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江雨燕

    都別搶,我來答。

    事情是這樣的,王莽篡漢以後,把匈奴、高句麗、西域諸國和西南夷等屬國從“王”爵降為“候”爵,此外還收回匈奴單于的璽印,把“匈奴單于璽”改為“新匈奴單于璽”。當時他針對這些屬國搞了一系列的改變,所以這些屬國就不滿意王莽的新朝,公開表示拒絕臣服於新朝。

    在這一樣一種背景下,王莽在篡漢以後的第二年發動了針對匈奴的戰爭,以彰顯新朝的國威。

    更名匈奴單于曰“降奴服於。”莽曰:“降奴服於知威侮五行,背畔四條,侵犯西域,延及邊垂,為元元害,罪當夷滅。命遣立國將軍孫建等凡十二將,十道並出,共行皇天之威……討穢將軍嚴尤出漁陽,奮武將軍王駿、定胡將軍王晏出張掖,及偏裨以下百八十人。募天下囚徒、丁男、甲卒三十萬人……天下騷動——《漢書·王莽傳》

    大家可以看到,當時嚴尤是以討穢將軍的名義出兵出漁陽,此外還有其它分兵前進的將軍。在這樣一種背景下呢,嚴尤認為不應該發動針對匈奴的戰爭,所以就向王莽上了一道奏章陳述出兵匈奴的種種弊端。

    臣聞匈奴為害,所從來久矣,未聞上世有必徵之者也。後世三家周、秦、漢徵之,然皆未有得上策者也。周得中策,漢得下策,秦無策焉。

    那麼先來看看嚴尤是怎麼分析周漢秦三代針對匈奴的政策的?

    ①周代

    當週宣王時,獫允內侵,至於涇陽,命將徵之,盡境而還。其視戎狄之侵,譬猶蚊虻之螫,驅之而已。故天下稱明,是為中策。

    嚴尤認為周朝針對匈奴只是採取“驅而不打”的策略,就像驅趕蒼蠅一樣,把它趕走就行了。沒有必要大費周章,興師動眾的去打擊匈奴,所以他認為這是中策。

    其實不難理解,因為在經過漢武帝窮兵黜武的發動打擊匈奴的戰爭以後,雖然匈奴是被趕跑了,但是一直沒有被打服。表面上看匈奴是臣服於漢朝的,但在某些時候他們往往都會背叛朝廷,但是你不能一背叛就發動戰爭,這對於自己國家的消耗來說是得不償失的。

    所以嚴尤覺得中策就是“驅而不打”,如果他來侵擾邊境,把他趕跑就行。其實這屬於一種“重防守,輕進攻”的思想,也就是說我守住自己的邊境就可以了,匈奴來了把它趕跑就行。這樣一來,自己的損失也最小。

    ②秦代

    秦始皇不忍小恥而輕民力,築長城之固,延袤萬里,轉輸之行,起於負海,疆境既完,中國內竭,以喪社稷,是為無策。

    其實嚴尤的這種說法是極為矛盾的,像秦始皇為了把匈奴攔在外邊,就修了軍事設施“萬里長城”,雖然說並沒有什麼卵用,遊牧民族該來還是會來,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萬里長城還是對阻攔北方匈奴起到一定的作用。

    但既然秦始皇也算是“重防守,輕進攻”的策略,你看他修長城,還派蒙恬率領三十萬大軍駐紮在邊境,其手段遠比周朝要高明。但嚴尤卻認為這是無策,顯然是一種比較矛盾的說法。

    其原因在於,嚴尤認為修建萬里長城耗費了太多民力,結果還沒有把匈奴擋在外邊,最重要的是因為修建萬里長城,搞的國內民怨沸騰,最後起義不斷,把自己的帝國都葬送了。所以嚴尤說這是無策,其實就是批評秦始皇修了等於沒修,還把自己折騰死了。

    其實以現在的眼光去看,萬里長城在歷代取得的效果確實不佳,並沒有有效的擋住匈奴和其它遊牧民族。倘若說五胡亂華是因為漢朝時期大量遊牧民族內遷導致的結果,那麼像明朝時、宋朝時蒙古人和女真人照樣還不是越過長城滅亡了中原朝廷。

    在這一點我倒是比較認同嚴尤的分析,長城的作用確實沒有那麼大。

    漢武帝選將練兵,約賁輕糧,深入遠戍,雖有克獲之功,胡輒報之,兵連禍結三十餘年,中國罷耗,匈奴亦創艾,而天下稱武,是為下策。

    對於漢武帝打擊匈奴的行為,嚴尤認為他窮兵黜武,使得戰爭持續長達三十年,耗盡國力,雖然收穫了成果,但是自己也損失不小。其實不難發現嚴尤有一個重要的分析原則,那就是不能讓自己受到損失。

    它之所以認為周代還算中策,就是因為周代“驅而不打”,趕走了敵人,而自己相對損失最小,對國內民眾的生活沒有什麼影響。而像秦始皇和漢武帝都調動大量的軍隊、民夫去修建長城,深入漠北打擊匈奴。

    結果一算下來,自己的損失比匈奴還大,整個國家都被掏空了。這話說的不是沒有道理,但只要想想經過漢武帝這麼一打擊,漢朝從此以後再也沒有面臨來自匈奴的威脅,從長遠來看,這無疑是利大於弊的。

    其實當時嚴尤之所以會向王莽這麼建立,是因為國內剛好發生了饑荒,而王莽在這個時候還要發兵三十萬長途跋涉去攻打匈奴,完全沒有必要,人家只是拒絕臣服你,又不是帶著軍隊要來亡你的國。你自己搞的這麼興師動眾幹什麼,而且在那樣一種非常時期,發動一支三十萬人的軍隊,可想而知將給國家帶來多麼巨大的負擔。

    所以他當時就提出了打擊匈奴的五大難題,其實最主要的問題就是糧食,當時嚴尤身處的社會正處於饑荒之中,再來搞這麼一場戰爭,這不是要拖垮自己嗎?

    ①今天下遭陽九之厄,比年饑饉,西北邊猶甚。發三十萬眾,具三百日糧,東援海代,南取江淮,然後乃備。計其道里,一年尚未集合,兵先至者聚居暴露,師老械弊,勢不可用,此一難也;②邊既空虛,不能奉軍糧,內調郡國,不相及屬,此二難也;③計一人三百日食,用糒十八斛,非牛力不能勝;牛又當自齎食,加二十斛,重矣。胡地沙滷,多乏水草,以往事揆之,軍出未滿百日,牛必物故且盡,餘糧尚多,人不能負,此三難也; ④胡地秋冬甚寒,春夏甚風,多齎釜鍑薪炭,重不可勝,食糒飲水,以歷四時,師有疾疫之憂,是故前世伐胡,不過百日,非不欲久,勢力不能,此四難也; ⑤輜重自隨,則輕銳者少,不得疾行,虜徐遁逃,勢不能及,幸而逢虜,又累輜重,如遇險阻,銜尾相隨,虜要遮前後,危殆不測,此五難也;

    當然嚴尤也不是完全反對這場戰爭,但是他建議速戰速決,用“閃電戰”的方式迅速擊潰匈奴,力求自己不能過長的陷入戰爭泥潭裡。

    今既發兵,宜縱先至者,令臣尤等深入霆擊,且以創艾胡虜。

    但是王莽最終沒聽,依然發動了這場戰爭,結果搞的怨聲載道。

    其實如果按照嚴尤的這個思路,針對匈奴的上策無疑就是“和親”,唐太宗時期,松贊干布要求和唐朝和親,最開始唐太宗沒有同意。結果這個松贊干布發兵一直打到松州(今四川松潘),唐太宗雖然派兵擊敗了松贊干布的先頭部隊。

    但是也不願長期和松贊干布對峙,因此同意和親,於是一個文成公主就解決了雙方之間的矛盾,算是短暫開啟了雙方之間一個友好的時期,如果不是安史之亂的話,吐蕃也不會趁機渾水摸魚了。

    當然從另一方面來說,和親也需要建立在雙方實力的一個平衡之上,畢竟像面對高句麗,中央朝廷從來沒有和親過。因此只能說嚴尤的建議是基於當時國家遭受自然災害,民眾流離失所的背景下,希望王莽不要發動這種耗費國力的大型戰爭。

    所以就現實來看,秦始皇和漢武帝的手段都算中策吧。

    關注【圍爐談史】,每天閱讀深度歷史內容喲~

  • 2 # 國史記聞

    題主所說對待匈奴問題的策略上,“周朝得中策、漢朝得下策、秦朝無策”出自於《漢書·匈奴傳》。在王莽準備篡位之時,曾經透過賄賂匈奴、烏桓等周邊政權,以得到他們的支援。但是王莽太過於重視“名分”了,非得把匈奴改成“降奴”,把漢朝賜的玉璽改成“玉章”,這些小事讓匈奴很生氣,覺得受到了侮辱。於是,他們開始常年入寇,甚至將雁門和朔方的太守都殺了(是後,單于歷告左右部都尉、諸邊王,入塞寇盜,大輩萬餘,中輩數千,少者數百,殺雁門、朔方太守、都尉,略吏民畜產不可勝數,緣邊虛耗)。

    而此時的王莽剛剛即位不久,手中還有前朝皇帝留下了的大筆財富,他便決定要給匈奴點顏色看看——他選了十二位將軍,三十萬士兵,想讓他們攜帶三百日的糧草分十道出擊匈奴。這場戰役的主要目的就是把匈奴驅逐到“丁令國”境內,將匈奴的土地併入新莽王朝。

    將軍嚴尤因此上諫:“匈奴千百年來都是中國最主要的邊患之一,但是出征匈奴的帝王卻只有三位,分別是周宣王、秦始皇、漢武帝。周宣王之時,獫狁入寇制涇陽,周宣王派人前去征討,收復了被侵佔的周朝國境就班師回朝。周宣王將獫狁的入寇看做是牛虻蜇人,把它們驅趕走了姓了,所以後世都稱頌周宣王的聖明,他對待獫狁的策略可以算是中策。

    漢武帝選將練兵,任命衛青、霍去病等名將長驅直入討伐匈奴,雖然立下了不世之功,但是一連三十多年用兵,中國和匈奴兩敗俱傷,漢朝也是從此時開始走下坡路。所以漢武帝對待匈奴的策略只能說是下策。

    秦始皇為了防禦匈奴而動用數十萬民力修築長城,弄得民不聊生,長城修完之後秦朝也滅亡了,所以秦始皇對待匈奴完全沒有使用任何計策。”

    以上就是嚴尤說出“周朝得中策、漢朝得下策、秦朝無策”的歷史背景和他的論點。其實,若要對嚴尤的言論做出評價,我們不能脫離其所處的歷史環境。雖然王莽剛剛篡位,手中有一定的經濟和軍事基礎,但是發動三十萬大軍在整整一年的時間中出征萬里之外,即便是在現在看起來也是有點欠考慮的。再說了,當時匈奴本來就是臣服於漢朝的,是王莽非得沽名釣譽,惹得人家不高興了才逐漸入寇的。

    所以,嚴尤這三句話的重點不是在評價周宣王、漢武帝和秦始皇,而是在勸王莽,對於匈奴的入寇,稍微用兵驅逐一下就行了,重點還是在於好好安撫他們,別讓他們整天來中國惹是生非。大舉發兵的話對中國實在是弊大於利,幹嘛非得弄得百姓不得聊生呢?王莽沒聽,還是發兵出擊匈奴了,後來果然得到了一個“天下騷動”的結果。

  • 3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評價周、漢、秦政策沒有道理,勸諫王莽有道理。

    嚴尤是西漢晚期道家學者、思想家莊君平的遠房玄孫,是王莽在長安讀書時的同學,嚴尤自比樂毅、白起,有一定的軍事才能,得到王莽的看重,官拜大司馬,一生戰績勝多負少。

    嚴尤的這番話出自對王莽的上書勸諫,並在勸諫中首先評價了三朝對匈奴的政策,然後訴說了討伐匈奴的困難,最後只是自已對王莽的勸諫。

    嚴尤說周宣王:匈奴入侵時,周宣王命令大將出擊,像趕蚊蠅一樣,只是將匈奴驅逐出境,所以天下稱之為高明,這是中策。

    嚴尤說漢武帝:漢武帝挑選精銳將士,命令精兵負糧深入匈奴境內,勞師遠征,雖有獲得大勝,但漢武帝用兵近30年,國力損耗巨大,匈奴也深受重創,天下稱之為武力,這是下策。

    嚴尤說秦始皇:秦始皇不能忍受匈奴的小恥辱,而輕視民力,修建萬里長城,運輸的物資的出行,讓天下的負擔加重,把資源全部耗費在長城上,讓國力衰竭,結果讓秦朝失去江山,這是無策。

    嚴尤接著說出征討匈奴有五大難處:

    1、徵兵調兵難。全國太大,偏遠地方的兵徵集全部集中要一年時間,而靠近匈奴境的軍隊很快就能集中,時間上難以統一。

    2、徵調軍糧難。從全國其它地方運糧草太慢,路程、運輸都不方便。

    3、戰場運糧難。缺少馬匹,及運輸工具,而匈奴之地又多是沙漠,缺草少水。

    4、征討匈奴天氣多變、疾病高發。匈奴地區氣候多變,漢地人均不適應,且疾病早發。

    5、我方打擊匈奴難,匈奴伏擊我方易。打匈奴有大量的運輸部隊,就缺少打仗的精兵,而匈奴的生活習慣與我們不同,都是隨身帶糧,匈奴又熟悉地形,伏擊我方較為容易。

    說了這麼多,嚴尤的真實意思就是勸諫王莽,不要像秦朝那樣以無策而將國力全部耗費在對匈奴的作戰上,導致亡國,也不要像漢武漢帝那樣以中策深入匈奴境內打擊匈奴,而大大損耗國力,導致民生凋零,可以像周宣王那樣,驅逐匈奴出境,或者讓自已統率前期集訓好的大軍,對匈奴發動突然襲擊,給匈奴以教訓,讓匈奴知難而退就行。

    簡單的說,嚴尤的意思就是:千萬不要對匈奴大舉用兵,而導致國力衰弱,只需輕兵教訓一下就行。

    嚴尤批判了周宣王、漢武帝、秦始皇三朝對待匈奴的政策,卻又無法提出更好的解決辦法,只是迫於當時的形勢,對王莽進行的勸諫,嚴尤批判周宣王、漢武漢、秦始皇對匈奴的政策是沒有道理的,但嚴尤勸諫王莽的話,還有道理的。

    要知道當時的王莽,內憂外患,而且王莽對匈奴的政策出現在錯誤,導致匈奴及當時大部分臣服於漢族的外族心生不滿,繼而起兵反叛。

    王莽將臣服於漢朝的匈奴、高句麗、西域諸國和西南夷等屬國統治者由原本的“王”降格為“侯”。又收回並損毀“匈奴單于璽”,改授予“新匈奴單于璽”;甚至將匈奴單于改為“降奴服於”,高句麗改名“下句麗”。王莽乾的這些事,全是重虛名,而輕實際,一點實際意義也沒有,卻激起了外族的叛亂,導致王莽政權的覆沒。

    在這個節骨眼上,嚴尤的勸諫是正確的。

  • 4 # 詩婢楚楚

    王莽是歷史上一個備受爭議的皇帝,因為他透過“禪讓”的方式代漢,許多古代史學家認為他是篡位的鉅奸;因為“均產”“土地國有”“廢奴”三大政策,近代史學家認為他是富有遠見而且無私的“改革者”;又因為“遊標卡尺”、“貸款制度”等超前思維,在普通人心中他更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穿越者”。

    王莽在位十五年,動作頻頻,但他的皇位畢竟是“篡奪”而來,根基薄弱,無論改制還是用人,無論是安撫百姓還是少數民族政策上都倉促而輕率、漏洞百出,幾乎所有政策、計劃都以失敗告終。

    新莽末年,王莽興師動眾的討伐匈奴和周邊少數民族,嚴尤上諫:“臣聞匈奴為害。。。後世三家周、秦、漢徵之,然皆未有得上策者也。周得中策,漢得下策,秦無策焉。。。”其主旨是勸諫王莽改變戰略戰術,聯合各路人馬,以快速出擊、速戰速決,避免戰線和時間過長,造成過渡內耗,致使國力衰竭進一步加劇。當然,以王莽的剛愎自用和率性而為,那是肯定不聽的。結果就是百姓的稅賦、徭役進一步加重,造成無數百姓流離失所、死於非命;軍隊也是軍糧前後不及,士卒飢疫,三歲餘死者數萬人。這無疑也加快了新莽王朝覆滅的腳步。

    單從“周朝得中策、漢朝得下策、秦朝無策”的說法而論,嚴尤說的有些過於片面。周朝和秦朝不論,在新朝建立的130年前,西漢武帝時期霍去病封狼居胥,一路追擊匈奴遠到貝加爾湖畔,打得匈奴兩百年沒有回過神;在新莽覆滅後的70年後的東漢永元三年,匈奴被竇憲徹底擊敗,更是導致這個曾經的北方最強民族從歷史上逐漸消失。

    把對手徹底剷除從歷史上抹去,這在當今的眼光看來哪裡是下策,那簡直就是永絕後患的神策。

  • 5 # 漩渦鳴人yy

    關於這個問題,我們不能夠去看一面之詞,什麼意思,歷史上面很多人講話的時候都會矛盾,比如說不同的時期會說不同的話,這是這個人的理解有問題嗎?一部分是但是另外一部分和他自己的目的有關。他們在講解某些東西的時候,總會引用一些事例,但是視力嘛,總歸有好有壞,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有驗證已關點的地方,也有不驗證你關點的地方,所以總歸會挑好的說,而不是挑壞的地方說這樣不就是自相矛盾了嗎?

    一點在現如今一些媒體人的手裡面也有所體現,比如說故意抹黑一個人那簡單挑他的黑點往死裡說,就算沒有黑點,我也要編造一些黑點,然後往把你往死裡抹黑,這樣的話,你這個人再也爬不起來了,你無論你讀者從哪個方面看全,都是描述這個人什麼什麼地方不對,什麼地方不可以做什麼地方得罪了大眾,那這個人在你的心裡面就會慢慢的形成一個黑的不能再黑的形象。

    比如說故意想要表揚某個人,那就是找這個人好的地方說,往死裡說這個人有什麼好處,有什麼優秀的地方就全部寫在文章上有什麼壞處,全部擇乾淨,那是你的心裡面這樣一個人,一個完美的形象將會出現在你的心裡面,無可撼動。

    嚴尤這個人當時為什麼要說這句話?我們先得搞清楚,他說這句話的目的,那就是當時王莽覺得四周的這些遊牧民族,一個都不是值得相交的朋友,全部都應該蘿蔔加大棒政策,我現在不要給他們蘿蔔了,我只要棒子把他們往死裡敲打。

    嚴尤這個時候就站了出來,他告訴王莽說你不能這麼做呀,你看看你這麼做有什麼好處,因此列舉了一大堆漢朝對付匈奴可能會遇到的很多問題,而且還把其他的一些時代不同的拿出來例證。當然立正的時候肯定是要說一些好的地方,不是說壞的地方,我首先不能夠做到自相矛盾啊。

    所以我們看到嚴尤這個人想要證明什麼,我們都知道周朝是一個講究的禮儀的地方 也就是俗稱的周禮也是儒家所推崇的一個時代,當然,這個人是通道家的……但事情咱先別管,周禮講究的就是教化育人,別人打你一巴掌,行,把你右臉給送上去,接著讓別人打,那別人不想打你了,那你就不會被別人打了……

    這話聽的犯賤是不是?但這確實是當時很多一批儒家的思想,可是此時也沒有辦法呀,只能購券,王莽趕緊停下來,那些荒唐的手段,所以只能把這事兒給搬出來,接著說。

    你想打仗,是不是?你打!打了之後,我們就說你打了以後,沒有任何作為,甚至不如那些不打仗的,你這是吃力不討好,你這樣的話,是得不到後世人們的認可的!

    可是我們仔細去看一下,整個中原地區對抗遊牧民族的習慣,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十件事情已經是經過歷史上面一次接著一次血的教訓,向人們血淋淋地展示了,五胡亂華,造成中原大地漢族人,幾乎絕種式的屠殺,在這之後,蒙古人南下,中原地區從14000萬人銳減到了7000萬人,在接下來滿族人南下,揚州三日,或者是江陰城,遊牧民族,就是一頭養不熟的狼狗,你強盛的時候,他加著尾巴在那裡乖乖做狗,當你虛弱了,他就立刻變成一頭殘忍的狼,從你身上無休止的索取肉,血,認真把你的骨頭都嚼成碎片,這種血淋淋的教訓,只有歷史學家,只有軍事學家才能感受得到。而這些文學家卻將人性的浪漫寄託於詩歌之中,那現實會告訴他們什麼才是殘酷。

    我是一個東西在人性之中,擁有美好的人,不像那些噴子,一天到晚覺得全世界都絕望了,可是我對於人種之間的問題,這一點卻親眼見證了一個接著一個狂熱,而且絕對錯誤的觀念,樹立以後,一個種族是如何瘋狂的將人種滅絕計劃堅決執行到底的一個看客!所以說,絕對不要放下你手中的大棒,因為你搞不清楚黑暗之中,你的敵人究竟把你想象成為什麼樣的美味佳餚。

  • 6 # 關好走過的門

    這樣的言論無恥可笑至極,為了所謂的國家利益,把地處於和匈奴接壤的同胞出賣的乾乾淨淨。匈奴人天生就是要搶劫,掠奪,這個和漢人種地打糧是一樣的生存道理,然而,他的生存要建立在我漢人的痛苦之上,今天他來搶走一城的糧食,搶走一城的姐妹,殺光一城的同胞,明天又如此。週而復始。可能有人說相對於天朝而言,損失這一點不算什麼,和傾全國之力出兵剿之相比,那才是真正的不值。當然,,王莽的這個將軍也是這個觀點。那麼我建議,有這種觀點的人,把你家的錢,把你家的糧食,把你家的女人放在和匈奴接壤的地方,我看你還會不會這樣想。凡我天朝,皆我同胞,就不說皇帝了,但凡有血性的男人,誰會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同胞被殺,自己的姐妹被人凌辱而無動於衷?而且是這悲劇時不時的就上演一場。如果華人真的無動於衷,那還有何感情可言?匈奴要什麼給他們什麼,要長安也給他算了?都知道打仗要死很多人,要花很多錢,這不是你們這些投降派,軟蛋派能看出來的事情,都能看出來。為何還要打?國家尊嚴無價,總不能一直拿著自己的姐妹送給這些有狐臭的異類隨意凌辱吧。國家的安危應該讓自己的軍隊來保護,總不以出賣自家姐妹為代價來苟延殘喘吧?如果一直活在這份上,哪還有國?男兒本就是要為了保家衛國,在戰場上和敵人血拼犧牲,總好過委曲求全的活吧。有些事情,可真不是錢能衡量的了的。拋開這些民族大義不談,只說戰略,匈奴是個非常大的威脅,頂峰時期的匈奴騎兵可以毫不費力的突破到長安城下。人家把利劍懸在你頭上,這個威脅難打還不夠傾全國之力剿滅之?沒有剿滅匈奴那是因為國力不濟,如果國力軍力都到了,我想哪個皇帝都會直接給匈奴打的連他媽都不認識他。

  • 7 # 薩沙

    其實嚴尤只是建議王莽不要擅自對匈奴動兵。

    因為當時國內已經一片混亂,是需要穩定發展民生經濟的時候。

    這種情況下對匈奴開戰,就算打贏必然也會消耗巨大,導致國內民眾反叛起義。

    站在這個角度,嚴尤說的沒錯。

    但嚴尤關於“周朝得中策、漢朝得下策、秦朝無策”的觀點是錯誤的。

    事實上,恰恰是“周朝得無策、漢朝得上策、秦朝中策”。

    先說說周朝。

    周朝對於遊牧民族只是單純的來了就迎戰,儘量趕走。

    這種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的方式,對遊牧民族幾乎毫無作用。

    遊牧民族肆意南下攻擊,打的贏就打,打不贏就撈一票走人,幾乎把周朝當做提款機了。

    經過長期的騷擾、消耗,周朝的實力大減,被遊牧民族禍害的一塌糊塗。

    公元前771年,犬戎乾脆攻破西周首都鎬京,殺死周幽王,將鎬京搶劫一空,連褒姒都被搶走,由此西周滅亡。

    可以說,周朝對於遊牧民族基本是毫無辦法的,也沒有應對的戰略,胡來一通,最終亡國。

    秦朝則是中策!

    秦朝當時統一六國,國力還虛弱,認為不沒有能力深入大漠和匈奴決戰。

    況且,以步兵為主的秦軍,很可能深入大漠根本發現不了匈奴。

    而且,步兵在大漠的作戰,如果人少了沒用,被匈奴人直接殲滅。

    如果人多了,後勤補給是極為沉重的負擔。

    即便今天,開車從北京到外蒙古首都烏蘭巴托鐵路都有1400公里,火車要走30小時之久。

    古代在無人煙、充滿敵人的大漠上維持1400公里後勤運輸線,還要維持幾十萬大軍,簡直是痴人說夢。

    當年隋煬帝就是不顧後勤擅自派大軍殺到高句麗境內,結果糧食用盡,幾十萬大軍不戰而潰。

    如果想要在大漠長期駐紮,也是不可能的,因為無法維持後勤供應。

    採用關內屯田讓士兵自己種地呢?對不起,長城以北沒有一個地方達到農業種植的最低標準,也就是年降水400。沒水還種什麼地?種仙人球還差不多。

    所以,秦朝很聰明。

    他首先命令蒙恬以雷霆之勢猛擊匈奴,殲滅其主力。匈奴主力受損後,慌忙逃入大漠。

    同時,秦朝修建萬里長城。

    表面上修建長城花費巨大,但其實一勞永逸,可以將匈奴人小股騷擾阻擋在長城外。

    即便匈奴人大規模入侵,有長城擋一下,漢軍也可以有足夠時間集中對付。

    不過,長城其實是一種被動挨打的防禦戰略,是不得已為之的。

    因為再牢固的工事,也有被攻破的時候,更別說萬里的長城。

    只要匈奴人足夠強大,仍然是可以突破長城南下的。

    所以,秦朝是中策。

    相反,漢武帝以及後來的竇憲,才是上策。

    也就是主動深入大漠,將匈奴的有生力量殲滅,將這個民族摧毀。

    遊牧民族人丁稀少,北方蒙古高原從東到西,鼎盛時期人口不過二三百萬人。

    一旦有生力量被殺光和俘虜,依靠遊牧形式恢復實力需要至少幾十年時間。

    這幾十年內,中原就安定了。

    這才是上策。

    當然,上策有上策的問題。

    第一,上策對於國力和軍力要求非常高。如果一個王朝不是鼎盛時期,是承受不了的,王莽時期就萬萬不能這麼做。

    漢武帝為了打垮匈奴,傷亡十幾萬軍民,幾十萬匹戰馬,耗盡了文景時期留下的錢財。

    第二,即便消滅遊牧民族,也只是暫時的。因為北方大漠客觀是存在的,有大量的牧場。

    那麼就算消滅匈奴,很快也有其他民族來這裡遊牧,假以時日還會壯大取代匈奴,一樣會威脅中原。

    甚至,如果匈奴當時力量太弱,我們的主動進攻反而是幫助匈奴的遊牧敵人統一大漠。

    但即便如此,上策就是上策。

    最後說一句,幸虧洋人發明了重機槍,將遊牧民族變成了能歌善舞、熱情好客的民族。

  • 8 # 張生全精彩歷史

    先來看看嚴尤說這句話的背景。

    嚴尤是王莽的同學,曾擔任過王莽新朝的大司馬。當時,王莽當了皇帝以後,就大刀闊斧地進行改制。他以西周為藍圖,試圖把當時的封建土地私有制改為西周那樣井田制(王田制)。又想用西周初年的周禮,來對當時的社會進行禮治統治。也就是說,他想把當時成熟的封建制推翻,改成奴隸制。

    (王莽劇照)

    王莽不僅對國內進行改制,還試圖對周邊的少數民族進行改制。那時候的漢朝有個東海郡、南海郡、北海郡,沒有西海郡,於是,他強行要求羌人把青海湖一代的土地獻出來,變成西海郡。然後,他為了體現西周初年那樣,中原地區的國家應該比周邊的少數民族高人一等,因此把匈奴、高句麗這些國家從“王國”降為“侯國”,對匈奴單于的稱呼改為“降奴服於”,對高句麗的稱呼改為“下句麗”。其它西域各國及西南各少數民族,都採用這種方式“降格”。

    王莽這樣做,當然讓周邊的少數民族很不滿,包括匈奴在內的少數民族國家,都起來反抗。於是,王莽調集幾十萬大軍前往征討,要像西周那樣“王於興師”,把周邊的那些少數民族給打服。

    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作為大司馬的嚴尤,反對王莽的這種做法,對王莽說了這番話:“臣聞匈奴為害,所從來久矣,未聞上世有必徵之者也。後世三家周、秦、漢徵之,然皆未有得上策者也。周得中策,漢得下策,秦無策焉。”

    嚴尤為什麼說在對待匈奴的政策上,“周得中策,漢得下策,秦無策”?

    (嚴尤劇照)

    嚴尤講了他的理由。嚴尤認為,周朝對待匈奴(獫允),就是派軍隊去驅逐他們,把他們攆出國境就可以了。這樣一來,周朝所獲得的安寧也是最長的。漢朝的時候,漢武帝對待匈奴的政策,是多次攻入匈奴的腹地,打擊遠逐。不過,漢武帝雖然多次打敗匈奴,但是從來沒有制服過匈奴,三十年間邊境上從來沒有平定過,也讓中原國家耗損了大量的財力物力。秦朝的時候,對待匈奴,不僅遠逐打擊,還大量徵集老百姓修長城。最後的結果是,秦朝的財力物力都用光了,秦朝也迅速崩潰了。

    所以,嚴尤最終做出一種評價:周得中策,漢得下策,秦無策。

    那麼,上策是什麼呢?嚴尤並沒有說。

    接下來,嚴尤就分析了發兵攻打匈奴存在的“五難”,希望王莽不要貿然出兵。但是,王莽並沒有聽嚴尤的,發兵大舉進攻匈奴。

    而最後的結局我們都知道,王莽的軍隊在邊境上深陷泥潭,不能自拔。國內卻趁機發動了綠林、赤眉兩支農民起義。各地諸侯也紛紛加入,推波助瀾。王莽的新朝,就像當年秦朝所遇到情況一樣,迅速被推翻了。

    如此看來,王莽對待匈奴的政策,既不是周朝的中策,也不是漢朝的下策,而是秦朝的無策。最終,新朝也走到了秦朝那樣的悲劇。

    (王於興師,圖取其意)

    那麼,這裡就有一個問題,在嚴尤的心中,對待匈奴的“上策”是什麼呢?

    雖然嚴尤並沒有說,不過,從他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出,嚴尤認為,對待匈奴的政策,上策應該是“德化”。

    “德化”其實一直是中原王朝傾服周邊少數民族國家所提倡的方式。意思就是,中原國家的皇帝,應該建立自己良好的“德”。給周邊少數民族國家做出榜樣。要以良好的“德”,讓周邊的少數民族國家傾服,自然就歸順於中原國家的統治。不需要中原國家發動戰爭打擊他們。

    最理想的政治版圖,是堯舜時期。因為堯舜有高尚的“德”,不僅僅周邊少數民族會傾服,連鳥獸也會傾服(當然了,史料上寫那時候鳥獸傾服堯舜,或許是一種比喻)。西周初年,文王武王也是因為有很高的“德”,因此才能取代商紂。不過,相比於堯舜,卻已經低了一個等級。所以他們對待匈奴使用的政策,只能叫做“中策”。

    嚴尤在這裡說的這番話,其實還不僅僅包括對待周邊少數民族的政策,還有對王莽改制的批評。王莽那樣強行在形式上覆古西周的做法,其實只是學到了皮毛,並沒有學到“德化”的精髓。要學到精髓,就應該以堯舜為榜樣,對天下實施仁政。

    然而,自稱是儒學大師的王莽,不屑於和嚴尤講這些,堅決按照“想當然”來做事情。最終,落得一個悲慘的結局。

    (參考資料:《資治通鑑》《漢書》)

  • 9 # 深夜聊齋

    嚴尤是西漢末年大將,他自比樂毅、白起,與王莽曾是同學,深受其器重,曾任王莽的大司馬,掌管天下軍事。 嚴尤所說的“周得中策、漢得下策,秦無策焉”,指的是在如何對待匈奴等外族的問題上,周朝的做法勉強及格,漢朝的做法不值得效法,秦朝更是值得鄙視。

    01 嚴尤的話什麼意思?

    先說周朝,周宣王時,外族內侵,而周朝的做法時,直接將他們打出去。到了漢武帝時,雖然深入北境,驅逐韃虜,使得匈奴受到重創,但是30多年的戰爭,也讓漢朝的國力耗得差不多了。而秦始皇則直接用修築長城的辦法,抵禦匈奴,這種做法耗盡民力,最終掀開秦末亂世的序幕,所以是為“無策”。

    嚴尤說出上述這番話,是要力勸王莽,不要輕易對匈奴用兵,否則過度消耗國力、民力,反而引火燒身,後院起火,影響新朝內部的統治。可是,對於嚴尤的意見,王莽並未聽從,從而引起了天下騷動。

    02 嚴尤說的有道理嗎?

    嚴尤這種說法,有一定的道理,但也不全對。 對於匈奴等北方遊牧民族,直接深入漠北草原征討,肯定是有極大風險的,而且因為後勤補給困難,將會造成極大的國力消耗。相反,秦始皇的做法有合理之處。

    嚴尤看到了修長城的巨大代價,但沒有看到,相對於出兵匈奴,長城的“長尾效應”,以後憑藉著長城進行積極防禦,代價就要比出兵漠北小得多。

    秦始皇修長城屬於一次性投入,以後就可以憑藉著長城,用中原王朝所擅長的方式積極防禦,可耕可戰,可以自給自足。而匈奴等遊牧民族,無論是進中原搶劫,還是搶完了離開中原,都需要翻越長城。

    而且,遊牧民族一旦發生內部分裂或遇到大的天災,就是其最為弱小的時候,這個時候再出兵攻打,才是上策。

  • 10 # 歷史風暴

    題主你好,我覺得這個人說的沒有道理。

    首先,周朝、秦朝和漢朝的匈奴根本不是一個概念,把這三個時代的匈奴人拿到一起對比犯了形而上學的錯誤,從一開始就完全把事情給弄擰了,於是接下來他的所有說法都變成了胡說八道。可以說,大將嚴尤對匈奴人問題的評價堪稱一本正經胡說八道的始祖!

    首先,周朝並沒有遭到匈奴人的大規模威脅。

    周朝建立於公元前11世紀,那時候所謂的匈奴部落還沒有出現呢。而且草原上的民族還處於碎片化的階段,所以周朝所面對的遊牧民族的攻擊規模並不大。在西方,僅靠秦人就可以阻擋大多數來自西戎的攻擊。即便如此,由於周幽王的胡鬧,竟然還被犬戎攻破了鎬京,西周也就滅亡了。犬戎,只是西方眾多部族之一罷了。

    可以說,周朝面對周邊蠻族的入侵時,挺廢物的。所以,所謂的周朝得中策說法就是胡說。

    具體到北方的匈奴人,直到戰國時期才走入華夏的記載,在那之前的春秋時期,北方各遊牧民族被稱為北狄,也是由很多部族組成。這些部族難以形成一股強大的南下力量,所以在春秋早期就被齊桓公率領諸侯聯軍擋住了大部分,即便如此,在中原一帶還是形成了北狄人建立的國家,比如北狄中白狄人建立的中山國。

    以上卻不是重點,重點是在周朝的大多數時候,被農耕民族頭疼的遊牧騎兵並沒有形成規模。

    遊牧騎兵依靠戰馬的高機動性來去如風,並且憑藉高超的騎術可以在馬上射箭,這種戰術最早在公元前9世紀的伊朗出現。而在中國,最早的記載是公元前4世紀,那時遊牧騎兵手持弓箭依靠馬的高機動性,經常吊打趙國軍隊,為了改變被動挨打的局面,趙武靈王準備學習遊牧民族的騎射戰術,於是進行了胡服騎射。就這樣,趙國建立了一支強大的騎兵隊伍,依靠這支軍隊成功擊敗了草原騎兵,從而確立了戰國後期頂級強國的地位。

    但那時的匈奴人只是草原上的眾多部族之一,直到戰國末期才開始作為中原北方國家的主要敵人出現。而他們面對的中原國家主要就是趙國,後來匈奴被李牧打敗曾經一度失去了威脅中原的能力。

    所以,周朝時期的遊牧民族有以下幾個特點:1,當時草原還沒有統一,周朝面對的遊牧部族軍隊不多,難以大規模威脅到周朝。2,周朝的大多數時間裡,遊牧騎兵還未成型,和秦漢時期所面對的敵人有著本質不同。3,周朝在應對碎片化的遊牧部落威脅的時候,竟然被滅了一次國,丟人!

    到這裡就可以發現,嚴尤就是在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

    其次,秦漢時期對匈奴的反擊都是上策!!!

    秦皇漢武作為千古一帝真不是浪得虛名,他們在面對草原遊牧民族威脅的時候,做出的選擇是當時的最優選擇。

    先說秦朝

    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在軍事上面臨了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內部的反抗力量,雖說秦始皇已經在形式上統一了天下,可是原六華人對這個王朝還沒有形成認同,以六國貴族為首的反抗力量一直在找機會恢復自己的祖國,例如當時的項羽家族就在會稽郡秘密經營,幾乎將當地的精英全部籠絡到自己的麾下。

    第二個問題是來自外部的威脅,這個威脅主要來自於北方匈奴人。匈奴人自從被李牧打敗之後十幾年沒有恢復過來,可是中原各國也沒有能力長驅直入將他們徹底擊垮,於是趁秦始皇統一天下這些年匈奴又強大了起來。

    針對第一個問題,秦始皇以巡遊天下的方式對各地擁有不臣之心的人進行打擊。針對第二個問題,秦始皇派出了蒙恬率領30萬大軍北伐。

    但是,秦國畢竟沒有強大的騎兵隊伍,這30萬人大多都是步兵,所以北伐只能以驅逐為主。蒙恬佔據了河套地區,奪取了匈奴人南下的前進基地,基本上也就斷了他們大規模入侵的道路。

    除此之外,針對匈奴騎兵機動性強的特點,秦始皇命令蒙恬把北方的長城連起來,形成了一道保護內地安全的屏障。可以說,以當時秦朝的條件,這是最佳的應對方式。

    再說漢朝

    漢朝面對的匈奴人比秦朝時期更強大。經過冒頓單于的努力,北方草原第一次被統一到了一起,匈奴騎兵也從10萬之眾擴張到了幾十萬之眾。他們對漢朝的威脅比對秦朝的威脅加大數倍。這種情況下,僅靠步兵驅逐的戰術已經不合時宜。面對強大的匈奴人,只有加強自己的短板,訓練出強大的騎兵隊伍,和匈奴人在草原上進行大規模的騎兵對決,徹底擊垮匈奴人與漢軍野戰的信心。

    經過半個世紀的準備,到了漢武帝時期,漢朝終於有能力對匈奴人反擊了。這場戰爭持續了百年,戰場從漢朝的北方各郡到貝加爾湖南岸,從遼東到蔥嶺以西,面積超過了500萬平方公里,這是一次以往任何一個時代都無法做到甚至無法想象的史詩般的戰爭。

    最終,漢朝降服了不可一世的匈奴人,並且建立了此後中原王朝千年的自信。

    大漢朝對匈奴人的戰爭紅利一直到今天還在被享用,這應該叫做上上之策才對啊!

    看到這裡,你們是不是也覺得嚴尤確實在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

  • 11 # 君山話史

    嚴尤是王莽時代比較有才幹的將領。王莽篡漢後,由於實施一系列錯誤的政策,導致原本歸附大漢的匈奴復叛。王莽打算動用30萬兵力,征服匈奴。大將嚴尤是反對王莽的計劃,他對王莽說了這麼一番話:““臣聞匈奴為害,所從來久矣,未聞上世有必徵之者也。後世三家周、秦、漢徵之,然皆未有得上策者也。周得中策,漢得下策,秦無策焉。”

    那麼,嚴尤說的有道理嗎?

    我認為沒有道理。

    第一,“周得中策”,不知有何依據

    匈奴的前身叫玁狁,又稱為獫(xiǎn)狁,是典型的遊牧民族。

    共和二年(公元前840年),即華人暴動後二年,玁狁就曾入侵西周的西部邊境。到宣王時,玁狁的入侵更加頻繁,以致於周人“靡室靡家”,靡就是沒有,沒了家室,妻離子散。 宣王五年(公元前823年),為了抵禦玁狁進犯,周宣王命大夫南仲築城於朔方,又命尹吉甫率師討伐,攻至太原一帶。玁狁不敵,逃往北方。

    關於西周與玁狁的戰爭,史料其實非常少。據出土的《虢季子白盤》銘文記載,在周宣王十二年時,虢國的季子白奉王命再伐玁狁,取得了斬首五百,俘虜五十的戰績。季子白班師回朝時,又命屬下率兵追擊敗退至洛水的玁狁,取得勝利。由於這次勝利,虢季子白受到了天子的嘉獎,周宣王賞賜他馬匹、弓箭、彤矢和斧鉞並賜予其征討蠻夷的權力。

    我們現在能查到的史料,就是這麼一丁點。嚴尤認為周宣王對玁狁的戰爭,比漢、秦兩代都高明。至於高明在哪裡,他也沒有講,我們也實在看不出來。考慮到中國文化,常常有厚古薄今的傳統,我認為嚴尤的這個結論,是缺乏可靠的史料依據。

    嚴尤為什麼要拔高西周呢?我認為是要捧王莽。

    王莽上臺後,就積極改制,改成什麼樣子呢?主要是西周的制度。他恢復西周的井田制,又改了一大堆官員,如“大司農”改為“納言”,“大理”改為“作士”,“太常”改為“秩宗”,“大鴻臚”改為“典樂”,“少府”改為“共工”等等。可見王莽對西周是極為仰慕。嚴尤不顧史實,拔高西周,有捧王莽之嫌疑。

    第二,“漢得下策”,是對西漢的貶低

    嚴尤認為西漢對匈奴的戰爭是下策,這個結論也很讓人懷疑。

    事實上,從整個中國歷史來看,中原政權在與北方遊牧民族的戰爭中,表現最好的就是漢與唐,漢把匈奴打趴下,唐把突厥打趴下了。西漢不僅完敗匈奴,還令匈奴服服貼貼。特別是自呼韓邪單于歸附大漢後,許下為大漢守北藩的諾言。

    終呼韓邪一生,都沒有違背這個承諾。在他臨死前,還留下遺訓,要求後世子孫永遠保持與漢的友好關係。繼呼韓邪單于之後的復株累若鞮單于、搜諧單于、車牙單于等,基本上都遵從此遺訓。大漢帝國的北方邊境獲得數十年的和平,史書對這段時間漢匈和平局面有如下記載:“是時邊城晏閉,牛羊布野,三世無犬吠之聲,黎庶亡干戈之役。”

    如果說這樣的結果,還只是下策,那麼請問還有什麼更好的麼?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嚴尤要貶低西漢呢?

    顯然,這是跟王莽篡漢有關係。

    王莽篡漢後,一直想消除大漢的影響力。除了前面說改官名之外,他還改錢幣,把漢代五銖錢棄用了。他對西漢忌諱到什麼程度呢?剛開始時,他推行兩種貨幣,一個是錯刀,一個是契刀。後來他覺得不妥,因為漢室皇帝姓劉,“劉”字中有“刀”字旁,所以錯刀與契刀兩種貨幣也禁止使用。

    因此,嚴尤貶低西漢,也有捧王莽之嫌疑。

    第三,“秦得下策”,這個也值得商榷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派大將蒙恬發兵三十萬,攻打匈奴。

    公元前215年,蒙恬北伐,勢如破竹,一口氣把匈奴人趕出河南地。次年,蒙恬又奪取河套以北的陰山地區,設四十四縣,置九原郡,在黃河沿岸修築城池要塞。之後,蒙恬又渡過黃河,攻取高闕、陽山、北假等地。為防匈奴南下,秦始皇徵發大批人力,修築長城防線。秦長城西起臨洮、東至遼東,蜿蜒萬里,故而稱為萬里長城。

    秦國攻打匈奴,開疆拓地,消除北方之隱患。賈誼在《過秦論》中說:胡人不敢南下牧馬。匈奴人被打得不敢還擊,怎麼就成下策呢?

    嚴尤為什麼要貶低秦對匈奴的戰爭呢?

    還是同樣的原因:因為王莽最討厭秦朝。

    大家都知道,王莽是一個儒家的信徒,一心想建立儒家理想的天堂社會,所以整天搞復古改革,最後把國家把整完蛋了。秦是一個什麼朝代?焚書坑儒的朝代啊!因此,嚴尤當然把秦貶得最低,稱他是“無策”。

    第四,嚴尤睜眼說瞎話,有他的目的

    不過,我要為嚴尤說幾句公道話。

    他固然有討好王莽的嫌疑,但是這只是手段,他的真正目的,是要勸阻王莽放棄攻打匈奴。

    為什麼呢?因為王莽攻打匈奴的計劃,完全是不切實際的。

    怎麼不切實際呢?王莽為了攻匈奴,下詔組建十二個兵團,徵兵三十萬,為了這次龐大的軍事行動,作戰所需的軍服、兵器、糧食等,源源不斷地從江淮運輸到北方的邊境。所徵用計程車卒民夫,凡有違抗者,一律以軍法處置。他要求軍隊準備三百日的口糧,這是一個完全空想、不切實際的命令。

    將軍嚴尤是頭腦還算清醒的將領之一,他上書王莽,直言這個作戰計劃的不切實際:

    第一,作戰部隊已集結在邊塞一年,大軍長期宿營野外,生活艱辛,還沒開戰,士氣已低落不堪;第二,邊境地區的糧食必須由內地遠端輸送,而各地又多糧食欠收,連年饑饉;第三,一個士兵三百日的口糧,一頭牛還無法負擔其重,況且還要準備牛的飼料,以這種強度運輸,不出三個月,牛就會活活累死,到時剩餘的糧食就無法運輸;第四,因為準備要長期作戰,就必須要面對秋冬嚴寒的天氣,還必須準備木柴、炭,以及必需的鍋碗、水袋,這些物品運輸量極大;第五,由於運輸量太大,會影響大軍的行軍速度,行軍到險要地帶時,輜重有被截斷的可能。

    嚴尤最後得出結論:耗費民力過大,卻很難有大的戰果,這是極可憂慮之事。王莽看了嚴尤的上書後很不高興,認為是杞人憂天,不聽,依舊我行我素。自王莽興師動眾後,天下騷動,史書載:“數年之間,北邊虛空,野有暴骨矣。”

    王莽就這樣折騰了好幾年,最後北征匈奴不了了之,因為耗盡國力民力之後,仍然無法湊足王莽指定的三十萬大軍三百日糧食。北伐匈奴計劃雷聲大,雨點小,最後無果而終。

  • 12 # 千年歷史千面遊

    中國歷史上,周、秦、漢三代所站的位置是不言而喻的。尤其是對北方遊牧民族的政策上,三朝的策略不同,收到的結果也不同。但是在王莽的大將嚴尤口中,這三朝的政策都有問題,只能算作“中策、下策、無策”。那麼按照嚴尤的意思,到底什麼才是上策?

    中原王朝和匈奴之間的交往,歷來都是紅色、粉色和綠色交織的。紅色即血與火的征戰,粉色即和親外交,綠色即經濟上的收買和補助。實際上,也曾有一個機會,可以用“黃色”來解決問題。可讓人遺憾的是,最終當時的統治者沒有用出“黃色”來,不但沒把匈奴搞定,還把自己搞死了。這個機會,就是新莽時期,統治者大家都熟悉,就是篡位之君王莽了。

    王莽篡位稱帝后,如何解決和匈奴的關係,就成了一個必須要面對的事情。西漢之時,由於漢武帝、漢宣帝的持續打擊,匈奴的勢力大不如前,但是仍然是北方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然而此時的匈奴,早就已經臣服於漢王朝。漢王朝給他們的那些重要的單于都進行了冊封,並且頒給敕書和印信。在西域諸國中,漢朝的冊封還是比較重要的。所以如何收服西域的人心,就成了王莽篡位之後,一個本應該非常重視的事情。

    然而王莽作為一個理想主義的漢朝外戚,很不幸地沾染上了士大夫那種目空一切的作風。對於西域各國的關係,他處理得非常潦草。他先是通告各國,自己的新朝已經取代了漢朝,然後要將他們手中漢朝的敕書和印信收回,換成新朝的敕書和印信。西域各國對於中原誰當皇帝,並沒有太大的意見,只要保持他們自己的地位就行。可是誰知道敕書和印信換回來之後,他們卻發現自己的職務被降低了!原來他們都是“王”,而如今都成了“侯”。尤其是匈奴的單于,他們的印章也從“璽”變成了“章”。這一字之差,可真是謬以千里!匈奴單于認為自己受到了侮辱,於是不再臣服於王莽。而王莽則莽撞地處死了匈奴留在自己這裡的質子,導致雙方關係徹底破裂!

    新匈關係破裂後,王莽首先想到的是剿滅他們。他從國內徵調三十萬大軍,從十二路出擊,準備三百天的糧草,勢要一舉蕩平草原!然而稍微懂一些歷史常識的人就知道,這樣的軍事行動是不可能的。這樣規模的部隊是可以徵調齊全的,但是糧草卻是絕對徵集不齊的。三十萬大軍,即使沒有任何浪費和損失的話,糧草的供給也是一個天文數字,根本無法滿足的。但是王莽作為皇帝,說出話來又有著無可置疑的權威性,別人很難質疑。於是,大將嚴尤就說了一段話試圖來提醒王莽,此事不可行。於是便有了“周朝得中策、漢朝得下策、秦朝無策”的說法。

    仔細分析一下嚴尤的話,就能發現他的論調是極端矛盾的。他推薦的誰先到了誰先出發、深入敵人腹地去打擊匈奴,不正是漢武帝所採用的策略嗎?這不是下策嗎?為何還要採用?其實,嚴尤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暗中諷刺王莽呢。

    其實一些嚴尤沒有說到的話,才是這次談話的重點。中原對匈奴,周朝是驅逐,漢武帝是打擊,秦朝是防禦,三者都不是好辦法。但是,就真的是沒有上策嗎?實際上是有的,那就是西漢漢宣帝后期開始的那種和平相處的策略。漢朝以一個王爵的虛名,再加上金銀財帛的賞賜,就成功穩住了匈奴,贏得了近百年的和平。只要王莽照著做就行了,就如同抄作業一樣簡單。但是偏偏王莽就是非得傲慢自大,非得挑起和匈奴的戰爭!這種做法,比秦朝的“無策”還要等而下之!但是,這個話他實在是不好說,畢竟漢家的天子,是王莽給毒死的。他如果非得要王莽採用西漢中後期的策略,就相當於否定了王莽做天子的合法性。到時候他,恐怕也難以逃脫一杯毒酒的命運。所以,他只能委婉地說話,希望王莽能夠醒悟。

    然而,王莽最後也沒有聽懂嚴尤的弦外之音,最後仍然固執地發兵征討。但是即使到了後來,王莽和新朝都一同覆滅了,這場仗到了最後都沒能打起來。至於為何王莽要這樣折騰新朝和匈奴,這個原因真的不好說。但是嚴尤的意見無疑是正確的,因為後來的歷史證明,中原王朝想要不再周邊異族身上花太多力氣,和平共處是唯一的選擇。由此可見,王莽的水平真的是一般,政治頭腦甚至不如一個武將!

  • 13 # 減水書生

    所謂“周得中策”,簡單說就是以最小代價實現最小目標,實際效果卻是治標不治本,捱打永無止境。

    對於匈奴人的入侵,周朝人的策略是“命將徵之,盡境而還”。通俗點兒說就是你敢打我、我就打你,這叫正當防衛;但防衛有限度,所以把匈奴人趕出國境就行。但是,你禁止不了人家下次還來打你,所以只能一直正當防衛。

    所謂“漢得下策”,簡單說就是以極高代價追求極端目標,目標是釜底抽薪、永絕後患,但這實在太難,成本也太高。

    對於匈奴人的入侵,漢朝人的策略是“選將練兵,約齎輕糧,深入遠戍”。通俗點兒說就是你敢打我,那我就追到你家打死你,這就不是正當防衛而是防衛過當,而且還要致人死亡。而防衛過當的目的是讓你以後永遠不敢、也不能再來打我。但匈奴的縱深太長,所以打死幾乎不可能。關鍵問題是成本也太高,甚至能把自己搞到崩潰。

    所謂“秦無策焉”,簡單說就是以最大代價實現了最小目標,目標是釜底抽薪、永絕後患,但實際效果就是“盡境而還”,跟周朝人一樣。

    對於匈奴人的入侵,秦朝人的策略是修長城,即“築長城之固,延袤萬里”。通俗點說就是你敢打我一拳,那我就在咱倆之間修堵牆,讓你以後永遠不能打我。這個防衛成本高不可攀,卻啥用沒有,因為人家真可以翻牆過來打你。所以,到最後還不如周朝人。因為你這個正當防衛的成本太高。(PS:這些都是嚴尤的認識,實際後文會有重新解讀)

    中策有了、下策有了,連秦朝的無策也有了,那你總得有上策吧?

    但嚴尤沒說。

    揚雄《上書諫勿許單於朝》給出了答案。

    漢哀帝年間,匈奴單于上書漢廷,準備來年朝覲。這就是一副甘做屬國的卑服姿態。你大漢皇帝是天子,我匈奴單于是諸侯。於是,按諸侯之禮,我來朝貢拜謁,以表尊拜臣服。

    對於匈奴單于入朝這種好事,漢哀帝的大漢朝堂卻猶豫不決:一是認為招待費太高,單于來了就得花錢,現在財政緊張,所以能省錢就省錢,索性別讓單于來了;二是認為單于入朝對皇帝不好,即所謂的“厭人”。公元前49年,匈奴單于來了,結果漢宣帝死了;公元前33年,匈奴單于來了,結果漢元帝死了。匈奴但凡來個單于,那漢朝就要死個皇帝,這誰受得了?

    即便不死皇帝,漢朝也會天災不斷。此時,漢哀帝正在生病,匈奴單于卻要入朝,這難免不讓大臣們猶豫,所以直接拒絕了事:單于你別來、我們也沒空兒。

    對於朝廷拒絕匈奴單于入朝這件事,揚雄上書反對,就有了這篇《上書諫勿許單於朝》。在這篇上書中,揚雄說:

    今單于歸義,懷款誠之心,欲離其庭,陳見於前,此乃上世之遺策。

    “此乃上世之遺策”,上世是否有這種遺策?誰也不知道。而揚雄之所以說“上世之遺策”,完全是因為古人的價值觀。即認為今不如昔、現在不如古代,各種理想治世都是古人的,今人只能模仿和跟隨。

    所以,“單于歸義”“陳見於前”,這種“上世遺策”才是解決匈奴問題的最佳局面。局面只是結果,而怎麼實現這個局面以及怎麼維持這個局面,才是所謂的“上策”。

    匈奴單于來朝這個局面,始於漢宣帝時期。

    逮至元康、神爵之間,大化神明,鴻恩溥洽,而匈奴內亂,五單于爭立,日逐、呼韓邪攜國歸化,扶伏稱臣,然尚羈縻之,計不顓制。

    宣帝的元康、神爵年間,匈奴內亂,發生五單于爭立。於是,漢朝拉一幫、打一派,既分化匈奴又拉攏匈奴。同時,匈奴還不斷髮生天災,而漢朝又持續提供了財政援助。內亂和天災是解決匈奴問題的契機。宣帝朝利用了這個契機,採取了正確策略。於是,漢匈之間由戰爭狀態轉變為和平狀態。

    但是,還沒完。“然尚羈縻之,計不顓制”,也就是說漢朝僅僅實現了約束匈奴,而遠沒有控制匈奴。

    自此之後,欲朝者不距,不欲者不強。

    這之後,漢朝的策略則是一種看似消極而實為積極之策,即:來朝、來歸附的,不拒絕;不來朝、不歸附的,不強求。

    但是,跟著大哥有肉吃。所以,來朝、來歸附的匈奴人逐漸成為主流。

    而歸附的匈奴人,與不歸附的匈奴人,立即形成某種立場矛盾。到這時候,就不需要漢朝人動手了。歸附的匈奴人因為得到了漢朝的支援,所以力量越來越強。時間一長,他們也就有能力將不來朝、不歸附的匈奴人消滅消化掉。

    最後,也就形成了揚雄所謂“上世之遺策”。這顯然是一種時勢激盪後的結果,而不是漢朝努力的手段和追求的目的,即不是策略。但古人的邏輯能力不及現代人,所以把結果當成過程、當成手段,甚至當成“上世之遺策”的策略,也無可厚非。但揚雄論述揭示瞭解決匈奴問題的上策,即制其人到制其心,然後一直制其心。

    而要一直制其心,卻是一個長久工程。因此必須儘量避免匈奴和漢朝之間產生矛盾,簡單說就是漢朝不能沒事找事地製造嫌隙。所以,匈奴單于來朝這件事,漢朝不僅不能拒絕,而且還要高度重視,能給錢就給錢、能尊崇就尊崇,要千方百計地維持住這個良好局面。局面是結果,但維持這個局面,則是一種策略。所以,宣帝以來的對匈策略,才是上策。

    即便後來漢朝實力大不如前,但匈奴這個北方勁敵一直沒有搞出什麼大動作。然而,大折騰王莽出手了,這傢伙不把匈奴逼到造反就不能罷休。

    先是讓匈奴單于改名。

    時,莽奏令中國不得有二名,因使使者以風單于,宜上書慕化,為一名,漢必加厚賞。

    然後,匈奴單于改名了,本名囊知牙斯,後來改為知。匈奴當然很屈辱,但人家王莽給錢了。所以,改就改了,面子不如裡子更香。

    再是給匈奴單于換印。

    故印文曰“匈奴單于璽”,莽更曰“新匈奴單于章”。

    璽和章,不是名字的不同,而是名分的不同。《漢舊儀》:“諸侯王黃金璽,橐駝鈕,又曰璽,謂刻曰某王之璽。列侯黃金印,龜鈕,文曰某侯之章。”皇帝和諸侯王才用璽,而列侯和大臣則用章。所以,王莽給匈奴單于換印,實際是把人家從諸侯王一級給降格為列侯一級。中間雖然有插曲,但匈奴單于還是忍了,因為王莽也給錢了。

    三是改匈奴為十五單于。

    莽於是大分匈奴為十五單于,遣中郎將藺苞、副校尉戴級將兵萬騎,多齎珍寶至雲中塞下,招誘呼韓邪單于諸子,欲以次拜之。

    如果漢與匈奴是現代主權國家的關係,那王莽的操作就相當於直接干涉匈奴內政,而且不是一般的干涉,而是直接分裂人家國家,還直接分成了十五個。如果漢與匈奴是宗藩的關係,那就相當於漢朝在匈奴搞起了推恩令,硬生生把匈奴諸侯國給變成了一堆匈奴小列侯。所以,匈奴單于即便脾氣再好,也不能再忍。

    關鍵是王莽篡漢建新,匈奴已經具備造反的法理依據。因為匈奴只認大漢皇帝,而不認新朝皇帝。

    單于聞之,怒曰:“先單于受漢宣帝恩,不可負他。今天子非宣帝子孫,何以得立?”

    匈奴人之所以聽命於漢朝,不是因為漢高祖劉邦,也不是因為漢武帝劉徹,而是因為漢宣帝劉詢。因為宣帝對匈奴有恩,所以宣帝當皇帝,那匈奴就聽命於漢朝。宣帝死了,但宣帝的子孫是大漢皇帝,那匈奴還會聽命於漢朝。而王莽算是什麼東西?他跟漢宣帝毫無血緣關係,而他所建立的新朝跟漢朝也沒有關係。

    於是,匈奴造反,攻擊邊郡、殺略吏民。

    但是,王莽是誰?沒事都要折騰,更別說有事了。匈奴造反,正是自己揚威立萬的大好機會。隨即,大新王朝的工作重心立即轉變為解決匈奴問題,而且一定要往大里解決。即:

    乃拜十二部將率,發郡國勇士,武庫精兵,各有所屯守,轉委輸於邊。

    王莽直接搞起了舉國總動員,突擊提拔了十二個集團軍司令,然後徵發各郡各國趕緊出人出錢整軍備戰。

    關鍵是王莽的操作要多無厘頭有多無厘頭,你都看不明白他到底要幹什麼。

    議滿三十萬眾,賁三百日糧,同時十道並出,窮追匈奴。

    王莽的意思是:必須集中夠三十萬軍隊和三百天糧草,然後咱們才能十路出擊,一舉乾死匈奴。正是在這個背景下,大臣嚴尤才向王莽上書,列舉了而所謂的“周得中策”“漢得下策”以及“秦無策焉”。

    而嚴尤的本意不是提出解決匈奴問題的最佳策略,而是告誡王莽別再折騰匈奴,應該趕緊解決內政。

    同時,嚴尤也指出你王莽的這個操作要多愚蠢有多愚蠢。“是故前世伐胡,不過百日,非不欲久,勢力不能”。跟匈奴打仗,就要深入草原大漠,所以一定要學漢武帝,即精兵出擊、少帶輜重,關鍵是不能超過一百天。簡單說就是快去快回的速決戰。原因不是軍隊不能打得更久一點兒,而是後勤跟不上,接續不了百日以上的糧草。

    但是,王莽聽了嗎?王莽沒聽。而沒聽的結果則是搞廢了邊地,也搞殘了國家:

    初,北邊自宣帝以來,數世不見煙火之警,人民熾盛,牛馬布野。及莽撓亂匈奴,與之構難,邊民死亡係獲,又十二部兵久屯而不出,吏士罷弊,數年之間,北邊虛空,野有暴骨矣。

    因為王莽的胡亂折騰,所以漢匈關係由和平轉為戰爭,而首當其衝的就是北地邊郡。同時,你王莽集中的十二個集團軍、幾十萬人,卻啥也不幹,就呆在原地吃糧食,然後國家財政也被徹底掏空。新朝曇花一現,根本原因就是王莽的瞎折騰,對內折騰改革、對外折騰匈奴。改革改得天怒人怨,備戰備得天下騷動。等赤眉綠林一起,王莽和他的新朝,甚至連一個大廈傾倒的過程都沒有,而是直接轟然倒塌。

    那麼,嚴尤所謂的“周得中策”“漢得下策”以及“秦無策焉”,又該如何評價呢?

    其實,王莽的操作也叫無策,甚至都可以說是作死的操作。他是在用一個比修長城還高的成本去愚蠢地追求一個也遙不可及的極端目標。

    始皇帝修長城,成本的確高。但把時間拉長,哪怕分成十年來修,這個成本也會呈指數下降。因為你要得越急成本才會越高。因此,始皇帝修長城未必逼得天下造反、百姓流離。楊廣修燕代長城才會。因為工期太短,所以才會出現“百姓失業,道殣相望”慘狀。

    那麼,秦朝修長城之策,是上策、中策,還是下策?

    肯定不算上策。宣帝以來的對匈策略才是上策。但也不能算下策。所以,秦修長城算中策。

    中國歷史上,除了元朝不修長城,其他王朝幾乎都修。如果修長城這個策略不好,那其他朝代為什麼還要採取這個“無策”?

    修長城是逼不得已的唯一選擇。面對北方邊地問題,你總得乾點什麼吧?修長城既是一種止戰又是一種備戰。“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平,忘戰必危”。好戰可以有,但以長城為界,再往北,我不打了,這是止戰。備戰必須有,長城就是國家軍事工程,修長城,才能動員百姓,這是備戰。

    如果不修長城,這個防禦成本會更高。比如宋朝,陳兵百萬於河北之地。和平時期的軍費開支就要佔比財政開支的六成以上。宋朝不是不想修,而是沒法修。因為山河之險全在契丹大遼手中。等女真人入主中原,這傢伙雖然出自遊牧民族,卻立即修長城。所以,但凡能修長城,大家肯定要修。

    而所謂“周得中策”,實際才是無策。

    因為這等於平時不燒香、急來抱頭腳。胡人不入侵,自己不備戰;胡人來入侵,自己才防禦。你這個套路,只能等著捱打。所以,犬戎一個勝仗,就能攻入鎬京,然後逼著西周變東周。

    西漢初年,國家沒錢,而秦長城年久失修。所以,漢武帝之前的西漢,幾乎等同無長城防禦。那效果如何呢?效果就是匈奴一耀武則“京師大駭”,而“細柳、棘門、霸上以備之”。而這也就能把首都長安給防禦一下。

    及孝文時,匈奴侵暴北邊,候騎至雍甘泉,京師大駭,發三將軍屯細柳、棘門、霸上以備之,數月乃罷。

    後期,漢朝的政策越來越積極,在武帝前就出現了李廣、程不識等一眾名將。但這些人防禦匈奴卻主要是藉助了秦長城,以破舊的秦長城為依託,然後才能對匈奴展開防禦。後來,漢武帝雖然橫掃漠北,但漢長城恰恰在漢武帝時期修築的。

    那這個“選將練兵,約齎輕糧,深入遠戍”的“漢得下策”呢?

    這個下策,如果不配合長城,那就是真正的下策。原因是成本太高。騎兵是冷兵器時代的王者。你得花費多少錢,才能把匈奴騎兵給打殘打廢,甚至打到滅族。這是個極端目標,所以永遠也不可能。

    漢匈大戰持續了漢武帝整整一朝,這個花費堪稱中國歷史之罪。後世王朝的財政策略,幾乎都在學漢朝。原因就是武帝朝一直花錢搞戰爭,所以只能各種竭澤而漁。於是,生生把自己倒逼成了財政高手。

    關鍵是這個下策,也不是誰都能用?秦朝能用、漢朝能用,然後隋唐也能用。而除此之外,幾乎誰也不能用。搞戰爭能搞幾十年,什麼王朝也扛不住。

    所以,嚴尤的這個“周得中策”“漢得下策”“秦無策焉”,應該是秦得中策,以後歷代都在學秦朝;漢得下策,除了隋唐能學一下,別人學不來;周才無策,以後歷代也沒人學周朝。而上策的操作難度太高。蒙古人和清朝人可以這麼玩,因為人家本就出自草原。其他王朝想玩,卻玩不到宣帝以後的水準。明朝也僅是羈縻,遠沒能讓蒙古人感恩懷義。

    因此,主觀上絕對不能學周朝,這純屬無策;客觀上很難學漢朝(主要是漢武帝),這才是下策;主客觀條件都湊齊,才能學漢宣帝,但太難,真心做不到;所以大家只能學秦始皇,老老實實修長城的中策,不算好但也不算壞。

  • 14 # 龔柳輝

    事實上,王莽時代的“中策”就是“上策”的意思,就是圓滿和“得中”的含義。

    嚴尤表面上說:對付匈奴,古代的王朝都沒有獲得上策,但接著就自相矛盾地說周宣王對付匈奴是如何的英明,什麼“天下稱明,是為中策”。

    坦白說,就是不好意思說得太露骨,一種說話的藝術而已,實際上嚴尤說得中策就是他心裡的“上策”。

    彥尤這個人還是有點來頭,他年輕時與王莽共讀於長安敦學坊,著書立說,寫了一篇名作《三將》。

    這個人常常自比樂毅、白起那樣的戰國名將。

    他非常受王莽器重,曾經擔任王莽朝廷的大司馬,征戰無數,據說能夠做到“勝多敗少”。

    他說得“無策”應該是王莽君臣對秦始皇的一種輕描淡寫,不客氣地說就是“汙名化”了。

    當然,大將嚴尤能夠從千年的戰爭歷史中總結經驗,總的感覺還是有些道理的。

    王莽是一個極力崇拜周天子那一套體制的皇帝,他對周朝的各種制度都非常信服,可以說他的很多舉措都是依據周公的那一套,只不過他是生搬硬套,沒有真正瞭解周朝治理國家的辦法。

    嚴尤的建議為什麼沒有上策?如果真正瞭解王莽當時推崇周天子的大背景,那麼中庸之策就是上策,周朝的對策就是上策,“中策”就是上策的意思

    王莽喜歡改名稱,把自己不喜歡的名稱全部改了,他喜歡的名稱都要大書特書。

    他把“高句麗”改成“下句麗”,把匈奴改成“降奴”,這些都是眾所周知的事情。

    但是,有一個詞彙的改變是靜悄悄的,很多人都沒有留意,或者不知道其中的緣由,那就是“上策”被王莽的大臣們悄悄地改成了“中策”。

    因為古代“得中”是儒家文化的最高境界,在王莽的時代,“中”字相對“上”字有更加特殊含義。

    “中”字比“上”字更加崇高,以至於《孫子兵法》提倡的“上策”實際上變成了“中策”了。

    事實上,彥尤就是要讓王莽學周天子對付匈奴的辦法,因為他認為周天子的對策就是最好的辦法,就是“得中”了。

    王莽當皇帝后,就是按照儒家的著作來治國的,對經書和周禮非常崇拜,已經達到依賴的程度。

    各種軍事行動都要模仿周天子,這才是“中策”的真正意思。

    周朝對匈奴等遊牧民族搞的是“遠服”政策,只要蠻夷和北狄能夠有所收斂和畏懼就行,不搞徹底征服,也不太重視大規模討伐的軍事行動。

    所以,周朝的政策沒有什麼代價,活動空間很大,周天子的迴旋餘地也大,所謂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就是這個意思。

    不戰而屈人之兵,當然是“上策”和“中策”。

    漢朝對付匈奴的辦法,它之所以被認為是“下策”,因為要不是漢武帝大舉討伐匈奴,漢朝的國力就會維持長久,也不至於其大好河山在70年後,就被王莽取代了。

    王莽能夠出人頭地,主要還是能夠重視“文治”和書生們,他如果要學漢武帝,那麼極有可能就是畫虎不成反類犬,東施效顰而已,不會有什麼好結果的。

    秦朝對付匈奴被認為是“無策”,這個其實就是對秦始皇的一種“汙衊”,是對秦始皇的“汙名化”,因為秦始皇焚書坑儒,在王莽看來就是一個暴君

    王莽就是靠表面上信奉儒家,才獲得讀書人的支援,他的大臣們多數是儒家一派,大將嚴尤吃了豹子膽,也不敢說秦始皇的好話。

    但是,秦始皇又是一個繞不開的人物,所以嚴尤就避重就輕,不願意說秦始皇的政策了。

    事實上,秦始皇是非常重視匈奴人的,他的策略也被後人經常利用,就是修長城為“立於不敗之地”,然後再搞一些軍事進攻,來戰勝匈奴,這個其實是非常有效的策略,怎麼能說“無策”呢?

    可見,所謂的“無策”就是王莽君臣對秦始皇的一種輕描淡寫,不客氣地說就是“汙名化”。

    當然,總得來說,他說得“中策”和“下策”還是有些道理,畢竟嚴尤是在給王莽提意見,不可能一無是處,否則他以後還如何帶兵打仗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裝修後蘆薈除甲醛效果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