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文史宴

    因為除了秦華人本身,其他國家哪能忍秦國那套體制啊,那明明是拿自己的生命當賭注玩老虎機好嗎?

    首先買幣艱難,秦人平時的生活十分苦逼,在嚴酷的法令下啥事幹不了,只能種地和打仗,沒有娛樂,沒有生活,沒有思想,在法家看來有思想的人是應該消滅的蠹蟲,也不能讓人民過上富足的生活,這樣人民就不肯為國家拼命了,所以要讓人民處在一種半死不活的狀態, 餓不死也吃不飽,這種狀態下的國民才肯為國家拼命以改善生活。然後還必須恐嚇他們,讓他們害怕,讓他們不敢反抗國家,而是隻能按照國家制定的道路——種田和打仗來改善生活。

    然後有賭就一定贏嗎?不錯,秦軍在戰場上的勝率是很高,但也有不少大敗仗,敗仗裡死的人找誰說理去?到哪兒去憑軍功晉爵?就算是勝仗,殺敵一千自損八百,這些死了的就是有限的賭本也賭得血本無歸,而且永遠沒有翻身的機會。

    然後,贏了以後機器還會耍賴。怎麼說?按秦國的軍功爵制度,確實是砍一顆腦袋就升爵一級,但因為秦法為了節約行政成本,輕罪重罰,導致很多人在戰場上拼死拼活,好不容易得的爵位,很輕易的就丟失了,而且還被罰做苦役。裡耶秦簡裡面,就有很多公士、公乘爵位的人被罰做苦役。

    平時生活極度苦逼,只能種田和打仗,好不容易透過賺人頭弄了點好待遇,國家隨便找個藉口就給你一擼到底,又得從苦逼的生活從頭來起,這樣的日子除了秦華人沒有哪華人能忍。

    在秦國前期,對來歸附的六華人還是按照六國舊法來統治,到秦昭襄王后期,認為天下已經在握了,決定在歸附的六華人裡面也推行秦法,就引起了極大的反彈。秦國雖然打贏了長平之戰,但邯鄲之戰戰敗後,韓收復上黨,趙收復太原,魏收復河東,秦國一度元氣大傷。

  • 2 # 曉夢龍

    歷史已成過去,真相撲朔迷離。

    背景:秦國和南韓打仗,南韓撐不下去了,決定把邊遠的上黨郡割讓給秦國求和,但是上當郡守馮亭沒有聽從命令,而是擅自把上黨郡給了趙國。

    史載,馮亭是這麼對趙王說的:我們南韓守不住上黨郡了,已經決定把上黨割讓給秦國了,但是上黨的百姓不願意接受秦國統治,而是甘願做趙國子民。現在臣願意順應民意,把上黨十七座城池獻給大王,但願大王能酌量處理!

    趙王同趙豹和平原君趙勝商議此事。趙豹認為,不應該接受,秦國與南韓打了好久的仗,南韓支援不下去了才想把上黨割讓給秦國,秦國對上黨也是垂涎已久志在必得,趙國白白接受這塊肥肉,不是什麼好事,肯定會引來與秦國的戰爭;趙勝認為,即使是派兵打仗也不一定能攻佔十七座城池,現在白白獲得城池,不要是傻瓜。趙王決定收編上黨郡,並封馮亭為華陽君。

    馮亭拒絕了趙王的封賞,回到南韓。他跟韓王這麼說:上黨郡缺兵少糧,趙國趁虛而入,佔領了上黨郡。

    南韓政府跟秦國說:本來想把上黨割讓給貴國,但是趙華人強行攻佔了上黨,我們也沒辦法,您看咋辦啊?

    於是秦國被激怒,決定發兵攻打趙國,由此爆發了長平之戰!

    馮亭為何不聽命令,擅自把上黨郡獻給趙國?我給出一下幾種推理,僅供參考!

    1、如馮亭所說,上黨老百姓不願意被秦國統治,而願意做趙國子民,所以馮亭是順應民意!

    2、馮亭是南韓人,是個愛國主義者,他不願意接受被迫割地求和的恥辱,即使要失去土地,也不讓給秦國,偏偏讓給趙國。這種心理也很常見。

    3、如趙豹所說,這是馮亭的陰謀,想把戰爭轉移到秦趙之間,使得南韓能置身事外。

    4、這是南韓下的一盤大棋,馮亭實際上是受南韓政府指使的,並不是馮亭個人行為。

    5、這是秦國下的更大的一盤棋,秦國有併吞天下之心。馮亭早已投身於秦國,受秦國示意把上黨割讓給趙國,給秦國攻打趙國提供理由。這個看似不可能,但也有蛛絲馬跡,為何馮亭的後代被秦國重用?馮棄疾甚至做到了秦國的右丞相,比李斯官位還大!

    我們再綜合史載資料,分析一下每一種推理的可能性。

    第一種推理,如馮亭所說,把上黨獻給趙國是順應民意。這一條我認為是扯淡。在那個時候,民意有那麼重要嗎?那時的人民,不過是統治階級爭奪的資源,用來生產物資的資源,他們哪有權利選擇自己想要生活的國家啊!在哪個國家還不一樣,種地,交公糧!

    第二種推理,馮亭愛面子,不願意接受戰敗被迫割地的恥辱,把土地城池白白獻給趙國。我認為這一可能性也不大!馮亭是南韓官員,南韓政府已經決定把上黨割讓給秦國了,馮亭執行命令就是了,沒有道理因為個人榮辱面子,那麼任性的把十七座城池拱手讓人!

    第三種推理,這是馮亭個人的陰謀,就是要把烽火引到趙國。這是有可能的,但可能性也不大。如果是個人行為,那他相當於是違背了南韓政府的命令,是南韓的罪人,一定不敢回南韓,沒道理當趙王給他賞賜爵位的時候,還要堅決推辭。

    第四種推理,這是南韓政府的陰謀,故意玩一出雙簧給秦國和趙國看,讓秦國和趙國掐起來,自己置身事外。這也就解釋了馮亭回到南韓,沒有因為違背命令受處罰。雖然馮亭撒謊說上黨是趙國強佔的,但這個謊實在是太拙略,漏洞太多了!明眼人一眼就能看穿,如果是趙國強佔,上黨守軍怎麼會一點抵抗都沒有呢?但是南韓政府就是沒有處罰馮亭,只是把趙國佔領上黨的事實告訴了秦國。由此看來,這一推理的可能性極大!即馮亭是受南韓政府指使的,他對趙王說的話是表演需要!

    第五中推理,真假難辨。如果是秦國指使馮亭把上黨獻給趙國,只是為了找一個攻打趙國的理由,那這個理由的代價和風險有點大。按理來講,那時的秦國攻打任何國家都不需要理由。而且把上黨白白給趙國,這也增加了秦國攻打趙國的難度。但是這就無法解釋秦國怎麼會重用馮亭的後代,秦國應該很恨馮亭才對啊!所以這個推理是撲朔迷離!

    綜上所述,我認為馮亭沒有把上黨割讓給秦國而是獻給趙國,是南韓政府與馮亭上演的一處雙簧,目的是把戰火引到趙國,給自己爭取時間,藉機發展(苟延殘喘)!

  • 3 # 南方鵬

    周赧王五十三年(前262年),秦國派武安君白起攻打併佔領了南韓野王,把南韓的上黨郡與本土的聯絡完全截斷。南韓派陽城君到秦國謝罪,割上黨之地請和。另一方面,通知上黨太守靳黈帶人撤離,靳黈不肯,韓王派馮亭接替他。

    於是派遣使者到趙國,對趙孝成王說:“中國無法守住上黨,已經決定割給秦國,但是當地百姓皆不願接受秦國統治,甘願作趙國子民,現在上黨有城池十七座,願意全部奉獻給大王。”

    趙王又召見平原君趙勝和趙禹商議,二人勸趙孝成王接受馮亭的上黨郡,他們認為,“發動百萬大軍作戰,經年累月的攻打,也攻不下一座城池。如今坐享其成得到十七座城池,這是大利,不能失去這個機會”。並說萬一秦軍來攻,廉頗可以拒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個體戶,高中學歷,想提升下自已,學習另外一種技能,請問哪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