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可樂盲盒

    想的最多的是疫情快點結束,快點恢復正常生活,我就可以快點出去上班賺錢了。

    我的焦慮感是源於看著一家老小,壓力山大。一家人的生活,房貸,車貸。如果幾個月不能工作怎麼辦?

    我家是做餐飲的,看這情形今年的餐飲要完了......今年的房貸,車貸還要不要還。即便是這樣,我也還要在家裡裝作無所謂的樣子,還要去安慰家裡人:只要一家人能好好活著就好,錢以後再想辦法,比起那些被病毒搞的家破人亡的要幸運多了......

    有時晚上都會焦慮的睡不著覺,因為只有我清楚家裡的積蓄撐不了多久了,得想點辦法撐過去才行......

    同時面對這麼嚴重的疫情也很著急,如果感染到家裡人了怎麼辦?體溫稍微偏高就嚇的要死。出門買菜回來,一家人的心都會揪幾天......

    唯一能緩解我焦慮感的:看到正能量的新聞會非常感動,看到那些貪官汙吏一個個被揪出來會非常痛快......

  • 2 # 電力啟

    這是自從工作後在老家家呆的最久一次,雖然說是休息,可是到了這個年紀為人子,為人父,為人夫。看到疫情這麼嚴重,怎麼能不焦慮,上有老下有小,都需要你來撐著。對未來的焦慮,對生活的焦慮,沒有疫情的時候還焦慮呢,別說有了疫情,那是相當的焦慮啊!

  • 3 # 二師兄科技資訊

    今年春節是一個不一樣的春節,自我工作以來從來沒有渡過這麼漫長的假期。要說在居家隔離期間想的最多的問題,那肯定是人生的意義。以前一直追求金錢、事業,但是在這次疫情對生命的威脅面前顯得一文不值。曾經沾沾自喜的收入,也在此刻歸零。

    在居家期間,在kindle上看看書,還帶了幾本實體書回老家,所以並不覺得很空虛。山頂下雪的時候還去爬爬山,和母親一起做做家務。很難得有這麼長時間陪伴家人。

    疫情並未讓我太過焦慮,但是疫情過後的生活還要繼續,這才是需要面對最大的壓力。我把去年準備好的創業計劃暫時擱置,租好的店面停止裝修,讓它空置。一切都是為了開源節流,今年會是經濟上困難的一年。

    作為應對,我開始被動收入提升計劃,開始報考職稱,和各種證書。開始了我的自媒體的生涯,自己老家也開始籌劃了一個家庭農場,希望今後自己可以擁有更強大的抗風險能力。

    聽過一句話,讓人絕望的並不是困境,而是面對困境什麼也做不了,希望不要到時間偷光了大家的選擇才開始轉變。手工碼字!希望疫情早日過去。

  • 4 # 永遠的包豪斯

    因為離疫情重災區比較遠的緣故,還有沒想到那麼嚴重!說真心剛開始並沒有太多的想法與擔憂。只是隨著鍾南山院士,援鄂醫療隊的馳援才想到當年的sars疫情開始重視起來,一家人真正開始了居家隔離。天天待在家,7歲的兒子卻天天只玩殭屍遊戲,什麼二次元,讓自己從心裡忽然有一種感覺,人類的毀滅似乎已經被各種末日遊戲所預言,這種人們怎麼也不肯相信的命運已經開始上路,車輪還能夠停下嗎?我表示懷疑。

  • 5 # 嘻嘻輕鬆搞笑君MVP

    有一定的娛樂放鬆時間,才能更好地保持長期的學習狀態,有利於學習的時候更專心。且疫情期間,易產生一些害怕、焦慮、緊張的情緒,逃避它們或隱藏它們,都會或多或少的導致我們分心,甚至影響我們的健康。

    因此,娛樂減壓是必須的。但是楊醉文提醒,娛樂過多和娛樂方式不對,也是不可取的。

    功能上,可以把娛樂活動劃分為成長性娛樂和消遣性娛樂。成長性娛樂是指那些有助於自我發展,讓你獲得意義幸福感的娛樂。比如從學習當中感受到成長,從讀書中獲得知識,從幫助他人當中感受到滿足,儘管過程可能並不輕鬆,但是我們可以從這些事情當中體驗到更持久穩定的幸福,這些行動帶來的幸福感就是意義幸福感。

    而消遣性娛樂是指為了體驗快樂,以享受為目的的娛樂,人由此獲得的是享樂幸福感。比如是熬夜打遊戲,看電視劇這類娛樂活動帶來的愉快體驗是十分短暫的,到了第二天,你已經忘記了當時的快感,但身體上的疲憊和消耗卻不那麼容易緩解。

    在形式上,又可以把娛樂分為高投入和低投入兩類,高投入的娛樂是那些比較複雜,需要較多肢體運動或認知活動的娛樂,而低投入就是那些不怎麼費精力和心思就能做的事。

    因此,娛樂活動由以上兩種劃分可以組合成四類——高投入的成長性娛樂、低投入的成長性娛樂、低投入的消遣性娛樂、高投入的消遣性娛樂。

    楊醉文建議,娛樂與作業活動應該要呈一個在投入上互補,且性質上互補的關係,這樣才能實現娛樂活動真正的意義,讓人體驗到舒適輕鬆又有所收穫。也就是說,一天中,如果沒有安排什麼高投入成長性的事情,那在選擇娛樂方式的時候就可以選擇繪畫創作、欣賞詩歌美文等高投入、成長性的事情。

    如果一整天的緊張學習之後(學習屬於高投入成長性的),低投入消遣性的娛樂方式就比較合適,如享受美食、聽音樂、冥想等。而玩遊戲,刷抖音和微博等活動,它需要我們較多認知活動的參與,並沒有讓大腦和身體得到休息,因此,不適合在學習這種高投入的任務之後進行。

    這就告訴同學們,在完成學習任務與娛樂之間,要找到一種平衡,

    1.學習是認知活動高投入的,因此要選擇認知活動低投入的娛樂來調節:如聽音樂、冥想、享受美食,這樣才能達到一種平衡。

    2.學習時,身體運動是偏靜態的,因此要選擇偏運動一些的娛樂活動來調節:如在家跳繩、仰臥起坐、做健美操等。

    此外,建議同學們不要把玩手機當做最主要的娛樂方式。關於手機的使用,楊醉文提醒,

    首先,時間上,手機不太適合在睡前使用。因為睡前,你的自控力其實比你想象的要低。很多時候,雖然只想看一眼,卻不知不覺花了一兩個小時的時間。白天使用手機,也可以給自己一個時間的限定。如果沒有辦法自己控制好,可以採用鬧鐘的方式提醒自己或者找家人幫助,比如請家人在學習時間之外、或玩手機時間到了的時候,幫忙保管手機。

    其次,過度使用手機其實是在培養我們分心的模式,手機裡的內容大多具有變換速度快、內容新穎、感染性強得特徵,也許上一個影片的內容是傷感的,下一個影片內容立馬能讓人捧腹大笑,我們長期在各種情緒中來回切換,會變得越來越容易分心。

  • 6 # 夢影黑白

    我在想如果世界末日真的來臨,世界是否會啟動進化模式,其中有一群人因為病毒,導致細胞變異,從而走向新的紀元(純腦洞,不喜勿噴)

  • 7 # 張多多的平常生活

    居家防疫期間我想的最多的是多想去工作,哪怕累點也無所謂,失去自由真的會把人逼瘋的,真想把我家的菜園地翻幾遍,出出汗,心裡才好受。在居家防疫的40幾天裡,我真的很焦慮,不讓出門,我就跑到自家陽臺上對著空曠的田野大叫幾聲,才覺得心裡好舒服,人失去了自由真的太可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職場中遇到“捧殺”你會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