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郭冬林說車
-
2 # 世間萬物唯困於情
前段時間聽英姐分享了《思維方式》一書,其中的公式讓我印象深刻。
人生*工作的結果=思維方式x熱情x能力
人生和工作的成果由上述三要素(思維方式、熱情、能力)是相乘而不是相加得來。能力,可以是工作才能,很多都是先天資質,比如健康的身體,擁有的運動神經等。而熱情是指工作的幹勁以及努力的程度,這是後天的要素,可由自己的意志掌控。能力和熱情,都可以用0到100分打分。
思維方式是三要素中最重要的,思維方式指人的心態,人對於人生的態度,是積極的態度,還是消極的態度,它的打分是-100分至+100分之間。
從這兩組資料,可以看出人生*工作的結果受到的影響最大的是“思維方式”。能力與熱情都是正數,而思維方式是有負數存在的。
熱情x能力得出的結果都是正數,如果一個人能力很強,工作熱情不高,那麼得出分數也不會再高,而很熱情,能力不高,最終分數也不會太理想,想要得到更高的分數,就需要不斷提升兩個關鍵要素值。
而思維方式,很可能改變人生所有的成績,要用積極向上,正確的心態面對工作能力及工作熱情。
什麼是正面的思維方式呢?其它大家都知道的,看起來很像小學生的標語。
正面的“思維方式”,總是積極向上;有建設性;有感恩心;有協調性、善於與人共事;性格開朗、對事物持肯定態度;充滿善意、有同情心、關愛心;勤奮;知足;不自私、不貪慾;等等。
而什麼是負面的思維方式呢?
消極、懶惰、心理扭曲、懷疑、抑鬱,這些心態都是一些負面思維方式的表現。
一旦思維方式是負數,那麼人生的結果也就是負數了。
現在社會有才的人很多,可是很多聰明有才的人誤入歧途的也很多,最終都會自食惡果,就是他們的思維方式出現了問題。
這也是現代社會重視素質教育的原因,九年義務制教育中素質教育就是正面的思維方式,而技能教育,就是高中以後的分科,大學以後的細化專業,那些是技能教育的深耕,但是素質教育,一直都伴隨左右的。
素質教育有助於提高人的正面思維方式,有了正面的思維方式,不斷的提升工作能力和工作熱情,那麼結果也會越來越好。
《活法》這本書很值得反覆讀,最近又買了《幹法》,多讀書,把時間浪費在讀書上面。就像這幾天看《知否》明蘭的一句話點醒很多人。
“如果讀書無用,為什麼天下男子,都要去科考,難道是閒得慌?
我覺得這句話,不過是那些男人們,希望女子一輩子渾噩愚昧、乖巧聽話、好擺佈。”
從小教導明蘭獨立的祖母,和明蘭持同樣的觀點:
“不願女子讀書,那是短見。
歷朝歷代,世家大族的女子,哪一個不是從小讀書明理。”
教育讓人有格局、目光長遠
人生一大半的憂慮,都在讀書太少,想得太多。
如明蘭所說,上學堂,可以不讓女子囿於閨中小事。
時間花在正處,自然沒啥時間生事。
明蘭的思維方式很值得學習。很多人都會說,你都畢業了,工作了,還讀什麼書?參加什麼讀書營?
有一句古語是“活到老,學到老“。古人都有此思維方式,更何況處於一個飛速發展的新社會呢?
雖然我們已經畢業了很多年,可還是需要培養自己正面的思維方式,多讀書、多出去走走,增長見識。
圖片發自簡書App
-
3 # 千紙若言
相比以前,現在讀書的人真的很少了。
現在是一個快速消費,快速獲取,資訊互聯的時代,可正式因為這樣,愛讀書的人才更容易比別人接近成功,因為無論時代怎麼發展,讀書依然是充實心靈最好的方式,也是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方式;
-
4 # 開山怪阿明
我完全同意讀書是價效比最高的成長方式。現在社會資訊獲得越來越容易,但資訊完全碎片化。零散的碎片化的知識和資訊對於自身的成長幫助並不大,只有系統化的知識和資訊才有助於自身成長。
書籍是最廉價的知識和資訊獲取渠道,而且是成系統的。目前全國公共圖書館幾乎都是免費開放的。不需要付出金錢,你只要選擇一個領域,系統化的閱讀,只要付出時間和精力還有你的恆心,你就能成長。這難道不是價效比最高的成長方式嗎!
回覆列表
讀書,是價效比最高的成長方式,你怎麼看?
俗話說,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
命運、風水、陰德這是都不是自己能決定的。多數是祖宗和爹媽給的。
人家王思聰一出生就生在富貴家庭,你一個窮小子一輩子努力可能還趕不上他財富的百分之一。
所以,讀書才是改變命運的最好方式,特別是一般的普通家庭。權貴人家有很多條道路可選,而普通家庭如果不依靠讀書來改變命運,就永無出頭之日了。
有人會反駁,有人讀了博士,年薪也才八九萬。首先這種高學歷低薪的情況是個例,不是普遍現象。事實上高學歷讀書好的,做成大事的機率更多一些。
前幾年,網際網路大佬在烏鎮聚會的照片,有人統計了一下,這些在中國的頭部網際網路企業,個個都是名校畢業。
在幾十年前,大家的文化水平都不高,有人大膽下海,闖出一片天,所以有人就認為讀書也沒有什麼用,某大老闆小學畢業,一樣做老闆,其實他的成功固然有他個人因素,更多的是碰上了好時機,改革開放的國運,和國家的好政策。這是國運和時運造就了一大批老闆富翁。是時代成就了你,不是你成就了時代。
當年賺到大錢的一些老闆,如今很多入不敷出、經營困難,瀕臨倒閉,原因何在,就是現在的經濟環境,時機對於他的這個生意不是最佳時機了,所以很難做。
比如以前開工廠做實體經濟,商品不愁賣,做出來了就可以賣出去了,利潤高,如今利潤低,人工高,環保要求也高,越來越難做。
時運,這是沒有辦法去改變的。而讀書,是最能改變一個人成長方式。
讀書,首先改變的是自己的思維方式、視野氣度和待人接物、為人處世等等。
我們這裡所說的讀書,並不是僅僅讀有字的書本知識,正所謂“紙上得來終覺淺”,也指無字之書。這樣的讀書才算是把書讀進去了。
在岸上研究游泳的姿勢一天,還不如跳進水裡遊幾個小時來得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