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榮耀智慧屏為你增智慧
-
2 # 無奈的覺悟
華為連小米都超越不了,怎麼超越蘋果?
小米有自己的專利,MIUI系統是世界上最好的系統,華為的安卓系統是山寨的MIUI系統,ISO系統經常發熱,也不如MIUI。
小米售後很好,手機不發熱,買一部能用好幾年,我覺得比蘋果還好
-
3 # 高飛888655591
超不超,華人自己說的算,像戰狼票房一樣,只要我們支援,個人極力宣揚用國貨,連南韓人能做到的我們有什麼做不到的,國貨的進步有目共睹,有我們的支援,國貨一定會走遍世界,領先全球,買外國貨買不來國富民強。
-
4 # 傑塔
謝邀,首先這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什麼叫做超越?如果是講公司規模體量,,華為距離蘋果的距離還很遠。蘋果公司接近8000億美金的市值,華為雖然沒上市,但是資本市場對華為的估值不會超過2000億美金,按照華為每年同比增長15%的速度,即使蘋果停滯不前華為也需要很多年。
營業收入蘋果2016年四季度一個季度營收790億美元。華為全年700億美金。
利潤方面,2016蘋果全年利潤570億美金,華為50億美金,十倍的差距。
如果是講技術實力,兩家公司的側重點是不一樣,蘋果技術積累在消費類電子產品,而華為技術實力在通訊技術,技術上可以一站。其他方面還需要很多年。
華為目前是世界第一大通訊裝置供應商,但利潤比不上思科。世界第三大智慧手機供應商,但利潤甚至比不上OV系。在溢價能力和品牌號召力上差距還是很大的。
以華為目前的表現基本已經是處於頂尖地位了,不會有質的飛躍,會穩步發展。蘋果引領智慧手機市場格局已定,華為想要超越應該著眼下一代計算平臺。
不要拿諾基亞,摩托羅拉說事,諾基亞是被時代的浪潮淘汰。相信在下一輪浪潮來臨之前蘋果的霸主地位不會被撼動。
-
5 # 扒科技
肯定超越了,宣傳圖來了。反正是全方位碾壓哦。蘋果肯定幹不過華為啊。華為系統最佳化的好,解決了很多硬體問題,比如說記憶體和疏油層。反觀蘋果IOS系統簡直雞肋,還越來越卡。幹不過華為的,華為一出來就定位爵士,蘋果是啥玩意兒嘛。
-
6 # 科技院
第一,麒麟晶片進步很大,但是效能上仍然比不上蘋果a晶片。我個人覺得華為的晶片從麒麟950開始是個分水嶺,開始被重視,到麒麟970,進步巨大。但是效能上,蘋果晶片依然最強。
第二,系統上華為進步也非常大,特別是EMUI5.0,流暢度遠遠比其他基於安卓系統的其他廠商最佳化得好。穩定、流暢就是它最明顯的特點。但是,蘋果是擁有自己的作業系統的,並且以流暢度極佳而聞名,也是蘋果的明信片,以此俘獲需要果粉的心。
第三,手機質量上,蘋果很強大。華為手機近幾年還特意成立了實驗室,專門評測手機質量。但是蘋果已經發展好幾年了。看看身邊的用蘋果的人都知道,蘋果手機可以用至少三年,看你想不想換手機的問題。。
雖然說去年媒體傳“蘋果向華為交了專利費”,但是這是華為終端和蘋果之間的事情,華為終端是一艘巨型“航母”,蘋果公司向它交專利費也是一件很自豪的事,但是並不是向華為手機交專利費。
華為手機跟蘋果的距離,在蘋果X上的體現更明顯一些。
-
7 # 酷酷的大順
2015年華為高階副Quattroporte餘承東曾放下豪言:“我們的銷量會在一兩年之內超過蘋果,最晚兩年!”如今,華為與蘋果的出貨量差距果然越來越近———根據IDC統計報告,今年二季度,iPhone和華為的出貨量分別為4100萬部和3850萬部。
華為在出貨量方面超越蘋果,看起來只有一步之遙,甚至在三季度完成超越也是大機率事件。這是很讓中國企業振奮的事情,在新興產業中,我們終於擁有一家比肩全球的企業。然而在欣喜過後必須看到,華為與蘋果最大的差距,從來就不是市場份額,而是定價以及利潤率。僅從去年資料來看,華為智慧手機業務的淨利潤,只有蘋果的1/45。
對於華為來說,在售價上與蘋果拉近差距是必然要走且至關重要的一步,這從華為旗艦機Mate10的售價或達7000元+可以看出來。但這還不是最困難的,更艱難的是下一步:拉近與蘋果的利潤差距。
自2007年iPhone問世以來,蘋果共計實現利潤3210.2億美元,不僅是華為,這個資料對於整個手機行業來說都是難以逾越的一座高峰。為什麼這麼說?首先,華為需要在不斷拉高售價與壓低生產成本之間做到平衡,而這需要強大的供應鏈掌控能力。但此前的“快閃記憶體門”足以證明,當前智慧手機核心元器件的供應鏈掌控能力依然在蘋果三星手中。要根本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要在產業鏈上找到突破口,加強自主研發能力盡可能擺脫被控制,這也是為什麼近年來華為在手機研發上持續重金投入。
從目前來看,無論是從供應鏈掌控權還是軟體服務能力,華為與蘋果均存在較大差距,而這些差距代表的,恰恰是企業核心競爭力,這並非一兩年內能夠趕超的。因此,即便年內華為出貨量超過蘋果,距離它真正地超越,仍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8 # 數碼小評
1、iPhone產品線決策多年出現嚴重失誤的情況。
2、新技術的革新,華為彎道超車,蘋果沒有趕上這波紅利,比如AI、VR、AR等。
華為這些年的成長大家有目共睹,不管是它在技術上,還是資源整合上,都表現出了無限的潛力,幾年前那個說要超越思科愛立信的男人,在不久的幾年後,實現了它的諾言,但作為蘋果這個曾經重新定義過智慧手機的巨頭公司為講,多年的投入,以及品牌口碑的支撐,核心技術的掌握上,還是擁有太多的底牌,在這一點上講,華為還有一段路要走,華為手機自從走上了自主研發處理器的這條路,也逐步佔據了產業鏈的頂端,在世界舞臺上也擁有了越來越多的話語權和聲音,未來還有很多的可能。
我也希望有這樣的一天,但還是要正視目前的差距,短時間內可能暫時無法捍動蘋果多年的基業,但也不是不無可能!希望有越來越多的中國產品牌,能夠走出國門,在世界的舞臺上發光發熱!
-
9 # 科技只說事實
坦白講華為超過蘋果不是不可能,但是遙遙無期,華為手機超過蘋果手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根據《財富》2017排行榜,華為排名第83,2017年銷售額785億美元,蘋果公司排名第9,2017銷售額為2156億美元,從年營收就可以看出差距,蘋果公司值三個華為~足夠說明蘋果的強大~但是雖然不定要幹掉你,但是讓你疼一下還是輕輕鬆鬆~
我們先來看一下為什麼華為這個通訊巨頭差蘋果那麼多,華為2017年進軍美國市場受挫,蘋果的全球佈局已經完善,每年在中國市場撈金無數,但是作為世界第二大手機市場,美國並沒有向華為開啟大門,政府幹預,理由是擔心華為通訊領域太強,導致美國資訊洩露~一旦進入美國市場,華為的營收會呈現井噴式增長~所以留給華為的空白市場還有很多~
華為作為通訊領域接近世界第一的存在,對於5G擁有絕對的優勢,所以華為手機在通訊訊號方面都做的特別優秀,麒麟970目前雖然已經成型但是依舊距離高通蘋果有很多差距,不過華為的成長速度大於蘋果,蘋果在國內銷量一年不如一年,雖然由於高昂的單機利潤依舊穩居第一,但是華人對於蘋果已經沒有了曾經的痴迷,隨著小米,OV,華為不斷向國外市場擴張,讓這些曾經不可一世的巨頭流點血還是隨隨便便~你變弱,我變強,就會差距越來越小~
-
10 # 陽光明媚的男子
一定能超越蘋果的,蘋果自從喬布斯死後就走下坡路了,華為越來越棒,自己的處理器,萊卡攝像頭,光拍照甩蘋果幾條街,蘋果也就指望他的ios系統,但是現在安卓也不卡,尤其現在的安卓8。ios系統越升級配置跟不上就會變慢,安卓更新是越來越流暢。
-
11 # 不可知不可說607
華為作為中國產手機,說真的許多方面它真的敵不過蘋果,可與蘋果手機相比它也有它的優勢,價格就是一個很大的優勢,蘋果稱為土豪金也是有它的道理的。而華為它的價格基本大多數人都可以接受,不過核心技術方面,華為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個人認為,華為超越蘋果至少近幾年不可能,但未來充滿變數,誰又能真正說的清呢?
-
12 # 科技小mao
這個有一定的難度,華為和蘋果之間差的不是一點,蘋果的系統有獨特的優勢,華為只是安卓的基礎上來最佳化,它有自己研發的麒麟晶片,但是在一些方面最佳化的卻是還沒得高通最佳化的高度,比如打電話的回落再駐留4g這個時間存在一定差距比高通,還有現在華為手機一直在注重的它的拍照,晶片這方面,確實還需要努力,系統真的時被蘋果吊打,長期來看。希望華為真的可以做出自己的系統,看能不能脫離安卓的陣營。僅代表我個人觀點。
-
13 # 紅星閃閃影視剪輯
華為手機作為中國產手機的領頭羊,在國內市場份額一直保持著領先位置,並且隨著華為這幾年進軍歐美高階市場,憑藉技術優勢和專利儲備,在歐美市場一直做的順風順水,品牌知名度不斷地提升。雖然最近一段時間,在歐美市場遭遇美國政府的打壓,讓華為的歐美拓展之路戛然而止。
蘋果作為世界級手機企業,全球出貨量和利潤都是最高的手機企業。蘋果手機更是憑藉自家獨有的IOS系統和A系列處理器,在全球都有大批粉絲擁護,蘋果每一次釋出新機,都會吸引全球的廣泛關注。
華為雖然有技術和專利儲備的優勢,但是在強大的蘋果手機面前,華為手機的知名度和品牌影響力遠遠不及蘋果。在手機利潤方面更是無法和蘋果去抗爭。
雖然目前華為手機還無法超越蘋果,但是華為的品牌影響力在全球不斷地增大,而且華為的高階旗艦機型,在海外市場表現非常強勁。比如去年的mate系列,就選擇在海外優先發布,而且銷量和口碑非常不錯。尤其是最近華為釋出的最新P20系列,更是引起了全球廣泛關注,憑藉後置三攝的萊卡攝像頭,在拍照方面超越蘋果的iphoneX和三星的S9,成為全球的爆款機型。
華為現階段雖然無法超越蘋果,但是華為的增長速度和創新方面正是目前蘋果手機面臨的問題。喬布斯過後的蘋果手機,在創新上一直停滯不前,釋出的新品也未出現全球搶購的盛況。不得不說蘋果這幾年正在走下坡路。華為的後勁很足,正在追趕蘋果,想要完全超越蘋果,華為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14 # 月半小石頭
IDC統計2017年全球手機銷售量,蘋果大概領先華為大概6000萬支。按照華為現在的全球發展態勢,確實有機會在三年,甚至兩年內銷量超越蘋果。
可以就像如果有一天小米靠低價紅米銷量超過華為,花粉就認小米超越華為了嗎?不可能的!如果沒有真正從科技、從供應鏈、從體驗、從品牌上壓過蘋果,誰也不敢說超越他
我認為如果非要用一兩個指標來看這事,就是銷售額和利潤。到底消費者願意用多少錢為你的產品買單,到底你的科技和品牌能創造多少利潤,這才是一家企業能談上超越的核心。
從這個角度看,華為超越蘋果短時間很難,最大的可能性也許在蘋果自己犯錯……
不過還是加油吧,華為,P20 Pro讓人看到了華為的努力
-
15 # 皖江邊的一顆古柏
不但能,而且已經超越!當然.....我是指在吹牛逼方面!餘大嘴不是每一年都說超越蘋果了嗎?哪次不是碾壓三星,秒殺蘋果?是!華為手機是有進步,但是這個進步的速度和其吹牛逼的速度相比,那差距可不是一般的大哦!除了吹牛,還有造假,從華為手機的很多行為裡能看出其根本就不在乎消費者,他可能認為消費者都是很好欺騙的,即便欺騙被識破了,他也不在乎.....
-
16 # 羽度非凡
其實目前蘋果手機已經在走下坡路,從價效比的角度來看,似乎華為已經超過iPhone。但這樣的優勢最多也只是體現在價格方面,在手機的效能方面依然沒能超越蘋果,當然原因不僅僅是華為的問題。
首先蘋果手機最大的優勢就是iOS系統,而華為目前採用的EMUI系統依然是基於Android系統打造的,因為Android系統與iOS的架構不同,因此兩款系統的易用程度、使用者習慣等方面都不相同,同時也是由於系統的不同,所搭載的處理器也不相同。
雖然目前華為的麒麟970在安卓陣營效能強悍,但如果將它安裝到蘋果手機中,它的效能未必能夠全部發揮。同樣蘋果的A11處理器效能也非常強,但如果將它安裝到Android系統的手機中,它的效能也未必能夠最大化的發揮,畢竟處理器和對方的系統相容性不夠。
未來華為手機究竟能不能超越蘋果手機也是多方面的,首先硬體效能方面要靠華為自身,但是在系統方面如果依然基於Android的話,就要看Android系統未來能不能追趕上iOS並超越了。
-
17 # Double豆科技
先說結論,華為手機想超越iPhone,那完全是想多了。
但華為超越蘋果還是可以考慮的。
為什麼說華為手機超越不了iPhone,那是因為目前華為正在面臨老換新,而新的一代基本都是iPhone的死忠粉,並且以用iPhone為高階,這一點就決定了華為手機的前景。老一輩以超越蘋果為己任,新一代能否繼承都是問題,而且就目前來看,華為手機以目前的水準,是註定無法超越iPhone的,畢竟在硬體選擇和軟體研發上,華為遠沒有蘋果投入大!
然後再說說公司本身,也就是華為和蘋果。
此外,華為背後還有國家政策扶持,這一點是蘋果公司無法比擬的,不管華為在國外怎麼樣,但在國內,華為做到獨大是沒有任何問題的,畢竟國家政策傾斜+國家投入的企業,不就等於是國企了嘛!
-
18 # 科技策
華為手機能否超越蘋果,這要從四個方面來回答。分別是銷量,利潤,技術,品牌。
銷量
華為手機旗下共有三個品牌,華為,榮耀,華為nova。
華為品牌定位中高階,全球銷售,目前已取得不錯的成績,在世界各地均獲得好評。
最新發布的手機華為p20系列,採用徠卡三攝,強大的AI拍攝能力引領行業。獲得世界攝影冠軍的稱號。
榮耀品牌定位中低端,採用低成本網際網路營銷策略,在2017年取得國內網際網路銷售冠軍,開始了全球擴張之旅,已經在一些國家取得不錯的成績。
nova品牌定位時尚年輕人群,主打拍照,外觀。
華為手機目前全球銷量排行第三,包括榮耀,nova品牌。
以目前的進展,華為在銷量上超過蘋果是大機率可以實現的。
利潤
華為短時間根本無法望其項背。更別提超越了。
技術
目前華為在通訊和手機行業的積累,已經具備一定的領先優勢。
自主研發基帶技術世界領先,麒麟處理器ai能力表現優秀,徠卡三攝拍照一流。
但跟蘋果比,華為在核心技術的積累上,新材料的研發應用上還有很大不足。但以華為的一貫作風,技術上取得突破只是時間問題。
品牌
華為一直是研發服務型企業,在通訊技術及通訊裝置領域全球領先,但在品牌塑造上缺乏經驗。這個跟蘋果的差距太大,蘋果對未來潮流的引導能力是華為無法達到的。
綜合來看,技術研發是華為的優勢,品牌是蘋果的優勢。最終如果沒有經營策略上的意外和其它因素,兩家企業都在各自的領域存在。
回覆列表
你這裡說的超越是指哪方面,是市場佔有率,還是銷售額或者是利潤,還是指產品的設計、創新、技術方面?如果是指市場佔有率,如果華為終端不關門,是有可能的。如果是指銷售額或者利潤的話,我想說如果蘋果不犯錯誤幾乎沒有可能。如果是指產品的設計創新技術上,那完全沒有可能。
華偽手機說白了就是和小米一樣的組裝廠,就是有個麒麟處理器比小米稍微強點,其他方面和小米完全一樣,正是因為沒有賣點,所以才在釋出會上跑分,吹來自供應商的快閃記憶體,開發佈會的時候餘承東是失憶的,結果開完釋出會餘大嘴就記起來任老闆說的利潤目標,於是餘大嘴就把給媒體的測試機、專賣店的體驗機全部使用高配的UFS2.1,而到了使用者手中的P10(Plus)多數使用EMMC,少數使用UFS2.0和UFS2.1。
你們說天天靠公關吹捧,靠海軍黑友商洗白自己的公司什麼時候能夠超過蘋果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