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隨著反貪大劇《人民的名義》的熱播,帶來很大的反響,其中著名演員李剛老師扮演的京州市委書記火了,為什麼火的是李書記,而不是高書記,沙書記或者侯局長?
8
回覆列表
  • 1 # AU不知道嘞

    因為在人民的名義中 李達康是一個做事果決有責任心,能擔當,不推脫。這樣一個做事果決迅速高效率得市委書記不正是我們理想中的官員嗎?同時李達康書記被演繹的活生活現同時又有一點萌萌噠。對犯了錯的下屬不包庇不縱容眼睛裡容不得沙子但是李達康書記又是挺可憐的,下屬接二連三的出事給他的仕途帶來了很大的影響。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背鍋俠。

    還有一個點就是從一開始李大康書記給人的感覺是告密者。 但是他在處理,大豐廠事件的時候,那上街你的動作以及對事件的處理 讓人感覺這是一個好同志啊。就是有點用人不察以至於給別人背鍋。這種角色形象的轉變,很容易讓人印象深刻。

  • 2 # 號角催人紅旗飄

    達康書記性格彰顯霸氣外露,對下級嚴格,對上級也不是完全服從,對商人保持距離,讓人以為是真性情,其實他是一種功力心下的愛惜羽毛,而達康書記因前妻經濟問題,仕途領路人出事,手下幹部出事,任期內轄區出現重大群體事件,(大火死人),也就到站了,有可能出任省人大政協副職,至於東來年齡允許也只異地交流升遷!

  • 3 # 雲鯉修圖

    因為他有表情包!

    表情包火不火,是對一個演員演技最大的肯定!

  • 4 # 神奇海螺啦

    《人民的名義》熱播兩週,呼聲最高的當屬京州市委書記李達康。“不與商人做交易,我乃京州李書記”,端的是斬釘截鐵,大快人心。迷妹們的萌點也百花齊放,有的喜歡看達康書記懟人,有的四處打聽達康書記的大歐雙打哪兒割的,還有的痛惜於達康書記鐵漢柔情錯付了歐陽菁,我要蘋果你卻給了香蕉,真可稱得上是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  李達康惹人愛,是因為他幾乎達到了我們心目中官僚的理想狀態:能幹事、能擔責、不腐敗。  

    達康書記號稱GDP小達人,重視地區經濟發展,希望人民能夠真正享受到改革開放的成果,這是能幹事;認為大風廠該拆的時候,嚴令一週時間,說拆就拆;“一一六”事件當夜,怕再生變故,守著大風廠生生站了一夜,說不拆就不拆。令行禁止,辦事為先,照我說的做,出錯我擔著,這是能擔責;妻子納賄,大公無私,這是不腐敗。   

    中國的老百姓,要的無非也就是這幾條。官員能幹事,就能讓自己的日子能過得越來越好;官員能擔責,自己的問題就能及時得到解決;官員不腐敗,辦事成本就低,效率就高,不公平的事情就少。有錢花,有人管,能辦事,生活就有了最基本的安全感。  腐敗最大的危害,不在於辦事效率或官場風氣,而在於它破壞了群眾對政府的合理期待與信任。立法過程中講究的“預測可能性”,在政治生活中同樣適用:我們在辦事的過程中,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預知自己的行為帶來的結果,這樣我們才能知道,應該辦什麼事情,怎麼辦事情,可以達到什麼樣的效果。  

    而腐敗無疑阻斷了這個合理的預期——本來一次就應該辦好的事情,非要兩次三次;正規渠道依照法律可以解決的事情,偏偏解決不了。預測可能性與政府公信力密不可分,因為群眾辦事的合理預期完全取決於政府的承諾。一旦這種預測可能性被破壞,政府公信力就要隨之受損。政府官員說出的話沒人傾聽,沒人相信,其實意味著整個政府形象的崩潰。  

    因此陳岩石才會在“一一六”當夜拼命護廠,反覆地向李達康強調,政府已經承諾了不拆廠,就絕不能失信於民。這就是因為群眾的信任就像傲嬌男士的表白,往往只有一次機會。錯過了這一次,就是災難性的後果,再也無法挽回了。  

    而祁同偉當夜究竟出了個多麼餿的餿主意,也就不言而喻了。  

    李達康的惹人愛,還在於他滿足了我們對官員“親近感”的某種期待。李書記脾氣大,肯辦事,後院失火不省心,奸臣竊命他背鍋,這種心有餘而力不足的無奈感,讓人覺得真實可親,就像樓下小吃部經常遇見的某個老熟人,心情不好了跟你喝上幾杯,烈酒入喉,齜牙咧嘴間,滿滿的都是生活的真滋味。  

    對大多數人而言,拉近彼此感情的最好方式,莫過於一起受苦。所以觀眾愛看李書記:原來書記也糟心,書記也急躁,書記的夫妻感情也不好!於是忍不住感嘆:“達康書記真是不容易啊!”而這樣的想法一萌生,觀眾自己可能都沒意識到,就自然而然地有了共情,有了親近之感。李達康招人愛,還因為他身上有“人性”。中國的官僚,向來講究的是喜怒不形於色,辦事四平八穩,“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但李達康就是有脾氣、有性格,辦事也是風格果決,天塌下來有我頂著,“走的是人間的道,扛的是頂風的旗”。這與似笑非笑,看不清鏡片下的眼神的高育良書記形成了極其鮮明的對比。   

    劇裡有一個細節,開會之前,李達康忍不住問高育良:“育良書記,你和政法委是不是給檢察院下了指示?”高育良和顏悅色道:“檢察院有自己的工作體系,他們依法行使自己的檢察權,我跟省委,怎麼能隨便干涉呢?”  李達康的這個問題,其實是有悖於官僚話術的。“程序正義”是官場辦事的根本,任何人都要依法合規辦事,這應當是官場最基本的共識。  李達康貿然提出一個違反規則的問題,就註定了他不可能獲得任何他想要的回答。而高育良顯然精於此道,拉出“依法辦事”和“程序正義”兩面擋箭牌,果然氣得李達康當場又差點發飆,臉紅脖子粗地問高育良:“我激動了嗎?!”  所以李達康最迷人的矛盾點,在於他以官僚之身行反官場語言之事,讓苦於圓滑政治語言的觀眾大感暢快。他以“人”的脾氣、性格、想法、願望,對抗著以“程序正義”和“政治正確”為執行機制的冷冰冰的官場現狀。  

    這是一種人性的覺醒,在應對官僚主義這一方面,達康書記讓我們看到了“完全屈從”與“完全反抗”之外的第三種可能:以黨性、以熱望、以堅持,喚回這臺龐大機器上每一個螺絲釘的靈魂,讓僵化的體制恢復血肉之軀,煥發新的生機。官員只有先把自己當做人,才能把群眾當做人;不是平民,不是臣民,不是庶民,而是人民。只有人文主義能夠真正推進“去官僚化”。我們要剝開官員的政治面具,就需要適當放棄不合常理的道德要求,甚至寬容他們在銳意進取的過程中可能犯下的錯誤。一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官員群體,才能使中國重拾建國之初的巨大生命力與創造力。而李達康書記,也許就是這條路上的第一位行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穆旦跟金庸是什麼關係?有何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