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精彩視界love

    應該從小培養,我姐姐的孩子就是這樣,從沒出生就胎教。從來不否認他們,只是從正確的角度去引導他們,所以現在聽話,聰明,懂事。

  • 2 # 杜一然

    非常能夠理解父母親,希望孩子學習好,學習能力強,這樣的一種心態。在現在的這個應試環境中,只有學習好,學習能力強的學生,才能考上好的大學有好前途,雖然話說起來很俗,但這是現實!關於培養孩子這方面,我認為我還是能夠說兩句,我覺得主要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做。1,一切事物的主要矛盾在於自己,尋找內因,也就是孩子的本身。孩子學習好的時候,我們要及時讚揚他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績,當孩子遇到挫折的時候,我們也要及時的鼓勵他戰勝困難,勇敢的爬起來,只要孩子努力了,不後悔,一切也都值得。2,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幫助自己的孩子分析他的優點和缺點,從而讓孩子更清晰的認識到自己是怎樣的一個人,從而繼續發揚優點,努力克服缺點。相信這樣孩子就會更有動力的去努力,努力也就更具有目標性,從而提高孩子的學習能力。3,老師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所以選擇一所好的學校,師資力量強的也很重要。有了老師的正確指導,孩子的學習能力也會有一定的提高。加油!希望你的孩子可以不畏學習道路上的艱難險阻,砥礪前行,取得最後勝利!

  • 3 # 孩子學爸

    作為家長,要因勢利導,要讓孩子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要儘可能的滿足他的求知慾,並幫助孩子培養有益的習慣和能力。

    比如說閱讀。

    從我兒子開始真正意義的文字閱讀開始,我就給他灌輸一個觀點,“先把書讀薄,再把書讀厚”。當他看完一本書或是其中某一章(回)的時候,我會問他是否能用自己的話把看過的內容再敘述一遍。開始的時候他會原封不動的把原文背出來(小孩子的記憶力真不賴!),這個時候我會告訴他:“你不是在讀書,你是在背書!你讀完這本書,一定要學會用自己的話去歸納、總結和敘述所讀過的情節、故事等內容的中心思想或主旨概括——這就是‘把書讀薄’。當你能夠‘把書讀薄’的時候,你就有能力去體會、想象作者透過文字所烘托、詮釋或講述的更生動,更恢宏,更曲折的情節或場景,你想象一下‘萬馬奔騰’這四個字所體現的畫面?你會主動去想還有什麼是我不懂的?一遍遍,一次次,主動或是偶然,你會再次去翻看那些曾經熟悉的文字,慢慢的,你會悟出很多的東西——這就是‘把書讀厚’”。

    有一次,當他覺得自己已經對《三國演義(注音版)》的故事爛熟於心的時候,我告訴他,“兒子,你現在看的是少兒版的三國,等你讀初中和高中的時候,你還會看到更完整、更有趣的三國故事……”。“那什麼是最完整的三國?”兒子問我。“哦,那就得看原版了,等你長大了,你可以自己去看……”,我本來準備這麼搪塞他。“我現在就想看!”。看著兒子滿懷期待的眼光,沒法,我就給他瞄了一眼下面這本共120回半文半白幾乎原版的《三國演義(評註本)》……

    就這樣,這本三國正式成了父子間的精讀用書之一。截止目前,我們已經看了一大半了(基本是文言文,我的語文功底也重新撿了回來,或許後面還要和他精讀西遊記……),兒子倒是聽得津津有味,二年級下期都還沒正式開始讀(因為這次的疫情延遲開學),這本書35%左右的文字他基本都能讀懂。這個過程,他弄懂了原著中很多人物是怎樣出場的,一些重要故事情節的來龍去脈,還有原來傳國玉璽有這麼曲折的故事:鳳凰棲石、文王得玉、李斯篆刻、復歸於秦、高祖得璽、光武得寶、十常丟璽到孫堅匿玉璽背信棄約……

    “好奇害死貓”,求知是每個孩子的天性,抓住這點,好好培養吧!

  • 4 # 我是皮叔叔

    將學習能力強的特點往孩子最感興趣的事情上來引導,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同時兼顧其他能力的培養,如溝通能力,環境適應能力,抗挫折的能力!

  • 5 # 布衣學堂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事實上,只要家長們掌握了孩子的心理規律,就一定可以把孩子引入一個良性學習的軌道!

    在中國古代,就有“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說法。意思是說,送給別人魚,不如教會他釣魚的方法。因為送給別人魚只能解決這個人一時的飢餓,但如果教會了這個人釣魚的技術,他的一生都不會捱餓了。這種說法運用到家庭教育中便是:

    ◇告訴孩子問題的答案,不如教會孩子解題的方法;

    ◇教會孩子解題的方法.不如告訴孩子解題的思路;

    ◇教會孩子解題的思路,不如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

    如此,孩子才能憑藉自己的能力,去解決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難題,從而取得好成績。否則,孩子學會的僅僅是一道題的解題方法,這不但不利於孩子學習成績的提高,而且也不利於孩子學習能力的培養。

    因此,孩子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時,家長不要急於給出孩子答案,而是要鼓勵孩子開動腦筋思考,憑自己的能力去解決問題。

    換句話說,家長最重要的教育任務就是,傳授給孩子“釣魚”的技術,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

    家長應該如何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呢?

    訂立合適的學習目標

    ——籃球架效應

    孩子有了學習目標,才會有學習的動力。在教學的過程中,每次我問起孩子們,“你們的學習目標是什麼”時,孩子們都會給出五花八門的答案。博朗教育總結了一下,孩子的這些目標主要分為二種:一種是長遠目標,如“考上好大學”等;一種是眼前目標,如“這次考試能夠考過90分”等。

    大多數的家長都懂得學習目標對孩子學習的促進作用,但他們卻很少知道,不合理的學習目標反而會成為孩子學習道路上的阻力。

    家長在教孩子訂立學習目標時,要注意一個很重要的心理學效應——籃球架效應。

    關於籃球架效應的含義,我們可以用兩個假設來說明:如果籃球架有兩層樓那樣高,誰都沒有辦法把球投進籃圈,那人們肯定都會不做任何努力,連嘗試都不嘗試就放棄投籃;相反,如果籃球架跟一個人差不多高,隨便誰不用費多少力氣便能“百發百中”,那大家肯定都會覺得這個活動沒有一點意思,從而徹底放棄投籃。

    教孩子訂立目標,家長應該特別注意目標的高度,目標只有“跳一跳,夠得著”,才能激發出孩子的學習熱情。

    家長在教孩子訂立學習目標時,一定要考慮到孩子的實際情況,如年齡、孩子目前的學習狀況等,幫助孩子訂立合適的目標。

    “每天多學5分鐘”之類的目標,在近期內就可以完成,屬於短期目標,在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方面能起到立竿見影的作用。但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他們僅僅擁有短期目標還是不夠的,所以當孩子到了小學中高年級之後,家長就要試著引導孩子訂立合適的長遠目標,使孩子開始有意識地想象自己的未來。當年齡稍大一些的孩子擁有屬於自己的遠大理想後,他們對待學習就會越來越有積極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水稻會漲價嗎,家裡的稻子還沒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