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娃名小鴨子
-
2 # 嘉言善行之
用2.0左右的就行。野生小龍蝦一般生長在多雜草的小河溝中。水面雜草漂浮物較多。水下情況複雜。用太密的網捕撈時容易帶起太多雜草。不利於捕撈。反之網孔太大會造成龍蝦順著網眼逃跑。
-
3 # 洞庭清水塘
捕捉小龍蝦最通用的捕捉工具就是地籠,並且用地籠捕捉小龍蝦能夠很大限度的降低對池水的影響,還能夠有效的降低勞動量,取得較大的捕捉量。
在小龍蝦池中捕捉小龍蝦,一般使用的地籠主要有3-4米長和10-12米長的。像蝦稻田中,在環形溝中比較適合使用短的地籠捕捉小龍蝦,而在溜溝中就適合用長地籠了。在池塘中,一般都是使用長地籠捕捉小龍蝦。
地籠的規格有很多種,比如有2.5、3.0、3.5、4.0這些不同大小規格的地籠。不同的規格用來捕捉不同大小的小龍蝦。特別是有蝦苗的蝦池,在捕捉小龍蝦的時候更是需要注意。而我們在捕捉小龍蝦的時候也需要考慮一個問題,那就是捕捉合適大小的小龍蝦去賣,為了避免規格較小的小龍蝦被地籠網住而出現小龍蝦可能出現的額外打鬥導致小龍蝦受傷的問題,在捕捉成蝦的時候還是應當注意儘量使用大規格的地籠。比如要捕捉大蝦,比如在4-5錢及以上的時候還是應當儘量的選擇使用3.0及以上的地籠。
而在捕捉蝦苗的時候,應當使用網目特別小的地籠。特別是那些2錢左右重的蝦苗需要使密地籠, 像這樣的地籠網目特別的細,蝦苗進去後就出不來。
另外,在投放地籠的時候需要注意幾個關鍵點:
1,地籠要放平,地籠的底部要與池底捱上,否則小龍蝦不容易進籠。
2,放地籠的時候注意尾部要留有一部分高於水面,特別是陰雨天晚上的時候要更留多一些,以免被淹,最後導致小龍蝦死在籠裡。
-
4 # 黑夜星空564
過年春節時候,要使用1.0密度的地籠,這種地籠的網眼很密,因為那個時候主要是起蝦苗。而進入到了初春三月份,就要改用2.0-2.5的地籠了。之後進入5月,天氣漸漸熱了,也到了小龍蝦長個子最快的時候,這時候的地籠網眼就要求很大了,可以用4.0的網眼地籠了。
-
5 # 洛陽啊輝
1.地籠的長度:
我們要根據自己蝦稻田裡面環形溝的寬度來購買地籠。一般溝的寬度在頂部三米左右,底部在1米左右,所以用於環形溝裡面捕龍蝦的地籠長度與3米合適。不過,用於稻田平臺上面和溜溝裡面捕捉小龍蝦的應該要長一些,以10-13米合適。
2.地籠的網目大小:
地籠網目有1分、2分、3分、3.5分、4分的。不同的分目規格代表著網目的大小不一樣。要捕捉成蝦的最好選擇3.5分以上的。
3.有結網質量相比無結網質量好,而且更適合用於捕捉大蝦,而無結網不容易造成蝦苗損傷,則更適合用於捕捉蝦苗。
-
6 # 廣漂傑哥
捕捉小龍蝦最通用的捕捉工具就是地籠,並且用地籠捕捉小龍蝦能夠很大限度的降低對池水的影響,還能夠有效的降低勞動量,取得較大的捕捉量。
在小龍蝦池中捕捉小龍蝦,一般使用的地籠主要有3-4米長和10-12米長的。像蝦稻田中,在環形溝中比較適合使用短的地籠捕捉小龍蝦,而在溜溝中就適合用長地籠了。在池塘中,一般都是使用長地籠捕捉小龍蝦。
地籠的規格有很多種,比如有2.5、3.0、3.5、4.0這些不同大小規格的地籠。不同的規格用來捕捉不同大小的小龍蝦。特別是有蝦苗的蝦池,在捕捉小龍蝦的時候更是需要注意。而我們在捕捉小龍蝦的時候也需要考慮一個問題,那就是捕捉合適大小的小龍蝦去賣,為了避免規格較小的小龍蝦被地籠網住而出現小龍蝦可能出現的額外打鬥導致小龍蝦受傷的問題,在捕捉成蝦的時候還是應當注意儘量使用大規格的地籠。比如要捕捉大蝦,比如在4-5錢及以上的時候還是應當儘量的選擇使用3.0及以上的地籠。
而在捕捉蝦苗的時候,應當使用網目特別小的地籠。特別是那些2錢左右重的蝦苗需要使密地籠, 像這樣的地籠網目特別的細,蝦苗進去後就出不來。
另外,在投放地籠的時候需要注意幾個關鍵點:
1,地籠要放平,地籠的底部要與池底捱上,否則小龍蝦不容易進籠。
2,放地籠的時候注意尾部要留有一部分高於水面,特別是陰雨天晚上的時候要更留多一些,以免被淹,最後導致小龍蝦死在籠裡。
回覆列表
養殖小龍蝦,離不開的一種漁具,就是地籠。其實很多人對地籠感覺都很熟悉,實際上卻都是一知半解。很多農民似乎都是刻意放棄了這一塊的學習,對怎麼餵食,怎麼防治五月瘟,怎麼養水,如何讓水肥比較在行,但是對於地籠的知識卻沒有專門針對性的學習。甚至都沒有意識到要了解一下地籠。
現在正是捕撈小龍蝦的旺季,小龍蝦的捕撈地籠在一些地方出現了供不應求的情況,甚至地籠的價格也有了淡季和旺季的區別。不過有一點是肯定的,地籠的價格呈現了逐年增長的趨勢。以前中等規格的地籠一般在90塊錢左右,現在早就過百了,一般在110-120之間。
說回地籠,若是地籠使用不當,產生了經濟損失,那損失可就大了。您知道嗎?地籠的使用,在養殖小龍蝦的不同階段,是有區別的,從蝦苗到成蝦,地籠的款式也是不斷地變化著的。
就說稻田養蝦吧,像是在深水養殖小龍蝦的時候,就要使用大型地籠。而在種植水稻之後,小龍蝦從稻田回到了圍溝裡,這時候就要使用圍籠了。
這是在養殖區域不同的情況下,那時間上來看,舉例來說,過年春節時候,要使用1.0密度的地籠,這種地籠的網眼很密,因為那個時候主要是起蝦苗。而進入到了初春三月份,就要改用2.0-2.5的地籠了。之後進了5月,天氣漸漸熱了,也到了小龍蝦長個子最快的時候,這時候的地籠網眼就要求很大了,可以用4.0的網眼地籠了。這時候主要是抓大放小,捕撈大個的小龍蝦上市銷售。
可僅僅選擇了正確規格的地籠就一勞永逸了嗎?沒有,在使用上,如果出現錯誤,是非常容易導致龍蝦死亡的。
一些經驗不足的養殖戶的地籠尾部漏出水面較少,也就幾十釐米,這就會造成小龍蝦往上部爬行的時候,空間不足,導致呼吸困難而死亡。在下地籠的時候,地籠的尾部一定要留出1.5米左右的距離,這樣對於補蝦很有好處。
另外地籠的清潔衛生也是很重要的,像捕撈下秒的時候,舊地籠就不容易拉上來蝦苗,彷彿小龍蝦有著喜新厭舊的感覺一樣。
那在選擇地籠方面,有什麼要點嗎?還真有。先是關注須的安裝,因為這地籠的須直接關係到起不起蝦,所以須的開口一定要大,且方向一定朝上。再就是看每一節鋼筋的規格。由於地籠的每一節都是方形或者圓形的鋼筋固定,這些鋼筋就像地籠的骨架一樣,有了它們,地籠才能更好地沉入水底。如果是新池塘,池塘裡的草少,那鋼筋就能細一些。如果是老池塘,草多,雜物也多,就要選擇3.0或者3.5的鋼筋了。
現在市場上還出現了一些功能性的地籠,像是彈簧地籠,它就能自由收縮並且調整規格,這樣就能鬆弛有度的捕撈大蝦和蝦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