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薩沙
-
2 # 電影中的歷史
先提結論,克羅埃西亞軍隊能戰勝塞族軍隊,全靠美國佬暗中支援,但厲害的是你又找不出美國佬什麼把柄。
1991年克羅埃西亞獨立後,該國軍隊大都由民兵和逃兵組成,戰鬥力很差,僅鎮壓國內塞族起義都十分困難,所以很快雙方簽署停戰協議,並由聯合國監督。
協議的內容有一條,就是對參戰雙方實行武器禁運,禁止各國將重武器賣給克羅埃西亞軍隊或者塞族武裝。到1994年波黑戰爭爆發時,受武器禁運影響,克羅埃西亞軍隊戰鬥力還是很差的,無法與擁有正規軍裝備和戰力的南聯盟(塞爾維亞)志願軍相抗衡。
美國佬對此十分焦急,因為克羅埃西亞和波斯尼亞當年在美國簽署《華盛頓協議》,內容大概就是讓兩國武裝結盟,消滅兩國境內的塞族武裝,這個協議如果完不成,那美國佬臉面何在?
但這時美國佬還不敢公開違背聯合國武器禁運的約束,為了加強克羅埃西亞軍隊的戰鬥力,美國佬緊急頒發許可證,執行美國軍事專業資源集團公司和克羅埃西亞軍隊合作,為他們培訓正規軍。因為這是一傢俬人軍事諮詢公司,和克羅埃西亞政府的關係屬於“商業合作”,聯合國武器禁運條約自然管不到。
1995年8月,經過培訓的克羅埃西亞軍隊突然發起代號“風暴行動”的大規模攻勢,其戰鬥力之強,規模之大,一改之前民兵武裝的形象,僅用一週就打垮了克羅埃西亞國內的塞族武裝。
這次攻勢造成17萬塞族人無家可歸,以及許多針對平民的暴行,美國佬對此完全無事,儘管國際法庭好歹還起訴了其中的幾位指揮官。
之後克羅埃西亞軍隊乘勝追擊,不僅收復全國領土,還幫助打垮了波斯尼亞國內的塞族武裝,逼得後者被迫舉白旗同意停火。克羅埃西亞軍隊的成功讓波斯尼亞非常羨慕,停戰後他們甚至提出一個條件,要求美國佬也以同樣方式培訓該國軍隊。
雖然軍事專業資源集團公司事後斷然否認“風暴行動”和他們的培訓有關,但在當地的所有外國觀察員都注意到,在該公司培訓期間,原本習慣與華沙條約集團的蘇式呆板進攻戰法的克羅埃西亞軍隊在短時間內,成為一支擁有專業能力、步炮裝配合十分嫻熟的北約式軍隊,其戰術方式和日後美國陸軍的《空-地2000》教程中提到的戰術理論非常相似。一名英軍上校觀察員甚至說:“制訂這次行動計劃的人完全可以在任何北美或西歐的北約軍事參謀學院拿到A+的分數。”據報道,在風暴行動開始前的五天,軍事專業資源集團公司執行長諾沃將軍與克羅埃西亞軍隊指揮官會面了至少十次,這些證據都再明顯不過了。
所以說,如果沒有美國佬暗中拐彎抹角的幫助,波黑戰爭打成如何還真是結局未定呢。
-
3 # 連188093935
在對外戰爭中,南斯拉夫是一個整體…西方正是看到了
這一點所以想盡辦法把他們拆散瞭然後挑起事端讓他們內鬥。逐漸的削弱了他們的實力…後來的事大家都知道了…
-
4 # 海中巖haha
肯定是不行了,不然也用不著北約去幹涉南斯拉夫內戰了,就是因為打不過塞爾維亞軍隊才需要干涉的,美國宣佈的戰犯多數是塞爾維亞人,就是因為這些造反的都打不過,要能打過,美國就不管了。鬧獨立需要的不是戰鬥力,而是勾結外敵的能力,能不能成功獨立基本上由外敵來決定,憑自己的力量能獨立的國家很少。比如美國獨立就是勾結了法國,和美華人能打不能打沒什麼關係。得克薩斯獨立是因為勾結了美國,美國南方沒能成功獨立是因為沒有一個國家支援他們。克羅埃西亞併入南斯拉夫就是不願意的,他們一直都願意併入德國,只是因為兩次大戰德國都戰敗了才併入南斯拉夫。這次他們又一次成功的勾結了德國,德國給了支援才讓他們堅持下來了。
經過國際社會斡旋,敵對雙方在1992年停火。此後幾年時間克軍利用寶貴喘息之機不斷整軍備戰,兵力增至近20萬,並獲得支援(冰島、德國先後宣佈承認克羅埃西亞獨立),有了進口軍火。1994年,北約戰機還空襲了克羅埃西亞境內多處被塞族民兵控制的機場和防空導彈陣地。就是克軍佔優勢時北約不管,塞軍佔優勢時北約就強迫立刻停火,誰不同意就轟炸誰。
-
5 # 軍武最前哨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南斯拉夫在鐵托的領導下獲得獨立。但剛剛擺脫同盟國與軸心國角力的世界格局又開始了下一輪鬥爭:資本主義陣營同社會主義陣營。
毫無疑問,由共產主義解放戰士鐵托領導下的南斯拉夫肯定屬於社會主義陣營,但對於鐵托而言他不希望南斯拉夫成為蘇聯的附庸,堅持要走獨立自主的道路。
在外部重重阻力之下,鐵托透過強硬手段和平等政策最大程度的維護了南斯拉夫這個多民族國家的穩定和發展。但鐵托在1980年突然離世後,一切都發生了改變,南斯拉夫內部民族矛盾迅速惡化,這也為後來的內戰和解體埋下了隱患……
1991年6月,斯洛維尼亞在經歷十日戰爭後率先宣佈獨立!克羅埃西亞也開始緊鑼密鼓地為脫南入歐做準備,先是籌備組建自己的警察部隊,隨後又在匈牙利的支援下購進大批武器。與此同時,克羅埃西亞還進行了一次全民公投,結果顯示有78%的克羅埃西亞人支援獨立,這就讓獨立成了"萬事俱備 只欠東風"事實。
1991年3月31號,克羅埃西亞警察部隊與塞爾維亞人發生槍戰標誌戰爭正式爆發。相比斯洛維尼亞的十日戰爭,克羅埃西亞這場戰爭持續了長達五年時間。戰爭中最有趣的是由於克羅埃西亞缺乏重型武器裝備,所以展開了一系列的"軍營圍攻"戰,目的就是快速獲得重型武器。
戰爭初期,克羅埃西亞軍隊對塞族武裝有著壓倒性的優勢,但隨著後續南斯拉夫軍隊的介入,一些原本由克軍佔領的地區又被南軍控制,克羅埃西亞接連敗北!
直到克羅埃西亞在1995年8月發起代號為"風暴行動"的軍事行動,才給戰爭帶來了決定性的轉折。而指揮這次行動的克羅埃西亞將軍安特·格托維納則被奉為民族英雄!最終,這場持續了五年之久的戰爭以克羅埃西亞取勝而告終!
-
6 # 網言軍事
克羅埃西亞軍隊的戰鬥力還是很強的,起初只有7萬民兵武裝,後來壯大到20萬人的正規軍。在持續4年的戰爭中,克羅埃西亞軍隊與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前南人民軍(JNA)及塞爾維亞民兵交鋒,以傷亡約4萬人的代價打死、打傷對手2萬多人。
戰爭初期,以塞爾維亞官兵為主體的JNA擁有近15萬軍人,配備約2000輛主戰坦克,其中包括300輛M-84(T-72南斯拉夫版),還握有戰區制空權並封鎖了克羅埃西亞沿海各重要港口。
反觀早期的克羅埃西亞武裝不過是一群由警察、治安部隊和民兵組成的“大雜燴”,他們連輕武器都做不到人手一支,不少人還在使用老舊的二戰步槍。重武器更是稀少,連T-34這樣的老古董都成了寶貝。克軍空中力量也很淒涼,只有幾架由安-2農用雙翼機(撒農藥)改裝成的“轟炸機”。兵力方面,克軍也只有對手的一半左右。
儘管裝備落後、兵力不足,但是克軍在戰鬥中表現得很英勇——以1991年8至11月的武科瓦爾攻防戰為例,克軍僅靠5000名輕步兵就頑強抵擋了配備坦克、裝甲車和重炮(每天發射炮彈、火箭彈多達1.2萬發)的3.6萬JNA大軍的空地協同進攻達87天之久,以近乎全軍“玉碎”(超過1600人傷亡)的代價給JNA造成3600多人傷亡、110輛坦克和裝甲車被毀、3架戰機遭擊落的慘重損失。
而在1991年10月1日至1992年5月31日的杜布羅夫尼克爭奪戰中,1000名克羅埃西亞守軍又挫敗了7倍於己的JNA陸海空進攻。
不過,當時JNA仍佔據明顯優勢,上述戰績也只能使其受到些許損失而無法扭轉不利局面。JNA調兵遣將,於1991年9月14日兵分3路大舉進攻,僅7天時間就將克軍主要控制區壓縮到了幾個沿海城市,10月7日JNA前鋒更是已進抵克羅埃西亞首府薩格勒布郊外,連城內的總統府都遭到轟炸。
所幸經過國際社會斡旋,敵對雙方在1992年停火。此後幾年時間克軍利用寶貴喘息之機不斷整軍備戰,兵力增至近20萬之眾,並獲得西方陣營支援(冰島、德國先後宣佈承認克羅埃西亞獨立),裝備水平顯著提升。1994年,北約戰機還空襲了克羅埃西亞境內多處被塞族民兵控制的機場和防空導彈陣地,而有著五角大樓背景的傭兵公司也開始為克軍提供人員培訓。1995年,克軍出動10萬士兵發動反攻並奪回大片被塞族民兵控制的失地,迫於外部壓力JNA沒有武力干涉,最終戰爭以克羅埃西亞勝利、約20萬塞族人逃亡而告終。
-
7 # 雛菊西瓜Peterpan
第二次世界大戰南斯拉夫犧牲的人裡面有幾乎一半是塞、克兩族互屠的結果,二戰結束後兩個民族又發生了和平年代報復性的種族仇殺,有超過20萬克羅埃西亞人被冠以鋤奸的名義除去。在上個世紀90年代由於民族積怨已久加上外部勢力的干涉,前南內戰成了二戰後最血腥最骯髒的一場戰爭,其中克羅埃西亞戰爭從90年打到95年,中間還穿插著波黑戰爭。
而引爆這場戰爭的還是一場足球賽,1990年5月18日,南斯拉夫國內足球聯賽總決賽在馬克西米爾體育場激烈開賽,最終參加決賽的兩支球隊,分別是代表塞族的“紅星”隊和代表克羅埃西亞族的“發動機”隊。
在決賽中,雙方球員都不理智,產生激烈身體接觸,並很快開始互相謾罵,球迷也開始騷亂,他們把看臺和足球場當成戰場,坐椅、石塊、刀子成為他們攻擊對方的武器,這場鬥毆,直接引發了長達5年的克羅埃西亞獨立戰爭。
從1990年下半年開始,斯洛維尼亞與克羅埃西亞為首的多個共和國,均不再向南人民軍提供軍費與兵員,且南人民軍以塞族為主,所以在克族與塞族武裝的衝突,自然有一種親塞族的立場。
1991年6月隨著斯洛維尼亞和克羅埃西亞先後宣佈獨立後,南斯拉夫全面內戰開始。
進入1991年8月後,隨著更大規模的交火在克羅埃西亞全境展開,更多的南人民軍部隊被捲入交火中,這些部隊多采取一種塞族進攻,則置之不理,克族反擊則阻止交火的戰術。而塞族武裝也利用這一點,每攻佔一地就宣佈當地自治,隨後要求南人民軍對該地實施保護。缺乏重武器的克族武裝既無法戰勝塞族武裝、亦不敢攻擊南人民軍,接連失利。
1991年8月3日,克族武裝要求南人民軍立即撤離克羅埃西亞領土,在南人民軍拒絕其要求後,克族武裝對其領土上的南軍各軍營與軍事基地展開了圍攻,這即是克羅埃西亞戰爭期間著名的“軍營圍攻戰”,克族武裝希望透過攻佔軍營獲得其急需的重武器裝備。
軍營圍攻戰中克族武裝採取先切斷供水供電及食品,然後談判及強攻,獲取了大批重武器,開始了和南人民軍的戰鬥。
9月,南人民軍開始全面介入克羅埃西亞戰爭,很多地區的居民因為民族的不同而從鄰居一瞬間反目變成仇家,甚至發生居民用武器展開相互攻擊的險惡情況。
南人民軍從地面、海上和空中同時對克羅埃西亞首府薩格勒布進行炮擊與轟炸,缺乏空中力量的克族武裝在武科瓦爾硬扛著轟炸和團團包圍,堅持了3個月後被南人民軍攻佔,克族武裝204旅被消滅,大約1600名克羅埃西亞士兵被打死,1000人被俘。武科瓦爾完全落入了南軍手中。
1992年北約及國際社會開始介入,克羅埃西亞開始迅速整軍,短短的時間在1994年擴充到20萬人,美國的僱傭軍公司也參與幫助培訓作戰,1995年戰爭以克羅埃西亞勝利,塞族20萬居民逃離而結束。
-
8 # 新晴辛靜
克羅埃西亞人在二戰中,大多數是希特勒的信徒!由他們組成的黨衛軍,可以和德國本土的黨衛軍相提並論……包括戰鬥力、殘忍等!現在也照樣經常有納粹集會!在當年的南斯拉夫內戰中,他們更兇殘、不講人性,只不過符合美英當時利益罷了!(二戰期間,美英幫助塞族人殺克族人,所以巴爾幹半島是火藥桶外,還是大國玩物)
現在的克羅埃西亞足球隊,你可以看到德國隊的影子!
-
9 # 風雲焦點說
看過南斯拉夫內戰的資料,才知道在距離我們這麼近的時間裡,居然發生瞭如此邪惡,骯髒,恐怖,可憐且又充滿陰謀的戰爭,在一個國家內,民族,宗教,文化等矛盾衝突嚴重,在僅有的50萬平方公里內,就有七國國境,六個共和國,五個民族,四種語言,三種宗教,兩套文字,一個國家,在這麼複雜的地區,他被稱為火藥桶也不足為奇。當然,內戰爆發的一個重要原因,還是因為外部勢力的干涉,而導致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解體引發的民族內戰。
鐵托領導的政權屬於東側陣營,但是他不是蘇聯的附庸國或者衛星國家,而是具有獨立自主地位的國家,在他成功領導南斯拉夫獨立後,仍然沒有擺脫東西方勢力的博弈,南斯拉夫成為他們爭奪的焦點,在這種情況下,鐵托認為國內的民族問題已經得到解決,並沒有重視,後來矛盾加劇,又只能採取階級鬥爭的方式來處理,塞爾維亞族原本是國內最大的民族,但是卻遭到極力壓制,還搞出了幾大族輪流執政的政策管理國家,結果誰當政誰搞事情,民族之間互不信任,關係緊張,為日後的民族分裂國家解體埋下了伏筆。
鐵托時代的鐵腕政策以及他本人的崇高地位,在一定程度上鞏固了南斯拉夫的穩定和民族關係,而1980年,鐵托在沒有指定繼承人的情況下突然死去,南斯拉夫的各國便開始醞釀脫離南斯拉夫,南斯拉夫的社會體制也變成了資本主義。
1991年6月,克羅埃西亞跟隨斯洛維尼亞的腳步宣佈獨立,同境內的塞族流血衝突驟起,塞爾維亞總統派志願軍到克羅埃西亞援助塞爾維亞族人,克族武裝面對塞族,既沒辦法戰勝塞族武裝,又不敢向南攻擊南人民軍接連失利,兩個月後,克族武裝要求南人民軍撤離克羅埃西亞的領土,但是遭到拒絕,克族武裝為了能夠迅速補充武器彈藥,對南軍軍營和軍事基地展開了圍攻,“軍營圍攻戰”開始了。
透過軍營圍攻戰,克族獲取了大量的武器,開始和南人民軍更大規模的戰鬥,南人民軍從海陸空同時對克羅埃西亞的首都進行炮擊和轟擊,克羅埃西亞因為沒有空中力量的支援,很快就被團團包圍,士兵被殺或被俘虜,武科瓦爾完全落入了南軍手中,克羅埃西亞接連失利,好在有國際社會的調停,雙方暫時停火。
隨後幾年,克羅埃西亞利用短暫的喘息不斷整軍備戰,不過在1995年的風暴行動中,克羅埃西亞發動了10萬士兵,奪回大片被塞族民兵控制的失地,而這場戰役也以克羅埃西亞勝利,約20萬塞族人大逃亡告終。
-
10 #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南斯拉夫在上個世紀也曾是叱吒風雲的國家,儘管不是什麼世界級的超級大國,但作為巴爾幹地區的區域大國一度在當時的美、蘇兩大陣營之間保持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並在世界範圍內倡導不結盟運動。70年代南斯拉夫的人均GDP超過了其他所有社會主義國家,大致與資本主義發達國家中的希臘、葡萄牙、西班牙等國處於同一水平。70年代的南斯拉夫已實現了36%的汽車保有量——這意味著如果照一個家庭3口人計算的話,那麼幾乎南斯拉夫的每個家庭都擁有自己的汽車。早在60年代南斯拉夫的電視普及率就已達到50%,也就是說南斯拉夫幾乎一半的家庭在60年代就已擁有了電視,到了70年代南斯拉夫的電視普及率已達到70%,與此同時大約每2個南斯拉夫家庭中就會有一個擁有自己的冰箱。所有7到15週歲的兒童都可以免費受到8年義務教育。1952年到1965年南斯拉夫經濟的平均年增速超過8.5%,60到80年代平均也在6%上下。也許這麼說使人缺乏直觀的機率,那麼我們不妨進行一下對比:在剛過去的2018年包括美國、中國、日本、德國、英國、法國、印度、俄羅斯、南韓等在內的30個主要經濟大國的經濟增速最高的為8%、最低的只有0.1%。這樣一對比應該能看出南斯拉夫的經濟增速是怎樣的概念了。當時的南斯拉夫包括如今的塞爾維亞、黑山、北馬其頓、波黑、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等國,國土面積大約22萬平方公里,截至解體前夕的1991年南斯拉夫人口已達到2300萬人。南斯拉夫打造了一支近百萬人規模的軍隊,同時還擁有200萬左右的預備役部隊,與此同時這支部隊裝備精良、訓練有素,以致於連當時的蘇聯也對南斯拉夫忌憚三分,而歐美國家則將南斯拉夫譽為“巴爾幹之虎”。
然而南斯拉夫這個國家從一開始就存在先天不足的問題——事實上南斯拉夫是一個語系概念而不是民族概念。羅馬帝國時期稱斯拉夫人、日耳曼人和凱爾特人為歐洲三大蠻族。其中斯拉夫人又可以分為三大支系:演變為今天的俄羅斯人、烏克蘭人和白俄羅斯人的東斯拉夫人;演變為今天的波蘭人、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的西斯拉夫人;剩下的一支就是南斯拉夫人,這是由使用相近語言的不同民族組成的一個語系集團,在這一語系集團之下大體涵蓋了塞爾維亞、黑山、馬其頓、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等民族。一戰後作為戰敗國的奧匈帝國解體,從奧匈帝國獨立出來的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等地和塞爾維亞、黑山一起組建了南斯拉夫王國並從由奧匈帝國分化出來的匈牙利手中獲得伏伊伏丁那地區。1929年南斯拉夫王國解散議會和諸個黨派,國王實行大塞爾維亞主義(波斯尼亞人、馬其頓人、黑山人在南斯拉夫王國時期都被歸為塞爾維亞人,其語言視為塞爾維亞語方言)。1941年被納粹德國入侵,克羅埃西亞成立了由納粹扶植的烏斯塔沙政權,這一政權受到當地天主教會的支援並加入了軸心國。烏斯塔沙政權殘酷地鎮壓塞爾維亞人、猶太人和吉普賽人,根據統計:烏斯塔沙建立超過十個集中營,殺害達九萬三千人;但與此同時塞爾維亞人的切特尼克組織也殺害不少克羅埃西亞人。整個二戰期間南斯拉夫犧牲的人之中幾乎有一半是死於塞、克兩族之間的互相屠殺,這導致南斯拉夫族群問題進一步惡化。南斯拉夫內部各民族之間其實一直以來存在著較大差異:克羅埃西亞和斯洛維尼亞由於信奉天主教,而波黑地區生活著大量穆斯林,這些民族都和塞爾維亞的東正教信徒有著這樣那樣的問題。二戰後南共執政時期以統一的紅色意識形態維繫各民族之間的團結,但在蘇東劇變之後紅色意識形態逐漸受到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擠壓,這就導致南斯拉夫維繫內部民族團結的紐帶被割裂。與此同時隨著歐盟和北約的東擴,東歐國家紛紛改換門庭轉而投入歐盟和北約的懷抱,而歐盟和北約為了維持自己在東歐的勢力範圍不願意看到一個作為區域霸主的南斯拉夫的存在,他們更希望南斯拉夫分裂為一堆小國後分別加入歐盟和北約,於是在美國主導下歐盟和北約開始大力煽動南斯拉夫境內的民族分離運動。鐵托時代南斯拉夫的高速發展背後其實也潛伏著諸多深層次問題——其中首當其衝的就是南斯拉夫各加盟共和國之間的經濟發展水平並不一致: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等地由於靠近西方發達國家,由此在對外貿易上獲利較多,成為了南斯拉夫內部較為富裕的地區,而南斯拉夫中央政府為維持全國的發展均衡就向斯洛維尼亞和克羅埃西亞徵收較重的稅賦用於其他地區的建設,久而久之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就對自己的窮親戚們越來越不滿。原本就存在的民族宗教矛盾與貧富分化造就的新矛盾彼此糾纏在一起成為導致日後南斯拉夫分裂解體的重大隱患。1973年發生的石油危機和西方國家設定的貿易障礙使得南斯拉夫的經濟受到很大影響。在鐵托晚年南斯拉夫已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欠下了20億美元的外債。同時由於經濟危機和人口失業問題得不到解決,於是南斯拉夫的民族矛盾在經濟問題的刺激下進一步升級。
在一系列內外因素的作用下南斯拉夫各民族之間的矛盾在1980年代後日益升溫。在1990年克羅埃西亞第一次全民投票中主張自治的克羅埃西亞民主聯盟的勝利更加激化了民族之間的矛盾。1990年5月13日在克羅埃西亞首府薩格勒布舉行的薩格勒布迪納摩足球俱樂部和貝爾格萊德紅星的比賽被矛盾尖銳的克族和塞族視為兩個民族之間的較量,比賽過程中薩格勒布隊認為裁判有意偏袒來自塞族地區的貝爾格萊德隊,於是同裁判以及體育場的管理方發生衝突,很快事態朝著失控的方向發展——薩格勒布隊開始打人並同隨即趕來維持秩序的警察發生衝突。薩格勒布隊的茲沃尼米爾·博班因為對警察的暴力攻擊受到長期的禁賽處分,本來對這種有違體育精神和國家法律的暴力行為理當懲處,但在當時民族矛盾尖銳的情況下這一事件被克族視為身為南斯拉夫主體民族的塞族儀仗國家權力對自己進行欺壓。1990年12月克羅埃西亞共和國制定憲法並在其中規定克羅埃西亞的自決權和主權,與此同時克羅埃西亞的官方語言從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語改為克羅埃西亞語,禁止使用西裡爾字母而改為使用拉丁字母。1991年5月19日克羅埃西亞進行獨立公投,支援克羅埃西亞獨立的一方以78%的絕對優勢勝出。6月25日克羅埃西亞議會透過宣佈脫離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獨立的決議。
克羅埃西亞宣佈獨立後同南斯拉夫聯邦軍爆發了武裝衝突,同時由於歷史原因導致在克羅埃西亞境內有佔克羅埃西亞總人口的12.2%的塞族人,這些塞族人不願同南斯拉夫分離並認為獨立後的克羅埃西亞不會公平對待自己,因此克羅埃西亞必須同時面對南斯拉夫聯邦軍和國內塞族人口的雙重打擊。國際上一般稱克羅埃西亞獨立時期這場戰爭為克羅埃西亞戰爭而不是克羅埃西亞內戰,因為只有克羅埃西亞同國內塞族人的那部分戰爭能稱之為內戰,然而與此同時克羅埃西亞也在同南斯拉夫聯邦軍作戰。事實上早在克羅埃西亞尚未正式宣佈獨立的1990年9月在靠近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的克羅埃西亞邊界聚居的塞族人就已在尖銳的民族矛盾下預感到克羅埃西亞可能將邁向獨立,於是他們搶在克羅埃西亞宣佈獨立之前宣佈成立塞爾維亞克拉伊納共和國。位於克羅埃西亞東部的西斯拉弗尼亞地區也成立了東斯拉弗尼亞、巴拉亞、西斯雷姆等塞族自治組織。1991年3月2日克羅埃西亞警察軍和南斯拉夫聯邦軍在西斯拉弗尼亞的帕克拉茲發生互相對峙的事件,3月31日在同一地點克羅埃西亞警察軍和當地的塞爾維亞族居民發生槍戰並造成人員傷亡。1991年6月25日克羅埃西亞發表獨立宣言後克羅埃西亞警察軍和留在克羅埃西亞境內的塞族居民再度發生衝突。在克羅埃西亞獨立的當天南斯拉夫另一加盟共和國斯洛維尼亞也宣佈獨立,南斯拉夫人民軍不能再從這兩地獲得軍費與兵員,這時只有塞爾維亞與黑山兩個加盟共和國還留在南斯拉夫聯邦內,以塞族人為主的南斯拉夫人民軍自然在克羅埃西亞同其國內塞族居民的衝突中支援後者。1991年7月下旬開始塞族武裝在巴拉尼亞地區展開了更大規模的進攻,儘管克羅埃西亞軍隊在人數上佔優,但塞族武裝得到了身為前南正規軍的人民軍的支援,很顯然克羅埃西亞匆匆組建的軍隊並不是南斯拉夫人民軍的對手,於是在塞族武裝和南斯拉夫人民軍的打擊下連戰連敗。到1991年11月18日南斯拉夫人民軍攻佔了克羅埃西亞方面堅守了3個月的武科瓦爾,克羅埃西亞國民衛隊204旅被消滅,大約1000名克羅埃西亞士兵被打死、1000人被俘、2000人投降。東斯拉沃尼亞完全落入了南軍手中。
就在克羅埃西亞形勢岌岌可危之際得到了美國和西歐國家的支援並將戰爭一直拖到了1995年。這一年克羅埃西亞一方面對美國、俄羅斯、歐盟、聯合國所提出的給予塞爾維亞人一定的自治權的和平提案展示興趣而嘗試拖延時間,另一方面因為聯合國維和部隊對於塞爾維亞佔領地區的時限快到了,所以強力要求維和部隊儘早撤退。維和部隊活動規模被縮小的提案被同意之後不久克羅埃西亞軍就突襲了西斯拉弗尼亞驅趕塞爾維亞人。接著8月3日實行的風暴作戰將目標擺在塞爾維亞克拉伊納共和國的首都克寧,作戰開始後僅僅三天就攻佔了克寧,期間造成150人死亡,此外造成了15—20萬人的塞爾維亞難民。1995年8月克羅埃西亞政府軍佔領了塞族克拉伊納共和國部分地區,12月雙方以簽署岱頓協定的形式宣告衝突正式結束。1998年所有塞族地區重歸克羅埃西亞。在整個克羅埃西亞戰爭期間克羅埃西亞死亡和失蹤計程車兵約為6788—8784、平民4508—7186;塞爾維亞克拉伊納共和國死亡和失蹤4177名士兵和2650名平民;南斯拉夫人民軍死亡1279名士兵。這場戰爭對克羅埃西亞的人口和民族分佈情況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克羅埃西亞人口從1992年到1995年之間從475萬人減少到440萬人,2003年開始則大約維持在440萬人,迄今沒有回覆到戰前的人口數。與此同時克族在克羅埃西亞總人口中的佔比由1991年的78.1%上升到89.63%,而塞族人口占比則從12.2%下降到4.54%。戰爭同樣對克羅埃西亞經濟造成了嚴重破壞,直到2003年克羅埃西亞經濟才恢復到戰前1990年的標準。2005年克羅埃西亞的國民生產毛額達到12364美金,在前南斯拉夫聯邦各國中僅次於斯洛維尼亞。到去年為止克羅埃西亞以548.49億美元的GDP總量和13295美元的人均GDP躋身高收入市場經濟體。
-
11 # 秦地良民
在獨立之初戰力一般,被塞爾維亞軍壓著打,後期(1992年之後)得到西方大力支援,尤其是德國政府把剛剛統一後接收的,原屬於東德人民軍的武器裝備,彈藥燃料物資以廢鐵的名義和價格出售給了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波黑也得到了一部分),使其實力大增,在美國僱傭兵公司的訓練與指揮下,擊退了塞爾維亞人,控制了全部國土。
-
12 # Ilove343
克羅埃西亞於其獨立戰爭,是靠其自身實力去抵抗南斯拉夫聯邦軍的裝甲洪流,與及空軍轟炸,他們埋怨美國及北約不出手相助,北約是于波斯尼亞內戰出現人道危機時才出手,科索沃也趁機發難。
-
13 # 決戰之年2015
91年剛獨立時。讓南斯拉夫人民軍和塞族武裝,打得潰不成軍。在西方的援助下,勉強站穩腳跟。塞族武裝控制了1/3地區宣佈自治。經過幾年的精心準備。和外部勢力的援助。武裝力量逐步正規化。95年在短時間內收復大部分塞族控制區。
回覆列表
克羅埃西亞的軍隊戰鬥力還是可以的。
著名的鐵托就是克羅埃西亞人。
克羅埃西亞人驍勇善戰,在巴爾幹頗為有名氣。
但克羅埃西亞人也有自己的缺點,就是脾氣暴躁,衝動易怒。
南斯拉夫內戰中,早在1990年,克羅埃西亞就開始準備獨立。
他們制定了自己的憲法,規定克羅埃西亞享有主權,將塞爾維亞語排除出官方語言,使用單一的克羅埃西亞語。
同時,克羅埃西亞開始大肆組建軍隊。
1991年5月19日,克羅埃西亞實行了獨立公投。
最終,本國高達78%的公民支援獨立。
於是,在6月25日,克羅埃西亞和斯洛維尼亞一同宣佈國家獨立。
不過,民族單一的斯洛維尼亞不同,塞爾維亞堅決阻止克羅埃西亞獨立。
這是因為,克羅埃西亞境內還有一些塞爾維亞人居住區。
於是,雙方激烈交火,殘酷的內戰持續到1995年,打了整整4年之久。
從1991年9月22日開始,塞爾維亞軍隊主動襲擊克羅埃西亞首都札格雷布。
由此,戰爭升級為兩國全面的正規軍對抗。
由於兩國都有大量南斯拉夫時代的武器,所以戰爭頗為激烈。
雙方互相拉鋸,期間克羅埃西亞一度大敗,卻苦苦支援。
比如著名的武科瓦爾戰役,克羅埃西亞守軍僅有1800人,而塞族軍隊高達3萬6000人。
克羅埃西亞守軍只有迫擊炮,然而塞族軍隊裝備大量重武器。
戰役中,塞族每天發射1萬2000 枚炮彈和火箭彈,直接射入城鎮內。
結果,克羅埃西亞人在武科瓦爾堅守了87天,最終繳械投降承認失敗。
至少3萬克羅埃西亞平民,被塞族軍隊驅趕離開這個地區。
由此,武科瓦爾被併入塞族單方面成立的一個國家:塞爾維亞克拉伊納共和國。
守軍1800克羅埃西亞士兵,共有1656 死傷,幾乎全軍覆沒。
由此可見,克羅埃西亞人還是能夠打硬仗的。
然而,戰爭很快有了轉機。1994年塞爾維亞人陷入更慘烈的波黑內戰,不能自拔。
於是,克羅埃西亞軍隊趁機開始反攻,很快佔據上風。
1995年,克羅埃西亞人開始全面大反攻。
他們傾全國之力使用了13萬軍隊,還有大量重武器。因為這是民族戰爭,當時克羅埃西亞男人幾乎全部走上戰場。
由於波黑內戰的牽制,塞族此時只有四五萬軍隊,抵抗不住克羅埃西亞人的攻擊。
經過激戰,克羅埃西亞收復了10萬平方公里領土,佔全國領土百分之二十左右。
塞族軍隊被擊潰,被俘就有4000多人,克羅埃西亞則損失2000人。
此戰以後,塞族軍隊已經無力兼顧克羅埃西亞,開始撤軍。
由此,克羅埃西亞獨立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