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涼都六盤水
-
2 # 鴻雁情
物價的合理和穩定,是人民幸福感的最大指標,也是國民經濟的最重要的工作內容。豬肉價過高,且兩年還降不下來,說明經濟政策存在著不合理的因素。記得有提問為什麼有人懷念六、七十年代的一無所有的生活,現在我要說,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那時候的物價穩定,低廉,幾十年都不變動。那時候,公社的供銷社和村裡的聯營組,(代銷點,供銷社的村代銷點)都掛著馬恩列斯和毛主席像,在正對門口的顯著位置掛著“發展經濟,保障供給”的標語。就是說,當時物資匱乏,生產的目的是保障人民生活的基本需要。這是計劃經濟的特徵。當時買賣都是很放心,不擔心被欺詐,不擔心通貨膨脹。現在物資匱乏已成過去,市場經濟已然行成。按說,我們的生活更為方便滋潤才對呀!可為什麼又有相當的人吃不起肉了呢?我認為,完全靠市場本身自由調整是根本行不通的,這就等同於不作為。必須有完備的計劃經濟制度參與進來,一是保價格穩定,這將是極大的民生啊!基層老百姓的生活可以說是一步登天了!二是促產銷統籌安排,避免重複生產和生產過剩造成嚴重的浪費,這也可促進生產力的合理安排,形成更大的生產效益。只有國家用計劃經濟的手段合理管控,不但豬肉,很多生活必需品都會價格趨於合理且穩定下來。到時候,不但能吃得起豬肉,生活各方面都會方便富足,安居樂業不是夢想!
不指豬肉降價,準備半年到一年時間不吃豬肉,讓那些想發橫財養豬大戶和豬販子們吃獨食去吧。如果大家一年半年不吃豬肉也餓不死,可那些想壟斷髮橫財的美夢就會破滅了,肯定撐不下去了,豬肉價格或許會降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