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影視劇化的阻礙主要在哪裡?
4
回覆列表
  • 1 # 雨寄北

    先說配樂,史上所有國風劇集裡,霹靂的配樂絕對是沒有爭議的第一,不管是質量還是數量,我相信有無數道友是因為配樂入坑。

    再說熒屏特效,作為一款連載了三四十年的木偶劇,特效進步還是挺大的,雖然離業內頂級水平還有挺大的距離,但是這可是擁有2000多小時劇集長度的木偶劇啊,經費控制還是很有必要的,而且操偶師嫻熟的動作演繹加上恰到好處的導演鏡頭,造就了無數經典武戲片段,挺出彩的。

    說說木偶的造型和人設吧,一二十年前的木偶戲真的是讓現在的我們一言難盡,總體來說,木偶越來越漂亮了,但是人設越來越重複,畢竟角色太多了,戲份在十集以上的主要角色少說也有大幾千,很多新角色身上都能看出老角色的影子,不過我覺得吧,這種事沒辦法,再有才的人,也很難塑造完全不一樣的新角色了,只看顏就好了,雖然我不是,但我猜新道友裡顏控居多吧

    再來說劇情,優秀的劇情安排真的很多,能讓人笑,讓人哭,讓人氣憤讓人驚訝讓人經歷幾乎所有能感受到的情緒,但是還是有很多時候太太太拖沓了啊,明明很無聊,節奏還很慢,遇到這樣的,建議道友倍速播放,之前的老戲,安排的伏筆和梗很多,每次隔了幾十集甚至上百集後再現的時候,都能讓人驚訝於編劇的長線功底,但是還有很多角色很多伏筆熬不到再出,就因為換了編劇,而淪為失蹤人口,或者被新編劇拉出來領盒飯,這種時候真的好氣哦

    對於新人來說,入坑最大的障礙應該就是配音問題了,老劇是閩南語配音,而且男女老少精魔鬼怪加旁白全是八音才子自己一人配音,再加上那個戲腔,確實讓人難以接受,但是,一旦你接受了這些設定,你會覺得還是蠻有趣的嘛,新劇都是國語配音了,依然會帶有戲腔,不過在老道友聽來,就是缺少的味道,建議新人入坑努力克服,習慣就會愛上。

    這裡做一個總結,我追霹靂是從霹靂金光入坑,追了也有十多年了,至今也只是追到五年前的劇集而已,沒事做就看一看,忙的時候就放著,反正它就在那裡,在那麼多國風武俠玄幻的劇中,霹靂布袋戲絕對值得一看,木偶劇的表現也絕對會讓你眼前一亮,但是到底要不要入坑,還是搞好心態吧,沒人能一口氣追完幾千小時的劇集的

  • 2 # 開宗明卷帝如來

    早期的劇情是不錯的,從仙魔鏖鋒開始,劇情開始變得賣淚點,打戲也沒以前多,劇情拖延,偶雖說越來越精美,可是劇情確是成反比的,也有可能是黃大大年齡大了,有點兒累了。

    要是影視為什麼不能在大陸拍真人,很簡單,百分百辣眼睛。沒有人家那個氣場,口白也是

  • 3 # 霹靂道友會

    其次,就這個戲劇簡直是一門藝術!看看那些人偶的設計、那些場景的佈局、精彩環環相扣的劇情、各式各種巧妙的語言、極具文學氣質的人物詩號……無一不透露著它藝術的氣質!

    總體來說,《霹靂布袋戲》非常值得一看!

  • 4 # 獨狼映畫

    我覺得《霹靂布袋戲》頗有點中國動漫的感覺。

    雖然剛開始看會不明所以,以為是小孩子看的的東西,但其實只是擬人化的電視作品罷了。從1988年發展至今,不僅沒有消聲滅跡,反而越來越被大眾熟知,而且還在國際上屢獲大獎,真是特別驕傲。

    首先,內容很重要。布袋戲的背景是傳統的中原武俠劇情,還加入了東方特有的仙俠系統。

    中原之中,既有打小修煉的武林高手,也有道儒佛三個教的得道高人,不僅在這個偌大的江湖中切磋武藝,爭名奪利,也包含著很多道法,武學、術法、輪迴。

    簡單來說就好像是習武之人的江湖和修煉之人的江湖的結合體,而且每個人物也並不像戲中都是片面的。

    好人就一定是拔刀相助的正義之士,壞人就是萬惡不赦的大奸之徒,人物更加的豐富和立體,就像人性也是多方面的一樣,有可能最開始的時候會覺得這個人很好,但其實最後是個大反派,所以劇情很吸引人令人慾罷不能。

    另外,技術也在一步步的提高。最開始拍出來的手法是很粗糙的,而且場景也簡單,就是兩個人舉著木偶在那錄影,但是隨著發展,也與時俱進了,不僅手法越來越好,場景也越來越真實,還會運用一些鋼絲繩和CG效果加成,畫面也越來越好看了,更能迎合現在年輕人的口味。

  • 5 # 百世經綸書一頁

    作為一名資深入坑骨灰級布袋戲選手,我十分的熱愛布袋戲,就單單說劇情,每一條線都可以是一部名著。(僅限萬界及以前,因為我不喜歡新劇),一個作品吸引長久的觀眾,不能靠一時之爽,某種特技特效,劇情很硬要,所以才會有霹靂粉,霹靂群,我們是真的喜歡,以前的打戲,真的優秀,一個布袋偶能做出那麼多完美的動作,靈動,飄逸,俊美,全靠一隻手臂操作,震撼力無不言可喻,再有文化特產,我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取之不盡用不不竭,然而認真在這方面素材的人不多了,都是一些急功近利的素材,國內的電視劇一直處於疲軟的狀態,歷史素材,人也在素材得不到有效的運用和推廣,為什麼南韓可以搶屈原,因為我們甚至連一部屈原的文藝作品都沒有,大家都是因為要考試,賽龍舟才知道,這夠嗎?布袋戲有其獨特的詩號體系,和背景音樂,中間夾的劇情和人物有人多典故和劇情,讓人覺得親近而又新奇,這也是布袋戲經久不衰的原因之一,最後送一張我的本命

  • 6 # 擎潮

    感覺霹靂現在劇情結構上存在很大的問題,很多人物的性格和故事剛剛刻畫出來就要領盒飯,一直都是在塑造BOSS,然後去打敗BOSS的老套路,沒有一點新意。劇情永遠是千篇一律,為了塑造極端的矛盾,總是拿觀眾喜歡的角色去當炮灰,正所謂黔驢技窮,不外如是。

  • 7 # 夢不覺

    本人是仙魔一入坑,一開始是被打鬥特效吸引,之後慢慢進入劇情,後面的劇也短短續續在追,順便也在補前面的劇情。劇中大部分角色都有自己的鮮明特徵,最最吸引人的地方在於部分人物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這是區別於一般影視劇的地方,畢竟世界並不是只有對或者錯,另外看布袋戲可以將自己代入到人物中,感受人物的情感變化。不過布袋戲畢竟屬於小眾的東西,關注的人並不多,而且大部分普遍接受不了沒有表情的人偶拍戲,有的人會覺得比較恐怖,但是隻要入戲,看過一部之後就會慢慢進入劇情,此外,布袋戲劇情大部分是獨立的,幾部以後就會進入下個劇情,有的劇情之間有部分的聯絡,如果看的話從中間某一部看起完全不會影響觀感。

  • 8 # MAN漫君

    人生草草而過二十餘載,看多了小說,電視電影。只覺得有兩部關於江湖的故事,是真正的江湖該有的樣子,實是有幸。

    一部是烽火戲諸侯的《雪中悍刀行》小說,另一個便是《霹靂布袋戲》的武俠世界了。廢話可能有點多,若誤了寶貴時間,看客請勿怪。

    就像一千個人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對於一部作品的感受每個人都不一樣。我是非常喜歡《霹靂布袋戲》的,雖然它是一部人偶戲。

    眾所周知,在一部影視作品中,人物的表情、動作、情緒的釋放都能夠判定演員的水準。也因此有些演員被吐槽只會一個表情,演技差。然而,在人偶戲中,人偶只會有一個表情,遠不如有血肉的身體來的敏捷。即便是這樣,我看到的是一個個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人物,比真人都真實的多。

    現在的電視劇電影大多都是符合大眾所期盼的結局與故事走向。比如男一和女一歷盡所有的誤會與坎坷最後終於走在一起,幸福美滿。《霹靂》的世界裡偏偏要不成其好,《霹靂》的世界裡相愛之人大多都生離死別,哪怕霹靂迷們都不想看到這個悲劇,編劇仍然要讓你遺憾的不能再遺憾。其實這才是江湖的世界,哪有那麼多的圓滿讓你碰到。

    《霹靂》的人物但凡能活個幾集的都有自己的詩號,出場念一念,感覺立馬就有了。比較有特點的風柚主人,都被道友們玩出了梗。這也是一種對中華文化的傳播,《霹靂》世界裡脫離不開的儒、釋、道也是華夏的流傳已久的積澱。大多都有神話世界的影子與儒釋道的道理。

    《霹靂》中,一個人物的出現哪怕是衣服妝容再浩氣蕩然或許最後是一個陰謀家,哪怕人物面容有多恐怖憎獰卻是一個善良的人。一個正道領袖是個野心家不惜陷害同道也是常有之事。這樣的《霹靂》故事是可以超出你的意料,不會讓你覺得乏味的世界。怎能不喜歡。

    除了劇情的引人入勝,不落俗套之外,不得不說,武打戲的特效也是讓人讚不絕口。大概即便是由真人拍霹靂武俠電視也難以做出這樣的特效。

    人偶戲有人偶戲的他色,換成真人去拍攝或許就真的失去了它該有的韻味。

  • 9 # 走召150058899

    隨便瞎搜,看結果入錯了

    古原爭霸入了坑,也會我霹靂充了不少次會員,為劇中角色流過淚,現在依舊在看,嗯。。仙魔傳

  • 10 # 非正常靈魂研究中心

    我在看金光布袋戲,不能影視劇化的原因,應該是經費少了,演員又要很多。只能用木偶來拍。但就木偶戲,也超過大陸很多劇。

  • 11 # 風葉悠然

    推薦刀戟戡魔錄開始看。異度魔界是霹靂的巔峰再前的劇情也不錯,就是人偶差點。現在的畫面好了特效也好。但劇情與武戲差很多。順便說下老劇的口味很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做好網頁設計?