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語文語天下

    是下面的這篇:葉靈鳳寫的一篇《新秋隨筆》

    《新秋隨筆》閱讀原文:

    1.宴罷歸來,卸下外衣,不去扭開臺上的電燈,我徑自在窗檻上倚下。

    2.時候並不十分的遲,但是街上靜悄悄的已沒有什麼人跡。

    3.當窗的一棵街樹,夏來鬱郁森森,長得擠滿了四面窗的位置,從窗上俯身出去,伸手便可觸著沁涼的樹葉。風過處渾渾的抖動,月夜疏疏的掌狀圖案便從窗上地板上一直延到牆上,但是眼鏡一除下,黑森森的滿眼又都變成蠕動的怪物了。

    4.雖是雨夜的淅滴聲能使我增加不少讀書的興趣,但是想到樹兒在春日是如何艱難的白手起家,如今竟這樣的驕揚跋扈,我總止不住要嘲笑它未來的秋日的命運。

    5.有一日,對面高樓上頂上小窗中的法國戍兵,不時有幽怨的梵俄鈴聲從樹梢飛下,悽顫顫的似乎在抽抒著他的鄉思。這迷人的絃聲近來久不聽見了。這難道是薄倖兒找著了異國情懷的寄託麼?

    6.從繁密的樹葉中向街下望去,偶然馳過的摩托車尾的紅燈熒熒的似乎在向你送著無限的眷念,使你不自止要伸身也去向它追隨;我相信,燈光若能在隱約中永誘著不使我絕念,我或者不自知的翻身去作墜樓人也未可知。只是,想到車中的坐客或許是我曾經從心上推下的人兒,卻便又將目光移開,期望著另一個未來的燈光了。

    7.仰首望天,星光熠熠,橫亙的銀河似乎是舞女卸下的一條衣帶。風過處,一陣新涼,使人想起熱情沸騰的夏季已經在檢點著她的殘妝了,繁華似夢,夢也不長,紅燈嬌喘的歡樂中,誰又顧到燈殘後的寥落?

    8.不知是怎樣,一年四季中我所最留戀的獨是秋天;夏是傖夫,春是豔妹,冬是嫠歸。然而秋天也是最足動人愁思的一個;紅顏薄命,這大約是無可奈何的事了。

    9.最使我荒怠的是夏季,心上的灰塵與書的灰塵幾乎是同樣的日漸加積,但是近日,看著森綠的樹葉似乎無形中有了一層蒼氣,天高雲薄,風吹到臉上能使人飄飄的起一點閒思,我知道一年一度的佳期不遠,心上不覺又漸漸的活躍起來了。

    10.風晴微暖的午後,騎驢在斜狹的山道上看紅葉;夜寒瑟瑟,擁氈側耳聽窗外的雨聲。晨窗下讀書,薄暮中行走,稿件急迫時當了西風披絨線衫的燈下走筆,種種秋日可追憶的情調,又都一一在我心上活動了。

    11.車聲不時戛然馳過,黑暗中我倚了窗檻盡是這樣的追憶。

    為什麼是這篇,兩方面:

    一.多重綜和的技巧手法

    1.寫景狀物描寫靜寂特定環境,以動襯靜,以靜止動,動靜結合。

    2.透過特定景或物的形態、色彩、神韻特點,來表現內心情感、人生理想和生活情趣。以靜渲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

    3.空間線、感情線一明一暗、一實一虛,意形於外,貫穿全文,體現個人生活風格,表達生活狀態。

    4.語言乾淨,凝鍊,鮮明,生動不失動感和飄逸,很有味道。

    二.引人共鳴的思想情感

    1.夢與現實呼應,當下與未來相承,喧鬧連著僻靜,短暫處包含著永恆,嫻雅天趣在於無心應景而景自生。

    2.每個人既是生活者,也是隱逸者;既是隱逸者也是生活者,兩者之間隱含的最重要的主題就是對自我的尊重與發現,對生命的真實與神聖的尋求。

    這篇文章使我想起了梭羅和他的《瓦爾登湖》,瓦爾登湖是每個人心靈寧靜的象徵,文章讓我們重新呼喚、尋找與發現自己的瓦爾登湖,呼喚不要在喧囂的物質社會中迷失自我,而要讓心靈迴歸寧靜並堅守寧靜,不失是一篇讓人動情、撫心的好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網上賣的漱口水有宣傳的那麼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