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辣椒豬豬育兒經

    大孩子應該讓著小孩子這是我們從小到大都經常聽到的話,至於為什麼,大人們從來沒和我們說過,如果問起的話,他們只會說因為你更大,所以要讓著弟弟妹妹。

    難道就因為我是大孩子就一定要事事讓著小的嗎?我覺得並不是這樣,這種觀念是錯誤的。您家老大也才六歲,六歲也只是個孩子而已,如果長期這樣教育孩子,孩子的心裡會對孩子的性格產生很大的影響,她也會對給老二玩具玩產生更大的抗拒,嚴重的時候還會打老二,長大之後更可能因為小時候一直接受這種教育而討厭老二,覺得家裡人處處互著小的而忽略了她。

    那我們應該怎麼辦呢:其實身為家長,我們不要一味的告訴孩子因為你是大孩子你就必須讓,而應該告訴孩子怎樣學會分享,我們可以需求老大的意見,讓老大和老二一起玩玩具。平時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多讓老大知道分享的快樂,從而讓老大心甘情願的把玩具給老二玩,如果老大執意不肯,也不要強制搶她的玩具,可以先轉移一下老二的注意力。

    樓主的二寶也有三歲了,三歲的孩子也可以聽得懂道理了,對於老二,我們也要告訴他,不要搶姐姐的玩具,要徵求姐姐的同意和她一起玩,如果姐姐不同意也不能搶。樓主可能是公婆帶孩子,教育孩子的時候不要當著他們的面,因為兩代的教育方式不同,他們可能會袒護孩子,所以最好私下裡和兩個孩子談話。

    以上是我的一些見解,希望對您有幫助。

  • 2 # 丁丁生活日記

    我認為,不能一味的縱容老大去讓老二。每個孩子都應公平對待。不能因為年齡小就有特權享有照顧。這不公平。

    很多家庭都有兩個寶貝,孩子們在生活中難免會有很多摩擦,我們不能去慣孩子,無論哪個孩子都不能去爭不屬於自己的玩具等東西,更不要去勉強老大去讓弟弟或妹妹。這樣會在孩子心裡有負擔。老大很不情願也不舒服。老二感覺自己優越感,以至於成長過程中會認為自己應該被關照。很細小的動作形為,會在孩子心裡種下種子。往往影響一生。

    我們對待孩子一定要一碗水端平,不要因為年齡,性別去道德綁架。孩子心裡是純淨的。讓孩子在和平共處的環境裡健康成長!從小就教育孩子,每個人都是平等的。我們不能從小就灌輸因為你是大的,應該讓著小的思想,老大因此內心苦苦掙扎,違背自己的初衷。這樣老二會認為對他好是理所當然,事事依賴老大。反而永遠長不大。永遠不能獨自過好自己的生活而不自知。所以細節決定成敗。教育從小做起,讓孩子在良好的環境裡健康茁壯成長!

  • 3 # 使用者1538522554434

    你可以讓他們自己解決問題啊!我們家一前也會,我兒子現在都是偷著管他叔家弟弟,後來多了婆婆也不管了。也慢慢學會讓他自己解決。現在有很多教育孩子的影片可以讓他們一起看看學習一下。

  • 4 # 純純扯犢子

    大閨女問我有妹妹,你還會疼我嗎?這話挺扎心的

    我的回答是,我疼你!你去疼妹妹,我始終想不明白為什麼是老大退讓。

  • 5 # 阿翔一家親

    我是阿翔,很榮幸能夠回答這個問題。現在我個人的角度來看,我認為你家公婆說的對,你家老大應當讓這你家老二。主要原因有兩點:1、畢竟老大六歲,老二才三歲,老大個頭要比老二大不少,要是沒有人為影響,肯定老二的東西都會被老大搶去。2、尊老愛幼是中華民的族傳統美德,古時候就有孔融讓梨的故事,哥哥讓弟弟也會給弟弟起到好的帶頭作用。所以我認為公婆的作法是對的,下面影片是我對這個問題的詳細看法,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有不足之處請多多指教!

  • 6 # 春江水月傾落星河

    我認為,你的孩子你做主,不管你公公婆婆說什麼,或者怎麼認為。你要堅持的一個原則就是:過錯方必須要批評指正,必要時要加以懲罰。

    無論孩子大小,過錯方必須擔責,這不存在誰不讓誰的問題,而是給孩子樹立最基本的是非觀的問題。

    我朋友有兩個女兒,小的因為爺爺奶奶溺愛,所以比較霸道。

    小的喜歡亂翻姐姐整理好的東西,姐姐每次都很生氣,有時氣急了就上手打妹妹,爺爺奶奶總讓姐姐讓著妹妹,說她還小,每次姐姐都委屈得哭很久。

    一次爺爺奶奶不在,妹妹又去翻弄姐姐的東西,翻得亂七八糟的,朋友沒有阻止。等到姐姐回來了,又氣得火冒三丈,涕淚交流地找朋友告狀,朋友說:妹妹把你的東西弄亂了,你也去弄亂她的東西!

    姐姐果真去妹妹的房間,氣乎乎把妹妹的玩具圖畫書等等扔一地。

    這下好了,輪到妹妹哇哇大哭啦!

    朋友拉過她說:你姐姐扔你的東西你覺得委屈,那你扔你姐姐的東西,姐姐能不委屈嗎?你現在去把姐姐的東西整理好,姐姐也會把你的東西整理好!以後誰也不準隨便動誰的東西了!

    妹妹被朋友強逼著哭哭啼啼,花了好大的工夫才收拾好,打那以後,再也沒亂翻亂動過姐姐的東西,小姐妹們之間的感情也比以前好了很多。

    看看,我朋友這樣聰明又公平公正的媽媽,把別人眼裡頭痛的事兒解決得多好!大家可以借鑑一下。

  • 7 # 楊懶懶vlog

    我覺得 公婆有毛病你去說肯定不合適 讓你老公去說他們省的以後你在家裡難堪。兩個都是孩子都算幼童憑什麼大點的就得讓小的 又不是中間差個7-8歲年齡差很大 ,孩子雖然說是整個家庭的 但歸根到底教育權在你們夫妻二人手裡 這個要讓你老公也懂 老年人的教育是不管心理健康教育的。大的一直讓小的 自己有委屈 覺得不公平會受委屈 對方是長輩 壓力得不到排解 長期對身體發育也有影響,小兒子是受益方 長期這樣他會覺得我年齡小 就該怎樣怎樣 上了幼兒園會囂張的不得了的 孩子們小時候都是白紙 需要從身心兩個出發點好好教育 影響他們 原生家庭的三觀很重要 別讓公婆耽誤了他們 及時止損。謝謝~

  • 8 # 客家人阿丘

    你是姐姐,你要讓著弟弟……這句話,我是從小聽到大,聽到現在自己成了媽媽。這句話,出自我媽媽的嘴。

    我覺得說這些話的人以為我們這些“老大”在這樣的“讓”中,學會了“寬容”,學會了“怎麼做一個姐姐。

    老大再大,那也是孩子,對於一個孩子來說,心愛的玩具、與弟弟玩鬧中的對錯、爸媽的愛就是他的全世界。

    明明心裡想要,明明很不願意,潛意識裡卻不自主的響起了當年父母的聲音:“你是姐姐,你應該……”。

    因為從小就知道,自己的“不重要指數”高一點。所以我必須懂事,必須犧牲,終身討好。所以,到底大的為什麼一定要讓著小的?事情的對錯,為什麼會用年紀的大小來分呢?更何況很多所謂的哥哥姐姐,其實也不過是比弟弟妹妹大不了幾歲孩子而已。

    最後總結下,在二胎矛盾中,其實最重要的,是我們要想辦法去:引導團結,引導合作,而不是用不分青紅皂白的“讓”,引發對立和競爭。

  • 9 # 烏拉拉小潘

    從我個人的角度來說,我是不贊同這一做法的,鑑於是你的公婆,你可以讓你老公和他們溝通一下,溝通時不要直接指責老人的行為不對,可以換個方向引導一下,比如告訴他們要讓孩子學會分享,這樣等我們以後不在了孩子才能互幫互助,同時也要關注老大的心理,及時和他談心,不要讓他覺得家人偏心。以上是我的觀點,贊同可檢視影片。

  • 10 # 廬陵李家媳婦

    我跟我婆婆都是說第一做人憑啥讓她,只要是老大的她不願意給老二也理所當然,不用道德綁架

  • 11 # 奔波的大勇

    我的看法是不讓!都是孩子,他們需要公平,不要讓老大感覺出上著老二,因為老大也是孩子,需要公平對待!如果過於寵愛老二,老大會傷害老二!受傷的總是大人!這是我的觀點!

  • 12 # 馬不停蹄的大飛哥

    這樣不太好,這樣老大會覺得你們不疼他了,不對他好了,孩子很容易傷心難過。換個方式,同樣的關愛。一樣的疼愛。這樣才會平衡。不然孩子有些叛逆,或者內向,不表達。

  • 13 # yxs野先生

    應該先跟公婆談,告訴他們這個問題上讓他們別插手,然後自己收拾老二,要讓他從小知道要保護姐姐,讓著姐姐因為姐姐是女孩,他是男孩

  • 14 # 慶一天

    我也是家裡的老大,我從小就知道我要讓著妹妹,後來我們家又添了一個弟弟,妹妹就經常和弟弟吵起來,每一次爸爸媽媽都會讓妹妹讓著弟弟,我都會站在妹妹的一邊,我小的時候沒有人和我站在一起,這樣是最難過的,所以我不能讓妹妹這樣難過。

    父母可能不會理解但是你不能妥協,這樣會給老大帶來陰影。而且不能讓老二認為姐姐就應該讓著他的,要讓他知道姐姐是因為喜歡他才讓著他的。姐姐對他好他也要保護好姐姐。

  • 15 # 憨憨弟弟的vlog

    你可以私下和自己的老婆商量商量這件

    事,不能總是讓老大讓,我們要學會和孩

    子講道理,而不是一味的縱容溺愛。從小

    就要教起,不然以後得價值觀一定會有問

    題,和別人相處的時候,不是任何人都會

    讓著他,首先還是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和老婆好好說,然後再去教導孩子。

  • 16 # 飛雪25287225

    我家孩他爸是老大已年近五十,老二掙家產想多吃多佔,大家還都勸我們:哥嫂要讓著弟弟

  • 17 # 小聰176

    小孩子有自己的獨特的思想,不能把老傳統思想傳承給我們新一代的孩子,首先孩子爭東西不管誰爭過了誰,讓孩子自己解決,事後再做思想引導,不能一味的讓老大讓著老二,老大有一種被疏忽的感覺,身為家長我們要立場堅定,公平合理

  • 18 # 評民

    你好。我家老大說他最討厭的就是這句話。

    倆孩子,本來是平等的。如果說要讓,應該是主動讓,讓是老大的一種愛的表達。而不是強迫或者道德綁架。

  • 19 # Giannawawa

    不要干涉孩子之間的事,讓他們自己協商解決。只要告訴姐姐不能打弟弟妹妹就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什麼網遊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