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1708015641

    不知道大家最近有沒有關注手機市場的行情。主要是各個大的手機品牌都開始自己的新品釋出會籌備中。所以小夥伴們,你們知道嗎?現在的手機市場的行情呢?今年下半年的手機市場真是熱鬧非凡啊,有很多頂級旗艦機即將登場,三星Note8於8月23日釋出,拍照、外觀上還是相當驚豔的,iphone8也將於9月釋出,據爆料也黑科技滿滿,而華為Mate10也將於10月16日釋出,釋出時間比前者都晚,但是餘承東是信心十足,他表示Mate10將是最強旗艦。

    外觀上,華為Mate 10將配備6英寸的全面屏設計,支援解析度為1080×2160畫素,將定名為“Full Active”,搭載首發10nm麒麟970晶片了,麒麟970是64位的八核處理器,最高主頻可達到2.8GHz,還有AI處理器整合其中,麒麟970是一款異常彪悍的旗艦CPU,功能大將完成對驍龍835的碾壓,間接對標高通的下一代驍龍845,直逼今年即將上市的蘋果A11處理器!

    當然華為mate10其它配置方面也有很多亮點,比如將會搭配全面屏,第三代徠卡雙攝,7P式潛望式攝像頭,而且還支援鐳射對焦,IP68級別防水,螢幕方面將會使用5.8英寸2K高畫質螢幕等,不過更為關心的還是售價方面,此前根據波蘭媒體透露這款手機華為mate10將會在7400元左右,不過國內市場華為mate10的售價還是非常良心的,根據最新的訊息,華為mate10國內市場的起步價格在4000左右,華為mate10Pro版本價格在5000左右,可以說價格方面雖有也是保持了一定的高溢價,但是在效能配置大幅度提升時候,還是比較良心!

    今年的旗艦價格根據當前的情況也是紛紛上漲,iPhone8預計在7688元起步,所以華為mate10國內市場的售價如果在4000左右起步的話,還是非常值得關注的!

  • 2 # 41005974

    效能的話也許mate10好點,但是高不了太多。估計gpu跑平或是略弱於835,cpu高於835的10-15%,如果快閃記憶體不抽獎,不需要搶購也許有些賣點。但是如果不是特別急著換手機可以考慮等榮耀v10

  • 3 # 暱好7487945

    一款才釋出,一款一個月後才釋出,也不知道是花殘還是米殘,或者攪屎棍釋出的鳥問題,那麼多人都來YY,我也YY一下。mate系列從mate7大賣,到現在已經有了血統,無論某些人喜歡還是厭惡,銷量在那裡;米mix1從出售概念機開始,從新定義了概念產品(一般概念產品都是不馬上發賣,參考概念車),雷布斯作為營銷高手,能把所謂概念產品做到這種程度,是非常厲害的!小米喜歡玩概念,從新定義概念,高階產品玩釋出搶購,有人吃這一套,我是不喜歡的,由此從一名可能得米粉轉路人,一年兩年產量有問題,我可以理解,初步發展,有困難不是問題,同樣的困難持續六年,我是沒法接受的。14年在大連做不鏽鋼板材,小米4的不鏽鋼藝術之旅讓我的一個米粉同事尷尬了將近一年(主要是一直買不到,還一直搶購,有時候上班都在搶)。我買手機,配置,價格,外觀都會考慮,最主要的是能買得到,上班的人沒那麼多時間搞這個,買個加價的我又不爽,由此轉了路人。配置上來說半斤八兩,各有各的好,也都有自己的追隨者,如果mate10價格在我承受範圍內,會考慮年底換一部(前期產品先讓別人做小白鼠好了,我只管實用合意),mate系列一直讓我不舒服的是六寸屏,大下巴大額頭,希望這次不會讓我失望。

  • 4 # 湯圓回鍋

    小米mix2在價格上玩了一個套路,明降暗升,乞丐版和頂配版差價1400元,其實真正和上一代同質的是頂配4688的!材質配置都有很大區別。然而其核心配置和目前主流旗艦機型並沒有什麼區別!

    再看看華為mate10,麒麟970不出意外效能應該是超越驍龍835無懸念,其整合的寒武紀獨立模組沒有體驗過不好評說,但這也是一個賣點,聊勝於無肯定有他的優勢,加上第三代萊卡調教用過一二代的都知道,不需解釋!唯一關注的就是售價,4000以上起步是肯定的,6+64可擴充套件儲存4000-5000起步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10奈米的麒麟970加持會讓mate10的續航發熱和效能有質的飛躍,和同為4000多的毫無亮點的mix2選擇,自行腦補吧!

  • 5 # 傳遞者4

    就目前的全面屏,就是皮囊,看久了就那麼回事,核心就看這次M10 970的人工智慧具體什麼效果了,還有就是馬上釋出的蘋果AR具體到哪步了,其它都是沒什麼突破的小進步,就全面屏這體驗,還是侷限在手機螢幕,就同樣看影片還不如手提,就是外表來看確實漂亮,但不實用,手機體驗來講最好的是Mback體驗,可惜了老羅的左右對稱按鍵,沒把它用起來,小米5C和U11都有突破,可惜體驗也不好,不知道寫了這麼多,是不是跑題。

  • 6 # 水哥愛搞機

    產品影響力怕是華為Mate10要領先於小米MIX2!

    螢幕方面華為Mate10怕是也沒有機會搭載曲面屏,但是全面屏的噱頭肯定是要跟上的,解決方案和小米估計不一樣,華為Mate10還會保留上下邊框和S8的設計類似,但是兩側的邊框會非常窄!唯一比較尷尬的是就怕廠商們把窄邊框叫做全面屏了…

    如果能做到下圖這個效果那就非常值得購買了!

    至於配置方面我相信華為Mate10和小米MIX2的差距不會太大,但是華為的麒麟970處理器還是非常有看點的,全球首款集成了NPU的處理器平臺,麒麟970晶片最大的特徵,是設立了一個專門的AI硬體處理單元—NPU(Neural Network Processing Unit,神經元網路),用來處理海量的AI資料。

    當然具體表現還是要等到上市了才知曉,但是就目前的宣傳來看是非常厲害的。

    拍照方面,這一點華為Mate10無疑是可以吊打小米MIX2的!且不說華為Mate10又會在相機上做什麼文章,就目前華為P10的表現來看超越小米也是沒多大問題的,這次和徠卡又會什麼新花樣呢?大家也是可以期待一下的。而小米MIX2這次沒有搭載雙攝像頭也是比較遺憾的一點,華為Mate10不出意外的話會搭載徠卡認證的雙攝像頭!

    續航方面是華為的看家本領了,而華為Mate系列本身就是定位商務長續航的,所以華為Mate10搭載4000mAh以上電池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而小米MIX2非常遺憾的才搭載了3400mAh的電池…

    但是小米是有一個很明顯的優勢的,那就是陶瓷機身,陶瓷機身無論是質感和握感都是沒的說的,全陶瓷機身版更像是一塊玉,這個比喻還是非常恰當的。而最後要說的是小米MIX2才售價3299啊~

  • 7 # 樂在其中14704485

    我認為花小米2一3倍價格賣華為、蘋果,是不值得的。配製、效能差不多,外觀各有所長,僅為擺顯?何況手機屬短命產品,二年一換,加上當年通訊上網費用,每月攤舊好幾百元,有必要嗎?當然特有錢者把它當手表鑽戒一樣擺,那是另一回事囉!

  • 8 # 被窩裡的帆

    很久不研究手機了 可能是年紀大了。憑感覺說說。雖然不太研究了,不過還是願意看看手機的評論。我從沒買過蘋果,其實無論從工作,還是從情懷,一直很尊敬蘋果。不過由於系統的封閉性,我沒有選擇蘋果手機,後來更是煩身邊絕大多數用蘋果的其實並不懂手機。選擇了安卓也就折騰了幾年。

    其實現在已經不一樣了,即使吵的熱鬧,更多的人買手機也不會扣那麼多技術細節,因為沒必要了。同時,即使安卓,每家公司自己再度開發的系統也都讓使用者有了粘性。我就懶得換品牌,不是高度依賴手機使用者用的都挺好。樣子自己覺得順眼就好。就想我一直覺得背後指紋比在前面好。現在其實沒有人能真比出喝真的高下,看個熱鬧挺好。

  • 9 # 節能與材料的唐吉訶德

    你自己去華強北買零件回來組裝都要不了2000,蘋果2000多的硬體成本賣8、9000,華為的研發投入不比蘋果少,小米除了堆硬體還有什麼?你當華為養幾萬工程師都是吃乾飯的,小米養了幾個?

    哥們我做點小買賣,混口飯吃,國防部網站和軍報也多次報道,也見過所謂的小領導,我自己用華為(華為也有很多毛病,今年買了自用和給朋友的十幾個華為P系列,就一個一等獎,其他的絕大多數是三等獎,我自用的6+256螢幕也有兩個紅點),系統也不像大嘴說的十八個月不卡,但是瑕不掩瑜,華為的訊號,易用性不是其他品牌手機能夠比的,另外,華為代表中國科技企業的臉面,反正我看到的領導們清一色的華為P和MATE,很少有其他品牌,有也是蘋果三星,小米極少數,有一次,問一個領導,領導說,董明珠說小米是小偷,用小偷的東西丟人不?

    不過華為確實某些時候很官僚,老使用者知道怎麼回事,希望多多改正。

  • 10 # z只說真話

    算同級別 因為970不可能在效能上超越835綜合能力 之前榜單a11第一毋庸置疑 970才第四 後面變成第二可想而知為什麼 花錢了唄 單核效能970可能會超越獵戶和835 但是這個gpu那是不可能 所以他們還是屬於同一級別

    就看價格定位 小米算是 組裝公司 目前感覺mix2定價還是很合理實惠的 華為自己說都是自己的東西 安道理應該成本低於小米 但是肯定售價要高於mix 2000元這樣華為屬於自己抬高價格賣靠攏蘋果手機 但是往上貼的再近也是沒卵用 970單核能搞死a9就不錯了

    同一級別這個是肯定的人傻錢多買m10 理性消費mix2

  • 11 # 如果-金

    華為不如小米,小米引領全面螢幕,而不是華為,小米陶瓷的運用也是新的嘗試,雖然愛摔碎,但更有質感,好看。最起碼比蘋果8玻璃好看。華為除了麒麟還有什麼,最主要華為貴的離譜,小米就看重價效比,近幾年做的確實不錯,如果讓我選3500以裡選小米,超過4000選蘋果,雖然蘋果已經沒以前輝煌啦,但是和安卓機還有一點點差距,雖然差距越來越少,華為高價5000元手機優勢不明顯

  • 12 # 飛慶之

    本人擁有的手機有三星note系列。華為手機兩部,小米手機兩部。不談具體型號只談對這三個品牌的感受。

    安卓手機越用越卡是肯定的,三個品牌都半斤八兩,誰也別笑話誰都一個水平。

    但是作為企業如果失去了誠信就在我心裡自動打入了黑名單。三星一開始note系列做的不錯。本來想一直換note做主力機來著。note7爆炸門一出,三星轉移視線逃避責任,威脅受害者。逼華人下跪經銷商。這些劣跡讓我決定以後再也不買三星手機。這是一個本質上赤裸裸的歧視華人的企業。已被我拉入黑名單。

    華為前幾年價效比做的不錯。出的手機系統也最佳化的不錯。是中國產手機裡不錯能用的久的品牌。但是去年和今年華為也開始耍心眼,欺騙消費者了。防指紋塗層門,快閃記憶體門emmc,國內外相同手機型號不同的快閃記憶體,雙重標準對待華人和外華人。還有華為水軍在媒體和網上的拙劣表演讓我徹底看清了華為。不要用國貨來洗腦。國貨除了你華為還多的是。華為的不誠信也被我內心拉黑了華為。

    小米是以價效比起家的。以前小米確實不好買都是用搶的還很難搶到。沒有耐心的粉轉黑一點也不奇怪。但價效比確實突出。同配置機型比其他品牌便宜幾百甚至上千。這就是最大的賣點。適合懂手機硬體的追求價效比的。

  • 13 # 硬腿子0320

    保留上下維持原先設計,收窄提現全面屏一詞是華為的方案,所以全面屏上投入華為肯定沒小米多,但是970肯定要比835強特別多,雙攝上估計也會有提升,本身不是同一時間釋出的產品,產品力肯定華為厲害,最後就是看價格合適不合適了,如果價格上特別貴的前提下,單同一個型號的版本銷售情況還真的不好說,如果也就四千多五千的樣子,銷量肯定會好,畢竟華為品牌力夠強

  • 14 # 勢如破竹3

    相同價格首選iPhone流暢的體驗,完好的生態系統。 價格次之購買三星,三星的螢幕,手機的做工外觀沒得說,無線充電防水之類的都是小問題。在次之小米,價效比價效比價效比,重要的事情說三遍。華為是個什麼鬼?搞不懂沒特點。。。對了也有特點,就是愛國愛國愛國。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 15 # 熊貓盼盼

    定位都不同,別噴華為,也別噴小米了,商務點就華為,買小米的也別對華為嗤之以鼻,畢竟人家投入了很多研發,不管你用不用的上的功能,至少人家在某些領域推動著發展。買華為的也別看不起小米,沒有小米,現在這個價位你也買不到華為。不過對華為國外定價比國內低這點還是要點贊。畢竟看看聯想的ibm就知道了

  • 16 # 柒塊伍

    應該不是吧,小米應該是盡力往mate10上靠,最近的各種文章能看得出來。但mate10眼裡好像只有水果和三星。小米無論是價格還是定位來看,還是把精力放在藍綠廠,榮耀身上吧。

  • 17 # 昌江昌江

    完全沒可比性,初級手機使用者也許會單看CPU,但是如果稍微的有點手機知識就會明白CPU不能決定一切,打個比方夏利的車身裝上寶馬發動機整體檔次還是上不去 ,小米只賣CPU和外殼,這種機器怎麼和整合性能超級厲害的華為相比?換句話來說,如果買一部小米頂配機器和一部華為mate10普通般同時拆開,你會發現就外殼和CPU是亮點,其餘的小米使用的配件沒有一件超越華為配件的檔次,這是小米便宜和不耐用的原因,這原理就和組裝電腦一樣的決定電腦流暢耐用的不單單是CPU,小米是便宜但是人家不是慈善機構便宜有便宜的道理。論使用元件之嚴謹華為,三星,vivo,蘋果都可以。論系統持久流暢度蘋果和華為能做到。論照相和音樂vivo可以勝出。論縮水小米才能出來說話。總結:真心沒可比性。在這裡再次首先感謝小米當年能壓低手機價格不過酷派玩效仿卻死在路上,小米這點功不可沒。另外華為mate系列是最好的系列,vivoxplay系列是vivo最好的系列

  • 18 # ztq79791201

    比較智慧手機無非是這幾個方面,處理器效能,螢幕,外觀設計,手感,通話訊號質量,照相效果。

    在處理器效能上,兩款手機的cpu都差不多的,所以打平。

    螢幕的話,兩款手機解析度一樣的,說實話不是專業人員,螢幕沒有瑕疵的話,是看不出來區別的。所以還是打平。

    手感一個是全玻璃材質,一個是玻璃和陶瓷材質。這個應該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

    外觀設計方面,小米mix2比華為更接近全面屏的標準,顏值高,但是隨之帶來前置攝像頭在下面,自拍起來很彆扭。

    通話訊號質量方面華為完勝,雙4g不解釋。

    拍照方面完勝,小米拍照不好是傳統。

    綜上,忽略價格的話,自然是m10更勝一成。但是最求價效比的話,選擇小米mix2更合適

  • 19 # 菊花CEO

    我用mate9 pro, 之前用的是米3 米4 米note 米5

    之前用小米覺得價效比高

    今年小米貴了,但問題還是一大堆,米3 發熱,其它還好,米四還行,米note GPS不能用,米5標準版速度用用就越來越慢,當然比華為mate7強些,我總覺得小米沒進步。

    現在米6價格上去了,到十一還沒降價,就放棄了

    現在用mate 9 pro 肯定比米五好多了,拍照雖然leica加持,其實還不如我用過的S6 edge 三星的攝像頭槓槓的。華為還有很多路要走。可惜三星機被偷了,有時候覺得雙攝很差,米五似乎都比這個leica強些。

    小米如果失去了價效比,就沒什麼買頭了。它的優勢就沒有了。

    mix2 因為相對而言便宜,所以才能有些市場,但肯定有不少問題的。mate 10應該比我手中的mate 9 pro強些,所以我覺得mate 10 更好些。

    手機最好的還是蘋果,其實三星可以的,三星電池充電問題解決了我絕對用三星,畢竟太強大了,超出了想像。

  • 20 # 煙波客11546399

    看了那麼多回答和評論……好不熱鬧!首先什麼叫級別?級別的標準是什麼?cpu首先就不一樣了,機身材料也不一樣,有沒有統一的、具有具體可比性的標準?答案是否定的。那麼我們也只能從功能、效能、推出的時間、是否代表這個廠家最新、最能代表這個廠家最高水平這些方面來大致衡量。mate10和mix2都無疑代表了兩家最新和最高水平,效能接近,又是同一時期推出,當然應該是同一級別的產品。至於孰優孰劣,不做具體評判,這是個見仁見智,同時也是眾口難調的事。

    說到這裡,我們來回顧下這對冤家的糾結歷史,也許會更明白些什麼。小米開始做智慧機的時候,華為在做功能機。做手機華為早,做智慧機小米先。小米1999的定價早於很多同行,而且堅持了七年沒變。說小米惡意低價競爭是無稽之談。但是這個一成不變的定價造就了小米,卻也束縛了小米更大的發展空間,同時也妨礙了友商的發展,畢竟傳統企業做不到小米那樣的低成本產銷。當時各家基本都是單品競爭,每年一款旗艦相拼,小米的價格優勢很佔便宜。這時候沒有什麼系列、檔次之分。為了打破這種局面,華為採用了雙旗艦策略,同時推出榮耀系列。用榮耀系列價格貼近並且對標小米旗艦,而m、p拉開和榮耀的價格差,形成榮耀主打中端m、p主打高階的態勢,貌似內部結構調整,卻無形中給手機市場帶來了“檔次”的劃分。以中端榮耀對標小米旗艦,無疑在價格、檔次上華為佔了上風。而小米苦於只有一款旗艦,又受制於1999的價效比制約,完全落了下風。向上無法突破,向下發展紅米系列無異於默認了華為的這種檔次劃分。華為用這種策略不僅成功突破了小米1999的定價束縛,而且在品牌定位上憑空高出了小米一頭。

    小米醒過來之後,終於打破了1999價格束縛,推出了note系列,試圖打破這種“檔次陷阱”,但為時已晚,華為已經坐穩了頭把交椅,而且隨著麒麟晶片的進一步進化,徠卡雙攝等的技術開發,高階形象已經逐步充實。小米note系列雖然效能強勁,但缺乏亮點,並沒有達到預期效果。直到mix全面屏概念的提出和首家量產引領了世界潮流,以及陶瓷後蓋的研發成功,更主要的是打破了1999定價的自我束縛,小米才逐漸走出了華為佈下的“檔次陷阱”。如果mix1小米還不能確認為自己的高階系列產品,那麼到mix2小米應該找回了信心。mix系列將作為小米高階產品正式出場,數字系列旗艦自然的淪為中端產品負責走量。

    攻守之間,兩家都完成了自身質的飛躍。期盼兩家在今後的競爭中能帶給我們更加震撼的優秀產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96年男生,目前負債9萬,月薪5000元如何一年之內把錢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