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人筆記
-
2 # 一葉小舟82704
王羲之後人稱之為書聖,張旭被稱作草聖。歷史上再無人有此稱謂。包括今人稱之為書法家,歷代也只謂書家。當今在書壇湧現了不少很有名氣的人物,毛澤東,舒同,啟功,沙孟海,趙樸初,郭沫若等等大家。林散之老先生在草書方面也是出類拔萃的大家。不必去冠之草聖。書法是有傳承性的。
-
3 # 快意詩畫
王羲之被尊為書聖,張旭被稱草聖,這是後人對古人前賢為書法所作出的貢獻和在書法上取得的成就的肯定和推崇,相信王羲之,張旭在有生之年也並未以聖自居。那時候應該是皇上才可稱聖,又不是活的膩歪了!對吧!
強拉死拽把當代人與古代人作縱向比較,也不問人願意與否,也不講究公平公正,鄙人覺得意義不大啊!
王羲之書法是諸體皆善,被稱書聖,不僅僅是書法的修為高,最大的功勳是開創了流便妍美的今體書法,是繼往開來的開拓者。張旭加快了草書的書寫速度,簡化了今草的書寫符號,使草書更加流暢,張狂,奔蛇走虺,游龍驚鳳,急風驟雨,更加怡情悅性,張旭完成了今草從狂草的蛻變,而確立了其書法史上的地位,被尊草聖,亦理所應當。
林散之書法,以草書著稱,其書筆法蒼勁中有潤澤,用墨濃淡枯溼相得宜彰,書法很有風格,在近現代中草書的確是翹楚,但也不能與王張二聖比肩,懷素狂草,其顛逸狂放不下張顛,尚不能稱聖,何論林散之,即林老自己也會惶惶吧!
-
4 # 隱子書畫
沒!!!
差遠了,林散之的字,惜墨,枯筆,這樣的字,筆是直戳戳豎在紙上寫出來的(沒看過林老寫字,不知道說的對不對),這樣寫字相對比較容易和隨意,字的結構也比較簡單,筆劃也較單一,章法佈局留白I也並無奇絕之處,有時候,有些名人的作品,真的有些勉強,盛名之下其實難符!
而張芝懷素之流的大家,運筆、走筆、中鋒、側鋒、點劃、提轉都是很講究的,這也和古時候做學問的嚴謹態度有關!
現代人做人做事做學問相較古人,缺了認真嚴謹和一絲不苟的態度,少了敬畏,多了隨意!
古人寫字就寫字,不帶任何功利目的,現代人哪有不帶功利心做一件事的?
就憑這一點,不及!
一個不會臨帖的人用禿筆枯筆爛筆雞毛筆寫了些字,大家看看就好,別當真……
-
5 # 字畫娛樂圈
林散之先生自己認為他的字達到了明朝的書法家書的水平,但是比不上宋朝書法家,更比不上唐朝的。
我個人覺得林老的這話說的實在,林老的草書和明朝的祝枝山、文徵明等人比,的確毫不遜色,但是和明朝的王鐸、徐渭比,林老的草書不管從結字到章法佈局都顯得簡單、無奇、少了功底、缺了神韻。。。。。。
和明朝的董其昌的草書比,林老少了意趣和散淡。
林老的草書在近現代的確是有個性的佼佼者,但是比他厲害的不是沒有。和毛、於的草書比,林明顯功底不夠,太平庸。
林的草書和宋代的黃庭堅沒法比,林老也有自知之明,自稱自己的字到不了宋。
和草書張旭、書聖王羲之、僧皇懷素比書法,林散之自己也沒有這個膽子,畢竟他還是有頭腦的正常人。
(文中圖片是當代著名書法家吳海萍先生臨摹的張旭《古詩四貼》和懷素《自敘貼》局分)
-
6 # 手機使用者55461194624
現在有人學林散之的字嗎 我只見過他兒子在學 林的字是種病態 小氣 苟且 無力 奄奄一息 氣若游絲
-
7 # 使用者57881488284
林散之雖為現代大家,但沒有資格稱為草聖!是否稱"聖"?至少要有二三百年時間裡,由書法界進行縱橫檢驗!既然提到草聖,怎麼能漏掉懷素,他的自敘帖可以說是草書裡的草書,是狂草的顛峰之作,好象喜瑪拉亞山的珠穆拉瑪峰一樣不可超越…林散之字勝在線條力透俊秀;但結字結構,行氣動韻,似均有尚可商量處…既然是草字,自然離不開速度:且看顛旭狂素都達到了所謂:筆下唯看激電流,須叟橫掃千萬字,奔蛇走虺勢入座,驟雨旋風聲滿堂的驚天動地的磅礴氣勢!而林散之只是用草字結構寫行書,感覺不到草書應有的速度激情帶來的排山倒海的驚人氣韻,林散之只能算是行書大家!
-
8 # 子衿書法
公議是不能的,私議完全可以。就是認為他就是古今天下第一人,也是沒問題。
評議自己喜歡的書法家,並無“一定要這樣”的硬性規定。才會有了產生林散之與王羲之、張旭並列的問題。
王羲之雖然稱為書聖,但並不以草見長。王羲之是綜合實力稱聖。他諸體兼善。而草書稱為聖人的,是張芝。唐代張旭、懷素,後人也有把他們二人稱為草聖的。
草書的三大聖人,張芝、張旭、懷素,在書法史上的影響深遠。是公論的草聖。林散之是近代的書法家,其影響力僅只限於知道的人群中。聞其名不見過他書法的人,還有很大一部分。見過他的書法,卻並不懂書法的人,又有很大一部分。林散之對自己的書法評價,是達到了明代,尚不及宋代。他的這個自評,並不被人認可。大家的認識是,當代稱雄,不出民國,更遑論明宋。明代一幫幫名聲如雷貫耳,以草見長的書法家:祝允明,文徵明,解縉,董其昌,王鐸,隨便哪一個都甩林散之幾十個街區。根本就不在同一個城市。自評中雖未提元,但很明確的表示不及宋。不及宋便是在元代了。元代的最著名書法家,趙孟頫,鮮于樞,康裡夔夔,不知道林散之把自己和他們安排在一個什麼位置?
當代的人,要在現代與古人較量,是要吃大虧的。大要以為寫的好,就單純的以技能去挑戰古人。他們的影響力,早早的領先於現代人。隨便一個人,都有很多的知名大家為他們助陣吶喊。要想與古人同列,則要靠後世名家為他們作評。
-
9 # 英特納雄耐爾666
恕我直言,沒資格比。理由有以下幾點:
1.王羲之等歷史名家,都是里程碑式的人物,傳承與創新書法,為中國文化,尤其書法文化做出卓越的貢獻。林散之只是善於草書,請問他驚世駭俗,左右官民書壇,能影響千年的作品在哪裡,只是一部分人在哪裡瘋狂的吹捧罷了。並不能得到像王羲之那樣認可度。
2.評價一位書法家,不僅要看字寫的怎麼樣,還要看他的思想是否影響力廣泛,文學素養,他能寫出留傳千年的錦繡文章嗎?也不說千年了,百年吧。說白了,與歷史大家比他只是會寫字而已,今天的人能熟練背出蘭亭序,赤壁賦等古文詩詞歌賦,但他的作品在哪裡。
僅這兩點足了。其餘不說了,問題本身就容易招黑,感覺沒有思考和品味。
-
10 # 伴_支煙
林散之草書書法精品氣象萬千,自成一家,偏重整體藝術效果和章法,令人耳目一新。被稱為當今草聖,相信也是相對於當時至今的一代書家而言。
若把林散之的草書字硬要與王羲之、張旭的草書來相比較,林散之則多了筆墨趣味,整體多了畫面感,在遵循章法的基礎上,更傾向於表現整體的視覺藝術效果,有畫意,林散之也開創了現代草書的新面貌,對於草書來說,還是有一定的歷史意義的。
書法審美只有雅俗共賞,沒有完全的統一標準,只能從作品的某一方面來對不同的書家作比較。
關於上述問題,從在書法史和書法成就上的地位來比,但凡深習書法的人就顯而易見結論是如何。
能讓看客們、書法愛好者們,看得出王羲之張旭林散之等書家的書法各自好在哪裡,有什麼不合章法,那也是我們社會上書法傳統教育的一個重要的事情。
林散之也說過,人正字方能寫的正,寫字也要看人品。
王羲之、張旭、林散之的書法作品我都很喜歡。
附一林散之作品圖欣賞。
-
11 # 黍留香
看了滿屏輕視林散之先生的言語,十分無語。你們只知道按你們所謂的名氣來評判,根本不是按真實的好壞。論草書,林散之是古今第一個人!
-
12 # 不二齋
林散之的書法雖然不可與王羲之、張旭相提並論,但也自有他的好妙之處。
實際上書法史上也很少把王羲之和張旭放在一起,王羲之是書聖,能和他相提並論的只有“楷書之祖”鍾繇和他的兒子王獻之,
另外王羲之也主要擅長小草,不寫大草,如他的小草《十七帖》:
是的“草聖”有兩個,張旭和懷素都曾經被稱為“草聖”,
張旭草書《古詩四帖》
如圖:
也因為他們二者好飲酒並且喜歡酒後作書,所以也被稱為“顛張醉素”。
懷素比較著名的草書字帖就是《自敘帖》了,
如下圖:
大草的發展路線並不複雜,唐代的張旭和懷素以後就是宋代宋四家之一的黃庭堅了,
他的草書因為融入他自己的獨特的筆法而異於旁人,被載入史冊。
他的草書據說是黃庭堅觀察生活中的“船伕滑槳”所得,又融入他個人對於禪家的參悟,以意使筆,從容不迫,開創了草書的新局面。
黃庭堅草書《李白憶舊遊詩》:
黃庭堅以後雖然也有不少書法家寫草書,風格個性格調突出的也只有明末清初的王鐸才算的上。
王鐸的創新主要在於書寫的幅式和用筆上,善於書寫大字豎條幅草書,洋洋灑灑,一氣呵成。
王鐸在用筆上,更是有自己的創新,他的“漲墨”筆法的運用增強了草書整體的變化和視覺衝擊力,這是一個很大的創舉。
另外,王鐸在用筆上增加了草書中斷的提按頓挫,豐富了草書的筆法。
接下來我們就可以論到林散之了,林散之被稱為“當代草聖”是有道理的,
他在古人的基礎上,利用現代人的工具在章法和用筆上又做出了開創性的創新。
他使用長鋒羊毫書寫草書,利用宣紙寫出了具有幹、溼、濃、淡、焦的豐富用筆,拓寬了草書的表現力,豐富了草書筆法,
同時他善於使用水墨,將中國畫的水墨元素融入書法,加上他深厚的古代法帖的功力,開創出自己獨特的“林體”,自成一家。
林散之草書長條:
雖然不能和王羲之、張旭相提並論,也自有他的好妙和創新之處,影響了這個時代的草書發展,被稱為當代草聖也不為過。
-
13 # 秋楓1555275
這個問題有些尷尬,能相提並論嗎?終歸清者自清,濁者自濁,縱觀書法史大家都有目共睹,真正稱家的又有幾人,自己的底子只有自己知道,歷史會評價一切,實家的眼睛是雪亮的,功名次之,能把自己所學傾情實打實給予社會才是。
-
14 # 秋楓1555275
這個問題有些尷尬,能相提並論嗎?終歸清者自清,濁者自濁,縱觀書法史大家都有目共睹,真正稱家的又有幾人,自己的底子只有自己知道,歷史會評價一切,實家的眼睛是雪亮的,功名次之,能把自己所學傾情實打實給予社會才是。
回覆列表
我是一人。過度的吹捧,就不是吹捧了。
沒有資格,來了解當代書法圈的,”草聖“在當代有很多個。為什麼王羲之從書聖變成了草聖。不要再用古人吹捧今人,當代草聖實在太多了。林散之(1898年11月20日—1989年12月6日),名霖,又名以霖,字散之,號三痴、左耳、江上老人等。
王羲之(303—361,一說321—379)是書聖。如果硬要比,書聖只有一個,王羲之在書法中的地位和影響力,高於其他人,綜合來說沒有人可以和王羲之並列。想要誇讚一個人的字,基本上都會與王羲之做一定的關聯。
張旭(685年?—759年?),字伯高,一字季明,蘇州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唐代書法家,擅長草書。
開元十三年(725年),張旭在洛陽,大約擔任左率府長史。此時,張旭的書法已臻高境,與李白的詩歌、裴旻的劍舞並稱“三絕”。不過唐代有兩個草聖:顛張醉素。張雪和懷素都是草聖。
上圖張芝《冠軍帖》,這個帖子有兩個說法:一說王羲之之子王獻之所臨,而說唐張旭所臨。
王羲之也高度評價過張芝(?—約192年)的字,張芝也被人稱為”草聖“,第一個”草聖“。
1972年中日書法交流選拔時一舉成名,其書法作品《中日友誼詩》被譽為“林散之第一草書”。與李志敏並稱“南林北李” ,被譽為“草聖”,所以和林散之同一個時代,同一時期的還有另一個草聖”李志敏“。
可是在我們當代,還有人稱"沈鵬"為草聖。
當代還有一個比較知名的”草聖“于右任(1879.04.11—1964.11.10),還被稱為"
曠代草聖"。
一人有感有一些人不知道林散之先生,成名的歷史時代。1972年中日書法交流選拔時一舉成名,其書法作品《中日友誼詩》被譽為“林散之第一草書”。
當時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歷史時期,
如果真的喜歡書法,不要再吹捧林散之,也不要追捧近現代這個那個”草聖“。王羲之、張芝、張旭經過了1000多年,還能夠留存。我們當代這麼多”草聖“,幾十年後誰還說是”草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