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夜話堂
-
2 # 伏瑞端
三位大臣:曾國藩鎮壓太平軍,結束戰亂,為滿清維持了數十年的統治。李鴻章辦洋務,欲富國強兵,私慾大重,財心蕩漾,權欲突破道德底線走上為統治者出賣國家民族利益的不歸路。洋務沒辦成,北,洋水師覆沒,其罪不輕。只有左宗棠以六十八歲高齡率兵收復新疆,為中國守往了六分之一的莊嚴國土,才是大功一件!
-
3 # 蒼茫大地一棵草
曾國藩,透過鎮壓太平天國開啟了他絢麗波瀾人生模式,同時也是漢族士大夫第一次走到滿清韃子統治階級核心政治集團的歷史舞臺,從此漢族士大夫在帝國政治中不再是附庸奴才也為洋務運動和後期革命打下堅實基礎,打破了滿蒙貴族固化的統治模式,李鴻章,左宗棠和張之洞等一大批漢族士大夫官員都深受其影響。
-
4 # 船到橋頭直—3586FQI
左宗棠功勞最大,為中國奪回了新疆1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曾國藩為國家培養了大批棟樑級的人才,率先興辦洋務運動,功勞其次;李鴻章最差,甲午戰爭打輸了,簽訂了最多的出賣國家利益的賣國條約,為自己撈了四千萬兩銀子的財物。
-
5 # 周公子的生活觀
清朝晚期,國家非常動盪,朝廷昏庸無能,所以經常處於戰亂之中,中國領土與主權接二連三地被外國侵略者威脅和侵犯。那個時候,朝中除了三個人之外,幾乎就沒有其他可用之人,這三個人就是曾國藩左宗棠和李鴻章。曾國藩是一個大官員,他與李鴻章和左宗棠一起建立了淮軍和湘軍,而且李鴻章與左宗棠曾國藩三個人一起興辦了洋務運動,推動了國家軍事和工業發展,也隨之帶動了經濟。所以說,這三個人其實在貢獻上其實沒有什麼太大區別。不過,李鴻章相對於其他兩個人來說,他較多地涉足到了外交場合,牽扯到了很多外交層面。雖然他經手簽訂了很多喪權條約,但是李鴻章經過自己的努力,已經將損失挽回到最小了。所以說,這三個人相比,還是李鴻章貢獻更大。
-
6 # 弓目
各有千秋,李鴻章賣的多,割地賠款吃回扣出類拔萃,空前絕後!娶了幾十個老婆,攢了億萬家財。
曾國藩殺的多,殺人放火挖祖墳,恆古不變,世間少有,死前還梢代過了一把賣國癮。順便培養了幾個賣國賊!
左宗棠,收的多,徵南關戰法華人,收新疆戰阿古柏,脾氣不好,得罪了李鴻章,被整死了,連累胡雪巖送命!
-
7 # 中囯昌盛
三個人都是國之重臣,對國家都做出了重要貢獻,但若要比較,對國家做出的貢獻莫過於維護國家領士完整,抗擊敵冠維護國家尊嚴,左宗棠功當首衝,收復新疆,収復領土一百多萬平方公里,居沙至偉,痛擊分裂分子力主抗擊法國侵略者,取得抗法勝利,長了國家的尊嚴,左公功勞居首
-
8 # 斬雪十四笑浮生
我也來說兩句
細節咱們就不說了,咱們就來說說主要的大事件!曾國藩,湘軍的創始人,平定太平天國,洋務運動的發起者之一,晚清最具有影響力的名臣!他造了中國第一艘輪船,建立了第一所工兵學堂,印刷了第一批西方的書籍,還安排了第一批去美國的留學生! 他加速了中國從農業到半工業的程序,做為一個這個近代化建設的開拓者,他是一個歷史的轉折點,這是很有意義的!
我們在來看看李鴻章吧,他是淮軍和北洋水師的創立者,也是洋務運動的領導人!我是想不通為什麼左宗棠要收復新疆他幹嘛要阻止,後期打了中法馬尾戰爭,中日甲午海戰,都輸了,馬尾好像就沒敢動手,甲午全軍覆沒!一生簽訂30多條約,還收俄國賄賂,別的有沒有就不知道了,但加速了中國的半殖民,讓日本賺足了銀子進入列強俱樂部!
現在看看左宗棠,也是湘軍將領,洋務運動!平定甘陝回亂,收復了新疆!想想咱們中國的近代史,如果左宗棠不收復新疆,那現在新疆會不會也也蒙古國一樣不在我大中華版圖呢!這意義也十分重大呀!
最後咱們來總結一下,李鴻章就先不理他了!曾國藩是可以說是農業到工業,封建社會到現代社會的轉折點了!而左宗棠護衛了我中華的領土!到底誰貢獻大呢,我就不決定了,選擇困難!
-
9 # 衡洲布衣
回答這個問題以前,我們必須澄清擺正一個問題,那就是什麼是國家!
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基本是屬於同時代的人物,他們的經歷和功業都相仿,都是靠平定太平天國起家,而且對近代中國的政治格局的形成和走向都起到了劃時代,關鍵性的歷史作用。
而且無一例外的極度忠於清王朝,是清王朝的鐵粉。
也難怪,半世公候,出將入相,全拜清廷所賜。
現在我們再回到開頭那個話題,什麼是國家?
在中國幾千年的傳統封建政治文化中(注意,此封建是專指"分封諸候,以屏藩周"那個封建),朝代就是國家。
所以,在這個意識框架下,忠於朝廷,就是忠於國家。朝廷亡了,國家也就亡了。"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抒發的就是這種理念,認知和情懷。
曾,左,李等中興名臣作為傳統文化的膜拜者,踐行者當然也概莫能外。
忠,孝是他們的登天梯,敲門磚,自然奉之唯謹。
在他們的心中,他們所忠於的清朝廷就是天下,就是國家,就是全部,就是所有。
所以,擺正了這個問題,我們就不難發現,他們所忠於,所奉獻的是清廷,而不是國家,至少不是現代意義上的國家概念。
鑑於歷史的侷限性,我認為,在這一點上,是不能強求的。
正本朔源,提綱挈領,我們再來分析這三人究竟對國家的貢獻何在,孰大孰小。
就我們現在所認知,所統一的國家層面和後來國家現實狀況來講,他們早期平定南中國太平天國起義,剿滅北中國捻軍起義,對清廷的政治利益和統治來講,是做出了莫大的貢獻。
雖然我一再強調,要尊重歷史,要客觀的看待和認識歷史侷限性,辨證,唯物的分析評價歷史事件和人物,但是,我們還是要面對鐵一樣的歷史現實,那就是,正是因為他們的盡忠,才使得清王朝這個腐朽透頂,愚昧透頂,頑固透頂,落後透頂,封閉透頂的封建王朝在中國延續了半個多世紀的統治,失去了接軌,趕超世界強國的契機,短暫的平衡猶如把頭埋進沙堆的駝鳥,逃避不了隨後血腥的侵略,宰割和掠奪。
而且,由於權力的高度集中和監督干預機制的缺失,在他們身後埋下了軍閥割劇,地方干政,戰禍不息,干戈不止的隱患。
其實,他們都是百代之翹楚,一時之俊傑,如能領袖群倫,打破陳規,跳出藩籬,不拘小忠小節,啟民智,更國體,效強國,合潮流,其與國家功業之偉,當不可計量。
只不過,歷史不能假設。
所以,我認為,就三人這一段共同經歷來講,與清廷則有功,與國家則有過。
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待他們平定內亂,秉政中樞,放眼世界的時候,才驚覺中國面臨數千年來世界一大變局,自已所處的時代和世界比起來,差距是如此的驚人,身為統治階層的中堅力量和既得利益者,他們不得不嚴肅認真地面對這個現實。
"放眼看世界,師夷長技制夷,西學為體,中學為用……"等逐漸形成了他們的共識。
曾國藩首倡洋務運動,並奏明朝廷,選拔幼童出洋留學,左宗棠,李鴻章在各自轄區都相繼予以開展,為中國近現代的政治,軍事,教育,法律,科技,工商等社會全方位進步打下了基礎,儲備了人材。
同樣,在這一方面,他們的功業並肩,難分伯仲。
唯有左宗棠,除此之外,力排眾議,年逾七旬,輿梓(棺材)率部出關,獨戰強俄,血染天山,收復新疆全土,其功厥偉。
綜上所述,左宗棠對國家的貢獻最大!
-
10 # 中國人你要自信
左宗棠吧,起碼中國的新疆保住了,不然中國的西大門就是甘肅陝西,那今天的戰略壓力要大的多,人均國土面積也縮小很多,
-
11 # 歷史神秘人
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三人可謂是滿清政府的頂樑柱了,沒有他們無能的滿清恐怕早已經完蛋了。說到貢獻,左宗棠肯定排第一,左宗棠是個直率的人,他脾氣暴躁,性情中人,作出的貢獻也很純粹,左宗棠維護了國家的領土和尊嚴,比剩下的兩個要高尚的多。曾國藩和李鴻章都是老油條,兩人做事的出發點首先是維護個人利益,維護清朝的統治,沒有左宗棠那麼純粹,說到圓滑,左宗棠倒數第一,不過維護國家利益,左宗棠是第一!
曾國藩別名又叫“曾剃頭”,你之所以那麼風光還不是踩著無數漢人的白骨上臺的嘛,當年他鎮壓太平天國,攻破南京,殺了多少人啊,秦淮河流淌的都是血啊,保守估計也有上千萬人了吧,當然你說作為官僚階層,鎮壓農民起義是“正義”事業,太平天國也不見得有多好,不過曾國藩殺了很多人是確定的,太平天國在曾國藩手裡完蛋了,維護了滿清政府的穩定,中國再一次沒有內亂,表面上曾國藩似乎保住了國家,可是他保住的是他個人和滿清政府的利益,老百姓得到什麼,還不是重新回到被官僚剝削的痛苦之中,可以說曾國藩沒有對國家有什麼實質的貢獻,說白了,一切還不是為了他自己的利益罷了。有趣的是現在很多人崇拜曾國藩,學習他如何修身治國,曾國藩是修煉到家了,只是修的是他自己,國家可沒有修到多少啊!
李鴻章就不用說了,他也是鎮壓太平天國出身,成了滿清後期的重臣,李鴻章後半生都是當滿清的奴才,當滿清的遮羞布,擋箭牌,背黑鍋,統統都是李鴻章去幹,簽訂什麼不平等賣國條約都是李鴻章經手的,大家都罵他是賣國賊。雖然說李鴻章是替滿清背靠的黑鍋,不過你李鴻章可以不背啊,不當奴才也就是啦,辭職不幹就是了嘛!只是李鴻章放不下權力,只能被慈禧當棋子用了。李鴻章也不全是壞人,也是有點愛國情懷的,他希望國家強大,辦洋務運動,辦鐵路,創立近代海軍,開工廠等等,至少李鴻章還懂得一個國家需要工業,為工業開個好頭,不過最後都成了泡影,甲午一戰,全輸光了,李鴻章就罵名無數了,也許李鴻章真不幸運吧,碰上個無能的滿清政府,想真正為國家做點事,就是那麼難啊!
左宗棠是個純粹的人,他沒有那麼多花花腸子,他是硬漢子,對誰都不服,應肯那句話“生死看淡,不服就幹”。他做的貢獻是最實質的,也是最有意義的!是他收復了被沙俄侵吞的新疆領土,讓一百多萬公里土地沒有屈辱的丟失,他維護了國家領土完整和民族尊嚴,體現了一個漢人最強硬的骨氣,讓世界聽到了中國的吶喊。沙俄不是很猖狂嗎,侵佔我們的新疆,左宗棠就不服你,抬著棺材表明心志,死也要拿回新疆,他拿回來了。法國不也是很囂張嗎,侵佔中國西南地方,左宗棠就是不服你,傷害中國,我就幹掉你,法國害怕了。左宗棠這一生都在為國家的尊嚴在奮鬥,是用自己的生命去奮鬥,哪怕是犧牲了也在所不惜,在他身上才體現了一個華人應有的骨氣,他比什麼修身治國的曾國藩,裱糊匠的李鴻章強太多了。左宗棠不是“完人”,可是他做的事確是偉大的,他對國家的貢獻是不容磨滅的,是純粹光輝的,不含一點汙垢。可惜這樣一個人,最後被李鴻章陷害死了,左宗棠死時,京城的城牆倒塌了,人民都說左宗棠死了,滿清最大的希望也倒了。雖說有點誇張,但是滿清到死也沒有出現像左宗棠那樣的鐵骨錚錚,為了國家民族尊嚴而不怕死的人啦!
-
12 # 商洲居士
既然朝庭重臣總得做點事,但他們所做所為嚴重影響國家的進步發展和變革,是典型的頑固保守派,為了自身集團利益殘酷殺害漢人和革新人士,對外軟弱無能出賣國家利益,致中國近代百年屈辱歷史,鄰國日本借勢崛起,中華民族差點亡國滅種。這種人還談的上對國家民族有貢獻嗎?
-
13 # 歷史檔案館
我是真君,我來詳細回答。
回答這個問題以前,我們必需澄清擺正一個問題,那就是什麼是國家!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基本是屬於同時代的人物,他們的經歷和功業都相仿,都是靠平定太平天國起身,並且對近代中國的政治名目的形成和走向都起到了劃時代,關鍵性的歷史作用。
並且無一破例的極端忠於清王朝,是清王朝的鐵粉。也難怪,半世公侯,出將入相,全拜清廷所賜。如今我們再回到開頭那個話題,什麼是國家?在中國幾千年的傳統封建政治文化中(注意,此封建是專指"分封諸候,以屏藩周"那個封建),朝代就是國家。所以,在這個意識框架下,忠於朝廷,就是忠於國家。朝廷亡了,國家也就亡了。"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抒發的就是這種理念,認知和情懷。
曾,左,李等復興名臣作為傳統文化的跪拜者,踐行者當然也概莫能外。忠,孝是他們的登天梯,敲門磚,自然奉之唯謹。在他們的心中,他們所忠於的清朝廷就是全國,就是國家,就是全數,就是所有。所以,擺正了這個問題,我們就不難發現,他們所忠於,所奉獻的是清廷,而不是國家,至少不是當代意義上的國家概念。鑑於歷史的侷限性,我認為,在這一點上,是不能強求的。副本朔源,提綱挈領,我們再來分析這三人現實對國家的進獻安在,孰大孰小。就我們如今所認知,所統一的國家層面和後來國家實際狀態來講。
他們晚期平定南中國太平天國起義,清剿北中國捻軍起義,對清廷的政治好處和統治來講,是做出了莫大的進獻。雖然我幾回再三強調,要恭敬歷史,要客觀的對待和熟悉歷史侷限性,辨證,唯物的分析評價歷史事務和人物,可是,我們還是要面臨鐵一樣的歷史實際,那就是,正是由於他們的盡忠,才使得清王朝這個陳腐陳腐透頂,愚笨透頂,頑固透頂,落伍透頂,封鎖透頂的封建王朝在中國連續了半個多世紀的統治。
失去了接軌,趕超世界強國的契機,短暫的平衡如同把頭埋進沙堆的鴕鳥,逃避不了隨後血腥的侵略,分割和掠奪。並且,由於權利的高度集中和把守干與干與機制的缺失,在他們死後埋下了軍閥割據,地方干政,戰禍不息,打仗不止的隱患。其實,他們都是百代之俊彥,一時之豪傑,如能翹楚群倫,衝破陋習,跳出藩籬,不拘小忠末節,啟民智,更國體,效強國,合潮流,其與國家功業之偉,當不可計量。只不過,歷史不能假設。
所以,我認為,就三人這一段配合經歷來講,與清廷則有功,與國家則有過。世界潮流,聲勢赫赫,順之者昌,逆之者亡。待他們平定內鬨,秉政中樞,放眼世界的時辰,才驚覺中國面臨數千年來世界一大變局,自已所處的時代和世界比起來,差距是如斯的驚人,身為統治階級的中堅力量和既得好處者,他們不得不嚴厲認真地面臨這個實際。"放眼看世界,師夷長技制夷,西學為體,中學為用……"等漸漸形成了他們的共識。
曾國藩首倡洋務舉動,並奏明朝廷,選拔小童出洋留學,左宗棠,李鴻章在各自轄區都接踵予以開展,為中國近當代的政治,軍事,教育,執法,科技,工商等社會全方位前進打下了根本,儲藏了人材。同樣,在這一方面,他們的功業並肩,難分伯仲。唯有左宗棠,除此之外,力排眾議,年逾七旬,輿梓(棺材)率部出關,獨戰強俄,血染天山,收復新疆全土,其功厥偉。綜上所述,左宗棠對國家的進獻最大!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不太好回答。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看法。個人認為,三人排序是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
曾國藩是同光中興的首位功臣。沒有曾國藩,估計大清朝就分崩離析了,是曾國藩又把大清朝攏在一起。曾國藩挖掘的人才,支撐起風雨飄搖的大清。更不用說,曾國藩的治學,立身,對中國文化的傳承作用了。
李鴻章是曾國藩的學生,繼承老師的衣缽,以一人之力,苦苦支撐,使大清在列強環繞之下保持相對完整,沒被瓜分,實為一時人傑。但在學識,氣度方面,不如老師來的綜合。
左宗棠師爺出身,身負絕才而又眼高於頂,和曾,李先後交惡,實是個人修養,氣度不高所致。其最大功績在於平定回亂,收復新疆,保住中華版圖。
曾國藩的諡號為文正。清朝二百多年來,得到文正這個諡號的有 湯斌、 劉統勳、 朱珪、 曹振鏞、 杜受田、 曾國藩、 李鴻藻、 孫家鼐八個人。在歷史上,能得到文正這個諡號的人,大多都是當時文人敬仰的物件,如 范仲淹、曾國藩。
李鴻章的諡號是文忠。在清代的諡號中,文忠被認為是僅次於文正的諡號。大名鼎鼎的林則徐,胡林翼,諡號都是文忠。
左宗棠的諡號文襄。在清代,文襄多授予學士背景的同時又有軍功的大臣,文襄諡號排位第二十三位,在級別上遠遠不及文忠諡號。
不過,對於左宗棠來說,能夠獲得文襄諡號,已經很不容易了。 清朝時期,一般非翰林出身者(或進士出身者)),不得不授以文字諡號。左宗棠三次進京參加會試,均名落孫山,終生沒有考中進士,照說是得不到文字諡號,更別說文襄了。好在慈禧太后看在左宗棠勞苦功高的份上,賜予他同進士出身,這才有機會獲得文襄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