一生光芒四射,年終後並以壯觀的方式死去。下面我們就看下,星系中所有類太陽恆星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故事。

    在過去的某個時刻,我們銀河系中的每一顆恆星都是由氣體分子組成的雲團,引力每時每刻都試圖把雲團壓縮成一個點。

    但引力在很長一段時間並不能完成這個壯舉,因為需要等待星雲內部足夠冷卻,內部壓力足夠低的情況下,引力才能使其收縮。這個過程可能需要數百萬年甚至數十億年!

    在混亂的星系中,由前幾代恆星形成的超新星爆發,是形成分子云的必要條件。

    一旦分子云開始坍縮,坍縮區域的質量將不可避免地比周圍其他區域積累更多的物質和質量。由於萬有引力是一個失控的過程,最初質量更大的區域將開始吸引越來越多的質量。最終,引力也將大幅度增長,以更快的速度吸收周圍的物質。這時的分子云在我們肉眼下是不可見的。

    在這些黑暗的分子云中,氣體和塵埃正在坍塌,坍縮中心壓力和溫度的上升速度超過了釋放熱量的速度,當熱量快速積聚到一定程度,就會點燃中心的核聚變反應。但是這個時候外層的氣體和塵埃會吸收和阻擋可見光,然而來自內部恆星的紅外光可以直接穿過濃密的氣體雲。透過紅外太空望遠鏡(如斯皮策),我們可以看到新形成的恆星團,它們仍然處於恆星嬰幼期的早期階段,如上圖中的黃色(帶有紅色光暈)部分所示。

    問題是,這些氣體雲遠遠大於單個太陽質量。

    這些分子云的質量從幾千到幾十萬太陽質量不等。每片星雲初始質量的10%會收縮成恆星,然後這些新形成的恆星中溫度最高的恆星會發出強烈的輻射會把剩餘的星雲吹到星際空間中,形成星際介質。

    但是星際介質充滿了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等等,形成新恆星的機會。星際介質中的原子和分子總有一天會找到新的分子來結合,形成新的分子云,並重新開始引力收縮。但是這些分子云在開始坍縮之前需要足夠大質量,這意味著在一個新的星團中實際上有數百到數十萬顆恆星。

    大約在45億年前,我們的太陽就形成在一個類似昴宿星的星團中。最亮、最藍的恆星是質量最大的恆星,它們的消亡速度非常快,年齡根本無法與我們的太陽媲美。類太陽恆星壽命很長,甚至比誕生時所在的星團的所有恆星壽命都要長。

    這是怎麼回事?

    隨著時間的推移,引力在恆星團和星系其他物質之間傳遞,以及在單個恆星之間的近距離傳遞,將導致恆星團自身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分裂,單個恆星會被拋向太空。(拿出你的紅綠眼鏡看下面的3D檢視,看看離我們最近的畢宿星團發生了什麼。畢宿星團從右向左快速移動,而不是更緊湊的向下移動。)

    大多數星團在誕生後的最初幾億年內就會分裂,有些大質量恆星根本等不到星團的分裂就會消亡,而類太陽恆星的壽命通常要長得多,根據它們的質量,其壽命可達數百億年甚至數萬億年。

    在類太陽恆星生命的大部分時間裡,類太陽恆星以非常均勻的速度將氫轉化為氦。唯一的變化是,一顆恆星在發生核聚變的過程中,其核心區域會稍微變大,這意味著在恆星的整個生命週期中,它最終會變得越來越熱,越來越亮。

    最終,恆星會在核心燃燒掉大量的燃料,而且聚變速度比新燃料從最外層沉降的速度還快,以至於核心會耗盡氫燃料,這時聚變只會發生在核心周圍的殼層中。這使得恆星變得更加明亮,導致類太陽恆星會成為一顆亞巨星。南河三(上圖)是天空中第七亮的恆星,它是一顆亞巨星,這個階段將持續幾億年,在恆星變成紅巨星的過程中,恆星就開始在核心融合更重的元素(比如氦,變成碳,氧,甚至更多)!

    進入紅巨星階段,恆星體積將膨脹到原來的許多倍,以至於太陽很可能會吞沒水星、金星,也可能(但可能不會)吞沒地球。

    最終,所有可以在恆星核心融合的物質都將被耗盡,而外層的氫和氦將被吹走。

    紅巨星階段以後,類太陽恆星會形成一個成熟的行星狀星雲,(下圖中)恆星原始質量的50%(其中97%是原始的、未燃燒的氫)被重新拋灑到星際空間中。

    在其核心會留下一顆白矮星,一顆由碳、氧以及一些恆星中的硫、矽甚至鐵組成的退化核心。雖然白矮星的質量可能有原恆星的50%,但它的亮度比原恆星暗了數千倍,直徑比原恆星小100多倍。

    最後的白矮星需要數萬億年的時間才能最終散發完熱量,冷卻後變成一顆黑矮星,這就是所有類太陽恆星的最終命運。

    有個重要的點就是,所有形成的恆星只佔最初分子云質量的10%,然後這些恆星質量的一半又回到星際空間中。那就是最初形成恆星95%的質量最終都以可燃燃料的形式返回到星際空間中,所以在數萬億年的時間裡都會有恆星照亮我們的夜空,而我們太陽系中的每一個原子將會是是無數代恆星的一部分。

    這就是類太陽恆星的生死故事!

  • 10 # 鍾銘聊科學

    太陽的一生

    很多人認為太陽的一生應該是極其壯烈的,尤其是在最終死亡的時候或許有一次驚天地泣鬼神的大爆炸,但實際上並非如此,太陽的死到底是咋樣的呢?

    其實這個問題和恆星的演化有關,事實上也確實存在一些恆星在演化的過程中會發生爆炸,下文我們會具體提到。

    目前我們對於太陽這類恆星的研究還是比較透徹的,所以對於太陽的一生也有大致的瞭解。我們都知道恆星時時刻刻都在燃燒自己照亮別人。那太陽內部到底是在燒什麼呢?最早有人猜是燒煤了,結果有人真的算了算,結果發現如果太陽是燒煤的,那壽命可能只有幾千年。

    後來,在一幫粒子物理學家們的努力之下,終於搞清楚了恆星內部的燃燒機制,也就是核聚變。想要了解這個問題,我們要想搞清楚太陽內部的情況。太陽起源於星雲物質的引力坍縮。

    引力使得太陽核心的壓力變得很高,同時溫度要飆升,這個溫度大概可以達到1500萬度。這時候太陽核心的物質再也不是一個個原子構成的了,由於溫度實在太高,導致原子結構都無法保持住,電子和原子核到處亂串,這也就是等離子態。

    如果我們把太陽看成是一個大火爐,那它的燃料其實是原子核,而不是原子。(畢竟這個時候原子核已經不是和電子一起行動了。)

    我們要補充一點,原子核其實是帶正電荷的,所以原子核和原子核之間有庫倫斥力,說白了就是相互排斥。所以,1500萬度還不足以引發核聚變的條件,地球上的氫彈引爆時,都會預先引爆原子彈讓溫度達到1億度左右。不過,由於在微觀世界中存在一種量子效應:量子隧穿效應

    說白了就是原本很難的事情,在微觀世界也有一點的機率發生,不過這個機率極其小。不過,由於太陽足夠大,內部的原子核數量足夠多,所以能夠引發核聚變反應,但只能緩慢地進行。而到底引發的是什麼核聚變反應呢?

    實際上,宇宙誕生於一次宇宙大爆炸,在那之後,宇宙中的溫度慢慢冷卻,形成了原子結構,這當中大部分是氫原子(佔據了70%左右),剩餘的基本上都氦原子,其他的元素特別特別少,不到1%。

    所以,恆星內部的元素基本上都是氫和氦。而氦的核聚變反應條件要比氫更苛刻,因此想點燃的是氫原子核的聚變反應。也就是說,太陽一開始的燃料是氫原子核,爐渣是氦原子核

    這個過程大概會持續100億年,我們現在大概是在40多億年的時候,也就是說太陽燃燒氫原子核還有50多億年的時間。

    50多億年後,太陽核心的氫原子核燒得差不多後,由於太陽輻射層把核心和外層隔離開,使得外層的氫原子核不容易進入太陽核心。於是,當核心的氫原子核燒完後,反應條件又不足以支援氦原子核的核聚變反應,於是核心在引力的作用下持續收縮,而外層則會因為核聚變反應的對外壓力的作用向外膨脹開來,此時的太陽會變成一顆紅巨星,半徑大概會膨脹到原來的200倍,水星和金星都會被吞噬掉,而地球大概在那個時候會在太陽大氣附近。(補充一點,此時地球的最終結局還未可知,並不一定會被太陽吞噬)

    然後,核心在引力的作用繼續收縮,直到引發氦核的核聚變反應。在點燃氦核聚變的那一刻就會發生氦閃。

    這之後太陽的核心大概會維持10億年左右的氦核聚變反應。我們可以粗暴地理解成燃料是氦原子核,而爐渣是碳原子核或者氧原子核。

    當氦原子核也燒完後,太陽的外層會繼續膨脹形成行星狀星雲。

    而核心會繼續在引力作用下收縮,但遺憾的是,由於自身質量有限,引力不足以觸發碳原子核和氧原子核的核聚變反應。

    於是,太陽只能等著慢慢涼掉成為一顆白矮星,此時核心主要是主要是氧原子核和碳原子核。當熱量都完全散去之後,最終成為一顆黑矮星。

    以上就是太陽的一生,到了白矮星階段我們就基本上可認為恆星的路已經走到了頭了。所以,太陽並不會像很多人想象中的那樣終局特別悲壯,相反太陽的死是悄無聲息的,默默暗淡下去,在1千萬年後,太陽表面的溫度將會下降到只有5K,僅僅高於絕對零度5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父母分居多年,感情不好,應該告訴男朋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