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有趣的藥物
-
2 # 軫念信箱
天下的父親大都不善言辭、不懂表達,但只要有需要,他會放下所有事情出現在我們的身邊,為我們遮風擋雨。相比於母愛的細膩,父愛更多的是一份責任。
週日就是父親節了,今天就來推薦幾本有關父親的書,裡面是一個個舐犢情深的父愛故事,相信會有一本可以讓你體會到些許無言的父愛。
父與子全集
豆瓣評分:9.2
第一本必須要推薦這本漫畫書《父與子全集》,父子兩的日常互動經常讓人在捧腹大笑中感受到濃濃的愛,這本書我看了6遍,非常的溫暖、歡樂、感動,讀來讓人慾罷不能。
整本漫畫沒有一句對話,卻通俗易懂,引人發笑。連魯迅、豐子愷等大家都推崇備至。這本長篇連環漫畫溢滿了卜勞恩對三歲兒子克里斯蒂安的愛子之情,可以說是世界上流傳最廣的親情漫畫。
傅雷家書
豆瓣評分:8.5
輯印在這本集子裡的,不是普通的家書。傅雷在給傅聰的信裡這樣說:"長篇累牘的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而是有好幾種的作用的:
第一,我的確把你當作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第二,極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料,同時也可以間接傳佈給別的青年;第三,借通訊訓練你的——不但是文筆,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鐘,做面"忠實的鏡子",不論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細節方面,在藝術修養方面,在演奏姿態方面。"貫穿全部家書的情意,是要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能夠用嚴態對待一切,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
豆瓣評分:8.4
《妞妞》1998年獲全國優秀青年讀物一等獎。這不是一本書,而是一個父親用感情的一磚一瓦壘築起來的一座墳!周國平是一個哲學家,更是一個父親,一個愛他的孩子勝過一切哲學的父親,甚至只要他的孩子活著,隨便什麼哲學死去都好。
妞妞出生後不久就被診斷患有絕症,帶著這絕症極可愛也極可憐地度過了短促的一生。在這《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中,作者寫下了妞妞的可愛和可憐,他們在死亡陰影籠罩下撫育女兒的愛哀交加的心境,在搖籃旁兼墓畔的思考。他寫下這一切,因為他必須卸下壓在心頭的太重的思念,繼續生活下去。
老頭兒汪曾祺
豆瓣評分:8.8
《老頭汪曾祺:我們眼中的父親》是一部人物紀實類讀物。這本書表現出來一個本真可愛的汪曾祺形象。本書透過汪老的日常生活,講述了汪老的一生。
汪曾祺是個作家,在兒女們眼中他是一位好父親,愛家,愛孩子,愛寫作,愛畫畫,愛做飯;性格平和,處事低調。同時也有缺點,愛抽菸,有酒癮。這本書表現出來一個本真可愛的汪曾祺形象。
我與父輩
豆瓣評分:8.0
《我與父輩》是一部長篇散文作品,是閻連科對父輩的一次寫作祭奠,是一個兒子跪在祖墳前的默唸、回想和懊憶。
"我不斷地回家、回家、再回家,把寫作《我與父輩》當成一種贖罪和懺悔,直到覺得自己又是那塊土地的兒子了,才可以重新上路遠行。"
少年凱歌
豆瓣評分:9.1
在成為著名電影導演之前,他曾有過怎樣的人生?陳凱歌親自執筆,直面他的少年時代。他敢於面對,勇於審視自己,並承認曾經犯過的錯誤。他的回憶與思考,既富於自省和批判精神,又具有相當的思想深度和歷史的鮮活性。
深刻的思想、優美的文筆、個人的視角,對成名之前生活、思想、藝術積累的小結,能夠啟迪我們許許多多的人。
聆聽父親
豆瓣評分:8.6
《聆聽父親》是張大春回憶父親的散文。由於年邁的父親意外摔倒,張大春於父親生命進入末期的時候,開始給還未出生的孩子說故事,說的正是自己的父親,以及從父輩那裡聽來的家族歷史。
全書以與未出生的孩子對話的方式,從祖上五代開始,說到父輩,說到自己所處的時代。除了父親的講述外,更貫穿了六大爺所寫的"家史漫談",另有友人的回憶與敘述。作者在追憶中不斷講述家族故事,溯源中國文化,表達了憂鬱而深沉的中國文化鄉愁。
-
3 # 戲品聊齋
首先,《本草綱目》非常實用。本草綱目是中華醫藥史上最寶貴的財富,堪稱是養生寶典。作者李時珍是明朝最著名的中醫藥家,他出生於中醫世家,年輕時曾在皇宮裡做過御醫。後來專注於中醫藥研究,足跡遍佈祖國大山名川,所著的11000多個配方有80%是李時珍親自嘗試過的,有很多次差點中毒而亡,因而內容非常實用,也非常廣泛。其配方都是以養生配方為主,普通百姓也能用得上,花費的成本也非常低。目前本草綱目主要有繁體版和白話版兩個版本,如果繁體字和文言文看不太懂,可以購買白話版的,各地新華書店有售,有些網路讀書平臺如《微信讀書》也能夠搜尋得到。
其次,《黃帝內經》也很不錯。黃帝內經在古代也非常有名,當時主要的物件就是皇帝及皇宮裡的高階官員,其配方非常有針對性,按照書中配方和自己的病情症狀,均可以對方下藥。最適合中年人。
需要說明的是:為老人購買養生保健類的書籍,尤其是重要類的書籍,一定要看清楚書籍是否正規,也就是是否是正規出版社出版和公開發行,如果是盜版書籍或者是民間流傳的偏方類的書籍千萬不要買。否則後果非常嚴重,請大家一定要切記。
-
4 # 我的樂高玩具
特別推薦中裡巴人的《求醫不如求己》系列,總共出了5本,連續多月位居噹噹網圖書銷售排行榜前列。上邊說的好多方法特別實用,建議從1到5的順序看起。
回覆列表
它不光是所有中醫藥、養生的基礎,且在準確性上就勝了無數其它書籍;再次,它的知識點是成體系的。從陰陽五行,到氣血津液,再到穴位,再到八綱辯證;有了這些紮實的理論基礎,才能明白其它書講的什麼。真正用起來,才會做到健康,或達到治未病的效果。
最後,成體系的教材,很容易從網上找到成體系的影片。不會走馬觀花。畢竟最後是作用於人體.如果入了門,說不定,能更好的拓展到其它相應的書籍。所以基礎很重要。
如果有了基礎,那下一步,應該就是《中醫學》《中藥學》《方劑學》這幾本了。同樣進一步學習後,看其它的養生書籍,就會知道別人正確的地方,錯誤的地方。時間久了,說不定,您父親能自成一家呢。要是再深一點,可以拜師了。。。
上面幾冊都是最基本的,也是成體系的,紮實的。有了它們,才方便做更多的擴充套件。如果不這樣學習,那可能就有點道聽途說的感覺,只有用自己身體健康來驗證書上說的是不是對的了。
好了,祝您和您的家人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