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慈禧為什麼要對所有邦交國同時宣戰,這事和康有為以及維新變法有關係嗎?當時發生了什麼,能不能對當時的歷史做個簡單介紹?
6
回覆列表
  • 1 # 萌妹愛剪輯

    當時在中國,沒有慈禧老太后怕的人,她很有手腕,如果在古代,慈禧老太后就是女性中的“秦皇漢武”,與中國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平起平坐,然而很不幸,那時中國已經被西方列強用堅船利炮轟開了國門,慈禧老太后最怕的是:洋人!慈禧老太后晚年最大的一塊心病,就是怕光緒皇帝重新執政。對於老政客慈禧老太后來說,只要不讓光緒皇帝重新執政,你讓她吃屎她都樂意。然而,久病成魔!慈禧老太后的姘頭兼政治盟友榮祿得到了地方上的密報:11國公使要聯名勒令皇太后歸正光緒皇帝!這還了得?!非常了得!戊戌六君子的頭,就是榮祿砍下來的。當榮祿又將密報報告給慈禧老太后時,這位老女人徹底崩潰了:怕什麼來什麼啊!哪怎麼辦呢?也不能等死啊!最後,慈禧老太后就想到了利用義和團劫持駐華公使,用駐華公使做人質來與各國談判的辦法。其實,當時的各國公使,正在因為鬧義和團,想請求中國政府保護使館,根本就沒想到過慈禧老太后和光緒兒皇帝那些事:誰當皇帝都一樣,只要聽話就行啊!而這個所謂的密報,也是地方上的官員為了巴結榮祿,胡編出來的。心裡有疙瘩,沒事整出事!既然宣戰了,那就打吧!東京、莫斯科、倫敦、巴黎、柏林、華盛頓……肯定是連想都不敢想的,只能打各國使館東交民巷。這次政治鬧劇還是有慈禧老太后與其姘頭老帥哥榮祿聯袂出演:榮祿在臺前指揮排程;慈禧老太后坐鎮後宮。然而,大戲的男女主角沒變,劇情卻來了個大便樣:為什麼呢?因為對手變了!榮祿不敢對東交民巷的各國公使下狠手!他一面三令五申督促甘軍首領董福祥猛攻東交民巷,一面令人假扮成走私竊賊,大量接機使館守軍火藥和子彈。

  • 2 # 闡史的葫蘆娃

    個人認為有關係,而且有很大的關係!

    事情還得從甲午中日戰爭開始說。甲午海戰之前,國內除了李鴻章張之洞等極少數的對清朝海軍實力和日本海軍實力都比較瞭解的人之外,其他人還都是認為日本是蕞爾小國,不堪一擊。就連西方的各個列強國家也都不看好日本能打贏清朝。最後的結果大家都知道,北洋艦隊全軍覆沒,日本大勝,清朝簽訂了《馬關條約》。從那時起,日本的君主立憲政體就成為了大多人認為的日本能戰勝清國的原因,因為人們實在找不到別的理由,能讓一個幾千年來都在我們眼中的蕞爾小國戰勝看似無比強大的大清帝國。這種觀念也深深地植入了剛剛親政的光緒皇帝心中,他開始注意到當時君主立憲口號喊得最響的康有為、梁啟超等維新黨人,但當時只是注意,並沒有立即重用他們開展變法。讓光緒皇帝下定決心啟用維新黨人正式施行君主立憲的事件是日俄戰爭。沙皇俄國當時也是列強之一,為爭奪在遠東和我東三省的利益,日俄進行了一場戰爭,結果日本又取得了勝利。

    至此,君主立憲制度優於君主專制制度的結論似乎成為了真理。光緒皇帝面對當時的內憂外患似乎也找到了救命稻草。在請示慈禧得到一句“只要不違反祖宗成法的前提下可以試試”模稜兩可的話後,光緒開始重用康有為、譚嗣同等維新黨人,開始了著名的“維新變法”。但是維新變法的內容過於激進,大家來看看主要內容:改革政府機構,裁撤冗官,任用維新人士;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開辦新式學堂吸引人才,翻譯西方書籍,傳播新思想;創辦報刊,開放言論;訓練新式陸軍海軍同時規定,科舉考試廢除八股文,取消多餘的衙門和無用的官職。這些改革內容無一不損害了當時的權貴階級的利益,同時也損害了讀書人的利益。如果當時光緒皇帝大權獨攬,還可以以雷霆手段使得新法得以實施(類似雍正皇帝推行新政)!但是巧的是光緒皇帝親政不久,根基不穩,朝廷重臣大多是慈禧舊臣,所以註定變法難以施行。在以慈禧為首的守舊派的反撲下,維新派連還手的機會都沒有,死的死,跑的跑,光緒皇帝也被軟禁瀛臺。

    簽訂馬關條約

    說了這麼多彷彿還沒有說到慈禧宣戰和維新變法的關係,別急,以上是背景。光緒皇帝被囚禁總得有個理由啊,慈禧對外宣稱光緒皇帝病了。西方各國就不幹了,為什麼西方各國不幹了呢?因為西方各國覺得光緒是個好皇帝!看到這很多朋友都會問為什麼西方列強會幫這個好皇帝呢?不是清朝越腐敗越落後,他們越高興麼?其實不是的,西方各國最初沒想著要侵略清國,他們是想開啟中國的市場,傾銷自己的商品,得到自己的利益。那麼清朝越是開放,他們這些掌握了絕對技術優勢和先進生產力的國家越能從清國攫取更多的利益。同時他們也想清國能夠成為一個擁有先進體制的文明國家(當時的清國在他們眼裡是愚昧、野蠻的),畢竟誰都想有一個懂規矩、守規矩的商業夥伴。在這方面,顯然光緒皇帝比慈禧要合適的多。所以在慈禧軟禁並宣稱光緒皇帝有病以後,西方列強組團要求派西醫給光緒皇帝檢查身體,看到底有沒有病。迫於壓力,清廷同意,檢查結果當然是沒病。西方各個列強國家隨即又組團照會清廷,既然光緒皇帝沒有病,那就把他放出來繼續親政,至於你慈禧還是回頤和園養老吧!那慈禧一聽那能幹,這簡直是欺人太甚,我這一讓位那不就是死路一條麼?再加上當時山東巡撫過分誇大義和團的戰鬥力,讓慈禧腦瓜子一熱,直接宣戰,開幹!結果就是被人打得連北都找不到,全家跑到陝西躲著去了!

    瀛臺全景

    這就是慈禧宣戰跟維新黨人的關係!以上純屬個人觀點,不喜就噴,俺不怕!

  • 3 # 酒鬼丁大虎

    我們來直接回答問題吧

    慈禧是一個在世界觀面前是個井底之蛙,閉關鎖國多年,她不知道外面的世界變得有多強大,還是君國思想,認為自己的朝廷是世界的中心。

    還有他要面對國內的各種政治勢力和思想,義和團等力量,她要引用外邦消除內患。

    同時也想用戰爭堵住維新派的嘴,消除維新思想對自己利益的平衡。

  • 4 # 風嬙遙度天際

    據說當時慈禧收到了一份假情報,情報上面要求了四點:

    1、由聯軍劃定特定區域給清皇室居住;

    2、天下稅收由各國代為收取;

    3、代掌天下兵權;

    4、勒令皇太后歸政 。

    對之前那三條極度喪權辱國的要求,慈禧毫不在乎,真正讓她在意的是最後一條勒令皇太后歸政,意思是說要她把執政的權力還給光緒帝,聽到這裡慈禧當場就火了,立馬叫來她親近的二十多位皇帝宗親商議。

    據記載當時慈禧氣的是語無倫次,說“戰亦死,不戰亦死”,決定立即動員全軍,和萬國宣戰,一開始就率軍攻擊了各國駐京城的大使館。就這樣,直接給了八國聯軍一個最好的理由。

  • 5 # 蘭臺

    1900年慈禧沒有向所有邦交國宣戰!1900年慈禧沒有向所有邦交國宣戰!1900年慈禧沒有向所有邦交國宣戰!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1900年慈禧沒有向所謂的“十一國宣戰”,所謂的“宣戰詔書”只是1900年6月21日一道以光緒帝名義釋出的上諭而已。

    這和國際法所謂的“宣戰詔書”差了十萬八千里。

    而6月21日之前,唯一一封符合近代國際法的“宣戰照會”是清政府6月19日發給京師的各國使館的。

    而這份照會也完全說不上什麼“宣戰”,內容是說目前局勢下清帝國可能保護不了在京外交人員的人身安全,所以建議在京的外國使節帶著衛兵撤到天津去。

    之所以清帝國發出這個照會,原因是6月19日同日法國總領事發給了清帝國一份照會,照會的主要內容是要求清帝國交出大沽口炮臺,否則將用武力強佔大沽口。

    而6月21日之所以發出上諭,原因就是八國聯軍強行用武力佔領了大沽口炮臺,這等於是八國率先對清帝國不宣而戰,所以清政府才發出了那一道上諭。但即使那一道上諭裡也沒有一個字提到要與全體邦交國宣戰。

    6月29日,清政府再次給各國發照會,該照會里說的更直白:

    是聯軍於6月17日率先“不宣而戰”炮擊大沽口,清政府於6月19日以無力保護在京外華人安全為理由,要求在京外華人撤往天津。

    而且該照會里清政府甚至有哀求的意味在裡面了;“且中國即不自量,亦何至與各國同時開釁,並何至持亂民以與各國開釁。”

    之後,雖然7月13日聯軍已經佔領天津南門,但是清帝國也依然沒有對列強宣戰。

    一直到7月17日外交照會里,清政府依然在強調自己沒有對列強宣戰,其次,是列強炮擊大沽口在先。

    綜上所述,慈禧太后從來沒有向所有邦交國宣戰過,雖然慈禧恨不得殺死所有外華人,但是慈禧太后不是瘋子,更不是傻子,當然知道清帝國根本沒有能力與任何一個列強國家宣戰,更別提對所有列強宣戰了。

  • 6 # 李涵說

    慈禧是否向十一國宣戰這個問題,史學界爭論了多年,至今沒有定論。說宣戰了,但大清朝廷並沒有按照國際慣例將宣戰書送到各國使館;說沒宣戰,宣戰詔書又的確下發到了各級各地朝臣手中,但卻沒有說明到底是向誰宣戰。

    慈禧

    其實,這是慈禧玩弄的一個權謀,既試探了洋人的態度,又把自己摘得乾乾淨淨,無論最後的戰爭是贏了還是輸了,都留下了善後的空間和餘地,儘量保證自己的統治地位不會受到影響。

    慈禧為什麼要這麼幹呢?這還得從一份所謂“絕密情報”說起。

    榮祿

    1900年5月20日,慈禧的親信榮祿突然連夜進宮,說有要事密奏慈禧。原來,榮祿得到了一份絕密情報,說戊戌變法失敗後,列強達成共識,打算用武力逼迫慈禧交權,還政於光緒皇帝。

    從這份情報來說,慈禧所謂向列強宣戰,跟戊戌變法是有關係的。

    光緒

    慈禧聽後大為震驚,大腦飛速運轉,思考怎樣應對才能保住自己的統治地位。不久後,老謀深算的慈禧想出了一個“萬全之策”,那就是向列強假宣戰,試探列強的真正態度。如果列強要打,那就利用“扶清滅洋”的義和團,讓他們去當炮灰。如果列強不打,那就一切都好談。

    榮祿聽後目瞪口呆。宣戰不是開玩笑的事,當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的前車之鑑猶在眼前,不能拿國家大事開玩笑啊!但做主的不是她,慈禧太后發話了,他怎敢不從?

    於是,在第二天的朝堂上,慈禧宣佈了準備對洋人開戰的決定。滿朝文武聽後都呆若木雞:一向懼怕洋人的老佛爺,現在要向洋人開戰,這老女人是瘋了嗎?

    有幾個清醒的,或者說不開眼的大臣提出了反對意見,認為不可與洋人輕開戰端。慈禧聽了,眼睛一眯,鼻子一哼:推出去斬了!這下,沒人再敢提出異議,紛紛向慈禧表忠心,要與洋人拼死一戰,堅決捍衛老佛爺和光緒皇帝的安全!就這樣,向列強宣戰這事就定下了。不過慈禧嚴令,宣戰書只在內部傳達,不許外洩,更不許送到洋人手中。

    義和團

    搞定朝堂後,慈禧又親自召見義和團的首領們,讓他們現場展示一下刀槍不入的本事。於是,這些賣藝出身的義和團員們耍起了胸口碎大石,長槍扎喉嚨這些江湖技藝。慈禧雖然沒看過民間賣藝,但這些小手段她一看便知都是假把式。觀賞後,慈禧表面對他們的精湛武藝和為國為民的情懷大加讚賞,鼓勵他們與洋人死戰,保家衛國,心裡估計在暗暗冷笑:有你們這些主動送死的民間義和團,洋人就抓不住我朝廷官方的把柄了!

    一邊鼓動義和團攻各國打使館與洋人死戰,另一邊慈禧又命人帶著慰問品去各國使館慰問,告訴他們做好準備,以免傷了性命。慈禧已然在為自己鋪後路了。

    就這樣,義和團浩浩蕩蕩開進北京,殺洋鬼子,火燒使館,隨後又開赴天津,路上與八國聯軍在廊坊展開了激戰。沒想到硬的怕橫的,橫的怕不要命的。面對手握大刀長矛,悍不畏死的義和團,輕敵的八國聯軍吃了個敗仗。待援軍到來後,八國聯軍發起總攻,於8月16日晚佔領了北京城。而慈禧已經帶著光緒一路飛奔,逃向西安了。

    得到洋人佔領京城的訊息後,慈禧耍起了早已預謀好的甩鍋大法。她說義和團是端郡王載漪招來的,他為了讓自己的兒子代替光緒當皇帝,所以才導演出了這出鬧劇。到了這個時候,載漪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廢光緒,另立新帝明明是你慈禧張羅的,我兒子溥儁是你選中的皇位繼承人,義和團也是你下令進京的,現在出了事,你把鍋都甩給我!?

    載漪

    但是,明知成了背鍋俠,載漪又能如何,又敢如何呢?1902年,為了平息八國聯軍的怒火,清政府下令將載漪、溥儁父子流放新疆。

    溥儁

    除了懲辦“禍首”以外,清政府又被迫和十一國簽定了《辛丑條約》等一系列喪權辱國的條約。

    戰爭結束了,各方對結果都很滿意。列強瓜分了中國這塊大蛋糕,慈禧保住了自己的統治地位。不過,那份引發戰爭的所謂絕密情報,後來卻成了一個笑話。

    李鴻章

    原來,戰後慈禧看到列強並沒有強迫她還政於光緒,於是對那份情報產生了懷疑,命李鴻章徹查。這才發現,原來這份所謂的絕密情報,出處竟然是洋人在中國辦的英文報紙《北華捷報》和《字林西報》,這兩份報紙曾發表過希望慈禧“撤簾”,還政於光緒的文章,被江蘇糧道羅嘉傑看到了。這位羅道臺跟清朝大多數官員一樣,並不瞭解西方的“言論自由”,以為能登上報紙的觀點必然是西方列強的官方態度,於是向榮祿密報。最後成了慈禧向列強宣戰的導火索!

    為保住個人權勢,不惜誤國害民,這也是慈禧飽受後世詬病怒罵的原因所在!

  • 7 # 小潘縱史

    慈禧並沒有向所有邦交國宣戰,也根本就沒有宣戰。這是近年來被人們誇大的。它和維新變法也沒有關係。

    1900年,義和團運動在中國大地上轟轟烈烈地展開。義和團的盲目排外、極端仇視外華人、打砸教堂等一系列行為引起了西方列強的恐慌,他們知道自己在華利益已經被嚴重侵害。在感覺清政府無力控制義和團運動的局勢,或者說認為清政府對義和團採取姑息縱容態度的情況下,為了維護既得在華利益,同時保護在華重要人士的安全,他們以鎮壓義和團、保護京師駐華公使及其家眷為理由,向華派兵。後來這一系列事件演變為歷史上經常提到的“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一開始,清政府一直與西方國家保持良性互動,但當聯軍進逼大沽口,法國公使杜士蘭向清政府下達“最後通碟”,要求清軍交出炮臺否則武力攻佔,這就刺激了慈禧,再加上她看到偽造的“歸政照會”,要她歸政給光緒一直是她的忌諱,看到這個慈禧就更來氣了,於是她在6月21日以光緒帝名義下詔,大意是現在列強欺負得太狠了,我們愛新覺羅家族和國內大臣們團結起來,一致對外,不能苟且偷生。雖然透露出一絲戰意,但沒有說要向誰宣戰。以至於盛京將軍幾天後刻意詢問清政府:“此次開戰,是與何國為釁?”事實上這份詔書只是發給內閣、地方高階大臣而已,清政府沒有發給各國,各國也並不知道此事。

    清政府其實一直都不想把事情鬧大,總是希望以談判的方式去解決問題。但6月開始,雙方已經交火。各國在運送本國士兵前往京師保衛使館的途中,雙方這時交火,但清政府認為是“正當防衛”,而清政府在6月20日圍攻使館區,也是使館人員在北京街頭破壞治安、燒殺搶劫在先。

    所以這一系列對抗行為個人覺得稱為“衝突”比較合適。

    雙方“衝突”規模繼續擴大,雙方投入的兵力越來越多。但由於清廷最高領導者的政令朝令夕改,軍隊缺乏領導核心等等原因,導致清軍在大多情況下處於不利地位。8月14日,聯軍攻入北京外城。慈禧不久後逃亡。次年,《辛丑條約》簽訂,中國徹底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 8 # 車都十堰

    慈禧太后作為晚清政局的實際統治者,統治中國長達47年,期間簽署了許多賣國條約,其中的《辛丑條約》就是屬於慈禧向十一個列強宣戰,戰敗後籤的條約,那慈禧為什麼要對所有邦交國同時宣戰,這事和康有為以及維新變法有關係嗎?

    慈禧為何會向十一國宣戰

    清朝甲午戰敗後,世界列強逐漸加強了對中國的瓜分,無理的對中國提出修建鐵路和採礦權,引起全國各地農民的不滿,1897年兩個德國傳教士在山東被村民打死,德國為了報復,迅Superb兵佔領膠州灣和青島,這更加引起了山東等地的農民不滿。其中就一個叫“義和拳”的農民組織,最初該組織是反清復明的組織,但是看到清政府被洋人肆意欺負,加上匪患嚴重百姓也跟著遭殃,於是“義和拳”組織就改名為“義和團”大肆屠殺洋人,組織人數也在不斷增加。

    義和團隊伍的壯大引起了清政府的注意,於是派兵鎮壓義和團匪亂,但是始終滅不掉義和團,且義和團還提出了“扶清滅洋”口號,出任山東巡撫的毓賢,提出"民可用,團應撫,匪必剿",對義和拳採用招撫的辦法,將其招安納入民團。慈禧太后聽了軍機處協辦大學士剛毅的話,說“拳民忠貞,神術可用",慈禧更加相信義和團對清朝的忠貞,於是停止剿滅義和團,大力發展義和團。並且把義和團調入京城拱衛京師,義和團也就更加肆無忌憚的殺洋人。

    一時間華北地區洋人、教堂、以及洋人開設的商行等,遭到義和團和清軍的大肆洗劫,洋人對清政府放任義和團相當不滿,於是不斷派兵攻打大沽炮臺,但是慈禧得到情報認為,洋人聯軍是對他不滿,於是要滅了慈禧輔助光緒皇帝掌握實權,這讓慈禧對洋人恨之入骨,就萌生了用義和團打敗洋人的想法。

    德國駐華大使克林德在去總理衙門的路上,被義和團人員恩海殺害,德國便以此為藉口向北京出兵,慈禧也受夠了洋人的壓迫,遂於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以光緒的名義,向英、美、法、德、意、日、俄、西、比、荷、奧十一國同時宣戰,但是沒有下達正式的宣戰詔書。宣戰的同時還懸賞全體軍民殺洋人。

    義和團終究不是清朝的正規軍,也沒有先進武器,自然也是打不過擁有先進裝備的西方列強,列強中的八個國家迅速組建聯軍,打敗義和團攻入北京,慈禧和光緒等人逃亡西安。最終李鴻章代表清政府簽署《辛丑條約》,共賠償白銀4.5億兩,分39年還清,本息共計9.8億兩白銀,剛毅、毓賢、徐桐等支援義和團的大臣被殺,使中國徹底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戊戌變法與慈禧太后宣戰有沒有關係

    戊戌變法我們都知道,它是在甲午戰後,以康、梁等人為首的維新派,企圖在中國進行政治改良,改變現有的政治體制,改為英式或日式的君主立憲體制,來強大中國。但這均遭到了以慈禧太后為首的保守派的抵制,經過103天的變法失敗,最終,康、梁等人逃亡他國,光緒皇帝被慈禧囚禁與中南海瀛臺。但是光緒皇帝支援,康、梁等人主導的改革維新雖然失敗了,卻贏得了西方列強對光緒的支援,他們對於光緒被囚禁很是不滿。

    所以,才會有1900年6月列強攻佔大沽炮臺的時候,慈禧誤以為列強是來支援光緒皇帝要殺自己。因此,慈禧太后對列強新仇舊恨一塊算,才有了對列強宣戰這回事。

    要問慈禧同列強宣戰,和康梁等維新變法派有沒有關係呢?是有的,就是慈禧對列強判斷錯了,以為列強要來滅自己,扶持光緒帝,實質上列強只是對義和團不滿,陰錯陽差的導致了慈禧對列強的宣戰。

  • 9 # 史不知味

    慈禧並沒有向所有“邦交國”同時宣戰,說白了清朝也沒有什麼邦交國可言,“弱國無外交”這句話從來不是說說而已。

    她當年之所以向十一國“宣戰”,有憤怒,也有被人蠱惑。

    當時“拳匪”愈演愈烈,不僅清政府頭疼,洋人也很頭疼,為什麼呢?

    “拳匪”領導人也挺聰明的,他們知道如果繼續打著反清復明的旗號的話必然會招來清政府的打壓乃至剿滅,所以將政治口號改成了“扶清滅洋”,從而搖身一變變成了清政府的支持者,一副“死忠”的模樣,換來了清政府對他們的寬鬆政策。

    洋人那邊眼見慈禧領導下的清政府對“拳匪”的態度竟然變得緩和了,也不由得緊張了起來,因為“拳匪”要扶清滅洋,那當然是他們首當其衝了。

    “拳匪”鬧得越兇,對列強的在華利益越不利,所以他們才會不斷地向清政府施壓,然清政府出軍鎮壓。

    實際上,洋人還真是想多了,“拳民”有幾個真敢去動洋人的“蛋糕”,口好喊得震天響,響完了也就算了。

    可這在清政府一些人看來卻不一樣了,他們也以為“拳匪”是真的想扶清滅洋,洋人也真的對這幫嚷嚷著刀槍不入的烏合之眾有所忌憚,所以這才起了招安“拳匪”為朝廷所用,用來教訓洋人。

    慈禧當時也是這麼想的,不然她作為最終決策者,斷不會讓人去收編“拳匪”。

    慈禧“瘋狂宣戰”的背後,還有載漪在暗中推動。

    載漪有一個兒子叫溥儁,1899年的時候慈禧說要將溥儁過繼給已經死了24年的同治皇帝為嗣,並立為“大阿哥”,準備隨時廢了光緒皇帝,讓溥儁當皇帝。

    對於這件事,載漪自然是積極響應,畢竟溥儁要是當了皇帝的話,那他便是“太上皇”了,政治地位和政治權力必將更上一層,將來在清政府說話也能挺直腰板了。

    這麼說吧,如果真讓溥儁在1900年當了皇帝,那麼八年之後的監國攝政王便是載漪,而不會是載灃。

    只可惜,洋人聽說了這事之後卻站出來反對,不行!對於洋人的施壓,慈禧當然很不高興,但最不高興的卻是載漪。

    所以,當很多人反對收編義和團,反對和列強動武的時候,載漪卻在為收編義和團用來對付列強、說服慈禧對列強動武之事四處奔走,頻頻入奏慈禧。

    載漪見慈禧已經有所意動,卻還沒下定決心,於是讓人偽造了一份列強給清政府的外交照會,逼迫慈禧歸政於光緒。

    慈禧誤以為真,交出權力已經觸碰到了慈禧的底線,所以她一怒之下也就向十一國“宣戰”了。

    後來,載漪也因此事被清政府和洋人列為“禍首”,隨後被髮配新疆,雖然後來輾轉之下回了北京,但天卻已經變了。

    這麼一路說下來,實際上慈禧向十一國“宣戰”究竟和康有為、維新變法有沒有關係已經一目瞭然了。

    慈禧之宣戰,確實和康有為、維新變法有一定的關係。

    康有為、梁啟超等人忽悠光緒皇帝變法之後,由於沒有明確的綱領,也沒有切實可行的方案,他們之所以變法的目的也幾乎只是為了爭權奪利,所以這場鬧劇一般的變法很快便陷入了窘境。

    只不過,這個計劃還沒實施便已經為慈禧所知,慈禧得知光緒竟然敢對自己下死手,一怒之下發動了“戊戌政變”,從而軟禁了光緒。

    如果只是變法的話,慈禧並不介意讓光緒玩一玩,反正能不能玩得下去也是她的一句話,光緒千不該萬不該的是在康有為的忽悠下對慈禧動殺心,這是慈禧最不能原諒他的地方。

    對於慈禧而言,既然光緒不聽話了,又對自己動了殺心,那麼最好的辦法便是廢了他,讓他滾蛋,然後另外立一個聽話的小皇帝,這才有了選擇載漪的兒子溥儁作為同治皇帝的嗣子這件事。

    倘若當時慈禧和載漪他們成功廢了光緒,讓溥儁當了皇帝,那麼也就不會有載漪為了報復洋人而偽造洋人外交照會一事了。

    載漪沒有偽造這份照會的話,以慈禧對洋人逆來順受的態度,她自然也就不會冒著徹底激怒洋人乃至被洋人給殺了的危險去向十一國“宣戰”了。

    對於載漪而言也是如此,倘若他的兒子真的當了皇帝,他所想的恐怕也就會和慈禧一樣了,只要能夠保住溥儁的皇位,給洋人送點好處又何妨?

    但是,慈禧和載漪的計劃終究是被洋人給破壞了。

    這一切,則是從維新變法失敗、慈禧軟禁光緒的那一刻開始的,所以說慈禧對十一國宣戰確和維新變法存在著微妙的關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餐飲的營業執照會比較難申請下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