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新天籟提車不到一個月,昨天右前輪扎釘子了,剛換好輪胎沒顯示胎壓,胎壓警告燈滅了。去加了個油回來看儀表盤顯示其他3個輪胎310氣壓,右前輪230,這個是不有點太高了,修理廠師傅幫我全部調到280,請問這個合適嗎?之前也沒注意過胎壓,那我提車到昨天之前,4個胎壓一直都是310嗎?
10
回覆列表
  • 1 # A趣味聊車A

    太高了。一般原廠在冷車條件下,就是早上著車時胎壓要求在2.2-2.6左右。但跑起來後因為空氣熱脹冷縮,跑幾公里後輪胎熱了會增加0.2-0.3左右。熱車條件下2.4-2.9左右都是正常。(以貼在前後門中間立柱(B柱)的出廠建議為準)

  • 2 # 為未來加油988

    買新車,不管是初次還是第二輛,都是令人很興奮的,在提車的時候,很多有經驗的車主都會檢視愛車的出廠日期、在Sunny下檢查車身漆面紋路、開啟引擎蓋聽一下發動機的聲音等等,這些方法固然都很對,但是車主們往往忽略了一個事關安全的“小事情”,就是檢測輪胎氣壓。

    新車為什麼還要檢查輪胎氣壓呢?這是因為新車在生產之後需要在停車場等地點停放,少則幾天多則數月,然後經過運輸車送達經銷商處,在經銷商處也要存放一段時間,如果車型緊俏的話,很快就能甩出,如果相對偏冷門的話,就要存放很長時間了。廠家為了防止車輛長時間停放引起輪胎受壓變形,一般會將輪胎胎壓保持在3.0-3.5bar之間,這個範圍已經遠遠超出了車輛行駛的正常胎壓值。

    過高的胎壓值會影響車輛的抓地能力,甚至引起爆胎,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從駕駛和乘坐層面來講的話,在過不平路面和減速帶時,車身的彈跳和晃動的幅度要比正常胎壓大得多,影響舒適性。所以說,在提車時檢查胎壓值是非常有必要的,當然了,可以要求經銷商檢查,確實過高的話,就要求他調至正常數值。正常數值是多少?

    一般而言,輪胎氣壓要保持在2.5bar左右,上下浮動最好不超過0.3bar,即2.2-2.8之間。四條輪胎的氣壓要保持一致嗎?怎麼說呢?兩條前輪胎要保持一致,兩條後輪胎也要保持一致,也就是說橫向保持一致,而縱向可以存在差異,比如前輪氣壓值為2.5bar,後輪氣壓值為2.4bar,這是合理的;四條輪胎都為2.5bar,也是可以的,儘量避免左右兩條輪胎氣壓值存在差異。

    有的車輛會把輪胎放氣放到首保的時候,但是從提車到首保前的這段時間還是存在風險的,所以我們還是儘量在提車當日就要求經銷商檢查胎壓並放氣。四條輪胎氣壓值保持一致好?還是前後存在差異好?其實這一點還是存在爭議的,筆者個人推薦前高後低,比如兩條前輪胎壓2.5bar、兩條後輪胎壓2.4bar。為什麼?因為前輪的承重要比後輪大,像引擎蓋底下的發動機和很多部件主要都是透過前輪來承重的,如果車輛能做到50:50的重量分配,那就前後保持一致。所以說,購買新車檢查輪胎氣壓值是很重要的一個步驟。

  • 3 # 老侯解車

    新車的胎壓都比較高嗎?確實是這樣的。一般說來,汽車的標準胎壓是2.3~2.5bar,但是新車出廠時胎壓一般都打到3.0bar以上。

    為什麼要這樣做呢?這樣做主要的目的是防止輪胎變形。大家知道,汽車的全部重量都是由輪胎承受的。輪胎是由橡膠製成的彈性可變形產品,不論汽車在停放還是行駛中,輪胎都會發生一定量的變形。我們看汽車的輪胎,都是扁扁的,好像氣壓不足一樣,輪胎在接地位置有較大的變形。如果這個變形長期發生在一個位置,這個變形就會不可逆,會導致輪胎失圓。

    汽車從出廠到銷售到使用者手中,會停放很長時間。由於輪胎長期不轉動,汽車的全部重量都作用在輪胎的一個部位,輪胎就會發生不可逆的塑性變形。汽車停放的時間越長,輪胎的氣壓越低,變形量越大,變形越不容易恢復。當輪胎變形會,會導致輪胎四周的質量分佈發生變化,造成輪胎動不平衡,汽車高速行駛時就會產生車輪振動大、輪胎異常磨損等,對我們的行車安全是不利的。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車企採用了提高輪胎氣壓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輪胎氣壓高了以後,即使在車身的重壓下,輪胎的變形量也比較小,這樣就有效避免了汽車長期停放輪胎失圓的問題。等到汽車銷售到使用者手中時,再把胎壓調整到標準值,避免輪胎氣壓過高導致的減振效能差等現象。個人的建議是:新車買回來後,先不要著急調整胎壓,而是就這樣執行一段時間,讓輪胎充分的伸展,自動回覆到最佳形狀,然後在把胎壓調整到標準值,這樣更有利於輪胎的保護。你也不用擔心胎壓高爆胎的問題,輪胎能承受的胎壓很高,三個多的壓力遠遠達不到爆胎的程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古代四大美女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